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身结构和车辆。
背景技术:
2.相关技术中,皮卡车型后地板后横梁总成结构仅通过与后地板骨架总成通过点焊连接。座椅安装结构仅通过2个座椅安装支架通过与2根纵梁固定在地板上整体为座椅提供支撑,仅能提供车身纵向的加强,该区域为强度薄弱区,当车辆发生侧碰时座椅会将地板扯变形。座椅系统与地板系统的连接好坏直接影响乘客的安全;该总成由多个制件焊接而成,模具、检具、夹具开发成本太高,且多个制件焊接,焊接变形、焊接公差不易控制。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车身结构,后地板总成的两侧分别与两个门槛梁加强板固定连接,侧碰时力沿后地板总成的一侧传递到另一侧,能有效抵抗后地板总成的钣金骨架变形,提升车身结构的整体强度,提高后排乘客的乘坐安全性。
4.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车辆。
5.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身结构,包括:门槛梁加强板,所述门槛梁加强板为两个且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后地板总成,所述后地板总成设置于两个所述门槛梁加强板之间,所述后地板总成与所述门槛梁加强板连接;座椅支架总成,所述座椅支架总成设置于所述后地板总成且与所述后地板总成固定连接。
6.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结构,后地板总成的两侧分别与两个门槛梁加强板固定连接,侧碰时力沿后地板总成的一侧传递到另一侧,能有效抵抗后地板总成的钣金骨架变形,提升车身结构的整体强度,提高后排乘客的乘坐安全性。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地板总成包括:后地板和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设置于所述后地板的下方且与所述后地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横梁与所述门槛梁加强板连接。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横梁包括:横梁主体和两个横梁加强板,两个所述横梁加强板设置于所述横梁主体的两端,所述横梁加强板的一端与所述横梁主体固定连接且另一端和所述门槛梁加强板固定连接。
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横梁主体上设置有第一加强凸起,所述后地板上设置有第二加强凸起,所述第一加强凸起设置于所述第二加强凸起的下方且相对设置。
1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座椅支架总成包括:第一支架组件,所述第一支架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支架,多个所述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后地板的上方,多个所述第一支架均与所述后地板固定连接。
1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第一支架主体和第一翻边,所
述第一翻边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主体的边缘处,所述第一翻边和所述后地板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支架主体朝向所述后地板的一侧设置有空腔。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后地板总成还包括:第二横梁,所述第二横梁设置于所述后地板的下方且所述第二横梁设置于所述第一横梁的后端,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门槛梁加强板固定连接;以及,所述座椅支架总成包括:第二支架组件,所述第二支架组件设置于所述后地板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所述第二支架组件和所述第二横梁固定连接。
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支架组件包括:多个第二支架,多个所述第二支架设置于所述后地板的下方,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第二支架主体和第二翻边,所述第二翻边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主体的边缘处且与所述第二横梁固定连接。
1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横梁为一体成型结构;或,所述第二横梁包括:多个横梁连接板,多个所述横梁连接板之间相互连接。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座椅;所述车身结构,所述座椅固定于所述座椅支架总成上。
16.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7.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18.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结构的第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结构的第二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结构的第三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结构的爆炸图一;
22.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结构的爆炸图二。
23.附图标记:
24.100、车身结构;
25.10、门槛梁加强板;
26.20、后地板总成;21、后地板;211、第二加强凸起;22、第一横梁;221、横梁主体;222、横梁加强板;223、第一加强凸起;23、第二横梁;
27.30、座椅支架总成;31、第一支架;311、第一支架主体;312、第一翻边;32、第二支架;321、第二支架主体;322、第二翻边。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29.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身结构100,以及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车身结构100的车辆。
30.结合图1和图2所示,车身结构100,包括:门槛梁加强板10、后地板总成20和座椅支架总成30。
31.门槛梁加强板10为两个,并且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后地板总成20设置于两个门槛梁加强板10之间,后地板总成20与门槛梁加强板10连接;座椅支架总成30设置于后地板总成20,并且与后地板总成20固定连接。
32.具体地,门槛梁加强板10的数量为两个,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两个门槛梁加强板10相互间隔设置,后地板总成20位于两个门槛梁加强板10之间,并且后地板总成20在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与门槛梁加强板10固定连接,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保证后地板总成20和门槛梁加强板10的连接强度;座椅支架总成30设置在后地板总成20上,并且座椅支架总成30和后地板总成20固定连接,座椅支架总成30固定在后地板总成20上,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保证座椅支架总成30与后地板总成20的连接强度。
