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调节的预制柱灌浆封底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倡导绿色建筑和绿色施工,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装配式结构中,施工现场会使用大量的预制柱、预制墙、预制梁、预制叠合板等构件。其中,预制柱与现浇结构的连接成为影响装配式结构质量的重点和难点。目前,预制柱与现浇板的连接通常采用灌浆套筒进行灌浆的连接方式,在灌浆施工前,需先使用座浆料将预制柱底部四周封堵,使其密实、牢固,并且座浆封堵完成后,养护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灌浆。但在现场灌浆过程中,由于工人操作、作业环境等因素影响,容易导致座浆料封堵不密实、不牢固,灌浆机械压力过大时,易出现底部漏浆的情况。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节的预制柱灌浆封底装置,解决现有预制柱灌浆采用座浆料封底,封堵不密实、不牢固,灌浆机械压力过大时,易出现底部漏浆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调节的预制柱灌浆封底装置,包括封底框架,所述封底框架包括紧贴预制柱底部设置的第一角钢模和第二角钢模,所述第一角钢模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预制柱的相对侧,所述第二角钢模设置在第一角钢模的相邻侧,所述第二角钢模由多个分片角钢模组合而成,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角钢模在两端通过对拉螺杆固定连接,同时所述对拉螺杆将第二角钢模压紧到预制柱形成矩形的封底框架。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角钢模和第二角钢模横截面均呈l形,所述第一角钢模和第二角钢模的一侧与地面贴合另一侧与预制柱外表面贴合。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角钢模和第二角钢模与地面以及预制柱贴合的表面均设置有密封层,所述密封层的材质为橡胶。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角钢模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为横向设置的腰形孔,所述第一角钢模两端的所述固定孔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所在预制柱侧面的宽度,最大距离大于所在预制柱侧面的宽度。
8.进一步地,所述对拉螺杆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所述对拉螺杆的端部穿过所述固定孔并通过螺母固定。
9.进一步地,所述分片角钢模的一端设置有扣齿,另一端设置有与扣齿匹配的扣槽,所述分片角钢模通过扣齿扣入相邻的所述分片角钢模的扣槽形成整体。
10.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调节的预制柱灌浆封底装置,利用角钢模和对拉螺栓组合形成一个整体框架模板,通过角钢自身的强度
和硬度,以及设置的密封层,实现灌浆封堵效果;第二角钢模由多个分片角钢模组合而成,适用于各种规格的预制柱灌浆,使用范围广,可多次周转使用;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操作便捷,保证了灌浆质量同时提高灌浆效率,从而节约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可调节的预制柱灌浆封底装置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可调节的预制柱灌浆封底装置的正视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可调节的预制柱灌浆封底装置的侧视图;
1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分片角钢模连接示意图;
1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可调节的预制柱灌浆封底装置的使用图。
16.图中:1、第一角钢模;2、对拉螺杆;3、螺母;4、第二角钢模;5、分片角钢模;6、密封层;7、预制柱;8、固定孔;9、扣齿;10、扣槽。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18.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可调节的预制柱灌浆封底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可调节的预制柱灌浆封底装置的正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可调节的预制柱灌浆封底装置的侧视图。
20.请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调节的预制柱灌浆封底装置,包括封底框架,封底框架包括紧贴预制柱7底部设置的第一角钢模1和第二角钢模4,第一角钢模1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预制柱7的相对侧,第二角钢模4设置在第一角钢模1的相邻侧,第二角钢模4由多个分片角钢模5组合而成,分片式角钢模5可根据预制柱7的纵向尺寸,选择合适尺寸以及数量的分片式角钢模4进行组合以匹配预制柱7;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角钢模1在两端通过对拉螺杆2固定连接,同时对拉螺杆2将第二角钢模4压紧到预制柱7形成矩形的封底框架。
21.具体地,第一角钢模1和第二角钢模4横截面均呈l形,第一角钢模1和第二角钢模4的一侧与地面贴合另一侧与预制柱7外表面贴合。第一角钢模1和第二角钢模4与地面以及预制柱7贴合的表面均设置有密封层6,密封层6的材质为橡胶。密封层6起到固定角钢模及加强封堵的效果。
22.具体地,第一角钢模1两端均设置有固定孔8,固定孔8为横向设置的腰形孔,第一角钢模1两端的固定孔8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等于所在预制柱7侧面的宽度,最大距离大于
所在预制柱7侧面的宽度,使得预制柱7的边缘在固定孔8覆盖的范围内。通过对拉螺栓2在固定孔8中的固定位置来调节第一角钢模1有效利用长度,以匹配预制柱7的横向尺寸。
23.优选地,对拉螺杆2的两端均设置有螺纹,对拉螺杆2的端部穿过固定孔8并通过螺母3固定。
24.请参见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调节的预制柱灌浆封底装置,分片角钢模5的一端设置有扣齿9,另一端设置有与扣齿9匹配的扣槽10,分片角钢模5通过扣齿9扣入相邻的分片角钢模5的扣槽10形成整体。通过扣齿9与扣槽10匹配安装,防止对拉螺杆2将第一角钢模1夹紧时分片角钢模5错位或松动。
25.请参见图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调节的预制柱灌浆封底装置,实际使用时,在使用前,清扫预制柱7底部,确保现浇部位干净平整;首先将贴有密封层6的大尺寸的分片角钢模5贴至预制柱7底部纵向一侧,通过调节分片角钢模5的尺寸和数量,来匹配预制柱7纵向的封堵尺寸,分片角钢模5组装成第二角钢模4后,将第一角钢模1贴合在预制柱7底部横向一侧,将对拉螺杆2穿过第一角钢模1上的固定孔8,将对拉螺杆2横向调节至紧贴第二角钢模4,使其紧贴预制柱7,再通过螺母3扭紧至第一角钢模1外侧,使其夹紧第二角钢模4,最终组合形成封底框架。
26.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可调节的预制柱灌浆封底装置,利用角钢模和对拉螺栓2组合形成一个整体框架模板,通过角钢自身的强度和硬度,以及设置的密封层6,实现灌浆封堵效果;第二角钢模4由多个分片角钢模5组合而成,适用于各种规格的预制柱7灌浆,使用范围广,可多次周转使用;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拆卸方便,操作便捷,保证了灌浆质量同时提高灌浆效率,从而节约施工成本。
27.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