蹬腿健身器的制作方法-j9九游会真人

文档序号:34953150发布日期:2023-07-29 12:06阅读:5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健身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蹬腿健身器 。


背景技术:

2.目前大部分蹬腿健身器的阻力模式都是以插片式和挂片式为主,蹬腿健身器既可以用于健身锻炼,也可以用于儿童和老人的康复训练,例如在专利号为zl201810518073.8的专利文件中记载的一种上斜蹬腿健身器械以挂片为配重,通过挂片的配重刺激肌肉而达到锻炼或者康复的目的,挂片产生的拉力始终恒定不能逐渐增大,而且挂片暴露在外部,从而在儿童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夹手,安全性较低和不利于老人与儿童的使用。如何设计一种安全性高和便于儿童与老人使用的臀部训练器技术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蹬腿健身器,实现蹬腿健身器的安全性高和便于儿童与老人使用。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蹬腿健身器,包括:机架组件、训练组件和配重组件;
6.所述机架组件包括底架、底脚、滚轮、支撑架、座垫、背垫和把手,所述底脚、所述滚轮和所述支撑架设置在所述底架上,所述背垫和所述座垫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把手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7.所述训练组件包括踏板、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调节板和调节销,所述踏板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上;
8.所述配重组件包括配重箱、箱门、气弹簧、配重销、上固定板、拉簧、下固定板、钢索和滑轮,所述箱门、所述气弹簧和所述上固定板设置在所述配重箱上,所述配重销设置在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配重箱上,所述拉簧设置在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上,所述下固定板设置在所述气弹簧上;
9.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设置在所述底架上,所述调节板设置在所述座垫上,所述调节销设置在所述调节板和所述底架上,所述配重箱设置在所述底架上,所述钢索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板和所述底架上,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底架和所述配重箱上。
10.进一步的,所述底脚设置在所述底架的四角部。
11.进一步的,所述滚轮设置在所述底架的第一端。
12.进一步的,所述座垫的第一端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调节板设置在所述座垫第二端的下方。
13.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架的中部设置竖向的通孔和横向的孔,所述调节板上设置不同的通孔并且设置在所述支撑架竖向的通孔中,所述调节销通过所述支撑架上横向的孔设置在所述调节板上。
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一端可旋转地设置在
所述底架的第二端,所述踏板可旋转地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连接杆的第二端,所述踏板的下端设置挡板。
1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在所述底架和所述踏板上的连接点设置为平行四边形。
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杆上设置支撑柱,所述支撑架顶着所述第一连接杆上的支撑柱。
17.进一步的,所述配重箱设置在所述底架的第一端,所述气弹簧设置在所述配重箱的内部,所述上固定板设置在所述配重箱的上端,所述下固定板设置在所述气弹簧上,多个所述拉簧的第一端通过所述配重销设置在所述上固定板上,多个所述拉簧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板上,所述滑轮分别设置在所述配重箱的下端和靠近所述第一连接杆的第一端,所述钢索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下固定板上,所述钢索的第二端通过所述滑轮设置在所述支撑架上。
18.进一步的,所述配重箱的前端设置凹槽,所述箱门设置在所述配重箱的凹槽中并且所述箱门上设置扇形通孔。
