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雾化设备。
背景技术:
2.雾化设备是一种利用其内部设置的发热体,对待雾化的雾化基质进行雾化形成气溶胶的一种产品。在现有的雾化设备中,发热体的形态常用垂直于雾化通道的平面型发热体和竖直设置在雾化通道的柱形发热体。
3.气流经过平面型发热体时,会冲击到平面型发热体的表面,拐弯后从雾化通道中流出,出现气溶胶口味衰减和雾化量的损失问题,同时气溶胶会经过导液陶瓷,被导液陶瓷吸收,造成进一步的气溶胶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雾化设备,能够提升气溶胶雾化量,提高雾化设备的雾化效率。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设备,包括储液件、导液件、发热体以及分流件,所述储液件存储有雾化基质,所述导液件与所述储液件连接,所述导液件设有第一雾气通道,所述储液件设有连通所述第一雾气通道的第二雾气通道,所述分流件与所述导液件相邻设置,所述发热体设置于所述导液件靠近所述分流件的一侧表面,所述导液件将所述雾化基质引导至所述发热体;
6.其中,所述分流件设有多个分流孔,每个所述分流孔连通所述第一雾气通道,并与所述第一雾气通道错位设置,所述分流孔用于将流向分流件的气流分流成流向发热体的多组气流。
7.可选地,所述分流件设有凹槽,所述分流孔贯通所述凹槽槽底的两侧,所述导液件设于所述分流件设有凹槽的一侧,所述第一雾气通道连通所述凹槽。
8.可选地,所述分流件朝向所述导液件一侧设有凸台,所述凸台与所述第一雾气通道相对,所述分流孔设置在所述凸台的外周。
9.可选地,所述分流孔的形状为圆形、半圆环形、腰形、多边形中的一种或任意一种。
10.可选地,所述导液件包括导液件本体和与所述导液件本体固定连接的导液管,所述发热体设置在所述导液件本体远离所述导液管的一侧,所述第一雾气通道设于所述导液管并连通所述导液件设置所述发热体的一侧,所述导液管伸入所述第二雾气通道中,所述导液管的外壁在所述第二雾气通道内与所述储液件贴合。
11.可选地,所述雾化设备还包括第一阻隔件和第二阻隔件,所述第一阻隔件设置在所述第一雾气通道的内壁,所述第二阻隔件设置在所述第二雾气通道的内壁。
12.可选地,所述雾化设备包括底座和具有一侧开口的外壳,所述储液件、所述导液件和所述分流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底座设于所述外壳的开口上,并与所述分流件连接,所述底座设有连通外界和所述分流孔的进气孔。
13.可选地,所述雾化设备还包括电极柱,所述分流件设有第一电极孔,所述底座设有第二电极孔,所述电极柱自所述底座远离所述分流件一侧依次穿设过所述第二电极孔和所述第一电极孔,与所述发热体电连接。
14.可选地,所述雾化设备还包括壳体和第一密封件,所述储液件容纳于所述壳体中,所述壳体具有两侧开口,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设于所述导液件的外周,并设置与所述壳体的开口上与所述壳体密封连接。
15.可选地,所述外壳远离所述外壳开口的一侧设有出气通道,所述出气通道与所述第二雾气通道连通。
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雾化设备中依次设有储液件、导液件和分流件。导液件靠近分流件的一侧设有发热体,分流件中设有多个分流孔,分流孔能够将外界进入雾化设备的气流分流成多组气流至导液件上的发热体中,充分带走发热体加热雾化形成的气溶胶。气溶胶从导液件上的第一雾气通道和储液件的第二通道流出,供用户吸食。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技术的雾化设备设置的分流件能够将气流分流,使得气流能够充分与发热体进行接触,带走发热体雾化形成的气溶胶,提升了气溶胶雾化量,进而提高了雾化设备的雾化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技术雾化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技术雾化设备中雾化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19.图3是本技术雾化设备中雾化组件的剖视图;
