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豆浆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噪音的豆浆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2.豆浆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营养价值高,且易于消化,是深受人们喜爱的健康饮品。
3.豆浆机可以方便快速地制作豆浆,但常规豆浆机的豆浆制作方法是:用户一次性自行添加一定比例的豆类食材和水,然后进行粉碎搅打,制作豆浆的过程中噪音较大,是豆浆机产品的主要痛点之一;另一方面,由于水是一次性添加,导致部分豆类或较大块的豆渣在粉碎的过程中具有较大的游走空间,与豆浆机底部的刀片接触不充分,对豆浆的饮用口感存在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低噪音的豆浆制作方法,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低噪音的豆浆制作方法,至少包括加水、粉碎、加热步骤,所述加水步骤设置至少两次,所述粉碎步骤设置至少一次,所述加热步骤设置至少一次,
7.所述加热步骤设置在至少一次所述加水步骤之后,
8.经过第一次加水、粉碎后,豆浆机杯体内为高浓度豆浆,再加水、加热制成饮用豆浆。
9.本发明先加入少量水与豆类食材(如黄豆、黑豆、赤小豆、绿豆等)混合粉碎制成稠状的高浓度豆浆,此时豆浆机杯体内水量少且为稠状浆料,发出的声音较为沉闷不刺耳,即能够将噪音控制在较低的范围,同时,由于第一次加水的水量较少,豆类食材的游走空间较小,可保证豆类食材与豆浆机底部的刀片充分接触,完成对豆类食物进行充分地粉碎细化,提升豆浆的饮用口感;完成第一次加水后再进行加水、加热等低噪音或无噪音的后续操作,即完成可饮用豆浆的制作,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有效降低豆浆机制作豆浆时的噪音,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10.优选地,所述第一次加水的质量为m1,豆类食材的质量为m1,m1≤15m1。
11.优选地,所述加水步骤设置x次,x≥2,用户选择的制浆量为m2,m1<m2;第一次加水m1,然后再重复加水步骤(x-1)次直至水量达到m2。
12.更优选地,每一次加水步骤的加水量逐渐递减。
13.优选地,所述加热步骤设置y次,y≥2,第一次加热的温度为t1,再经过(y-1)次加热的温度为ty,t1≤ty,ty≥95℃。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按需选择在第一次加热后便保持一直加热,但更优选的是间歇加热,有利于控制豆浆的沸腾状态。
14.优选地,t1≥95℃,即第一次加热将所述高浓度豆浆加热至沸腾状态。
15.现有的豆浆机为了防止溢浆杯体一般预设有较多的空间余量,即杯体本身的有效容积远大于预设的豆浆单次最大制作量,例如市售的部分豆浆机产品单次制作豆浆的最大量是1.2l,但是其杯体本身的有效容积已经高达2l及2l以上了,存在有效容积的浪费问题,而且对应地,豆浆机的产品体积也会比较大。
16.为了解决该问题,优选地,本发明还包括至少一次低速搅拌步骤,所述低速搅拌步骤设置在第一次加热之后;所述豆浆机的杯体最大有效容积为m
max
,m2≤m
max
。
17.豆浆经过第一次加热沸腾后,低速地搅拌和再次加热均不会引起豆浆液面起伏过大和暴沸,因此,豆浆机的杯体无需为豆浆暴沸预留空间余量,可充分利用杯体的有效体积,采用本发明的豆浆制作方法的豆浆机与现有豆浆机相比较,单次可制作更多的豆浆,例如豆浆机杯体的有效容积为2l,采用本发明的豆浆制作方法单次豆浆制作量可达1.8l。
18.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述豆浆机的杯体最大有效容积是指豆浆机杯体正常工作下的、合理的最大容积,即还需要考虑杯盖的安装,用户拿取、倾倒时的稳妥性等,而不是指将水量加至与杯体杯口齐平的极限容积。
19.优选地,所述加水步骤与粉碎步骤同时进行,或者加水步骤与粉碎步骤先后进行。
20.优选地,在至少一次所述加水步骤之后,后续的所述加热、粉碎、加水步骤同时进行或者按任意排序先后进行。
21.优选地,豆浆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2.(1)获取豆类食材的质量为m1,获取用户选择的制浆量为m2,加水步骤设置为x次,x≥2,所述加热步骤设置y次,y≥2;
23.(2)进行第一次加水,第一次加水量m1,m1<m2且m1=5~13m1;
24.(3)同时进行第一次粉碎和第一次加热,第一次加热的温度为t1,t1≥95℃,制成高浓度豆浆;
25.或者,先进行第一次粉碎,再进行第一次加热,第一次加热的温度为t1,t1≥95℃,制成高浓度豆浆;
26.(4)循环加水、低速搅拌和加热步骤,经过(x-1)次加水水量达到m2,同时经过(y-1)次加热的温度为ty,ty≥95℃,完成豆浆的制作。
27.获取豆类食材的质量为m1可以用户自行输入重量数值获得,也可以设置重量传感组件获得,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
28.优选地,所述豆浆机包括控制器、豆浆机本体和环绕豆浆机本体设置的环形水箱。
29.所述豆浆机本体包括杯盖和所述杯体,所述杯体的底部设有加热件、温度传感器、电机和旋转刀片,所述旋转刀片安装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
30.所述控制器直接或间接电连接所述加热件和温度传感器并控制其执行所述加热步骤或关闭,所述控制器直接或间接电连接所述电机并通过控制电机使所述旋转刀片执行粉碎步骤、低速搅拌步骤或关闭;
