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手柄。
背景技术:
2.手柄是一种常见的控制器,一般通过操纵其按钮等部件,实现对例如电脑上模拟角色等的控制。随着技术发展,手柄上具有越来越多的部件,例如一些手柄中在正面设有摇杆、方向键、选择键,在前部设置前部辅助按键,并在底部设置底部按键,这些部件虽然能够满足更多的操纵控制需求,提高手柄的性能。但是,这些部件均需要实现可靠地安装,一些技术中,将手柄壳体设置为两部分,将电路板设置在壳体的内部,前部按键和底板按键均安装在手柄壳体的底壳,或者摇杆和前部按键等均安装在手柄壳体的顶壳,底壳或顶壳需要在多个方向上安装按键,手柄的组装极为不便,往往会增大壳体的体积来满足安装各部件的需求,影响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如何对手柄进行结构设计,提高组装效率和使用体验的问题。
4.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手柄,包括壳体、中间架、电路板、摇杆模块和功能按钮模块;所述中间架和所述电路板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摇杆模块和所述功能按钮模块穿设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5.所述壳体包括顶壳和底壳;所述电路板包括电连接的主控板和第一电路板,所述主控板安装于所述中间架上,所述第一电路板安装于所述顶壳的内侧;所述摇杆模块穿设于所述顶壳并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6.所述功能按钮模块包括穿设于所述顶壳并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的顶部按键模块、安装于所述中间架并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前部按键模块,以及,穿设于所述底壳并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的底部按键模块,其中,所述底壳和/或所述顶壳的前部在连接处设置有用于所述前部按键模块通过的缺口。
7.可选地,所述主控板位于所述中间架朝向所述底壳的一侧,所述中间架上设置有用于所述摇杆模块通过的过孔。
8.可选地,所述电路板还包括第二电路板,所述中间架包括架本体,所述架本体的前部设置有立板,所述立板与所述架本体的前端面间隔设置,所述前部按键模块在所述立板的前侧与所述架本体连接,所述第二电路板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立板和所述前部按键模块之间,所述第二电路板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9.可选地,所述架本体上所述主控板所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电路板为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位于两端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立板和所述前部按键模块之间且与所述立板连接,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处与所述主控板电连接。
10.可选地,沿上下方向,所述架本体远离所述立板末端的一端设置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一端与所述立板的前侧空间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第一连接部处和/或延伸并在所述架本体的前端形成连通口;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所述容置槽用于容置所述中间部分。
11.可选地,所述架本体上设置有槽口朝向前方的嵌槽,所述立板用于形成所述嵌槽的槽底,所述前部按键模块包括导电硅胶按键和按压件,所述导电硅胶按键嵌装在所述嵌槽内,以将所述第二电路板的所述至少部分压在所述立板上;所述按压件至少部分容置于所述嵌槽,所述按压件与所述架本体活动连接。
12.可选地,所述按压件包括第一按压件和位于所述第一按压件下方的第二按压件,所述导电硅胶按键设置有上下两个导电部;所述第一按压件与所述架本体之间设置有滑动连接结构和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按压件脱离所述架本体的防脱连接结构;所述第二按压件的上端与所述嵌槽沿左右方向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按压件和所述架本体之间设置有复位件。
13.可选地,所述嵌槽沿所述左右方向的侧壁设置有转轴连接部,所述第二按压件上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连接部与所述转轴转动连接;