20.图4是图3实施例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5是本技术雾化设备中雾化组件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6是本技术雾化设备一实施例中储液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是本技术雾化设备一实施例中导液件和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是图7实施例中导液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5.图9是本技术分流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0是本技术分流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8.请参阅图1,图1是本技术雾化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9.本技术提供雾化设备实施例,雾化设备10是一种可以通过加热雾化基质,使雾化基质雾化产生气溶胶的产品。本技术提供的雾化设备为一次性的,即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雾化设备10不需要充电,不需要更换储液件,一次使用即丢弃的雾化设备,携带更方便,使用更便捷、性能更稳定、储存的雾化基质更多。实施例中描述的拆卸方案主要是针对厂家回收时拆卸的方案设计,一般不建议也不需要用户自行拆卸。
30.雾化设备10包括雾化组件11和电源12。雾化组件11存储有雾化基质,雾化组件11对雾化基质进行雾化产生气溶胶。雾化组件11与电源12电连接,其中电源12内可以设置电池(图未示出)、电路板(图未示出)、气流/气压传感器(图未示出)和控制芯片(图未示出)等元件。电池可以提供雾化组件11雾化所需的电能。电路板可连接电池和气流/气压传感器。气流/气压传感器可以检测雾化设备10内部的气流/气压情况,反映用户是否有吸食动作,并反馈信号给控制芯片。控制芯片控制电池放电,进而控制雾化组件11的雾化工作。
31.请参阅图2和图3,图2是本技术雾化设备中雾化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雾化设备中雾化组件的剖视图。
32.在本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1包括储液件110、导液件120、发热体130和分流件140。
33.其中,储液件110用于存储雾化基质,储液件110可以由无纺布、一体棉或者pla(polylacticacid)纤维制成,储液件110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34.导液件120与储液件110接触连接,发热体130设置在导液件120远离储液件110一侧的表面。导液件120用于将储液件110内的雾化基质引导至发热体130。发热体130对雾化基质进行加热雾化,形成气溶胶。
35.可选地,储液件110可以是无纺布、一体棉或者pla纤维。
36.发热体130为高电阻率的合金材料制成的发热丝,例如采用相同的材料一体成型制成的发热丝,材质镍铬合金、镍铬铁合金、铁铬合金或康铜合金等。
37.进一步参阅图4和图5,图4是图3实施例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雾化设备中雾化组件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38.在本实施例中,储液件110和导液件120连接,导液件120设置有第一雾气通道121,储液件110设置有第二雾气通道111。第一雾气通道121连通第二雾气通道111,发热体130雾化产生的气溶胶经过第一雾气通道121和第二雾气通道111流向外界。
39.请参阅图2~图4,雾化组件11还包括壳体200、第一密封件160和第二密封件210。
40.壳体200具有两侧开口,储液件110容纳于壳体200中。
41.第一密封件160和第二密封件210分别设置在壳体200的两侧,且都与壳体200固定连接,壳体200的两侧开口分别由第一密封件160和第二密封件210密封。第一密封件160和第二密封件210可由气密性良好的硅胶材料制成。
42.其中,第一密封件160套设于导液件120的外周,并与壳体200的一侧开口密封连接。第一密封件160可以防止储液件110和导液件120中的雾化基质泄露。
43.第二密封件210设置于壳体200的另一侧开口,与壳体开口密封连接,用于防止储液件110雾化基质泄露。
44.第二密封件210设有第三雾气通道211,第三雾气通道211连通第二雾气通道111。在第二密封件210的密封作用下,第二雾气通道111中的气溶胶只能从第三雾气通道211流出。
45.进一步地,雾化组件11还包括外壳230和吸附件220。
46.外壳230的两端分别为吸口232和开口,吸附件220、第一密封件160、壳体200、储液件110、导液件120、第二密封件210、发热体130以及分流件140组装好后从外壳230的开口装入,吸附件220、第一密封件160、壳体200、储液件110、导液件120、第二密封件210、发热体130以及分流件140容纳在外壳230中。
47.吸附件220设置在第二密封件210远离壳体200的一侧,吸附件220在外壳230内,夹设于外壳230内壁和第二密封件210之间。
