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式清洁装置
本技术是申请日为2021年03月22日、申请号为202110303093.5、发明名称为“控制阀及表面清洁装置”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1.本发明涉及清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湿式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2.柱塞阀是由阀体、阀盖、阀杆、柱塞、孔架、密封环、等零件组成。在操作过程中,通过阀杆带动柱塞在孔架中间上下往复运动来完成阀门的开启与关闭功能。在阀门中柱塞与密封环间采用过盈配合,使密封环压缩所产生的侧向力与阀体中孔面及柱塞外圆密封,从而保证了阀门的密封性,杜绝了内外泄漏,能实现阀门迅速开启和关闭。柱塞阀相比截止阀,柱塞阀相比截止阀,寿命长,操作省力,但是其调节行程比截止阀要长,因此,其高度较高,占用空间较大,在使用时对安装空间有要求。当安装空间较小时,不适合安装柱塞阀。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阀,旨在降低柱塞阀的安装高度,使其能够适用更多的安装场景。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控制阀,用于控制流体传输,包括:限定有两个相对独立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阀体,所述控制阀构造成可控制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二通道的开/闭;与所述第一通道流体连通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和与所述第二通道流体连通的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其中,所述第一入口、所述第一出口、所述第二入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基本在同一高度内。
5.可选地,所述控制阀还包括四条管道,分别是:沿所述第一入口延伸的第一入口管道和沿所述第一出口延伸的第一出口管道;和沿所述第二入口延伸的第二入口管道和沿所述第二出口延伸的第二出口管道;可选地,所述第一入口管道和所述第一出口管道基本上同轴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二入口管道和所述第二出口管道基本上同轴设置。
6.可选地,所述第一入口管道和所述第二入口管道基本上平行设置。
7.可选地,所述第二出口管道和所述第二出口管道基本上平行设置。
8.可选地,所述阀体包括柱状主体、阀盖和阀杆,所述柱状主体限定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阀盖配合形成部分所述第二通道;可选地,所述凹槽为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绕所述阀杆的轴线布置;可选地,所述阀杆配置成可以在开启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以开启和关闭所述第一通道。
9.可选地,四条所述管道的外径基本相同,其中,沿所述柱状主体的轴向方向所述管道的外径大于所述柱状主体的高度的一半。
10.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出的一种控制阀,用于控制流体传输,包括阀体,其限定有两个相对独立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控制阀构造成可控制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两个中的一个通道的开/闭;与所述第一通道流体连通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和与所述第二通道流体连通的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其中,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交叉设置。
11.可选地,所述第一入口、所述第一出口、所述第二入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基本在同一高度内。
12.可选地,所述控制阀还包括四条管道,分别是:沿所述第一入口延伸的第一入口管道和沿所述第一出口延伸的第一出口管道;和沿所述第二入口延伸的第二入口管道和沿所述第二出口延伸的第二出口管道;可选地,所述第一入口管道和所述第二出口管道基本上同轴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二入口管道和所述第一出口管道基本上同轴设置。
13.可选地,所述第一入口管道和所述第二入口管道基本上平行设置。
14.可选地,所述第二出口管道和所述第二出口管道基本上平行设置。
