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裱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传统修复装裱的浆糊除湿型装裱机。
背景技术:
2.装裱机是用于替代传统手工装裱书画耗时费力工艺繁杂而出现的书画装裱机设备,而随着机械水平的进步,装裱机的种类也越拉越多,浆糊除湿装裱机便是其中之一,浆糊除湿装裱机又称大型字画装裱机、家用装裱机等,它能够在装裱的同时进行除湿处理,能够在装裱的同时将湿气排出,以保证装裱的连续作业,提高装裱效率。
3.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3973423u的专利文献中,便提出一种自动除湿装裱机,包括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内部包括有底柜,所述底柜前侧设有柜门;装裱组件,所述装裱组件内部包括有支撑臂,每个所述支撑臂下段活动连接有底柜,每个所述支撑臂上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除湿组件,所述除湿组件内部包括有海绵板,所述海绵板下端固定连接有底柜,所述底柜内部上侧设有除湿仓。该实用新型通过上平板覆盖的密布小孔的透气孔,可以将水蒸气透气孔吸出,通过是负压吸引罩,可以让吸引罩连接负压吸引管道,通过负压吸引管道连接负压风机可以将作业时产生的湿气直接抽吸排出,保证连续作业的速度,最后通过排气管道将水蒸气从排气孔流出。
4.但是,包括上述实用新型在内的浆糊除湿装裱机在使用时发现,由于每次在装裱前,为了保证装裱台面的洁净度,都需要人工耗费一定时间去清理,这样不仅增加了人工负担,而且人工清理较慢,需一块一块的对台面进行清理,从而降低了装裱效率。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应用于传统修复装裱的浆糊除湿型装裱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装裱效率,减少人工负担的应用于传统修复装裱的浆糊除湿型装裱机。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传统修复装裱的浆糊除湿型装裱机包括:装裱机本体,所述装裱机本体上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块,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螺纹杆,对应的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上螺纹安装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转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上固定套设有圆形块,所述圆形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横条,所述横条上滑动安装有刮条,所述转杆的顶端固定套设有圆形齿轮,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u形块一,所述u形块一上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杆上固定安装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底部固定安装有u形块二,所述u形块二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齿条,所述齿条与圆形齿轮相啮合。
8.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对接杆,两个所述对接杆均与移动
块滑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移动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u形杆,两个所述u形杆均与u形块二滑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u形块二的底部镶嵌有多个滚动珠,多个所述滚动珠均与移动块的顶部相接触。
11.优选的,所述u形块一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u形卡箍,两个所述u形卡箍均与电动推杆相适配。
12.优选的,所述装裱机本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挂钩,两个所述挂钩上均滑动安装有挂柄,两个所述挂柄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收集盒,两个所述收集盒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衔接板。
13.优选的,所述挂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挂柄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与对应的所述收集盒的一侧相接触。
14.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传统修复装裱的浆糊除湿型装裱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5.在本方式中,通过驱动电动推杆能够带动横条连同刮条一起进行转动,将刮条调节到适当的位置,使原本位于装裱机本体一侧的刮条位于装裱机本体的工作台顶部,之后在电机的配合作用下,能够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在对电机的正反往复驱动的过程中,从而通过移动块带动刮条进行前后滑动,在刮条滑动的过程中完成对装裱机本体台面的清理,清理下来的杂质将之间落入到位于两侧的收集盒当中,在本方式中减少了人工的参与,清理起来也较为便捷,从而相对地提高了装裱的效率。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传统修复装裱的浆糊除湿型装裱机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斜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移动块的侧视放大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和连接块的侧视装配图;
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和连接块的侧视放大图;
2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收集盒16的侧视装配图;
22.图7为本使用新型中横条和刮条的斜视装配图。