48.吸附件220设有第四雾气通道221,外壳230设有连通外界和其内部的出气通道231,第三雾气通道211、第四雾气通道221和出气通道231依次连通。因而发热体130加热雾化产生的气溶胶能够依次经过第一雾气通道121、第二雾气通道111、第三雾气通道211、第四雾气通道221和出气通道231流向吸口232,被用户吸食。
49.其中,吸附件220用于吸附通道附近回流的液体介质,例如冷凝液。未雾化完全的气溶胶或冷凝液回流时需要经过吸附件220才能进入雾化组件11,因此吸附件220可以防止用户抽吸到被雾化组件11加热雾化的这些物质。可选地,吸附件220可以由多孔材质或纤维材质制成,例如多孔陶瓷、棉、无纺布或者pla纤维等等。
50.继续参阅图2、图4和图6,图6是本技术雾化设备一实施例中储液件的结构示意图。
51.在本实施例中,雾化组件11还包括第一阻隔件190和第二阻隔件180。
52.第一阻隔件190设置在吸附件220第一雾气通道121的内壁,第二阻隔件180设置在储液件110第二雾气通道111的内壁。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阻隔件190可以自第一雾气通道121内壁起往第二雾气通道111内延伸,部分第一阻隔件190伸入至第二雾气通道11内,以引导第一雾气通道121中的气流直接流向第二雾气通道111。
53.第一阻隔件190用于隔离第一雾气通道121中的气流和吸附件220,第二阻隔件180用于隔离第二雾气通道111中的气流和储液件110,防止储液件110中的雾化基质泄露至第一雾气通道121或第二雾气通道111中,也可以减少储液件110吸收第一雾气通道121或第二雾气通道111流经的气溶胶而降低的气溶胶损失。
54.可选地,第一阻隔件190和第二阻隔件180可以是玻纤管,或者第一阻隔件190和第二阻隔件180其中的任一者为玻纤管,另一为不锈钢管。
55.请参阅图6、图7和图8,图7是本技术雾化设备一实施例中导液件和发热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实施例中导液件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56.可选地,导液件120可由多孔材质或纤维材质制成,例如多孔陶瓷、棉、无纺布或者pla纤维等等。
57.本实施例中导液件120以多孔陶瓷为例。多孔陶瓷材料一般是由骨料、粘结剂及造孔剂等组分由高温烧结的陶瓷材料,其内部具有大量彼此连通并与材料表面连通的多孔结构。多孔陶瓷材料具有孔隙率高、化学性质稳定、比表面积大、体积密度小、导热性低以及耐高温耐腐蚀等优良性能。
58.可选地,导液件120包括导液件本体123和与导液件本体123固定连接的导液管122。
59.其中,导液件120的外径大于导液管122,或者说导液件120的宽度大于导液管122的宽度。导液管122伸入至储液件110的第二雾气通道111内,导液管122的外壁在第二雾气通道111内与储液件110贴合,第一密封件160设置在导液件本体123的外周。
60.导液件本体123位于第二雾气通道111的外侧,并在第二雾气通道111的通道口处与储液件110靠近分流件140的一端接触连接。
61.因此,本实施例中导液件120与储液件110接触的面积包括导液件本体123与储液件110在第二雾气通道111外侧的接触面积,以及导液管122与储液件110在第二雾气通道
111内侧接触面积。
62.如此,扩大了导液件120与储液件110的接触面积,增大了储液件110与导液件120之间液体基质的导通面积,进而提高了液体基质的传递速率,也提高了气溶胶雾化速率,增强了用户的吸食口感。
63.如图3和图4所示,分流件140设置在导液件120远离储液件110的一侧,与导液件120相邻设置。发热体130设置于导液件120靠近分流件140的一侧表面。
64.在本实施例中,分流件140设有多个分流孔141。分流孔141的数量可以是2个、3个、4个或者更多。
65.分流孔141连通第一雾气通道121,与第一雾气通道121错位设置。气流从分流孔141远离发热体130的一侧进入到各个分流孔141中,被分流孔141分流成多组气流。
66.分流孔141与第一雾气通道121错位设置,分流孔141与导液件120表面上的发热体130相对。分流孔141出来的气流流向发热体130,将发热体130附近雾化的气溶胶带走,并从第一雾气通道121流出。
67.相较于现有的雾化设备而言,本技术在发热体130的进气一侧设置了分流件140,分流件140上的多个分流孔141能够将进入雾化设备10内的气流分为多组气流,使得气流能够充分均匀地带走发热体130雾化形成的气溶胶,提高了气溶胶的雾化量,提高了雾化设备10的雾化效率。
68.请参阅图4、图9和图10,图9是本技术分流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分流件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69.分流件140朝向发热体130的一侧,开设有凹槽143,凹槽143连通第一雾气通道121。
