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针刺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短纤维进料机构。
背景技术:
2.针刺机在纺织行业中大量应用,针刺机的针刺机构是通过其设有的针板对所纺织品的表面进行针刺,来提高所纺织品面料的纺织效果,一般来说,针刺机构单位时间内针刺的次数越多针刺密度越高,则获得纤网的质量越好,生产效率越高,对于短纤维纺丝生产而言,针刺机对其具有很好的生产作用;
3.短纤维在针刺机在进料时,自身原料在进料时会出现潮湿的情况,使得短纤维在进料时都会交错在一起,形成过硬的短纤维,杂乱且过硬的短纤维在后续进行加工时会出现麻烦,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短纤维进料机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短纤维进料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短纤维进料机构,包括进料箱,所述进料箱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处固定设有第一挡板,所述进料箱的上端一侧滑动插设有第一隔离板,所述进料箱内转动设有对称分布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设有搅拌叶,一组所述转轴的一端上环绕设有辊轴,所述进料箱的外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进料箱的一侧固定连接在转轴上,所述进料箱的固定设有出料箱,所述出料箱的一侧活动设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挡板贯穿进料箱的一侧,所述出料箱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所述第二挡板的一侧设有固定设有抽块,所述进料箱内设有第二隔离板,所述第二隔离板的下方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摆放设有气缸,所述进料箱内滑动设有第二压板,所述第二压板位于固定板的下方,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板固定连接在第二压板上,所述第二压板的下表面固定设有呈矩阵分布的压块,所述进料箱的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滑板,所述滑板的一侧滑动设有第一滑块,一组所述第一滑块间滑动设有第一操作板,所述第一操作板的一侧设有风机,所述进料箱的一侧固定设有通风板。
6.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板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楔形板,所述第一挡板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滑槽一,所述滑槽一内壁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移动板,所述第一移动板的下表面固定设有第一压板。
7.优选的,所述出料箱内滑动设第三挡板,所述第三挡板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二楔形板,所述第二楔形板的一侧固定设有拉块。
8.优选的,所述出料箱的一侧滑动设有第一插块,所述拉块可摆放在第一插块上。
9.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块的下表面固定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滑块,一组所述第一滑块间固定设有第二操作板,所述第二操作板上转动设有丝杆,所述第一操作板内设有轴承,所述丝杆的一端连接在轴承的内圈上。
10.优选的,所述进料箱的一侧滑动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插块,所述第二插块可套设住第二滑块。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2.1、本实用新型设计的进料箱分为两个操作空间,分别对该原料进行打散和整合,杂乱的原料在进入操作箱内时会被搅拌叶进行打散,避免该短纤维有些过硬的地方进入针刺机后加工麻烦,随后被打散的短纤维进入整合的空间,压块对短纤维进行挤压,避免短纤维大量的散乱,为后续加工提供方便。
13.2、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风机可在进料箱一侧上下移动,对短纤维在进料箱内进行加工时可提供风干效果,同时提供动力,将加工后的短纤维送入出料箱内。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料箱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出料箱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a处机构放大示意图。