31.所述环形水箱具有至少一个供所述豆浆机本体进入其内部的开放端;
32.所述环形水箱至少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存在夹层空间以形成存水腔,所述存水腔具有用于加水的补水口;
33.所述内壁的内部设有适配所述豆浆机本体的避空空间,所述豆浆机本体通过所述开放端进入所述避空空间,所述环形水箱至少包围所述豆浆机本体的顶部和部分侧面。
34.所述豆浆机还包括水路组件,所述控制器直接或间接电连接所述水路组件并控制其执行所述加水步骤以将所述存水腔内的水输送至所述杯体内。
35.首先,围绕豆浆机本体设置所述环形水箱,通过在环形水箱内设计存水腔使其具有预存水的作用,并结合水路组件以实现自动加水的功能,同时进一步利用存水腔形成环绕豆浆机本体的水壁,对豆浆机本体产生的噪音进行有效地阻隔和衰减,进一步提升本发明的降噪静音效果,可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其次,所述环形水箱还可以避免用户在加热豆浆时误触,提高使用豆浆机的安全系数。
36.优选地,所述环形水箱包括分体设置的夹层筒和筒盖,所述夹层筒的环形夹层空间作为所述存水腔,所述夹层空间的底部封闭,顶部开放作为所述补水口,所述筒盖卡固于并覆盖所述夹层筒的顶部;
37.所述夹层筒具有内筒壁和外筒壁,所述内筒壁的内部作为所述避空空间,所述内筒壁的上、下两端开放作为供所述豆浆机本体进入的所述开放端。
38.优选地,在进行所述步骤(1)之前先检查所述存水腔的水量是否至少等于或高于最低水位,所述最低水位至少超过所述夹层筒的三分之二高度,以保证降噪静音效果,同时所述最低水位至少满足单次制作的最高量豆浆,避免用户在制作豆浆的过程中反复补水;
39.水量充足则开始所述步骤(1);水量不足则进行补水操作。
40.优选地,所述粉碎步骤通过旋转刀片执行,转速为6000-35000r/min,粉碎时长2-50min。
41.优选地,所述低速搅拌步骤通过旋转刀片执行,转速为50-3000r/min。
42.优选地,所述水路组件包括相连且相通的立向管路和横向管路;所述立向管路设置于所述豆浆机本体的外侧且无直接连接关系,所述立向管路与横向管路相连的部位靠近、齐平或高于豆浆机的顶面,所述横向管路呈悬空状态。
43.所述立向管路设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至所述存水腔,所述存水腔和第二进水口之间设有水泵或/和可控阀门,所述水泵或/和可控阀门电连接控制器,通过控制水泵的工作时长以向杯体加入预设水量。
44.所述横向管路设有第三进水口和第四出水口,所述第三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三出水口。
45.豆浆机本体设有连通至自身内部的第四进水口,所述第四出水口可分离地连通于所述第四进水口;
46.所述第四出水口组装于所述第四进水口,开启水泵或/和可控阀门,水由所述存水腔流向所述立向管路,再流向所述横向管路,通过所述第四进水口进入豆浆机本体内部,加水至预设水量后,所述水泵或/和可控阀门关闭,完成加水;
47.将所述第四出水口脱离所述第四进水口时,所述豆浆机本体可单独拿出以倾倒豆浆。
48.优选地,还包括具有承托顶面的安置座,所述安置座承托所述环形水箱和豆浆机本体。
49.所述安置座的内部具有安装空间,所述安置座内部安装所述控制器、水泵或/和可控阀门,所述承托顶面具有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水泵或/和可控阀门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
50.所述环形水箱的底部设有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所述第一卡口可分离地卡于所述第一接口内,所述第二卡口可分离地卡于所述第二接口内;
51.所述第一卡口与存水腔连通,所述出水卡口设有弹性开关以封闭或开启所述存水腔;
52.所述第二卡口不与存水腔相通,所述第二卡口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或者所述第二卡口作为所述第二进水口。
53.优选地,所述立向管路包括立向水管和硬质护壳。
54.所述硬质护壳为长筒状且顶端设有所述第三出水口,所述立向水管为单独的分体零件且上管口连通所述第三出水口,所述立向水管的下管口作为所述第二进水口;
55.所述硬质护壳安装固定于所述内筒壁的内侧,所述硬质护壳与环形水箱相对静止,所述硬质护壳将所述立向水管包裹在内。
56.优选地,所述第四进水口设置于所述杯盖;
57.所述筒盖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横向管路内置于所述筒盖的内部,所述筒盖的底部设有向上凹陷形成的第三接口和向下凸出形成的第四卡口;
58.所述横向管路包括横向水管、进水单向阀和出水单向阀,所述横向水管的两端分别安装所述进水单向阀和出水单向阀,所述进水单向阀的进水口作为所述第三进水口,所述出水单向阀的出水口作为所述第四出水口;
59.所述进水单向阀连通所述第三接口,所述第三出水口可分离地卡于所述第三接口内;
60.所述出水单向阀连通所述第四卡口,所述杯盖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第四接口,所述第四接口的底部设置所述第四进水口,所述第四卡口可分离地卡于所述第四接口内。
61.所述筒盖包括分体设置的内壳和外壳,所述内壳设有适配所述杯盖形状的、向上凸出形成的容纳腔;
62.在所述筒盖内部凸出的所述容纳腔和外壳之间形成周向通道,所述内壳在对应所述周向通道底部的位置设有所述第三接口,所述周向通道安置所述进水单向阀和横向水管,所述容纳腔设有所述第四卡口。
63.基于本发明的加水操作和水路设计,优选地,启动加水步骤之前需检查所述夹层筒和筒盖是否安装到位,避免相关组件还未安装到位便开始加水造成漏水。