15.可选地,所述阀体包括柱状主体、阀盖和阀杆,所述柱状主体限定有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阀盖配合形成部分所述第二通道;所述凹槽为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绕所述阀杆的轴线布置;可选地,沿所述阀杆的轴线方向,所述柱状主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入口、所述第一出口、所述第二入口和所述第二出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端,所述弧形凹槽设置于所述第二端;可选地,所述凹槽的底壁高于所述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可选地,所述阀杆配置成可以在开启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以开启和关闭所述第一通道;可选地,所述四条管道的外径基本相同,沿所述柱状主体的轴向方向所述管道的外径大于所述柱状主体的高度的一半。
16.可选地,所述第二出口管道的出口端设置有截止件,所述截止件构造成在所述第二出口管道与输送管道联通时导通所述第二出口管道和所述输送管道;在所述第二出口管道未连通输送管道时关闭所述第二出口管道。
17.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表面清洁装置,包括清洁液供给系统和脏污回收系统,所述清洁液供给系统包括用于向待清洁表面供给清洁液的流体分配器和位于所述流体分配器下游的流体输送路径,至少部分所述流体输送路径包括相互并列的供给管路和自清洁管路,所述供给管路用于向待清洁表面提供清洁液,所述自清洁管路用于向所述脏污回收系统的气流路径提供清洁液;其中,所述流体输送路径中包括上述的控制阀。
18.本发明提供的控制阀用于控制流体传输,控制阀包括限定有两个相对独立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阀体,所述控制阀构造成可控制所述第一通道或所述第二通道的开/闭。
与所述第一通道流体连通的第一入口和第一出口,和与所述第二通道流体连通的第二入口和第二出口。其中,所述第一入口、所述第一出口、所述第二入口和所述第二出口基本在同一高度内。可以有效降低控制阀的高度,从而缩小控制阀的安装空间,同时使其安装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0.图1为一实施例的湿式清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湿式清洁装置的中软管下游部分的某一角度剖面图;图3为图1所示湿式清洁装置的中软管下游部分的另一角度剖面图;图4为部分流体输送路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控制阀的结构分解图;图6为体现控制阀中的供给通道的示意图;图7为体现控制阀中的自清洁通道的示意图;图8为控制阀的剖面示意图;图9为体现控制阀中的第一通道的示意图;图10为体现控制阀中的第二通道的示意图;图11为另一实施例中的控制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2为控制阀另一个角度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3为控制阀的第一通道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一控制阀的第一通道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又一实施例的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
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2.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3.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
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25.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6.如图1-7所示,其中,图中的箭头方向为流体流动方向,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湿式清洁装置100,包括清洁液供给系统和脏污回收系统。清洁液供给系统包括用于向待清洁表面供给清洁液的流体分配器和位于流体分配器下游的流体输送路径1,流体分配器一般地可以为水泵,当然,流体分配器还可以为其他可以实现分配功能的结构,不限于电动或者手动。在本实施例中,流体分配器为一电磁泵,电磁泵安装于壳体限定的水泵容置腔内。至少部分流体输送路径1包括两条相互并列的供给管路11和自清洁管路12,供给管路11用于向待清洁表面提供清洁液,自清洁管路12用于向脏污回收系统的气流路径提供清洁液。其中,供给管路11和自清洁管路12通过一个三通5与流体分配器流体连通。为了控制供给管路11和自清洁管路12,其中,流体输送路经还包括两个控制阀2,分别为第一控制阀201和第二控制阀202,从供给管路11的供给入口111流入的供给流体依次流经第一控制阀201和第二控制阀202后到达供给管路11的供给出口112,从自清洁管路12的自清洁入口121流入的自清洁流体依次流经第一控制阀201和第二控制阀202后到达自清洁管路12的自清洁出口122;第一控制阀201配置成控制供给管路11和自清洁管路12两个中的一个管路的开/闭,第二控制阀202配置成控制供给管路11和自清洁管路12两个中的另一个管路的开/闭。
