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泄漏检测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燃气泄漏检测仪。
背景技术:
2.随着天然气普及,天然气泄漏引起的安全事故越来越多,为了尽可能的减少燃气泄漏引发的事故,出现了各式各样的燃气泄漏检测仪。然而在使用燃气泄漏检测仪对待检测区域进行检测时,检测人员有可能吸入过量燃气出现中毒昏迷的现象,若中毒昏迷的检测人员不能被及时发现,则可能危及其生命。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一种燃气泄漏检测仪,用于解决检测人员中毒昏迷不能被及时发现的问题。
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燃气泄漏检测仪,本技术提供的燃气泄漏检测仪包括机壳、电路板、气体传感器、气泵、电子报警器、触点开关和握板。其中,机壳具有容纳腔,电路板位于该容纳腔中,且与机壳相连接。气体传感器设置于机壳的外部,且该气体传感器还与电路板电连接,该气体传感器用于检测待检测区域的空气。上述气泵位于机壳的容纳腔中并与机壳相连接,该气泵还与电路板电连接,此外,气泵通过连接气管与气体传感器连通。
6.这样一来,当开启电路板的电源时,与电路板电连接的气体传感器以及气泵开始工作。具体的,由于气泵通过连接气管与气体传感器连通,当气泵开始工作后,待检测区域的空气进入气体传感器中,当空气经过气体传感器时,气体传感器可以对这部分空气进行检测并判断是否存在燃气泄漏的情况。
7.在此基础上,上述电子报警器位于容纳腔中,并与电路板电连接。当气体传感器检测到空气中有燃气时,气体传感器向电路板发出信号,进而使得电路板控制电子报警器工作发出警报声,提醒检测人员当前检测区域存在燃气泄漏的情况。
8.为了在检测人员昏迷时能够及时发现,燃气泄漏检测仪还包括上述触点开关和握板。其中,触点开关位于容纳腔中与机壳相连接,该触点开关还与电路板电连接。握板包括抵接部,该抵接部位于容纳腔中,且抵接部通过第一弹簧组件与机壳相连接。该握板还包括持握部和连接杆,其中,持握部位于机壳外部,连接杆贯穿机壳,且连接杆的一端与抵接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持握部相连接。基于此,上述触点开关位于抵接部邻近持握部的一侧,抵接部能够在第一弹簧组件的拉力作用下与触点开关抵接并触动该触点开关。
9.这样一来,检测人员在使用本技术提供的燃气泄漏检测仪时,首先打开电路板的电源,使得气体传感器以及气泵开始工作,进而对待检测区域的空气进行检测。与此同时,在开启电路板的电源同时或者在开启电路板电源之前,需要检测人员用力握住握板的持握部,使得持握部能够远离触点开关。这样,在电路板电源开启时,触点开关未被握板的抵接部抵接,确保触点开关不会被误触。在此情况下,若检测人员出现昏迷失去意识后,将松开
持握部,在第一弹簧组件的拉力作用下,握板的抵接部将与触点开关抵接并触动触点开关,进而使得电子报警器工作并持续发出警报声,使得昏迷的检测人员能够被及时发现。
10.进一步,握板还包括限位部,限位部与抵接部远离持握部的一侧连接。燃气泄漏检测仪还包括卡接组件,位于容纳腔内,卡接组件包括限位杆和第二弹簧组件,第二弹簧组件一端固定,另一端与限位杆连接,卡接组件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中,卡接组件在第一状态下,第二弹簧组件不被压缩,此时限位杆与限位部卡接,卡接组件在第二状态下,第二弹簧组件被压缩,并带动限位杆移动,限位杆与不与限位部卡接。
11.进一步,燃气泄漏检测仪还包括气室、出气管、叶轮、单齿齿轮和滑齿杆。其中,气室位于容纳腔内,出气管一端与气泵连通,另一端贯穿气室,且伸出机壳。叶轮位于气室内,且与气室转动连接,叶轮的部分叶片伸入出气管。单齿齿轮与叶轮同轴设置,且与叶轮连接。滑齿杆与单齿齿轮啮合,且与限位杆连接。叶轮转动的情况下,带动单齿齿轮,单齿齿轮拨动滑齿杆,进而带动限位杆,使卡接组件由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
12.进一步,限位部包括连接杆和卡爪,连接杆设置于抵接部远离触点开关的一侧,卡爪与连接杆转动连接。
13.进一步,限位杆上设有第一止挡块。抵接部远离触点开关的一侧,设有至少一个第二止挡块和至少一个第三止挡块,第二止挡块与第三止挡块抵接,第二止挡块与抵接部转动连接,第三止挡块与抵接部连接,且第三止挡块位于第二止挡块朝向限位部的一侧。
14.进一步,第二止挡块远离第三止挡块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弹簧,连接弹簧还与抵接部连接。
15.进一步,限位部还包括第二连接弹簧,一端与抵接部连接,另一端与卡爪未开设卡口的一侧连接。