64.因此,所述豆浆机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环形水箱是否安装到位的感应组件;
65.所述感应组件包括传动杆、上顶弹簧和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安装于所述安置座内并设有触动件暴露于所述安置座的顶面,所述传动杆竖直安装并固定于所述硬质护壳内,所述上顶弹簧安装于所述传动杆的底部并具有上顶所述传动杆的趋势,被上顶的所述传动杆的顶部暴露于所述硬质护壳的顶面,
66.当筒盖安装到位时即下压所述传动杆,同时所述夹层筒安装到位时,则被下压的所述传动杆底部下碰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动件,所述微动开关联通产生电信号,即所述夹层筒和筒盖均安装到位;
67.或者,所述感应组件为霍尔元件,通过霍尔元件的电磁感应以检测所述夹层筒和筒盖是否安装到位;
68.所述感应组件随所述夹层筒和筒盖安装到位,则向所述控制器发送安装到位信
号,所述环形水箱的放置完成,所述水路组件的连接也完成,可以进行加水步骤;否则,所述控制器在接收到安装到位信号之前无法进行下一步骤,以此提醒用户检查夹层筒和筒盖的安放情况。
附图说明
69.图1为本发明的豆浆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70.图2为本发明的豆浆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二(省略筒盖);
71.图3为本发明的豆浆机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之一;
72.图4为本发明的豆浆机的结构分解示意图之二;
73.图5为本发明的豆浆机的夹层筒和立向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74.图6为本发明的豆浆机的第一卡口、弹性开关和第一接口的配合示意图(开启状态);
75.图7为本发明的豆浆机的第一卡口、弹性开关和第一接口的水路示意图(开启状态);
76.图8为本发明的豆浆机的第一卡口、弹性开关和第一接口的配合示意图(关闭状态);
77.图9为本发明的豆浆机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78.图10为本发明的豆浆机的夹层筒和豆浆机本体的俯视图;
79.图11为本发明的豆浆机的筒盖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80.图12为本发明的豆浆机的筒盖的结构示意图之二(省略外壳);
81.图13为本发明的豆浆机的豆浆机本体的杯盖的结构示意;
82.图14为本发明的豆浆机的筒盖和杯盖的配合示意图;
83.图15为本发明的豆浆机的安置座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84.图16为本发明的豆浆机的安置座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85.图17为本发明的豆浆机的安置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86.图18为本发明的豆浆机本体在竖直方向的剖面图。
87.标记说明:
88.1、排气阀;101、外排气孔;
89.2、外壳;
90.3、夹层筒;301、外筒壁;302、内筒壁;302a、立向凹槽;303、第一卡口;303a、第一出水口;304、支撑环;305、第二卡口;306、限位筒;306a、缺口;
91.4、下胶圈;
92.5、安置座;501、安置腔;502、第二接口;502a、第二进水口;503、第一接口;503a、顶杆;503b、第一进水口;504、弧型周壁;504a、出风口;504b、手指插槽;505、第二进风口;506、外散热栅格;507、避空凹陷;508、分隔壁;
93.6、控制面板;
94.7、杯盖;701、内排气孔;702、第四接口;702a、第四进水口;703、环侧壁;704、环卡边;
95.8、杯体;801、第一进风口;802、内散热栅格;803、插针槽;
96.9、硬质护壳;901、第三出水口;
97.10、传动杆;
98.11、触动件;
99.12、上胶圈;
100.13、内壳;1301、第四卡口;1301a、第四出水口;1302、容纳腔;1303、第三接口;1303a、第三进水口;1304、周向通道;1305、卡环;
101.14、长硬管;
102.15、短软管;
103.16、弹簧;
104.17、顶盖;
105.18、密封圈;
106.19、上顶弹簧;
107.20、轻触开关;
108.21、进水单向阀;
109.22、横向水管;
110.23、出水单向阀;
111.24、凸壳;
112.25、水泵;
113.26、控制器;
114.27、扩散侧壁;
115.28、c型围壁;
116.29、旋转刀片;
117.30、温度传感器;
118.31、加热件;
119.32、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120.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21.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122.一种低噪音的豆浆制作方法,参照图1至图18,本实施例针对豆浆制作方法还自行设计了豆浆机,该豆浆机通过结构设计进一步提升降噪效果和实现本实施例的豆浆制作方法,本实施例以豆浆机杯体的极限容积为2l进行举例说明。
12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24.(1)检查存水腔内的水量是否至少等于或高于最低水位
125.所述最低水位设于所述存水腔的三分之二高度处,同时所述最低水位的水量满足单次制作豆浆的最大量1.8l。