14.所述转轴连接部设置有朝向下方的卡口,所述转轴从所述卡口处进入或脱出所述卡口,所述卡口的宽度小于所述转轴的直径;
15.和/或,所述嵌槽沿所述左右方向的侧壁还设置有限位面结构,所述限位面结构位于所述转轴连接部的前侧上方,所述第一按压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限位面结构的前侧,所述限位面结构的限位面与所述第一按压件的下端面齐平或低于所述下端面,所述复位件在弹性复位力作用下向上转动时,所述限位面结构的限位面用于与所述第二按压件抵接。
16.可选地,所述底壳形成有开口朝向上方的空腔,所述顶壳盖在所述空腔处并与底壳合围形成所述壳体的内腔;
17.所述底壳上设置有止挡结构,当所述前部按键模块从所述缺口置入所述空腔时,所述止挡结构用于在所述卡口处限制所述转轴脱出所述卡口;
18.和/或,所述第一按压件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防脱件,所述第二防脱件的内端设置有勾状结构,所述顶壳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用于设置于所述勾状结构向前运动的路径上。
19.可选地,所述顶部按键模块包括十字按键,所述十字按键靠近所述壳体的后端位置设置且位于标定的大拇指的活动区域内;沿前后方向,所述十字按键的前端的顶面高于后端的顶面,沿左右方向,所述十字按键的第一端的顶面高于第二端的顶面,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二端远离所述标定的大拇指的一侧。
20.相对于相关的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的手柄中,在进行手柄的生产组装时,可以将顶壳、第一电路板和顶部按键模块组装形成第一组件,将中间架、主控板和前部按键模块组装形成第二组件,将底部按键模块和底壳等组装形成第三组件,第一组件、第二组件和第三组件可以分别完成组装后再装配形成手柄,可以提高手柄的组装效率,还便于后续的模块化维护。并且,所述底壳和/或所述顶壳的前部在连接处设置有用于所述前部按键模块通过的缺口,便于前部按键模块从顶壳和底壳的连接处置入,避免配备较大的空间用于前部按键模块的安装,便于对壳体内的部件的紧凑化设计。另外,顶部按键模块与第一电路板连
接,能够通过第一电路板对顶部按键模块进行支撑,摇杆模块与主控板电连接,而不是与第一电路板电连接,能够利用主控板与第一电路板在上下方向的高差来适应摇杆模块在上下方向的安装需求,通过合理的位置设计可以兼顾顶部按键模块的按键行程需求及摇杆模块的安装空间需求。本实用新型的手柄,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在提高组装效率的同时,兼顾顶部按键模块和摇杆模块在上下方向的差异化安装需求,可提高手柄的组装效率及体验感。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图1所示手柄隐藏顶壳后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视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手柄的爆炸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前部按键模块与中间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6.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前部按键模块与中间架分离的结构示意图;
27.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前部按键模块与中间架分离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
29.1-壳体;11-顶壳;111-第二限位部;12-底壳;121-空腔;122-缺口;123-止挡结构;2-中间架;21-架本体;201-嵌槽;202-立板;203-第一连接部;204-容置槽;2041-第一槽段;2042-第二槽段;2043-连通口;205-转轴连接部;206-卡口;207-导滑槽;208-限位面结构;209-第二限位孔;210-过孔;211-安装腔;3-电路板;31-主控板;32-第一电路板;321-过孔;33-第二电路板;331-第一部分;332-第二部分;333-中间部分;4-摇杆模块;5-功能按钮模块;51-顶部按键模块;52-前部按键模块;521-导电硅胶按键;522-第一按压件;523-第二按压件;53-底部按键模块;501-第一防脱件;502-导滑轨;503-第二防脱件;504-转轴;505-第一限位孔;506-十字按键;6-复位件;7-震动马达;8-海绵垫。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31.