33.以及,后地板总成20的两侧分别和两个门槛梁加强板10固定连接,座椅支架总成30安装固定在后地板总成20上,使得门槛梁加强板10、后地板总成20和座椅支架总成30形成一个整体,后地板总成20侧碰时力沿后地板总成20的一侧传递到另一侧,能有效抵抗后地板总成20的钣金骨架变形,提升车身结构100的整体强度,提高后排乘客的乘坐安全性。
34.由此,后地板总成20的两侧分别与两个门槛梁加强板10固定连接,侧碰时力沿后地板总成20的一侧传递到另一侧,能有效抵抗后地板总成20的钣金骨架变形,座椅支架总成30固定在后地板总成20上,提升车身结构100的整体强度,提高后排乘客的乘坐安全性。
35.如图3所示,后地板总成20包括:后地板21和第一横梁22,第一横梁22设置于后地板21的下方,并且与后地板21固定连接,第一横梁22与门槛梁加强板10连接。具体地,后地板总成20包括后地板21和第一横梁22,第一横梁22位于后地板21的下方,第一横梁22与后地板21固定连接,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保证第一横梁22和后地板21的连接强度,从而提升后地板总成20的结构可靠性。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第一横梁22的两侧分别与两个门槛梁加强板10固定连接,车辆侧碰时力沿第一横梁22的一侧传递到另一侧,能有效抵抗后地板21的钣金骨架变形,提升车身结构100的整体结构强度,提高后排乘客的乘坐安全性。
36.其中,第一横梁22采用热成型工艺制成,在成型过程中进一步提升零件成型性,并对零件的力学性能进行强化,使得第一横梁22的抗拉强度得到提升。
37.以及,后地板21可以为冲压件。
38.根据图5所示,第一横梁22包括:横梁主体221和两个横梁加强板222,两个横梁加强板222设置于横梁主体221的两端,横梁加强板222的一端与横梁主体221固定连接,并且另一端和门槛梁加强板10固定连接。具体地,第一横梁22包括有横梁主体221和两个横梁加强板222,两个横梁加强板222位于横梁主体221的两端,即,横梁主体22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横梁加强板222固定连接,保证第一横梁22在宽度方向上的结构刚度,避免第一横梁22在车辆侧碰时出现断裂现象。其中一个横梁加强板222的另一端与其中一个门槛梁加强板10固定连接,另一个横梁加强板222的另一端与另一个门槛梁加强板10固定连接,以使第一横梁22与门槛梁加强板10固定连接。
39.进一步地,横梁主体221上设置有第一加强凸起223,后地板21上设置有第二加强凸起211,第一加强凸起223设置于第二加强凸起211的下方,并且相对设置。具体地,横梁主体221上设置有第一加强凸起223,第一加强凸起223朝向后地板21凸起,第一加强凸起223可以提高横梁主体221的结构刚度和强度,避免横梁主体221因受力断裂。后地板21上设置有第二加强凸起211,第二加强凸起211朝向上方凸起,第二加强凸起211可以提高后地板21
的结构强度。第一加强凸起223在高度方向上位于第二加强凸起211的下方,第二加强凸起211罩设在第一加强凸起223上,第一加强凸起223和第二加强凸起211相对设置,从而第一加强凸起223和第二加强凸起211可提升后地板总成20的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
40.参照图4所示,座椅支架总成30包括:第一支架组件,第一支架组件包括:多个第一支架31,多个第一支架31设置于后地板21的上方,多个第一支架31均与后地板21固定连接。具体地,座椅支架总成30包括有第一支架组件,第一支架组件位于后地板21在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第一支架组件还包括有多个第一支架31,多个第一支架31位于后地板21的上方,多个第一支架31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间隔设置,使得安装座椅时受力均匀。多个第一支架31均与后地板21固定连接,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保证第一支架31和后地板21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后地板总成20和座椅支架总成30的整体性。
41.以及,第一支架31包括:第一支架主体311和第一翻边312,第一翻边312设置于第一支架主体311的边缘处,第一翻边312和后地板21固定连接且第一支架主体311朝向后地板21的一侧设置有空腔。具体地,第一支架31包括有第一支架主体311和第一翻边312,第一翻边312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翻边312位于第一支架主体311的边缘处,多个第一翻边312与后地板21固定连接,第一支架主体311和后地板21之间形成有空腔,当后地板总成20侧碰时,空腔可以吸收碰撞力,减弱车身结构100受到的冲击,提高后排乘客的乘坐安全性。
42.根据图3-图5所示,后地板总成20还包括:第二横梁23,第二横梁23设置于后地板21的下方,并且第二横梁23设置于第一横梁22的后端,第二横梁23和门槛梁加强板10固定连接。具体地,后地板总成20还包括有第二横梁23,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第二横梁23位于后地板21的下方,在车辆的前后方向上,第二横梁23位于第一横梁22的后方,第二横梁2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门槛梁加强板10固定连接,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保证第二横梁23和门槛梁加强板10的连接强度。
43.以及,座椅支架总成30包括:第二支架组件,第二支架组件设置于后地板21和第二横梁23之间,第二支架组件和第二横梁23固定连接。具体来说,座椅支架总成30还包括有第二支架组件,第二支架组件夹设在后地板21和第二横梁23之间,第二支架组件与后横梁固定连接,或者第二支架组件与后横梁、后地板21固定连接。
44.通过两个门槛梁加强板10与第一横梁22、第二横梁23固定连接,使车身结构100的骨架形成封闭环,车身结构100无断点,在碰撞过程中保证了传力路径的完整性,提升了整车车身结构的稳定性、弯扭模态及疲劳耐久性能,为驾乘人员提供更好的安全保护和乘车舒适性。
45.如图4所示,第二支架组件包括:多个第二支架32,多个第二支架32设置于后地板21的下方,第二支架32包括:第二支架主体321和第二翻边322,第二翻边322设置于第二支架主体321的边缘处且与第二横梁23固定连接。具体来说,第二支架组件包括有多个第二支架32,在车辆的高度方向上,多个第二支架32位于后地板21的下方,第二支架32包括第二支架主体321和第二翻边322,第二翻边322可以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第二翻边322位于第二支架主体321的边缘处,至少一个第二翻边322与第二横梁23固定连接,至少另一个第二翻边322与后地板21固定连接。
46.其中,第二横梁23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提高第二横梁23的结构整体性,保证第二横梁23的结构强度和刚度。
47.或者,第二横梁23包括:多个横梁连接板,多个横梁连接板之间相互连接。具体地,第二横梁23可以为多个横梁连接板构成,多个横梁连接板之间相互连接,使得第二横梁23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有足够的结构刚度。
4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座椅和车身结构100,座椅固定于座椅支架总成30上。
4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50.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5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