126.所述存水腔的水量充足则开始下一步骤;水量不足则打开筒盖,再拔出夹层筒,再将所述夹层筒移动至水源处进行补水至所述最低水位,完成补水后,再将夹层筒上的卡口对准安置座上的接口放置。
127.(2)豆浆机本体放置于安置座上形成电连接并被所述夹层筒环绕,打开豆浆机的杯盖,用户在豆浆机的杯体内放入100g的黄豆并输入该重量数值m1;
128.盖上杯盖,再盖上筒盖,感应组件随夹层筒和筒盖安装到位,则向控制器发送安装到位信号,完成环形水箱的放置,也完成水路组件的连接,可以进行下一步骤;否则,控制器在接收到安装到位信号之前无法进行下一步,以此提示用户检查环形水箱的安放。
129.(3)用户在控制面板选择目标制作量,可供选择的目标制作量m2分别是1.2l、1.6l和1.8l,本次以用户选择1.2l为例说明,由于1.2l远小于杯体的最大有效容积,因此,豆浆机按照预设参数设定,加水步骤为2次(x=2),加热步骤为2次(y=2)。
130.在实现降噪功能和避免溢出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控制减少加水、加热次数,进而尽可能地缩短制作豆浆的时长。
131.(4)豆浆机进行第一次加水,第一次加水量m1=600ml。
132.(5)同时进行第一次粉碎和第一次加热,杯体的底部旋转刀片29转速15000r/min,粉碎时长15min,第一次加热的温度为t1,t1≥95℃,制成高浓度豆浆。
133.(6)豆浆机进行第二次加水,加水量600ml,即达到用户选择的目标制作量1.2l。
134.(7)豆浆机同时进行第二次加热和低速搅拌,杯体的底部旋转刀片29转速1000r/min,保持低速搅拌并加热至预设温度ty≥95℃,即完成豆浆的制作。
135.再以用户选择m2为1.8l为例对本实施例进行说明。
136.(1)检查存水腔内的水量是否至少等于或高于最低水位
137.所述最低水位设于所述存水腔的三分之二高度处,同时所述最低水位的水量满足单次制作豆浆的最大量1.8l。
138.所述存水腔的水量充足则开始下一步骤;水量不足则打开筒盖,再拔出夹层筒,再将所述夹层筒移动至水源处进行补水至所述最低水位,完成补水后,再将夹层筒上的卡口对准安置座上的接口放置。
139.(2)豆浆机本体放置于安置座上形成电连接并被所述夹层筒环绕,打开豆浆机的杯盖,用户在豆浆机的杯体内放入150g的黄豆并输入该重量数值m1;
140.盖上杯盖,再盖上筒盖,感应组件随夹层筒和筒盖安装到位,则向控制器发送安装到位信号,完成环形水箱的放置,也完成水路组件的连接,可以进行下一步骤;否则,控制器在接收到安装到位信号之前无法进行下一步,以此提示用户检查环形水箱的安放。
141.(3)用户在控制面板选择目标制作量,可供选择的目标制作量m2分别是1.2l、1.6l和1.8l,本次以用户选择1.8l为例说明。
142.由于1.8l为豆浆机杯体的最大有效容积,需要注意避免暴沸和液面起伏过大的问题,因此,豆浆机按照预设参数设定,加水步骤为4次(x=4),加热步骤为4次(y=4),在实现
降噪功能和避免溢出的情况下,尽可能地控制减少加水、加热次数,以尽可能地缩短制作豆浆的时长。
143.(4)豆浆机进行第一次加水,第一次加水量m1=800ml。
144.(5)同时进行第一次粉碎和第一次加热,杯体的底部旋转刀片29转速15000r/min,粉碎时长15min,第一次加热的温度为t1,t1≥95℃,制成高浓度豆浆。
145.(6)豆浆机进行第二次加水,第二次加水量m2=600ml。
146.(7)豆浆机同时进行第二次加热和低速搅拌,第二次加热的温度为t2,90℃≤t2≤95℃,杯体的底部旋转刀片29转速1000r/min;
147.(8)豆浆机进行第三次加水,第三次加水量m3=300ml。
148.(9)豆浆机同时进行第三次加热和低速搅拌,第三次加热的温度为t3,90℃≤t3≤95℃,杯体的底部旋转刀片29转速1000r/min;
149.(10)豆浆机进行第四次加水,第四次加水量m4=100ml。
150.(11)豆浆机同时进行第四次加热和低速搅拌,杯体的底部旋转刀片29转速1000r/min;保持低速搅拌并加热至预设温度ty≥95℃,即完成豆浆的制作。
151.本实施例的豆浆制作方法对应的豆浆机包括豆浆机本体和环绕豆浆机本体设置的环形水箱。
152.所述豆浆机本体为现有技术,所述豆浆机本体包括杯盖和所述杯体,所述杯体的底部设有加热件31(具体为一底部焊接有接电发热金属圈的加热盘)、温度传感器30、电机32和旋转刀片29,所述旋转刀片29安装于所述电机32的输出轴;
153.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加热件31和温度传感器30并控制其执行所述加热步骤或关闭,所述控制器间接电连接所述电机32并通过控制电机32使所述旋转刀片29执行粉碎步骤、低速搅拌步骤或关闭。
154.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功能设计自行进行元器件和壳体的设计组装或购买成品,在此不做赘述。
155.所述环形水箱具有上下分布的两个供所述豆浆机本体进入其内部的开放端;
156.所述环形水箱至少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存在夹层空间以形成存水腔,所述存水腔具有用于加水的补水口;
157.所述内壁的内部设有适配所述豆浆机本体的避空空间,所述豆浆机本体通过所述开放端进入所述避空空间,所述存水腔至少环围所述豆浆机本体的部分侧面。
158.所述豆浆机还包括水路组件,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水路组件并控制其执行所述加水步骤以将所述存水腔内的水输送至所述杯体内或停止加水。
159.首先,本实施例围绕豆浆机本体设置所述环形水箱,通过在环形水箱内设计存水腔使其具有预存水的作用,并结合水路组件以实现自动加水的功能;同时进一步利用存水腔形成环绕豆浆机本体的水壁,对豆浆机本体产生的噪音进行有效地阻隔和衰减,进一步提升本实施的降噪静音效果,可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其次,所述环形水箱还可以避免用户在加热豆浆时误触,提高使用本实施例的安全系数。