27.为了保证出水量相同,一般需要采用同管径的管道,如果采用cn209750919u专利中公开的方案,供给管路11和自清洁管路12分别使用一个单通道的柱塞阀,会增加容纳阀门的空间,为了保证进风效果,那么就要增加整个附件4的体积;如果想要整个附件4的体积不变,那么就需要降低风道所用空间,影响进风效果。同时,由于采用单通道阀门,另一条通道的管道安装同时也会受到限制,使整个安装更加复杂。因此,在本方案中,将供给管路11和自清洁管路12集成到一个控制阀2上,可以有效地降低管路及阀门的占用体积,在不增加附件4的直径或者设备的体积的前提下,确保抽吸通道41的抽吸效率。进一步地,由于两条管道均被阀门固定,使安装更加方便。
28.脏污回收系统包括用于回收脏物的污水箱、用于产生气流的风机和抽吸管道。抽吸管道包括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空气出口与风机的风机进风口相连通,空气入口可以连接至附件4,或者可以直接用于对待清洁表面进行清洁。附件4和空气入口之间可以通过延伸管3流体连通,延伸管3可以为软管34、硬管、收缩管或折叠管之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这里不做详细限定。
29.延伸管3限定有延伸通道,沿抽吸气流的流动方向具有流体进口端31和流体出口端32,流体出口端32与脏污回收系统的抽吸管道流体连通;附件4可拆卸的连接于延伸管3
的流体进口端31。附件4限定有抽吸通道41和用于容纳自清洁部分的容纳空间42,控制阀2和管路可以设置于容纳空间42内,抽吸通道41和容纳空间42相对独立。
30.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201设置于延伸管3的内部;第二控制阀202设置于附件4内部。第一控制阀201可以控制供给管路11的开/闭,相应的,第二控制阀202可以控制自清洁管路12的开/闭,在正常的操作过程中,用户在使用附件4时,握持的部分需要与附件4的前端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样更加符合人体工学,使用起来更加省力,因此将第一控制阀201设置于第二控制阀202的上游。而在执行自清洁操作的时候,用户不需要用力,所以第二控制阀202可以设置在比较靠近附件4的前端。
31.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控制阀201和第二控制阀202均设置于延伸管3的内部,附件4可拆卸地连接到延伸管3,采用这种设计,当产品中包含多个附件4时,不需要在每个附件4中均设置控制阀2,只需将附件4中的管路与延伸管3中的管路连通即可(一般在附件4连通到延伸管3时,管路一起连通),这样设置,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而且每个附件4均能实现自清洁功能。
32.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201和第二控制阀202均设置于附件4的内部。
33.参考图5-7,同时还可以参考图1-4,控制阀2包括阀体20。阀体20内限定有相对独立的供给通道203和自清洁通道204。供给通道203和自清洁通道204交叉设置。进一步地,控制阀2还包括与供给通道203流体连通的供给入口管道205和供给出口管道206,和与自清洁通道204流体连通的自清洁入口管道07和自清洁出口管道208。供给入口管道205、供给出口管道206、自清洁入口管道07和自清洁出口管道208基本在同一高度。如此设置,可以进一步有效的降低整个控制阀2的高度,减小其安装空间,在不增加附件4的体积下,使抽吸通道41最大化。
34.在一个实施例中,延伸管3包括连接部33和软管34,连接部33一般为硬质材料组成,部分流体输送路径1设置于软管34内,这样使整个产品更加美观。沿软管34的轴线方向软管34可相对于连接部33旋转,这种设置,可以确保用户在使用附件4的过程中转动附件4,而软管34可以不发生旋转,使用更加便捷,进一步地,为了防止软管34内的流体输送路径1因为附件4的过度旋转而发生变形导致管路阻塞,因此连接部33和软管34之间的旋转角度小于360度。
35.请参阅图8至图14,还可以参考图5,其中,箭头所示方向为流体流动方向。在图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用于控制流体传输的控制阀2包括阀体20,其限定有两个相对独立的第一通道21和第二通道22。阀体20还包括与第一通道21流体连通的第一入口211和第一出口212,流体从第一入口211流入第一通道21,然后从第一出口212流出。同时,阀体20还包括与第二通道22流体连通的第二入口221和第二出口222,流体从第二入口221流入第二通道22,然后从第二出口222流出。控制阀2构造成可控制第一通道21和第二通道22两个中的一个通道的开/闭。另一个通道为常开通道。第一通道21和第二通道22交叉设置,这里所描述的交叉设置是指第一通道21和第二通道22在某一平面的投影存在交点,还可以理解的是,假定一个可以将控制阀2分为两半的平面,其中,第一入口211和第二出口222在平面的一侧,而第一出口212和第二入口221在平面的另一侧。将两个通道设置在同一个阀体20上,不仅可以节省控制阀2的安装空间,同时使整个管路安装更加方便。
36.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参考图8-14),阀体20包括柱状主体23、阀盖24和阀杆25,