70.分流孔141设置在凹槽143的槽底,并贯通凹槽143槽底的两侧。
71.导液件120与分流件140的凹槽143围合,形成用于缓冲气流的空间,从分流件140远离导液件120一侧流入分流孔141的气流,被分流孔分流后,在凹槽143中带走发热体130附近的气溶胶,最后流向第一雾气通道121。
72.可选地,分流孔141的形状可以是图9所示的圆形,气流通过分流孔141可以形成直流;或者是图10所示的半圆环形气流通过分流孔141后形成环形气流。
73.可选地,分流件140在凹槽143的槽底设置图9所示的凸起146,分流孔141设置在凸起146中。凸起146在槽底凸向发热体130,能够引导分流气流直接流向发热体130。
74.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腰形、多边形中的一种或任意一种,在此不作限定。
75.可选地,分流件140朝向所述导液件一侧设有凸台142。凸台142设置于凹槽143中,自凹槽143的底部凸向第一雾气通道,凸台142与第一雾气通道121相对。
76.分流孔141设置在凸台142的四周,凹槽143为从分流孔141进入的气流提供汇流空间,凸台142用于对被分流孔141分流后的气体进行汇流。分流孔141流出的气流冲击到发热体130和导液件120后,往凸台142方向弯折,遇到凸台142后汇流流向第一雾气通道121。
77.凸台142不仅能够起到汇流的作用,避免多组气流在凹槽143中形成涡流而导致的气溶胶损失,还可以防止气流相遇产生的噪声。
78.可选地,分流件140的外周还可以设置密封筋条144,密封筋条144与外壳230的内壁过盈配合,防止气流泄露。此外,分流件140与外壳230的内壁之间还可以通过胶水进行密
封,或者分流件140具有一定的弹性,分流件140依靠弹性与外壳230的内壁过盈配合密封,防止气流泄露。
79.请参阅图2~图5,本实施例的雾化组件11进一步包括底座150和电极柱170。
80.底座150设置在外壳230的开口上,用于将外壳230开口密封。
81.具体而言,底座150设置在分流件140远离导液件120的一侧,与分流件140连接。
82.可选地,分流件140可以通过卡扣连接、粘接等方式与底座150连接。
83.底座150设有进气口151,进气口151的一端连通外界,另一端连通分流件140上的每个分流孔141。因此,外界气流可以通过进气口151流入外壳230中,再经过多个分流孔141分流成多组气流,多组气流带走发热体130加热雾化的气溶胶依次从第一雾气通道121、第二雾气通道111、第三雾气通道211、第四雾气通道221和出气通道231流出外界,被用户吸食。
84.分流件140还设有第一电极孔145,底座150设有第二电极孔152,第一电极孔145与第二电极孔152相对。电极柱170从底座150远离分流件140的一侧穿过第二电极孔152和第一电极孔145,与导液件120上的发热体130电连接。
85.电极柱170用于与连接雾化组件11和图1中的电源12,为发热体130的加热工作提供电能。
86.其中,电极柱170的电阻远小于发热体130的电阻,可选地,电极柱170由不锈钢、铝、铝合金、镁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
87.可选地,分流件140和底座150也可以由气密性良好的硅胶材料制成。
88.综上,本技术提供了雾化设备实施例。雾化设备通过设置多个分流孔,使得气流分流成多组气流,多组气流能够更好的能带走雾化后的气溶胶。同时导液件与储液件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液体基质的传递速度。因此,本技术的雾化设备具有高的雾化效率,产生气溶胶口感良好。
89.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90.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组件,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组件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9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92.可以理解的是,本文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有特意的限制说明。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而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9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