160.所述带环形水箱可以是一体成型的中空杯状结构,也可以是分体设计,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形水箱包括分体设置的夹层筒3和筒盖,所述环形水箱为了保证隔音效果是用较为厚重的材料制成(如隔音玻璃等),分体设计的夹层筒3和筒盖作用在于:只打开筒盖便
可以对杯体进行查看或加料,无需将整个环形水箱拿出,操作较为轻便。
161.所述夹层筒3的环形夹层空间作为所述存水腔,形成本实施例的中部降噪结构。所述夹层空间的底部封闭,顶部开放作为所述补水口,所述筒盖卡固于并覆盖所述夹层筒3的顶部。
162.所述夹层筒3具有内筒壁302和外筒壁301,所述内筒壁302的内部作为所述避空空间,所述内筒壁的上、下两端开放作为供所述豆浆机本体进入的所述开放端,所述环形水箱至少包围所述豆浆机本体的顶部和部分侧面。
163.进一步地,组装后的所述夹层筒3顶部低于所述豆浆机本体的顶部,所述豆浆机本体的顶部暴露(参见图2),使豆浆机本体的杯盖7完全暴露以方便打开进行查看、加料等操作,同时也方便在不拿出所述夹层筒3的情况下抓握豆浆机本体,进而往上取出或放回。
16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豆浆机本体的侧面设有手柄,所述内筒壁302设有向外凸出的、适配所述手柄的避空柄槽。
165.所述内筒壁302和外筒壁301的水平截面形状均为椭圆状或类椭圆状,所述避空柄槽沿所述椭圆状或类椭圆状的长轴aa方向外凸(参见图10),椭圆状或类椭圆状的形状设计较贴合豆浆机本体俯视时的外周轮廓,方便顺势设计所述避空柄槽,同时尽可能地使结构紧凑以控制产品体积。
166.在实际应用中,能够将存水腔内的水输送至至豆浆机本体的水路组件具有多种设计方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路组件包括相连且相通的立向管路和横向管路,呈现倒l形的连接结构。
167.所述立向管路设置于所述豆浆机本体的外侧且无直接连接关系,所述立向管路与横向管路相连的部位靠近、齐平或高于豆浆机的顶面,所述横向管路呈悬空状态;
168.所述立向管路设有第二进水口502a和第三出水口901,所述第二进水口502a连通至所述存水腔,所述存水腔和第二进水口502a之间设有水泵25,所述水泵25电连接控制器26;
169.所述横向管路设有第三进水口1303a和第四出水口1301a,所述第三进水口1303a连通所述第三出水口901;
170.豆浆机本体设有连通至自身内部的第四进水口702a,所述第四出水口1301a可分离地连通于所述第四进水口702a;
171.用户启动自动加水操作前,将所述第四出水口1301a组装于所述第四进水口702a,开启自动加水操作,开启水泵25,水由所述存水腔流向所述立向管路,再流向所述横向管路,通过所述第四进水口702a进入豆浆机本体内部;加水至预设水量后,所述水泵25关闭,完成加水;再将所述第四出水口1301a脱离所述第四进水口702a时,所述豆浆机本体便可单独拿出以倾倒豆浆或清洗。
172.本实施例设计的水路组件均独立于所述豆浆机本体之外,不影响豆浆机本体的单独拿出,且结构较为精简。
173.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具有承托顶面的安置座5。本质上,所述环形水箱可以设计为将所述豆浆机本体和安置座5完全包围,但会导致产品体积较大,结构不够精简轻便,因此,本实施例设计所述安置座5承托所述环形水箱和豆浆机本体,还可以利用环形水箱和预存水的重量压制豆浆机本体运作时带动安置座5产生的振动。
174.所述安置座5的内部具有中空的安装空间,所述安置座5内部安装所述控制器26和水泵25,将水泵25内置于安置座5内部方便电路连接同时使产品整体更加紧凑,但是需要进一步考虑水路相关组件如何方便地连通与分离。
175.具体地,所述承托顶面具有向下凹陷形成的第一接口503和第二接口502,所述水泵25分别连通所述第一接口503和第二接口502,所述第二接口502的底部设有接管分别连通所述水泵25和立向管路,作为第二出水口。
176.所述环形水箱的底部设有向下凸出形成的第一卡口303和第二卡口305,所述第一卡口303可分离地卡于所述第一接口503内,所述第二卡口305可分离地卡于所述第二接口502内;
177.所述第一卡口303与存水腔连通,卡合后所述存水腔内的水通过第一卡口303流向水泵25,所述第一卡口303设有弹性开关以封闭或开启所述存水腔,所述弹性开关具有多种实现形式,例如胶瓣保持闭合状态的胶塞,带有十字孔缝的胶塞等,使所述环形水箱被用户抬离安置座5时,所述弹性开关自动关闭,避免存水腔内的水漏出。
178.所述第二卡口305不与存水腔相通,所述第二卡口305连接并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502a,即使卡合后流经水泵25的水可向立向管路输送。
179.通过上述设计使所述环形水箱和水路管件能够方便地与安置座5、豆浆机本体分离,以进行清洗等操作,同时也保证水路组件可方便地进行连通。
180.自动加水操作的设置还需考虑加水效率,即保证较大的流速,因此,本实施例的所述立向水管采用的是小口径管件,通过控制管径以保证流速和水能够被水泵25顺利往上泵出输送,但是,小口径且长条状的立式水管强度不高,不宜外露,容易被碰撞损坏,而且如果所述立向水管采用软胶管,还可能因碰撞导致组装解散,因此,本实施例的所述立向管路包括立向水管和一保护立向水管的硬质护壳9。
181.所述硬质护壳9为长筒状且顶端设有所述第三出水口901,所述立向水管为单独的分体零件且上管口连通所述第三出水口901,所述立向水管的下管口作为所述第二进水口502a。