19.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通过设置底架上的底脚,便于底架的稳定,通过设置在底架上的滚轮,便于蹬腿健身器的移动,通过设置在支撑架上的座垫和背垫,便于使用者完成训练动作,提高用户的体验感,通过设置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上的踏板,便于使用者完成蹬腿动作,通过设置在底架上的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便于踏板的平行移动,从而便于使用者完成训练动作,提高用户的体验感,通过设置座垫上的调节板和设置在支撑架与底架上的调节销,便于座垫的稳定和调节,从而便于使用者完成训练动作,提高用户的体验感,通过设置在底架上的配重箱,便于将拉簧和气弹簧包围起来,从而提高蹬腿健身器的安全性,通过设置在配重箱内的气弹簧和拉簧,更便于儿童和老人的使用,通过设置在配重箱和上固定板上的配重销,便于调整拉簧的数量,从而便于调整蹬腿健身器的配重,通过设置在下固定板和支撑架上的钢索,便于使用者负重训练,从而实现用使用者的训练动作。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蹬腿健身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蹬腿健身器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蹬腿健身器的剖视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蹬腿健身器中调节板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
25.机架组件1;
26.底架11、底脚12、滚轮13、支撑架14、座垫15、背垫16、把手17;
27.训练组件2;
28.踏板21、第一连接杆22、第二连接杆23、调节板24、调节销25;
29.配重组件3;
30.配重箱31、箱门32、气弹簧33、配重销34、上固定板35、拉簧36、下固定板37、钢索38、滑轮39。
具体实施方式
31.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蹬腿健身器,包括:机架组件1、训练组件2和配重组件3;
32.机架组件1包括底架11、底脚12、滚轮13、支撑架14、座垫1、背垫16和把手17,底脚12、滚轮13和支撑架14设置在底架11上,背垫16和座垫15设置在支撑架14上,把手17设置在支撑架14上;
33.训练组件2包括踏板21、第一连接杆22、第二连接杆23、调节板24和调节销25,踏板21设置在第一连接杆22和第二连接杆23上;
34.配重组件3包括配重箱31、箱门32、气弹簧33、配重销34、上固定板35、拉簧36、下固定板37、钢索38和滑轮39,箱门32、气弹簧33和上固定板35设置在配重箱31上,配重销34设置在上固定板35和配重箱31上,拉簧36设置在上固定板35和下固定板37上,下固定板37设置在气弹簧33上;
35.其中,第一连接杆22和第二连接杆23设置在底架11上,调节板24设置在座垫15上,调节销25设置在调节板24和底架11上,配重箱31设置在底架11上,钢索38设置在下固定板37和底架11上,滑轮39设置在底架11和配重箱31上。
36.具体而言,底脚12设置在底架11上,底脚12支撑着底架11,便于底架11的稳定,从而便于蹬腿健身器的稳定,滚轮13设置在底架11上,当需要移动蹬腿健身器的时候,将底架11的一端抬起,滚轮13支撑着底架11的另一端,使用者拖拉蹬腿健身器,便于蹬腿健身器的移动,背垫16和座垫15设置在支撑架14上,把手17设置在支撑架14上,当使用者使用蹬腿健身器的时候,使用者坐在座垫15上,背倚靠在背垫16上,使用者将双手放在把手17上,便于使用者完成训练项目,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踏板21设置在第一连接杆22和第二连接杆23上,第一连接杆22和第二连接杆23设置在底架11上,当使用者坐在背垫16,倚靠在背垫16上后,使用者将脚蹬在踏板21上,使用者用力蹬踏板21,踏板21带动第一连接杆22和第二连接杆23转动,第一连接杆22通过滑轮39牵拉钢索38,钢索38通过下固定板37牵拉拉簧36,实现使用者的训练动作,调节板24设置在座垫15上,调节销25设置在调节板24和底架11上,当使用者坐在座垫15上后,如果使用者感觉座垫15的角度不合适,使用者可以将调节销25拔出,然后调节座垫15的角度,再将调节销25插入,将座垫15和支撑架14固定在一起,便于使用者完成训练项目,从而便于提高用户的体验感,配重箱31设置在底架11上,拉簧36和气弹簧33全部设置在配重箱31的内部,当使用者使用的时候避免夹伤,提高蹬腿健身器的安全性,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调节销25设置在调节板24和底架11上,当使用者感觉蹬腿健身器的配重过高的时候,使用者可以拔出某个配重销34,将对应的拉簧36卸载,从而降低蹬腿健身器的配重,当使用者感觉蹬腿健身器的配重较小的时候,使用者可以打开箱门32通过配重销34将拉簧36重新挂载上,增大蹬腿健身器的配重,从而便于调节蹬腿健身器的配重。
37.进一步的,底脚12设置在底架11的四角部。
38.具体的,底脚12设置在底架11的四角部,底脚12支撑着底架11,当地面不平的时候,可以通过调节底脚12的高度来调节底架11的平稳性,从而提高蹬腿健身器的稳定性。
39.进一步的,滚轮13设置在底架11的第一端。
40.具体的,滚轮13设置在底架11的第一端,当需要移动蹬腿健身器的时候,使用者将底架11的第二端抬起,滚轮13支撑着底架11的第一端,使用者可以拖拉蹬腿健身器,滚轮13
在地面上滚动,从而便于蹬腿健身器的移动。
41.进一步的,座垫15的第一端可旋转地设置在支撑架14上,调节板24设置在座垫15第二端的下方。
42.具体的,调节板24设置在座垫15的下方,调节板24通过调节销25设置在支撑架14上,将调节板24和支撑架14设置在一起,从而将座垫15和支撑架14设置在一起,便于座垫15的稳定,从而便于使用者完成训练项目,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43.进一步的,支撑架14的中部设置竖向的通孔和横向的孔,调节板24上设置不同的通孔并且设置在支撑架14竖向的通孔中,调节销25通过支撑架14上横向的孔设置在调节板24上。