附图中z轴表示竖向,也就是上下位置,并且z轴的正向(也就是z轴的箭头指向)表示上,z轴的负向(也就是与z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下;附图中x轴表示水平方向,并指定为左右位置,并且x轴的正向(也就是x轴的箭头指向)表示右侧,x轴的负向(也就是与x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左侧;附图中y轴表示前后位置,并且y轴的正向(也就是y轴的箭头指向)表示前侧,y轴的负向(也就是与y轴的正向相反的方向)表示后侧;同时需要说明的是,前述z轴、y轴及x轴的表示含义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2.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柄,包括壳体1、中间架2、电路板3、摇杆模块4和功能按钮模块5;中间架2和电路板3均设置于壳体1内,摇杆模块4和功能按钮模块5穿设于壳体1并与电路板3电连接;
33.壳体1包括顶壳11和底壳12;电路板3包括电连接的主控板31和第一电路板32,主控板31安装于中间架2上,第一电路板32安装于顶壳11的内侧;摇杆模块4穿设于顶壳11并与主控板31电连接;
34.功能按钮模块5包括穿设于顶壳11并与第一电路板32电连接的顶部按键模块51、安装于中间架2并与主控板31电连接的前部按键模块52,以及,穿设于底壳12并与主控板31电连接的底部按键模块53,其中,底壳12和/或顶壳11的前部在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前部按键模块52通过的缺口122。
35.具体地,底壳12形成有开口朝向上方的空腔121,顶壳11盖在空腔121处并与底壳12合围形成壳体1的内腔,中间架2和电路板3均安装在内腔中。
36.底壳12的前部在靠近左右方向的边缘位置设置有该缺口122,在进行组装时,将前部按键模块52安装在中间架2上,将带有前部按键模块52的中间架2从上至下置入底壳12的空腔121的过程中,前部按键模块52进入缺口122。
37.需要说明的是,相对于摇杆而言,顶部按键模块51对上下方向的安装空间的高度需求较小,若摇杆和顶部按键模块51均安装在主控板31上,顶部按键模块51的按键行程可控性在一定程度削弱,导致顶部按键模块51的使用体验不佳。
38.顶部按键模块51可以包括十字按键506、功能按键、菜单按键等,顶部按键模块51、前部按键模块52和底部按键模块53均可以采用相关技术,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39.如此,本实施例中,在进行手柄的生产组装时,可以将顶壳11、第一电路板32和顶部按键模块51组装形成第一组件,将中间架2、主控板31和前部按键模块52组装形成第二组件,将底部按键模块53和底壳12等组装形成第三组件,第一组件、第二组件和第三组件可以分别完成组装后再装配形成手柄,可以提高手柄的组装效率,还便于后续的模块化维护。并且,底壳12和/或顶壳11的前部在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前部按键模块52通过的缺口122,便于前部按键模块52从顶壳11和底壳12的连接处置入,避免配备较大的空间用于前部按键模块52的安装,便于对壳体1内的部件的紧凑化设计。另外,顶部按键模块51与第一电路板32连接,能够通过第一电路板32对顶部按键模块51进行支撑,摇杆模块4与主控板31电连接,而不是与第一电路板32电连接,能够利用主控板31与第一电路板32在上下方向的高差来适应摇杆模块4在上下方向的安装需求,通过合理的位置设计可以兼顾顶部按键模块51的按键行程需求及摇杆模块4的安装空间需求。本实用新型的手柄,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能够在提高组装效率的同时,兼顾顶部按键模块51和摇杆模块4在上下方向的差异化安装需求,可提高手柄的组装效率及体验感。
40.如图2至图4所示,主控板31位于中间架2朝向底壳12的一侧,中间架2上设置有用于摇杆模块4通过的过孔210。
41.具体地,主控板31与中间架2可拆卸连接,例如主控板31与中间架2卡接连接,且主控板31与中间架2通过螺钉连接。摇杆模块4设置为两个,中间架2上设置两个过孔210,此时,第一电路板32的布置避开摇杆模块4所在的区域。
42.如此,主控板31位于中间架2的下方,可以利用中间架2的厚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摇杆模块4在上下方向的安装空间需求。并且,中间架2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对主控板31与顶壳11的隔离,避免主控板31发热快速传递至顶壳11,影响使用体验。此时,一般将电池设置在主控板31的底部靠近前侧的手不易触碰到的位置。
43.如图2和图5所示,中间架2的后端位置设置有安装腔211,安装腔211的开口朝向上方,安装腔211用于安装震动马达7。
44.本说明书后续将以此为情况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其不局限于此,例如,主控板31可以位于中间架2朝向顶壳11的一侧,此时,电池可以穿设于中间架2并与主控板31连接。