182.所述硬质护壳9安装固定于所述内筒壁302的内侧,即所述第二卡口305所在的位置,所述硬质护壳9与环形水箱相对静止,当所述环形水箱抬离所述安置座5时,所述立向管路也随之脱离安置座5。
183.所述硬质护壳9将所述立向水管包裹在内,并在其结构上设计所述第三出水口901,利用其强度承受下述第三接口1303频繁地卡合组装,避免所述立向水管被碰撞损坏。
184.所述硬质护壳9的设定还有方便设置安装结构(如螺孔、卡合结构等)的作用,长且细的立向水管不方便再额外设置安装结构,结合上述的避空柄槽,为了整合精简结构,所述内筒壁302具有向外凸出的立向凹槽302a,部分所述立向凹槽302a作为上述的避空柄槽,所述硬质护壳9安装于所述立向凹槽302a剩下的空间,所述立向凹槽302a和硬质护壳9之间通过螺钉固定,所述硬质护壳9被竖直安装于所述豆浆机本体的外侧且无直接连接关系。
185.由上述可知,所述立向水管是由所述硬质护壳9的下方进入,再组装至所述第三出水口901,而所述硬质护壳9是长且深的结构,若所述立向水管整体均由胶料制成,则在伸入硬质护壳9内以进行组装时较难施力将其按压组装至所述第三出水口901,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向水管包括软短管和硬长管,硬长管方便施力组装,软短管方便弯曲、变形以
连接,所述硬长管的上管口与第三出水口901的下部管口过盈配合,所述硬长管的下管口连接所述软短管的上管口,所述软短管的下管口作为第二进水口502a并连通所述第二卡口305。
186.考虑到所述豆浆机本体的电机32工作时不可避免会存在振动,而振动会使所述环形水箱和安置座5产生磕碰,进而形成振动噪音,而减少振动噪音的方法之一就是尽可能地减少面接触,因此,本实施例的环形水箱的底面设有向下凸出的支撑环304,所述承托顶面设有适配所述支撑环304的环形搭边;
187.所述环形水箱通过支撑环304卡于所述环形扣边时,所述环形水箱的底面悬空,减少所述环形水箱和安置座5的接触面积以减少振动噪音,同时,当所述环形水箱取出另外放置时,该设计也避免了环形水箱底部的第一卡口303和第二卡口305和放置台面产生刮擦或无法平放所述环形水箱。
18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豆浆机本体包括杯体8和杯盖7,所述第四进水口702a设置于所述杯盖7。
189.所述筒盖的内部为中空结构,所述横向管路内置于所述筒盖的内部,减少水路组件占用的空间,同时所述筒盖中空的结构也具有一定的降噪作用,形成本实施例的上部降噪结构,本实施例通过对立向管路和横向管路进行巧妙地整合设计,尽可能地减少水路组件占用的体积空间,控制本实施例的成品体积。
190.所述筒盖的底部设有向上凹陷形成的第三接口1303和向下凸出形成的第四卡口1301。
191.所述横向管路包括可弯曲的横向水管22、l型进水单向阀21和l型出水单向阀23,所述横向水管22的两端分别安装所述进水单向阀21和出水单向阀23,所述进水单向阀21的进水口作为所述第三进水口1303a,所述出水单向阀23的出水口作为所述第四出水口1301a。由于本实施例将横向管路内置于所述筒盖内,因此,打开筒盖便会使横向管路脱离立向管路,残留在横向水管22内的水可能会从第三进水口1303a和第四出水口1301a处漏出,本实施例通过设置所述进水单向阀21和出水单向阀23以解决该问题。
192.所述进水单向阀21连通所述第三接口1303,所述第三出水口901可分离地卡于所述第三接口1303内,使筒盖内的横向管路可方便地连通或脱离所述立向管路,所述第三接口1303的外侧套有防水胶圈。
193.所述出水单向阀23连通所述第四卡口1301,所述杯盖7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第四接口702,所述第四卡口1301可分离地卡于所述第四接口702内,所述第四接口702的底部设置所述第四进水口702a,即设置在筒盖内的横向管路可方便地连通或脱离所述豆浆机本体,该设计使本实施例自动加水操作的实现不会导致豆浆机本体无法单独拿出以倾倒豆浆或清洗,同时避免结构过于复杂而增加清洗难度或食材残留导致滋生细菌。
194.同时,第四卡口1301和第四接口702的设计还使用于加水的所述第四卡口1301无需伸入所述杯体8内进而沾染上食材,避免频繁清洗所述筒盖。
195.进一步地,组装后所述第四卡口1301的底端不与所述第四接口702的底部接触,形成加水时的水流缓冲空间,即使连接处出现轻微的水流过快问题,也会被所述第四接口702暂时留存,再流向第四进水口702a。
19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卡口1301的外侧壁套有防水胶圈,所述第四卡口1301卡
入所述第四接口702时,所述防水胶圈抵触所述第四接口702的内侧壁,防止加水时出现溢水。
19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杯盖7具有向下凸出形成的环侧壁703,所述环侧壁703卡于所述杯体8的杯口内侧,具体地,所述环侧壁703的外周还设有环卡边704,所述环卡边704卡于所述杯体8的杯口外侧,与环侧壁703配合将所述杯盖7稳妥地卡固于杯口。
198.进一步地,所述第四接口702紧靠所述环侧壁703的内壁面设置,设置于所述第四接口702底部的第四进水口702a也紧靠所述环侧壁703的内壁面设置,使加水时水流沿着杯壁平缓流下,避免冷水加入高温的豆浆造成豆浆飞溅。
19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筒盖包括分体设置的内壳13和外壳2,所述内壳13设有适配所述杯盖7形状的、向上凸出形成的容纳腔1302,
200.在所述筒盖内部凸出的所述容纳腔1302和外壳2之间形成周向通道1304,所述内壳13在对应所述周向通道1304底部的位置设有所述第三接口1303,所述周向通道1304安置所述进水单向阀21和横向水管22,所述容纳腔1302设有所述第四卡口1301以对接杯盖7上的第四接口702。