16.进一步,卡爪靠近限位杆的一侧具有斜面,斜面具有第一侧和第二侧,第一侧相较于第二侧远离卡口。
17.进一步,燃气泄漏检测仪还包括通信组件,位于容纳腔内,与电路板电连接。
18.进一步,机壳还包括承载部,设置于机壳外部,气体传感器与承载部卡接。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泄漏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泄漏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泄漏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燃气泄漏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之四;
23.图5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4.附图标记:
25.100-燃气泄漏检测仪;
26.1-机壳;10-容纳腔;101-承载部;12-出气管;13-叶轮;14-单齿齿轮;15-滑齿杆;
27.2-电路板;
28.3-气体传感器;
29.4-气泵;40-连接气管;
30.5-电子报警器;
31.6-触点开关;
32.7-握板;71-抵接部;711-第二止挡块;712-第三止挡块;72-持握部;73-连接杆;74-限位部;741-连接杆;742-卡爪;7421-第一侧;7422-第二侧;743-第二连接弹簧;
33.81-第一弹簧组件;82-第二弹簧组件;83-第一连接弹簧;
34.9-卡接组件;91-限位杆;911-第一止挡块。
具体实施方式
3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3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37.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9.本技术提供一种燃气泄漏检测仪,如图1所示,该燃气泄漏检测仪100包括机壳1、电路板2、气体传感器3、气泵4。其中,机壳1具有容纳腔10,电路板2位于该容纳腔10中,且与机壳1相连接。气体传感器3设置于机壳1的外部,且该气体传感器3还与电路板2电连接,该气体传感器3用于检测待检测区域的空气。上述气泵4位于机壳1的容纳腔10中并与机壳1相连接,该气泵4还与电路板2电连接,此外,气泵4通过连接气管40与气体传感器3连通。
40.这样一来,当开启电路板2的电源时,与电路板2电连接的气体传感器3以及气泵4开始工作。具体的,由于气泵4通过连接气管40与气体传感器3连通,当气泵4开始工作后,待检测区域的空气进入气体传感器3中,当空气经过气体传感器3时,气体传感器3可以对这部分空气进行检测并判断是否存在燃气泄漏的情况。
41.在此基础上,如图1所示,上述燃气泄漏检测仪100还包括电子报警器5,该电子报警器5位于容纳腔10中,并与电路板2电连接。当上述气体传感器3检测到空气中有燃气时,气体传感器3向电路板2发出信号,进而使得电路板2控制电子报警器5工作发出警报声,提醒检测人员当前检测区域存在燃气泄漏的情况。
42.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上述燃气泄漏检测仪100还包括承载部101,该承载部101设置于机壳1外部,这样一来,在不需要使用气体传感器3时,气体传感器3可以卡接于承载部101上,方便对气体传感器3进行收纳,提高燃气泄漏检测仪的便利性。
43.在检测人员进行燃气泄漏检测工作时,检测人员可能出现吸入过量燃气昏迷的情况,当出现检测人员昏迷的情况时,若昏迷的检测人员不能及时被发现,则可能危及检测人
员的生命。
44.为了在检测人员昏迷时能够及时发现,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燃气泄漏检测仪100还包括触点开关6和握板7。其中,触点开关6位于容纳腔10中,与机壳1相连接,且该触点开关6还与电路板2电连接。握板7包括抵接部71,该抵接部71位于容纳腔10中,且抵接部71通过第一弹簧组件81与机壳1相连接。该握板7还包括持握部72和连接杆73,其中,持握部72位于机壳1外部,连接杆73贯穿机壳1,且连接杆73的一端与抵接部71相连接,另一端与持握部72相连接。基于此,上述触点开关6位于抵接部71邻近持握部72的一侧,抵接部71能够在第一弹簧组件81的拉力作用下与触点开关6抵接并触动该触点开关6。
45.这样一来,检测人员在使用本技术提供的燃气泄漏检测仪100时,首先打开电路板2的电源,使得气体传感器3以及气泵4开始工作,进而对待检测区域的空气进行检测。与此同时,在开启电路板2的电源同时或者在开启电路板2电源之前,需要检测人员用力握住握板7的持握部72,使得持握部72能够远离触点开关6。这样,在电路板2电源开启时,触点开关6未被握板7的抵接部71抵接,确保触点开关不会被误触。在此情况下,若检测人员出现昏迷失去意识后,将松开持握部72,在第一弹簧组件81的拉力作用下,握板7的抵接部71将与触点开关6抵接并触动触点开关6,进而使得电子报警器5工作并持续发出警报声,使得昏迷的检测人员能够被及时发现。