阀杆25可滑动地容纳在阀体20中,阀杆2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止水件251和第二止水件252,第一止水件251和第二止水件252之间限定有流体通道253(部分第二通道22)。阀杆25配置成可以在开启位置(参见图14)和闭合位置(参见图13)之间移动以开启和关闭第一通道21。阀杆25的一端设置有按压键26,用户可通过按压键26来控制第二通道22的开闭,按键和柱状主体23之间设置有弹性件27,依靠弹性件27的弹力来使阀杆25复位,以实现第一通道21的常闭,具体地,柱状主体23靠近按键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柱28,导向柱28外侧设置有弹簧,通过弹簧来使阀杆25复位。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止水件252靠近按压键26设置,第一止水件251远离按压键26设置,第二止水件252和按压键26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54,第二密封圈254安装在阀杆25上,第二密封圈254在阀杆25移动的过程中一直与阀体20保持密封,防止流体从第一通道21中泄露(当导向柱28为中空结构且与阀体20的第一通道21连通时,第二密封圈254与导向柱28的内部保持密封)。第一止水件251和第二止水件252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55,第一密封圈255设置在流体通道253内,当第一止水件251紧靠第一密封圈255时,第一止水件251和第一密封圈255之间形成密封,从而截断流体通道253,关闭第一通道21,当第一止水件251远离第一密封圈255后,第一通道21开启,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第二密封圈254可以设置于阀杆25上,随着阀杆25的移动,来实现第一通道21的开闭。
37.柱状主体23限定有凹槽231(参考图11-14),凹槽23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入口221和第二出口222流体连通,凹槽231与阀盖24配合形成部分第二通道22;由于阀杆25为柱状结构,为了配合阀杆25,使整个阀体20结构更加紧凑,凹槽231为弧形凹槽231,弧形凹槽231绕阀杆25的轴线布置;当阀盖24结合到柱状主体23的时候,凹槽231被密封,此时,在阀体20内形成第二通道22。
38.参考图11,配合其他附图,沿阀杆25的轴线方向柱状主体23具有相对的第一端233和第二端234,第一入口211、第一出口212、第二入口221和第二出口222设置于靠近第一端233的位置,弧形凹槽231设置于靠近第二端234的位置;这样,当第一入口211、第一出口212、第二入口221和第二出口222基本上在同一高度内,可以实现两个通道相互独立且交叉。具体地,同一高度可以理解为沿阀体20的高度方向上,第一入口211、第一出口212、第二入口221和第二出口222基本在同一高度,还可以理解的是,当控制阀2为柱塞阀时,沿阀体20的轴线方向上,第一入口211、第一出口212、第二入口221和第二出口222基本在同一高度,当然,上述描述并不是限定控制阀2的类型,只是方便理解本方案,控制阀2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阀门,例如截止阀等。
39.进一步地,凹槽231的底壁232高于第二入口221和第二出口222,在实现两个通道交叉的同时,又不影响控制阀的流量。同时,第一入口211、第一出口212、第二入口221和第二出口222基本在同一高度内。可以有效降低整个阀体20的高度,降低控制阀2所占用的空间。
40.在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11),沿柱状主体23的轴向方向管道的外径大于柱状主体23的高度的一半。这样,在不缩小管道的半径的同时,有效的降低整个阀体20的高度,从而降低控制阀2所占用的空间。
41.继续参考图8-14,控制阀2还包括沿第一入口211延伸的第一入口管道213和沿第一出口212延伸的第一出口管道214;和沿第二入口221延伸的第二入口管道223和沿第二出口222延伸的第二出口管道22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入口管道213和第二出口管道224基
本上同轴设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入口管道213和第二出口管道224基本上同轴设置,第二入口管道223和第一出口管道214基本上同轴设置。
42.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将控制阀2安装到安装空间内,第一入口管道213和第二入口管道223基本上平行设置,可选地,第一出口管道214和第二出口管道224基本上平行设置。这样,整个控制阀整体呈长条状,而且高度相较于一般的柱塞阀来说较低,更适合安装于附件中,以确保附件中抽吸通道最大化。
43.由于第二通道22为常开通道,为了控制第二出口管道224,第二出口管道224的出口端设置有截止件,截止件构造成在第二出口管道224与输送管道联通时导通第二出口管道224和输送管道;在第二出口管道224未连通输送管道时关闭第二出口管道224。