201.所述周向通道1304安置并限制所述横向管路的移动,避免横向管路晃动导致组装解散或产生晃动噪音。
202.上述设计的整体作用在于:一是方便筒盖和杯盖7之间的配合,二是使各组件的安装更加紧凑,控制成品体积。
203.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检测所述环形水箱是否安装到位的感应组件。
204.所述感应组件包括传动杆10、上顶弹簧19和微动开关,所述微动开关安装于所述安置座5内并设有触动件11暴露于所述承托顶面,所述微动开关电连接控制器26;所述传动杆10竖直安装并固定于所述硬质护壳9内,所述上顶弹簧19安装于所述传动杆10的底部并具有上顶所述传动杆10的趋势,所述硬质护壳9设有适配所述传动杆10的孔洞,被上顶的所述传动杆10的顶部通过孔洞暴露于所述硬质护壳9的顶面(参照图3和图9);
205.当筒盖安装到位时即下压所述传动杆10的顶部,同时所述夹层筒3安装到位时,则被下压的所述传动杆10底部下碰所述微动开关的触动件11,所述微动开关联通产生电信号,即所述夹层筒3和筒盖均安装到位,可以继续执行接下来的操作。
206.另外,所述感应组件也可以是霍尔元件,通过将霍尔元件安装在适合的位置并利用电磁感应以检测所述夹层筒3和筒盖是否安装到位。
207.由上述可知所述豆浆机本体的电机32会导致振动噪音,而减少振动噪音的方法之二就是在组件之间设置弹性缓冲件,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筒盖的底部向下凸出一卡环1305,所述卡环1305外侧套合有上胶圈12,所述上胶圈12与所述外筒壁301的内侧相接触,避免所述筒盖与夹层筒3直接接触碰撞产生振动噪音,同时,提高所述环形水箱整体的密封性,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降噪效果。
208.上述环形搭边则外套有下胶圈4,所述下胶圈4被夹于所述支撑环304和环形搭边之间,以缓冲所述夹层筒3和安置座5之间的刚性碰撞,减少振动噪音的产生。
209.所述筒盖的中部还贯穿安装有排气阀1,所述排气阀1具有连通所述环形水箱内部和外部的外排气孔101,所述豆浆机本体的杯盖7设有与所述外排气孔101相接且相通的内排气孔701,使豆浆机本体进行加热工作时产生的蒸汽向外排放,避免蒸汽在环形水箱凝聚
下流,同时保持豆浆机杯体内的压力平衡。
21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开关包括顶盖17和弹簧16,向下凸出的第一卡口303内部为筒腔结构,所述第一卡口303内套合并限位所述弹簧16,所述弹簧16沿所述第一卡口303的长度方向伸缩,所述第一卡口303内具有环形筒顶,所述第一卡口303的底部具有第一出水口303a,所述环形筒顶的内环为贯穿至所述存水腔内的通孔;
211.伸展的所述弹簧16上端顶压所述环形筒顶,下端则连接并顶压所述顶盖17,所述顶盖17受所述弹簧16的顶压覆盖密封所述第一出水口303a的内侧;
212.向下凹陷的所述第一接口503内设有向上凸出的顶杆503a和连通至水泵25的第一进水口503b,将所述夹层筒3安放于所述安置座5时,所述顶杆503a上顶所述顶盖17,所述弹簧16被压缩,所述顶盖17被顶压远离所述第一出水口303a,所述第一出水口303a开启,存水腔内的水通过所述顶盖17和第一卡口303之间的空间流向所述第一出水口303a;
213.所述夹层筒3拔离所述安置座5时,所述顶杆503a解除对所述顶盖17的顶压,所述弹簧16伸展,所述顶盖17重新封闭所述第一出水口303a。
214.所述夹层筒3通过自重保持所述顶杆503a对所述弹簧16的压缩状态,进而保持所述第一出水口303a的开启状态。
215.进一步地,所述顶盖17和第一卡口303之间的空间若设计得较大虽然有利于出水,但弹簧16和顶盖17在被顶杆503a顶压的过程中容易歪斜,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口303内设有一限位筒306,所述顶盖17的外侧壁与限位筒306的内侧壁几乎接触,以限制顶盖17和弹簧16做竖直运动;
216.同时,为了保证出水量,所述限位筒306的侧壁设有四个呈圆周分布的、竖直的缺口306a,所述限位筒306与第一卡口303为密封连接,所述限位筒306的外侧壁与第一卡口303之间存在充足的出水空间,所述限位筒306的底部不遮挡所述第一出水口303a。
217.参照图6和图7,所述夹层筒3放置于所述安置座5时,所述顶杆503a将所述顶盖17顶至所述缺口306a的中部,所述缺口306a的上部和下部不被所述顶盖17遮挡,所述出水空间通过所述缺口306a的上部与存水腔内部相通,所述出水空间通过所述缺口306a的下部与第一出水口303a相通,即该结构设计使所述存水腔内的水依次流经缺口306a的上部、出水空间,所述缺口306a的下部及第一出水口303a。
218.参照图8,所述夹层筒3拔离所述安置座5时,所述顶杆503a解除对所述顶盖17的顶压,所述顶盖17下滑封闭所述缺口306a的下部,所述第一出水口303a即被封闭。
21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口503的内底部设有四个向上凸出的支撑筋,所述支撑筋环绕所述顶杆503a圆周分布且不遮挡所述第一进水口503b;所述第一卡口303卡于所述第一接口503内,所述第一卡口303的底端受所述支撑筋的支撑不与所述第一接口503的内底部接触,预留水流缓冲空间。
220.具体地,所述限位筒306的底部和第一卡口303的底部之间夹固有密封圈18,以实现所述第一卡口303和限位筒306的密封连接。
22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口303的外侧壁环套有防水胶圈,所述第一卡口303卡于所述第一接口503内时,防水胶圈紧密接触所述第一接口503的侧壁,加水时若流速较快防水胶圈的设置可避免该位置发生溢水。