44.具体的,支撑架14的中部设置孔,调节板24插入支撑架14的孔中,然后调节销25同时插入调节板24的通孔和支撑架14上横向的孔中,将调节板24和支撑架14设置在一起,从而将座垫15和支撑架14设置在一起,当座垫15的角度不合适的时候,将调节销25拔出,然后旋转调节座垫15的角度,当座垫15调整好之后,再将调节销25重新插入支撑架14和调节板24中,将座垫15重新固定设置在支撑架14上,便于座垫15的调节,从而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45.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杆22的第一端和第二连接杆23的第一端可旋转地设置在底架11的第二端,踏板21可旋转地设置在第一连接杆22的第二端和第二连接杆23的第二端,踏板21的下端设置挡板。
46.具体的,第一连接杆22、第二连接杆23、底架11和踏板21构成连杆结构,当使用者蹬踏板21的时候,踏板21带动第一连接杆22和第二连接杆23移动,第一连接杆22通过下固定板37、钢索38和滑轮39牵拉拉簧36,从而便于使用者完成负重训练,踏板21的下端设置挡板,当使用者将脚放在踏板21上后,踏板21上的挡板支撑着使用者的双脚,便于使用者完成训练动作。
47.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杆22和第二连接杆23在底架11和踏板21上的连接点设置为平行四边形。
48.具体的,第一连接杆22、第二连接杆23、底架11和踏板21构成平行四边形的连杆结构,当使用者蹬踏板21的时候,踏板21通过第一连接杆22和第二连接杆23移动,当踏板21移动的时候,踏板21的平面不会发生转动,但是不会发生转动,便于使用者蹬踏板21,从而便于使用者完成训练项目,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49.进一步的,第一连接杆22上设置支撑柱,支撑架14顶着第一连接杆22上的支撑柱。
50.具体的,当不使用蹬腿健身器的时候,支撑架14顶着第一连接杆22上的支撑柱,,当使用蹬腿健身器的时候,使用者先通过踏板21将第一连接杆22和第二连接杆23蹬出,然后使用者将腿收回,第一连接杆22和第二连接杆23也随之收回,支撑架14再次顶着第一连接杆22上的支撑柱,便于踏板21的限位,从而便于使用者再次做出训练动作,完成训练任务。
51.进一步的,配重箱31设置在底架11的第一端,气弹簧33设置在配重箱31的内部,上固定板35设置在配重箱31的上端,下固定板37设置在气弹簧33上,多个拉簧36的第一端通过配重销34设置在上固定板35上,多个拉簧36的第二端设置在下固定板37上,滑轮39分别设置在配重箱31的下端和靠近第一连接杆22的第一端,钢索38的第一端设置在下固定板37上,钢索38的第二端通过滑轮39设置在支撑架14上。
52.具体的,配重箱31设置在底架11的第一端,气弹簧33设置在配重箱31的内部,下固定板37设置在气弹簧33上,当使用者蹬踏板21的时候,第一连接杆22通过钢索38牵拉下固定板37,下固定板37通过气弹簧33可以稳定地上下移动,多个拉簧36通过上固定板35和下固定板37全部设置在配重箱31的内部,在儿童和老人使用的时候,避免危险的发生,当钢索38拉动下固定板37的时候,下固定板37牵拉多个拉簧36,从而实现蹬腿健身器的配重,当蹬腿健身器的配重较大的时候,可以将某个配重销34拔出,从而将对应的拉簧36卸载,减小蹬腿健身器的配重,当拉簧36全部被卸载之后,气弹簧33依旧起到较小的配重作用,而且气弹簧33和拉簧36的拉力会从零逐渐增大,从而便于儿童和老人的使用,当蹬腿健身器的配重过低的时候,打开箱门32将拉簧36重新挂载在配重销上,便于蹬腿健身器的配重调节,钢索38的第一端设置在下固定板37上,钢索38的第二端通过滑轮39设置在支撑架14上,当使用者蹬踏板21的时候,踏板21带动第一连接杆22转动,第一连接杆22拉动钢索38的中部,钢索钢索的第一端通过下固定板37拉动拉簧36,便于使用者完成训练动作。
53.进一步的,配重箱31的前端设置凹槽,箱门32设置在配重箱31的凹槽中并且箱门32上设置扇形通孔。
54.具体的,箱门32上设置的扇形通孔起到把手的作用,同时也不会像真正的把手一样突出,提高蹬腿健身器的美观性,当需要打开箱门32的时候,直接通过箱门32上的通孔将箱门32拔出,便于箱门32的打开,从而便于蹬腿健身器的配重调节,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55.当使用者使用蹬腿健身器的时候,使用者坐在座垫15上,背倚靠在背垫16上,双手放在把手17上,然后将双脚放在踏板21上,踏板21上的挡板支撑着使用者的双脚,使用者用力蹬踏板21,踏板21带动第一连接杆22转动,第一连接杆22通过滑轮39牵拉钢索的中部,从而使钢索38通过下固定板37牵拉拉簧36,当使用者的腿放松后,支撑架14支撑着第一连接杆22,完成训练动作,当需要移动蹬腿健身器的时候,使用者将底架11的第二端抬起,滚轮13支撑着蹬腿健身器的第二端,使用者拖拉蹬腿健身器,实现蹬腿健身器的移动,当座垫15的角度不合适的时候,拔出调节销25,然后调节好座垫15的角度,再将调节销25重新插入,便于座垫15的调节和稳定,当蹬腿健身器的配重过大的时候,拔出配重销34,将对应的拉簧36卸载,降低蹬腿健身器的配重,当蹬腿健身器的配重过小的时候,将箱门32拔出,将拉簧36重新挂载到配重销34上,实现蹬腿健身器的配重调节。
56.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