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污泥干化焚烧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时,通常会产生大量的有机污泥,这些污泥含水量高,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烂发臭,如果不对污泥进行处理,会严重影响环境,并造成二次污染,常用的污泥处理方法为污泥干化焚烧,能够实现污泥减量化90%以上,是一种成熟有效的处理方法。
3.在现有技术专利申请号“201921874838.8”提出的一种污泥干化焚烧装置从焚烧炉上方进料口进入的泥渣等会落入到上转轴的转杆上,泥渣进入焚烧装置内部时,由于自身重量会垂直向下,导致泥渣从进料口进入焚烧装置内部时始终落在粉碎组件上的同一位置,只有堆积过多时,才会向一侧倾斜,使得无法分散泥渣的流向,间接的增加了粉碎组件的负荷,从而降低了焚烧装置的使用寿命。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污泥干化焚烧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干化焚烧装置,解决了现有的焚烧装置在进料时无法分散泥渣的流向,导致泥渣在同一位置堆积,间接的增加了粉碎组件的负荷,从而降低了焚烧装置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干化焚烧装置,包括焚烧装置主体,所述焚烧装置主体的两侧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装置主体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上固定安装有辅助板,并且转动柱上固定安装有转动把手,所述转动柱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焚烧装置主体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上固定安装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滑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表面套设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拉动板,所述固定盘上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焚烧装置主体上开设有进料口。
7.优选的,所述进料管为l形状,并且进料管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一侧,所述转动柱的两端位于所述焚烧装置主体的两侧。
8.优选的,所述转动柱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转动柱对称分布在所述焚烧装置主体上,并且两个所述转动柱上的结构相同。
9.优选的,所述辅助板位于所述进料口的一侧,并且辅助板下方设置有粉碎组件,所述转动柱的一端位于所述转动把手的中间。
10.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为椭圆形状,并且固定板位于所述支撑柱的一侧,所述固定盘为圆形,所述限位板的一端为三角形,所述限位板上三角形的斜面远离所述挡板。
11.优选的,所述限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盘的侧表面和所述拉动板的侧表面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拉动板位于所述固定盘的一侧,所述挡板为长方形,并且挡板位于所
述限位板的上方,所述进料口与所述进料管互通。
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干化焚烧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泥干化焚烧装置,通过将泥渣倒入进料管的内部,使得泥渣在进料管的内部流动,随后通过进料口掉落到粉碎组件上进行粉碎,当粉碎组件的一端堆积过多泥渣时,转动转动把手,使得转动把手带动转动柱旋转,转动柱旋转使得带动辅助板旋转,使得辅助板倾斜,使得辅助板的一端位于进料口的下方,使得泥渣沿着倾斜的辅助板流动,进而使得可以将泥渣分流至粉碎组件的中间,避免了现有的焚烧装置在进料时无法分散泥渣的流向,导致泥渣在同一位置堆积,间接的增加了粉碎组件的负荷,从而降低了焚烧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干化焚烧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所示的焚烧装置主体的侧视图;
17.图3为图2所示的支撑柱的立体图;
18.图4为图1所示的转动柱的立体图。
19.图中标号:1、焚烧装置主体,2、进料板,3、转动柱,4、辅助板,5、转动把手,6、固定板,7、支撑柱,8、固定盘,9、限位板,10、限位弹簧,11、拉动板,12、挡板,13、进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干化焚烧装置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焚烧装置主体的侧视图;图3为图2所示的支撑柱的立体图;图4为图1所示的转动柱的立体图。一种污泥干化焚烧装置包括焚烧装置主体1,所述焚烧装置主体1的两侧设置有进料管2,所述装置主体1上转动连接有转动柱3,所述转动柱3上固定安装有辅助板4,并且转动柱3上固定安装有转动把手5,所述转动柱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6,所述焚烧装置主体1上固定安装有支撑柱7,所述支撑柱7上固定安装有固定盘8,所述固定盘8上滑动连接有限位板9,所述限位板9的表面套设有限位弹簧10,所述限位弹簧10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拉动板11,所述固定盘8上固定安装有挡板12,所述焚烧装置主体1上开设有进料口13。
22.所述进料管2为l形状,并且进料管2位于所述进料口13的一侧,所述转动柱3的两端位于所述焚烧装置主体1的两侧。
23.将泥渣倒入进料管2的内部,会使得泥渣通过进料口13流进焚烧装置主体1的内部。
24.所述转动柱3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转动柱3对称分布在所述焚烧装置主体1上,并且两个所述转动柱3上的结构相同。
25.转动柱3转动时会带动转动柱3上的结构跟随转动,两个转动把手5会向靠近进料口13的一侧转动。
26.所述辅助板4位于所述进料口13的一侧,并且辅助板4下方设置有粉碎组件,所述转动柱3的一端位于所述转动把手5的中间。
27.当转动把手5转动时,会使得带动辅助板4倾斜在进料口13的下方,使得泥渣沿着辅助板4的倾斜角度流动到粉碎组件的中部,进而可以分散泥渣,避免泥渣堆积造成粉碎组件的负荷增高。
28.所述固定板6为椭圆形状,并且固定板6位于所述支撑柱7的一侧,所述固定盘8为圆形,所述限位板9的一端为三角形,所述限位板9上三角形的斜面远离所述挡板12。
29.转动柱3带动固定板6转动时,会使得固定板6的底端转动,从而使得固定板6挤压限位板9的底端,当固定板6位于挡板12和限位板9中间时,使得限位板9对转动后的辅助板4定位。
30.所述限位弹簧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盘8的侧表面和所述拉动板11的侧表面固定连接。
31.限位弹簧10复位可以带动限位板9复位。
32.所述拉动板11位于所述固定盘8的一侧,所述挡板12为长方形,并且挡板12位于所述限位板9的上方,所述进料口13与所述进料管2互通。
33.当需要取消对固定板6的限位时,可以拉动拉动板11使得拉动板11带动限位板9向一侧移动,进而解除对辅助板4的定位,进料口13的一侧设置有分流板,使得泥渣不会沿着焚烧装置主体1的内壁向下流动,进而可以使得当辅助板4倾斜时,泥渣会掉落至辅助板4上进行分流。
3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干化焚烧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35.当需要将泥渣分散倒入焚烧装置内部时,通过将泥渣倒入进料管2的内部,使得泥渣通过进料口13掉落至粉碎组件上,随后转动转动把手5,使得转动把手5带动转动柱3转动,使得转动柱3带动辅助板4转动,使得辅助板4的一端位于所述进料口13的下方,使得泥渣在辅助板4的表面流动,进而可以将泥渣进行分流,并且转动柱3转动使得带动固定板6转动,使得固定板6的一端挤压限位板9的斜面,使得限位板9向一侧移动,并且当固定板6与挡板12接触时,限位弹簧10复位带动限位板9的一端位于固定板6的下方,进而可以将转动后的辅助板4固定。
36.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污泥干化焚烧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7.通过将泥渣倒入进料管2的内部,使得泥渣在进料管2的内部流动,随后通过进料口13掉落到粉碎组件上进行粉碎,当粉碎组件的一端堆积过多泥渣时,转动转动把手5,使得转动把手5带动转动柱3旋转,转动柱3旋转使得带动辅助板4旋转,使得辅助板4倾斜,使得辅助板4的一端位于进料口13的下方,使得泥渣沿着倾斜的辅助板14流动,进而使得可以将泥渣分流至粉碎组件的中间,避免了现有的焚烧装置在进料时无法分散泥渣的流向,导致泥渣在同一位置堆积,间接的增加了粉碎组件的负荷,从而降低了焚烧装置的使用寿命。
38.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