22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杆503a为十字棱柱状结构,使所述第一出水口303a的出水
口面积更大,出水更加流畅,所述十字棱柱状结构的宽度适配所述第一出水口303a。
223.所述安置座5的内部为中空结构,形成本实施例的下部降噪结构。
224.具体地,所述安置座5具有从承托顶面向下凹陷形成的安置腔501,所述豆浆机本体安置于所述安置腔501内,所述安置腔501设有导电触件,所述豆浆机本体的底部设有电插针,通过将豆浆机本体拿出或放入安置腔501即可切换豆浆机本体的断电或通电状态。
225.进一步地,所述豆浆机本体的底面向上凹陷形成插针槽803,所述插针槽803朝下开放且内部安装所述电插针,所述电插针电连接豆浆机本体内部的元器件(如加热件31、电机32、散热风扇等),所述电插针的尾端不超出所述插针槽803,该设计除了保护插针,还有方便豆浆机本体平放的作用;
226.所述导电触件设有凸壳24包裹,安装后的所述凸壳24相对于所述安置腔501的腔底向上凸出,若腔底出现残留液体也不会与导电触件接触,尽可能地降低液体与导电触件接触的几率,所述凸壳24的顶部设有插针孔供所述电插针插入。
227.通过设置凸壳24和插针槽803以实现对导电组件的保护,与对准体积较小的电插针和导电触件相比较,对准凸壳24和插针槽803的难度较低,同时也为了使处于电连接状态的导电组件不轻易移位,保证电连接的稳定性。
228.具体地,固定所述凸壳24的安装结构(如螺柱等)设于所述安置座5的内部且不外露于所述安置腔501,所述安置腔501的腔底设有适配所述凸壳24的通口,所述凸壳24通过所述通口凸出于所述安置腔501的腔底,使向上开放的安置腔501内部结构更加简洁,不易藏污纳垢。
22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置腔501的顶部设有适配豆浆机手柄的避空凹陷507,直观可视,再将所述避空凹陷507与电插针位于同一侧,用户在放置豆浆机时,可大概对准手柄和避空凹陷507放入,基本上也对准了插针槽803和凸壳24,进一步方便用户的放置操作。
23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泵25悬空安装于所述安置腔501位于所述安置座5内部的侧壁,悬空安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水泵25产生的振动噪音,具体可通过设置螺柱和带螺孔的安装架实现悬空安装。
231.所述豆浆机本体的底部设有贯穿的内散热栅格802和第一进风口801;
232.所述安置腔501的底部对应所述内散热栅格802的位置设有外散热栅格506和第二进风口505,所述安置座5的内部与外部环境相通以进风、出风。
23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置座5设有出风口504a;所述安置腔501的腔底不与所述安置座5的底部相接触,所述安置腔501的腔底向下凸出形成具有开口的分隔壁508,所述分隔壁508分隔所述外散热栅格506和第二进风口505,所述分隔壁508的开口朝向所述出风口504a。
234.所述分隔壁508可引导散热风扇吹出的热气流朝向所述出风口504a方向排放,使刚排放的、具有一定温度的热气流基本不会从第二进风孔重新进入内部,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
23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置座5的底部包括基板部和沿所述基板部边缘向上延伸形成的弧型周壁504,所述弧型周壁504设置所述出风口504a,热气流吹出后便可顺畅地向上逸散,符合气体的运动规律,若将所述出风口504a设于所述基板部,则热气流会垂直地冲向放置台面,容易与出风口504a持续输出的热气流形成冲突。
236.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散热风道,所述散热风道包括两个扩散侧壁27,两个所述扩散侧壁27的一端牵引所述分隔壁508的开口吹出的散热气流,两个所述扩散侧壁27另一端延伸至与所述出风口504a相接,可提高对热气流的引导隔离效果。
237.进一步地,所述散热风道还包括c型围壁28,所述c型围壁28的开口两端向外延伸并扩大形成所述扩散侧壁27,所述扩散侧壁27的宽度大于所述c型围壁28的开口端宽度;
238.所述分隔壁508也为c型结构,所述分隔壁508的开口一侧平滑衔接至c型围壁28的内壁面,且不与c型围壁28的开口重合,所述分隔壁508和c型围壁28之间形成螺旋风道;由散热风扇吹出的热气流在螺旋风道的引导下顺畅地向出风口504a吹出,减少气流噪音,且出风效率更高,进而提高散热效率。
239.具体地,所述散热风道分隔所述分隔壁508和第二进风口505,所述分隔壁508的底端和散热风道的底端与安置座5的内底面接触或几乎接触,保证对热气流的隔离引导效果。
2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置座5的前侧面设有控制面板6,所述控制面板6电连接所述控制器26,方便用户操作。
241.所述弧型周壁504的左、右两侧(即安置座5的左、右两侧)设有向内凹陷形成的手指插槽504b,方便用户稳妥抓握以搬运豆浆机;所述手指插糟靠外的侧壁挖空,作为第三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505和第一进风口801均设于与第三进风口同侧,尽可能地缩短进风时气流的行程,进风更加顺畅高效。
242.所述出风口504a设于所述弧型周壁504的后侧(即安置座5的后侧),该位置设计的作用在于:一是尽可能地远离第三进风口,避免散热形成的热气流被第三进风口吸入,影响散热效率;二是远离用户,避免热气流朝向用户逸散,造成用户不适。
243.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