45.如图3、图5至图7所示,可选地,电路板3还包括第二电路板33,中间架2包括架本体21,架本体21的前部设置有立板202,立板202与架本体21的前端面间隔设置,前部按键模块52在立板202的前侧与架本体21连接,第二电路板33至少部分位于立板202和前部按键模块52之间,第二电路板33与主控板31电连接。
46.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电路板32和主控板31之间可以通过带有软连接排的插接连接件连接,第二电路板33和主控板31之间也可以这样。
47.可选地,架本体21上主控板31所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部203,第二电路板33为柔性电路板,柔性电路板包括位于两端的第一部分331和第二部分332,第一部分331位于立板202和前部按键模块52之间且与立板202连接,第二部分332与第一连接部203连接,以在第一连接部203处与主控板31电连接。
48.参考图7所示,当主控板31位于架本体21的下方时,第一连接部203设置于架本体21的下表面,第一连接部203可以包括有凹槽,凹槽内设置海绵垫8,凹槽的底部设置一个或多个定位柱,柔性电路板和主控板31上均设置有定位孔,通过定位柱和定位孔实现第一连接部203处柔性电路板和主控板31的位置定位。
49.当柔性电路板被主控板31从下端压在主控板31的下表面时,柔性电路板的第二部分332在第一连接部203处与主控板31的下表面上预设的触点连通,无需另外设置插接件,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50.可选地,沿上下方向,架本体21远离立板202末端的一端设置有容置槽204,容置槽204一端与立板202的前侧空间连通,另一端延伸至第一连接部203处和/或延伸并在架本体21的前端形成连通口2043;柔性电路板包括位于第一部分331和第二部分332之间的中间部分333,容置槽204用于容置中间部分333。
51.如图3所示,示例性地,立板202的末端为下端且低于主控板31,容置槽204的槽口朝向上方,容置槽204的底部与立板202的前侧空间连通,从而可以将第一部分331所在的一端经该连通处置入立板202的前侧空间并通过例如后文描述的导电硅胶按键521压紧在立板202上。
52.如图6所示,容置槽204根据实际需要可以设置为包括多个槽段,示例性地,第一连接部203所在的区域用粗实线示出,沿左右方向其位于立板202的一侧且靠近前端设置,容置槽204例如包括第一槽段2041和第二槽段2042,第一槽段2041沿左右方向延伸设置且一端与立板202的前侧空间连通,第二槽段2042沿前后方向延伸设置,第二槽段2042的一端与第一槽段2041远离该前侧空间的一端连通,另一端用于在架本体21的前端形成连通口2043,中间部分333容置于该容置槽204且其经过连通口2043并至少部分位于连通口2043的外部,从而通过容置槽204形成对柔性电路板的中间部分333的容置和保护,柔性电路板的布局可靠,实用性强。当然,槽段的数量及布局方式不局限于此,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53.如图7所示,架本体21上设置有槽口朝向前方的嵌槽201,立板202用于形成嵌槽
201的槽底,前部按键模块52包括导电硅胶按键521和按压件,导电硅胶按键521和第二电路板33的至少部分从前至后依次设置于嵌槽201内,导电硅胶按键521嵌装在嵌槽201内,以将至少部分(即上述实施例的第一部分331)压在立板202上;按压件至少部分容置于嵌槽201,按压件与架本体21活动连接。
54.具体地,导电硅胶按键521嵌装在嵌槽201内,沿左右方向,导电硅胶按键521被嵌槽201沿左右方向的侧壁限位。沿上下方向,嵌槽201的侧壁可以设置凹凸结构例如后文描述的导滑槽207,导电硅胶在左右方向的端部可以凹凸止口例如凸结构,凹凸止口与凹凸结构在上下方向限位,例如当导电硅胶按键521嵌装在嵌槽201内时,凸结构位于导滑槽207内,导滑槽207沿上下方向的侧壁限制导电硅胶按键521的上下窜动。沿前后方向,导电硅胶按键521的上端可以嵌入例如上述实施例的容置槽204的例如第一槽段2041,下端可以设置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上设置第一限位孔505,第一限位孔505套在立板202的末端,从而限制导电硅胶按键521沿前后方向窜动,导导电硅胶按键521上可以设置定位柱,第一部分331和立板202上均可以设置于定位柱相匹配的定位孔,此处不再详细说明。
55.可选地,按压件包括第一按压件522和位于第一按压件522下方的第二按压件523,导电硅胶按键521设置有上下两个导电部;第一按压件522与架本体21之间设置有滑动连接结构和用于限制第一按压件522脱离架本体21的防脱连接结构;第二按压件523的上端与嵌槽201沿左右方向的侧壁转动连接,第二按压件523和架本体21之间设置有复位件6。