46.在此基础上,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燃气泄漏检测仪100还包括通信组件,该通信组件位于容纳腔10中,且与电路板2电连接。这样一来,在触点开关6被触动时,电路板2在控制电子报警器5发出警报声的同时,还将控制通信组件向物联网上传报警信息,通过物联网技术将燃气泄漏检测仪100与后台控制中心联动,以保证检测人员中毒昏迷时能够及时被发现。
47.如图1所示,上述握板7还包括限位部74,限位部74与抵接部71远离持握部72的一侧连接。在此基础上,燃气泄漏检测仪100还包括卡接组件9,该卡接组件9位于容纳腔10中。参见图1和图2,该卡接组件包括限位杆91和第二弹簧组件82。其中,第二弹簧组件82一端被固定,另一端与限位杆91连接。
48.在此情况下,卡接组件9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其中,卡接组件9在第一状态下,第二弹簧组件82不被压缩,此时,限位杆91与限位部74卡接(见图3)。在卡接组件9处于第一状态时,限位杆91能够与限位部74卡接,这样一来,即使检测人员松开握板7,握板7的抵接部71也不会触动触点开关6,进而避免电子报警器5被误触发。
49.卡接组件9在第二状态下,第二弹簧组件82被压缩,并带动与之相连的限位杆91移动,此时限位杆91不再与限位部74卡接(见图4)。这样一来,限位杆91不再与限位部74卡接,使得抵接部71能够在第一弹簧组件81的拉力作用下带动抵接部71使得抵接部71能够触动触点开关6,进而触发电子报警器5。
50.在此情况下,可以理解的是,当上述卡接组件9可以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时,便使得本技术提供的燃气泄漏检测仪100能够在卡接组件9处于第一状态时,允许检测人员可以在第一状态的持续时间内双手操作,即检测人员无需持握握板7的持握部,且不会误触发电子报警器5。而当卡接组件9由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时,由于限位杆91不再于限位部74卡接,若此时,检测人员未持握握板7的持握部72,则抵接部71将在第一弹簧组件81的拉力作用下移动,继而与触点开关6抵接并触动触点开关6,使得电子报警器5发
出警报声,同时通信组件将通过物联网与后台控制中心联动,确保不会因为卡接组件9持续处于第一状态导致触点开关6无法被触动。
51.为了实现上述卡接组件9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的切换,如图1所示,燃气泄漏检测仪100还包括气室11和出气管12。其中,气室11位于容纳腔10内,出气管12的一端与气泵4连通,另一端贯穿气室11,此外,该出气管12贯穿气室11的一端还伸出机壳1。这样一来,气泵4工作时,使得待检测区域的空气能够进入气体传感器3中,继而通过连接气管40流向气泵4,再通过与气泵4相连通的出气管12流出机壳1外,确保气泵4可以持续的将待检测区域的空气泵入气体传感器3中。
52.在此情况下,如图5所示(图5为图1中a处放大图),燃气泄漏检测仪100还包括叶轮13、单齿齿轮14和滑齿杆15。其中,叶轮13位于气室11内,且与气室11的侧壁转动连接。此外,叶轮13的部分贯穿出气管12,叶轮13的部分叶片伸入出气管12中。这样一来,流经出气管12的气流可以吹动叶轮13使得叶轮转动。基于此,单齿齿轮14与叶轮13同轴设置(见图2),并与叶轮13连接,这样当叶轮13转动时,单齿齿轮14可以被叶轮13带动,随叶轮13转动。进一步,滑齿杆15与单齿齿轮14啮合,且该滑齿杆15还与卡接组件9的限位杆91连接(见图2)。这样一来,当滑齿杆15移动时,与之相连接的限位杆91也将随之移动。
53.基于此,在叶轮13转动的情况下,叶轮13将带动与之相连的单齿齿轮14转动,进而与单齿齿轮14啮合的滑齿杆15被单齿齿轮14拨动。进一步,与滑齿杆15连接的限位杆91将被带动,使得卡接组件9由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
