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手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内部防松动的机械手表。
背景技术:
2.机械表通常可分为下列两种:手上链及自动上链手表两种,机械表的动力来源是靠机芯内的发条为动力,带动齿轮进而推动表针,手动机械表,手上链机芯,通过转动手表的表冠,将手表机芯中的主发条上满弦,经过发条完全放尽推动齿轮运转,推动指针走时,自动机械表,则是自动上链机芯的动力是依靠机芯内的摆陀重量带动产生,当佩带手表的手臂摇摆就会带动摆陀转动,同时带动表内主发条为手表上链,推动走时。
3.现有机械手表在使用中,其手表内盘结构通过多组走针和联动结构组成,而表盘本身结构则是通过表壳扣合方式安置于内部,同时起到承载多组机械元件的作用,若表盘本身安置不稳定,则会影响整个手表内部的结构稳定,从而产生松动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内部防松动的机械手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部防松动的机械手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部防松动的机械手表,包括表带、外盘架和表盘定位机构,所述表带的前端设置有外盘架,且外盘架的内部设置有表盘定位机构,所述表盘定位机构包括内表盘、安置孔、螺丝、卡槽架、卡板和内壳仓,且内表盘的四周分布有安置孔,所述安置孔的顶部设置有螺丝,且内表盘的底部设置有卡槽架,所述卡槽架的四周分布有卡板,且卡板的底部设置有内壳仓。
6.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仓与外盘架内部相卡合,且内表盘通过安置孔和螺丝与内壳仓构成可拆卸结构。
7.进一步的,所述卡板沿着卡槽架四周等距分布,且内表盘通过卡板与内壳仓内壁构成卡扣结构。
8.进一步的,所述表带包括底盘扣、带体和连接扣,且底盘扣的一侧连接有带体,所述带体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扣。
9.进一步的,所述底盘扣和带体沿着外盘架两端分布,且带体通过连接扣相扣合。
10.进一步的,所述外盘架包括外壳体、边扣架、外胶圈和玻璃护面,且外壳体的两端设置有边扣架,所述外壳体的四周外壁设置有外胶圈,且外壳体的顶面设置有玻璃护面。
11.进一步的,所述边扣架与外壳体之间为一体,且边扣架与表带之间为轴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外胶圈沿着外壳体四周边端嵌入,且玻璃护面与外壳体顶面相卡合。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内部防松动的机械手表机,内部表盘结构通过在表盘内部卡合的同时增设卡槽定位结构,增加内部内表盘整体结构的稳定,
再配合螺丝拧接固定使此机械手表在长期使用和晃动中更加稳定,不易产生松动,以此保持内部结构和元件稳定。
14.通过外壳体两端的底盘扣保持连接状态,将其贴合与手腕佩戴处,再通过带体和连接扣进行扣合安置,以此完成佩戴过程,操作方便快捷。
15.外胶圈分布于外壳体外壁四周,对边缘起到加固作用,从而起到防护作用,同时由于玻璃护面的作用,则对手表内部的机械元件提供防护,起到防尘防水作用。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外盘架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表盘定位机构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表带;101、底盘扣;102、带体;103、连接扣;2、外盘架;201、外壳体;202、边扣架;203、外胶圈;204、玻璃护面;3、表盘定位机构;301、内表盘;302、安置孔;303、螺丝;304、卡槽架;305、卡板;306、内壳仓。
具体实施方式
20.如图1所示,一种内部防松动的机械手表,包括:表带1;表带1的前端设置有外盘架2,且外盘架2的内部设置有表盘定位机构3,表带1包括底盘扣101、带体102和连接扣103,且底盘扣101的一侧连接有带体102,带体102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扣103,底盘扣101和带体102沿着外盘架2两端分布,且带体102通过连接扣103相扣合,在此机械手表佩戴时,可通过外壳体201两端的底盘扣101保持连接状态,将其贴合与手腕佩戴处,再通过带体102和连接扣103进行扣合安置,以此完成佩戴过程,操作方便快捷。
21.如图2所示,一种内部防松动的机械手表,外盘架2包括外壳体201、边扣架202、外胶圈203和玻璃护面204,且外壳体201的两端设置有边扣架202,外壳体201的四周外壁设置有外胶圈203,且外壳体201的顶面设置有玻璃护面204,边扣架202与外壳体201之间为一体,且边扣架202与表带1之间为轴连接,外胶圈203沿着外壳体201四周边端嵌入,且玻璃护面204与外壳体201顶面相卡合,此外壳体201通过两端边扣架202与表带1端口的轴连接,让此机械手表的连接更便于调节佩戴弯曲度,而外胶圈203则分布于外壳体201外壁四周,对边缘起到加固作用,从而起到防护作用,同时由于玻璃护面204的作用,则对手表内部的机械元件提供防护,起到防尘防水作用。
22.如图3所示,一种内部防松动的机械手表,表盘定位机构3包括内表盘301、安置孔302、螺丝303、卡槽架304、卡板305和内壳仓306,且内表盘301的四周分布有安置孔302,安置孔302的顶部设置有螺丝303,且内表盘301的底部设置有卡槽架304,卡槽架304的四周分布有卡板305,且卡板305的底部设置有内壳仓306,内壳仓306与外盘架2内部相卡合,且内表盘301通过安置孔302和螺丝303与内壳仓306构成可拆卸结构,卡板305沿着卡槽架304四周等距分布,且内表盘301通过卡板305与内壳仓306内壁构成卡扣结构,在此机械手表的内表盘301安装中,通过内表盘301底端的卡槽架304对齐下方内壳仓306的内壁,再将其卡槽架304通过四周分布的卡板305卡合扣入内壳仓306,使其与其扣合的同时起到定位作用,完成置入后再将四组螺丝303对齐安置孔302拧入,从而使其内表盘301与内壳仓306完成安置