56.具体地,滑动连接结构包括导滑槽207和导滑轨502,导滑槽207设置于嵌槽201沿左右方向的侧壁,导滑槽207与嵌槽201连通,导滑轨502设置于第一按压件522的内端,其可以与用于触发位于上方的导电部的触发柱一体连接,防脱连接结构可以包括第一防脱件501和第二限位孔209,第一防脱件501设置于第一按压件522的左右两端,第一按压件522穿设于第二限位孔209,且第一防脱件501的末端设置勾状结构,勾状结构用于与第二限位孔209的边缘卡接。
57.当第一按压件522未被按压时,在导电硅胶按键521的弹力作用下,第一防脱件501的勾状结构与第二限位孔209的边缘卡接,当第一按压件522被按压时,其导滑轨502在导滑槽207内滑动,直至导电部触发其对应的按键功能。
58.此时,第一按压件522和第二按压件523均安装在中间架2上,其安装结构紧凑,且可靠性高,实用性强。
59.具体地,嵌槽201沿左右方向的侧壁设置有转轴连接部205,第二按压件523上设置有转轴504,转轴连接部205与转轴504转动连接。
60.复位件6为扭簧,扭簧套设在转轴504上且两端分别与第二按压件523和架本体21连接。
61.进一步的可选实施例中,转轴连接部205设置有朝向下方的卡口206,转轴504从卡口206处进入或脱出卡口206,卡口206的宽度小于转轴504的直径。
62.如此,可方便地将第二按压件523的转轴504装配至转轴连接部205,第二按压件523的安装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63.进一步地的可选实施例中,嵌槽201沿左右方向的侧壁还设置有限位面结构208,限位面结构208位于转轴连接部205的前侧上方,第一按压件522至少部分位于限位面结构208的前侧,限位面结构208的限位面与第一按压件522的下端面齐平或低于下端面,复位件
6在弹性复位力作用下向上转动时,限位面结构208的限位面用于与第二按压件523抵接。例如限位面与该下端面距离0-1mm,0-0.5mm。
64.如此,第二按压件523在上下方向具有可靠地限位,且该限位面结构208基本被第一按压件522盖住,在上下方向结构紧凑,且避免第二按压件523与第一按压件522发生碰撞,避免二者的按压动作相互干扰。
65.可选地,底壳12形成有开口朝向上方的空腔121,顶壳11盖在空腔121处并与底壳12合围形成壳体1的内腔;
66.底壳12上设置有止挡结构123,当前部按键模块52从缺口122置入空腔121时,止挡结构123用于在卡口206处限制转轴504脱出卡口206。
67.这样,既便于第二按压件523的转轴504置入或置出转轴连接部205,便于第二按压件523在中间架2的装配,在完成整个手柄的装配后,能够确保第二按压件523的装配可靠性。
68.可选地,第一按压件522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防脱件503,第二防脱件503的内端设置有勾状结构,顶壳11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111,第二限位部111用于设置于勾状结构向前运动的路径上。
69.如此,第一按压件522的上端与顶壳11之间同样具有防脱结构,在顶壳11和第壳未分离之前,第一按压件522不易因受偏置的按压力等原因而从中间架2脱离,可靠性高,实用性强。
70.可选地,顶部按键模块51包括十字按键506,十字按键506靠近壳体1的后端位置设置且位于标定的大拇指的活动区域内;沿前后方向,十字按键506的前端的顶面高于后端的顶面,沿左右方向,十字按键506的第一端的顶面高于第二端的顶面,第一端位于第二端远离标定的大拇指的一侧。
71.示例性地,标定的大拇指为左手大拇指,此时,十字按键506的前端顶面高于后端顶面,右端顶面高于左端顶面。
72.如此,十字按键506更符合人机工程学,设计为前高后底右高左低来匹配左手大拇指的活动范围。
7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74.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方式”、“示例性地”和“一个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实施方式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施方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实施方式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75.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这样,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76.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
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动与修改,这些变动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