23.图中标号:1、装裱机本体;2、支架;3、连接块;4、螺纹杆;5、电机;6、转杆;7、圆形块;8、横条;9、刮条;10、圆形齿轮;11、u形块一;12、电动推杆;13、滑动块;14、u形块二;15、齿条;16、收集盒;17、移动块。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5.请结合参阅图1-图7,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传统修复装裱的浆糊除湿型装裱机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斜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移动块的侧视放大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和连接块的侧视
装配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和连接块的侧视放大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收集盒16的侧视装配图;图7为本使用新型中横条和刮条的斜视装配图。应用于传统修复装裱的浆糊除湿型装裱机包括:装裱机本体1,装裱机本体1上固定安装有支架2,支架2上固定安装有两个连接块3,两个连接块3之间转动安装有同一个螺纹杆4,对应的连接块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机座,连接块3的一侧通过电机座固定安装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与螺纹杆4的一端固定连接,螺纹杆4上螺纹安装有移动块17,移动块17呈u形,移动块17上转动安装有转杆6,转杆6的顶端延伸至移动块17外,转杆6上固定套设有圆形块7,圆形块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两个焊接块,两个焊接块之间螺纹安装有同一个螺栓一,圆形块7的一侧通过螺栓一固定安装有横条8,横条8上开设有条形槽,条形槽内滑动安装有刮条9,条形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侧边槽,刮条9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条形块,两个条形块滑动安装在两个侧边槽内,横条8上螺纹安装有螺栓二,刮条9上开设有通行孔,通行孔与螺栓二相适配,通过拆卸螺栓二方便将刮条9连同两个条形块一起从横条8上滑动取下,转杆6的顶端固定套设有圆形齿轮10,移动块1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u形块一11,u形块一11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u形卡箍,两个u形卡箍均与电动推杆12相适配,u形块一11上通过两个u形卡箍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12,电动推杆12的输出杆上固定安装有滑动块13,滑动块1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u形块二14,u形块二14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齿条15,齿条15与圆形齿轮10相啮合。
26.两个连接块3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对接杆,两个对接杆均与移动块17滑动连接,两个对接杆能够限制移动块17的运动趋势,使移动块17只能进行前后往复滑动,同时能够增加移动块17移动的稳定性。
27.移动块1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u形杆,两个u形杆均与u形块二14滑动连接,两个u形杆能够限制u形块二14的位置,防止u形块二14从移动块17上发生脱落,增加u形块二14的平稳性。
28.u形块二14的底部镶嵌有多个滚动珠,多个滚动珠均与移动块17的顶部相接触,通过多个滚动珠能够减少u形块二14与移动块17之间需要承受的磨损,同时可以提高u形块二14滑动的流畅性。
29.装裱机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挂钩,两个挂钩上均滑动安装有挂柄,两个挂柄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收集盒16,两个收集盒16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衔接板,通过衔接板能够将杂质引入收集盒16当中,收集盒16能够对装裱机本体1台面上清理出来的杂质收集起来,方便后续集中进行清理,挂柄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挂柄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支撑板与对应的收集盒16的一侧相接触,通过支撑板能够时收集盒16保持平稳直立的状态。
30.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传统修复装裱的浆糊除湿型装裱机的工作原理如下:
31.在使用装裱机本体1时,首先需要对装裱机本体1的操作台面进行清理,本方式中,日常闲置状态下,横条8呈纵向水平分布位于装裱机本体1的一侧,不会对装裱机本体1的台面产生遮挡,需要使用时,先启动电动推杆12,电动推杆12伸缩在外的输出杆将逐渐向内回缩,从而带动滑动块13向电动推杆12的所在方向进行移动,滑动块13带动u形块二14,u形块二14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齿条15,齿条15带动圆形齿轮10和圆形块7进行逆时针转动,圆形块7带动横条8,将原本位于装裱机本体1一侧与台面相平齐的横条8转动至装裱机本体1的台面上,之后电动推杆12的输出杆运动至极限位置将自动关闭。
32.之后再启动启动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将带动与之固定连接的螺纹杆4转动,受两个对接杆的限制作用,移动块17将在螺纹杆4上进行滑动,移动块17带动横条8和刮条9同时移动,利用刮条9对装裱机本体1的工作台进行清理。
3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应用于传统修复装裱的浆糊除湿型装裱机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4.在本方式中,通过驱动电动推杆12能够带动横条8连同刮条9一起进行转动,将刮条9调节到适当的位置,使原本位于装裱机本体1一侧的刮条9位于装裱机本体1的工作台顶部,之后在电机5的配合作用下,能够带动螺纹杆4进行转动,在对电机5的正反往复驱动的过程中,从而通过移动块17带动刮条9进行前后滑动,在刮条9滑动的过程中完成对装裱机本体1台面的清理,清理下来的杂质将之间落入到位于两侧的收集盒16当中,在本方式中减少了人工的参与,清理起来也较为便捷,从而相对地提高了装裱的效率。
35.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
3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