54.接下来举例说明卡接组件9如何由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参见图3,此时,卡接组件9处于第一状态,第二弹簧组件82未被压缩。当检测人员持握握板7的持握部72并将握板7朝向远离触点开关6的方向按压握板7时,限位部74能够与限位杆91卡接,使得握板7的抵接部71无法触碰触点开关6。在此情况下,将电路板2的电源打开,气体传感器3和气泵4开始工作,气泵4使得待检测区域的空气进入气体传感器3中,进而检测待检测区域的空气中是否含有燃气。同时,进入气体传感器3中的空气通过连接气管40流向气泵4,进而再通过与气泵4连通的出气管12流出。在空气从出气管12流出时,气流将吹动位于出气管12中的叶轮13,叶轮13将带动与之相连的单齿齿轮14转动。进一步,单齿齿轮14带动与之啮合的滑齿杆15逐渐移动,继而滑齿杆15带动限位杆91朝图3中x方向移动。这样,限位杆91不断朝x方向移动,直至限位杆91不再与限位部74卡接,此时,卡接组件9便由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
55.在此基础上,如图5所示(图中未示出限位杆91),限位杆91上还设有第一止挡块911。基于此,抵接部71远离触点开关6的一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止挡块711和至少一个第三止挡块712。其中,第二止挡块711与第三止挡块712抵接,且第二止挡块711与抵接部71为转动连接,第三止挡块与抵接部71连接,此外,第三止挡块712位于第二止挡块711朝向限位部74的一侧。这样一来,在第二止挡块711的转动过程中,当第二止挡块711与第三止挡块712抵接时,第二止挡块711将不能继续转动,第三止挡块712起到止挡作用。而当第二止挡块711朝远离第三止挡块712的方向转动时,第二止挡块711将不被阻挡。
56.在此情况下,卡接组件9由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的过程中,限位杆91被滑齿杆15带动,朝向图3中x方向移动,这一过程中,限位杆91上的第一止挡块911将与抵接部71上的第二止挡块711接触并将第二止挡块711拨开,进而继续朝x方向移动。且由于第三止挡块712的止挡作用使得第二止挡块711无法朝靠近限位部74的方向转动,进而可以阻挡第一止
挡块911朝向靠近限位部74的方向移动,也即可以阻挡限位杆在沿着图3中x方向移动后,无法沿x方向的反方向移动,确保卡接组件在由第一状态切换为第二状态后可以保持在第二状态。
57.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上述第二止挡块711远离第三止挡块712的一侧连接有第一连接弹簧83,该第一连接弹簧83还与抵接部71相连接。这样一来,当第二止挡块711被第一止挡块911触动朝向远离第三止挡块712的一侧转动后可以在第一连接弹簧83的作用下复位,再次与第三止挡块712抵接,进而确保,在限位杆91沿x方向反方向移动时第二止挡块可以起到止挡作用。
58.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卡接组件9有上述第二状态转换为第一状态时,只需稍松开握板7,使得握板7朝靠近触点开关6的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使得第一止挡块911与第二止挡块711不再抵接。这样一来,第二弹簧组件82将不再被压缩,第二弹簧组件82将恢复至未被压缩时的状态。这样,与第二弹簧组件82连接的限位杆91将移动到第一状态时的位置,此时,可以稍用力使得握板7的限位部74再次与限位杆91卡接。
59.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限位部74包括连接杆741和卡爪742(参见图5),其中,连接杆741设置于抵接部71远离触点开关6的一侧,卡爪742与连接杆741转动连接。在此基础上,如图2所示,限位部74还包括第二连接弹簧743,该第二连接弹簧743的一端与抵接部71连接,另一端与卡爪742未设置卡口的一侧连接。
60.这样一来,在卡爪742朝向限位杆91移动的过程中,当卡爪742与限位杆91抵接时,由于卡爪742与连接杆741转动连接,卡爪742能够朝向第二连接弹簧743所在的一侧转动,使得卡爪742能够继续朝向限位杆91移动,当卡爪742的卡口与限位杆91卡接时,在第二连接弹簧743的作用下,卡爪742能够朝向远离第二连接弹簧743的方向转动,确保卡爪742能够与限位杆91保持卡接状态。
61.在此基础上,参见图2,为了确保卡爪742与限位杆91抵接时,卡爪能够顺利的朝向第二连接弹簧743所在的一侧翻转。卡爪742靠近限位杆91的一侧具有斜面,该斜面具有第一侧7421和第二侧7422,其中,第一侧7421相较于第二侧7422远离卡口。这样一来,当限位杆91与卡爪742抵接时,限位杆91能够沿斜面滑动,使得卡爪742受到较小的力便可朝向第二连接弹簧743所在的一侧翻转。
62.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6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