19.图中:1、进料箱;101、第一挡板;102、第一楔形板;103、第一移动板;104、第一弹簧;105、第一压板;106、第一隔离板;107、抽块;108、第二挡板;109、出料箱;110、转轴;111、搅拌叶;112、辊轴;113、电机;114、第二隔离板;115、气缸;116、固定板;117、第二压板;118、压块;119、第三挡板;120、第二楔形板;121、拉块;122、第一插块;2、滑板;201、第一滑块;202、第一操作板;203、第二操作板;204、丝杆;205、风机;206、通风板;207、第二插块;208、第二滑块;209、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短纤维进料机构,包括进料箱1,进料箱1的上端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处固定设有第一挡板101,进料箱1的上端一侧滑动插设有第一隔离板106,进料箱1内转动设有对称分布的转轴110,转轴110上固定设有搅拌叶111,一组转轴110的一端上环绕设有辊轴112,进料箱1的外侧设有电机113,电机113的输出端贯穿进料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在转轴110上,启动电机113,带动转轴110上的搅拌叶111进行搅拌,使得一些过过硬的原料可被打散,进料箱1的固定设有出料箱109,出料箱109的一侧活动设有第二挡板108,第二挡板108贯穿进料箱1的一侧,出料箱109的下端开设有出料口,第二挡板108的一侧设有固定设有抽块107,进料箱1内设有第二隔离板114,第二隔离板114的下方设有固定板116,固定板116上摆放设有气缸115,进料箱1内滑动设有第二压板117,第二压板117位于固定板116的下方,气缸115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板116固定连接在第二压板117上,第二压板117的下表面固定设有呈矩阵分布的压块118,通过气缸115推动第二
压板117,使得第二压板117下表面的压块118可对原料进行挤压,避免原料大量的散乱,为后续加工提供方便,进料箱1的两侧设有对称分布的滑板2,滑板2的一侧滑动设有第一滑块201,一组第一滑块201间滑动设有第一操作板202,第一操作板202的一侧设有风机205,对原料提供风力效果,进料箱1的一侧固定设有通风板206。
22.进一步地,第一挡板101的一侧固定设有第一楔形板102,第一挡板101上开设有对称分布的滑槽一,滑槽一内壁一侧固定设有第一弹簧104,第一弹簧104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一移动板103,第一移动板103的下表面固定设有第一压板105,当原料堵塞在进料口处时,可推动第一移动板103,使得第一移动板103下端的第一压板105对原料进行挤压,可使得原料进入进料箱1内。
23.进一步地,出料箱109内滑动设第三挡板119,第三挡板119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二楔形板120,方便原料进入整合的操作空间内,第二楔形板120的一侧固定设有拉块121。
24.进一步地,出料箱109的一侧滑动设有第一插块122,拉块121可摆放在第一插块上122,对第三挡板119进行固定。
25.进一步地,第一滑块201的下表面固定设有第二弹簧209,第二弹簧209的一端固定设有第二滑块208,通过第二弹簧209连接第一滑块201和第二滑块208,对第一滑块201进行缓震效果,增加该装置的稳定性,一组所述第一滑块201间固定设有第二操作板203,所述第二操作板203上转动设有丝杆204,所述第一操作板202内设有轴承,所述丝杆204的一端连接在轴承的内圈上,通过丝杆来控制风机对通风板的距离,从而控制风力的大小。
26.进一步地,进料箱1的一侧滑动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二插块207,第二插块207可套设住第二滑块208,对第二滑块208进行固定,从而使得第一滑块201同风机205进行稳定的功能输出。
27.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可先将所需的原料倒入第一挡板101内,抽动第一隔离板106,原料将进入打散的操作空间内,当原料堵塞在进料口处时,可推动第一移动板103,使得第一移动板103下端的第一压板105对原料进行挤压,可使得原料进入进料箱1内,随后启动电机113,带动转轴110上的搅拌叶111进行搅拌,使得一些过过硬的原料可被打散,在对原料进行搅拌的同时,可启动风机205,通过通风板206输送风力,对该原料进行风干效果,在搅拌完成时,抽动抽块107使得第二挡板108进入出料箱109内,原料将通过风机205提供的风力进入出料箱109内,随后向下移动拉块121,使得第三挡板119在进料箱1内向下移动,掉入出料箱109内的原料将进入整合操作空间内,通过气缸115推动第二压板117,使得第二压板117下表面的压块118可对原料进行挤压,避免原料大量的散乱,为后续加工提供方便,同时风机205移动到该处,进行持续的风干的效果,结束挤压操作时,拉动拉块121使得第三挡板119向上移动,依然通过风机205提供的风力使得该原料掉入出料箱109内,从出料箱109底部开设的出料口排出。
28.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