固定,此结构通过在表盘内部卡合的同时增设卡槽定位结构,增加内部内表盘301整体结构的稳定,再配合螺丝303拧接固定使此机械手表在长期使用和晃动中更加稳定,不易产生松动,以此保持内部结构和元件稳定。
23.综上,该内部防松动的机械手表机在使用时,首先此机械手表的内表盘301安装中,通过内表盘301底端的卡槽架304对齐下方内壳仓306的内壁,再将其卡槽架304通过四周分布的卡板305卡合扣入内壳仓306,使其与其扣合的同时起到定位作用,完成置入后再将四组螺丝303对齐安置孔302拧入,从而使其内表盘301与内壳仓306完成安置固定,通过外壳体201两端的底盘扣101保持连接状态,将其贴合与手腕佩戴处,再通过带体102和连接扣103进行扣合安置,完成佩戴使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内部防松动的机械手表,包括表带(1)、外盘架(2)和表盘定位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1)的前端设置有外盘架(2),且外盘架(2)的内部设置有表盘定位机构(3),所述表盘定位机构(3)包括内表盘(301)、安置孔(302)、螺丝(303)、卡槽架(304)、卡板(305)和内壳仓(306),且内表盘(301)的四周分布有安置孔(302),所述安置孔(302)的顶部设置有螺丝(303),且内表盘(301)的底部设置有卡槽架(304),所述卡槽架(304)的四周分布有卡板(305),且卡板(305)的底部设置有内壳仓(3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防松动的机械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仓(306)与外盘架(2)内部相卡合,且内表盘(301)通过安置孔(302)和螺丝(303)与内壳仓(306)构成可拆卸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防松动的机械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板(305)沿着卡槽架(304)四周等距分布,且内表盘(301)通过卡板(305)与内壳仓(306)内壁构成卡扣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防松动的机械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带(1)包括底盘扣(101)、带体(102)和连接扣(103),且底盘扣(101)的一侧连接有带体(102),所述带体(102)的一侧连接有连接扣(103)。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部防松动的机械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扣(101)和带体(102)沿着外盘架(2)两端分布,且带体(102)通过连接扣(103)相扣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部防松动的机械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盘架(2)包括外壳体(201)、边扣架(202)、外胶圈(203)和玻璃护面(204),且外壳体(201)的两端设置有边扣架(202),所述外壳体(201)的四周外壁设置有外胶圈(203),且外壳体(201)的顶面设置有玻璃护面(204)。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部防松动的机械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扣架(202)与外壳体(201)之间为一体,且边扣架(202)与表带(1)之间为轴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内部防松动的机械手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胶圈(203)沿着外壳体(201)四周边端嵌入,且玻璃护面(204)与外壳体(201)顶面相卡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部防松动的机械手表,包括表带、外盘架和表盘定位机构,所述表带的前端设置有外盘架,且外盘架的内部设置有表盘定位机构,所述表盘定位机构包括内表盘、安置孔、螺丝、卡槽架、卡板和内壳仓,且内表盘的四周分布有安置孔,所述安置孔的顶部设置有螺丝,且内表盘的底部设置有卡槽架,所述卡槽架的四周分布有卡板,且卡板的底部设置有内壳仓。该内部防松动的机械手表机,内部表盘结构通过在表盘内部卡合的同时增设卡槽定位结构,增加内部内表盘整体结构的稳定,再配合螺丝拧接固定使此机械手表在长期使用和晃动中更加稳定,不易产生松动,以此保持内部结构和元件稳定。稳定。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雷金良 郭勇 王风雷 陈文涛 黄涛平 徐卫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中科拓赢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8
技术公布日:2023/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