44.参考图15,其中,箭头所示方向为流体流动方向,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用于控制流体传输的控制阀2包括阀体20,其限定有两个相对独立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图15所示实施例中的控制阀跟图8-1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控制阀唯一不同之处在于,该实施例中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并没有交叉设置,而其他阀内的结构可以参考图8-14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结构(其标号也一样)。第一通道的两端设置有与第一通道流体连通的第一入口211和第一出口212,流体从第一入口211流入第一通道,然后从第一出口212流出。第二通道的两端设置有与第二通道流体连通的第二入口221和第二出口222,流体从第二入口221流入第二通道,然后从第二出口222流出。控制阀2构造成可控制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两个中的一个通道的开/闭。同时,第一入口211、第一出口212、第二入口221和第二出口222基本在同一高度内。可以有效降低整个阀体20的高度,降低控制阀2所占用的空间。具体地,同一高度可以理解为沿阀体20的高度方向上,第一入口211、第一出口212、第二入口221和第二出口222基本在同一高度,还可以理解的是,当控制阀2为柱塞阀时,沿阀体20的轴线方向上,第一入口211、第一出口212、第二入口221和第二出口222基本在同一高度,当然,上述描述并不是限定控制阀2的类型,只是方便理解本方案,控制阀2还可以是其他类型的阀门,例如截止阀等。
45.在一个具体地实施例中,阀体20包括柱状主体23、阀盖24和阀杆25,阀杆25可滑动地容纳在阀体20中,阀杆2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止水件251和第二止水件252,第一止水件251和第二止水件252之间限定有流体通道253(部分第二通道)。阀杆25配置成可以在开启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以开启和关闭第一通道;阀杆25的一端设置有按压键26,用户可通过按压键26来控制第二通道的开闭,按键和柱状主体23之间设置有弹性件27,依靠弹性件27的弹力来使阀杆25复位,以实现第一通道的常闭,具体地,柱状主体23靠近按键的一端设置有导向柱28,导向柱28外侧设置有弹簧。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止水件252靠近按压键26设置,第一止水件251远离按压键26设置,第二止水件252和按压键26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54,第二密封圈254安装在阀杆25上,第二密封圈254在阀杆25移动的过程中一直与阀体20保持密封,防止流体从第一通道中泄露(当导向柱28为中空结构且与阀体20的第一通道连通时,第二密封圈254与导向柱28的内部保持密封)。第一止水件251和第二止水件252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55,第一密封圈255设置在流体通道253内,当第一止水件251紧靠第一密封圈255时,第一止水件251和第一密封圈255之间形成密封,从而截断流体通道253,关闭第一通道,当第一止水件251远离第一密封圈255后,第一通道开启,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例中,第二密封圈254可以设置于阀杆25上,随着阀杆25的移动,来实现第一通道的开闭。
46.柱状主体23限定有凹槽231,凹槽231第二入口221和第二出口222流体连通,凹槽231与阀盖24配合形成部分第二通道;由于阀杆25为柱状结构,为了配合阀杆25,使整个阀体20结构更加紧凑,凹槽231为弧形凹槽231,弧形凹槽231绕阀杆25的轴线布置;当阀盖24结合到柱状主体23的时候,凹槽231被密封,此时,在阀体20内形成第二通道。
47.在一个实施例中,沿柱状主体23的轴向方向管道的外径大于柱状主体23的高度的一半。这样,在不缩小管道的半径的同时,有效的降低整个阀体20的高度,从而降低控制阀2所占用的空间。
48.控制阀2还包括沿第一入口211延伸的第一入口管道213和沿第一出口212延伸的第一出口管道214;和沿第二入口221延伸的第二入口管道223和沿第二出口222延伸的第二出口管道224。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入口管道213和第一出口管道214基本上同轴设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入口管道213和第一出口管道214基本上同轴设置,第二入口管道223和第二出口管道224基本上同轴设置。
49.进一步地,为了更好的将控制阀2安装到安装空间内,第一入口管道213和第二入口管道223基本上平行设置,可选地,第二出口管道224和第二出口管道224基本上平行设置。这样,整个控制阀2相当于包括两条相互平行的管道,可以有效的节省空间,使安装更加方便。
50.由于第二通道为常开通道,为了控制第二出口管道224,第二出口管道224的出口端设置有截止件,截止件构造成在第二出口管道224与输送管道联通时导通第二出口管道224和输送管道;在第二出口管道224未连通输送管道时关闭第二出口管道224。
51.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