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炉压力容器的连续排污装置的制作方法-j9九游会真人

文档序号:35738241发布日期:2023-10-16 01:40阅读:16来源:国知局


1.本发明涉及排污降温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锅炉压力容器的连续排污装置。


背景技术:

2.锅炉压力容器是锅炉与压力容器的全称,因为他们同属于特种设备,在生产和生活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锅炉是利用燃料或其他能源的热能把水加热成为热水或蒸汽的机械设备,而压力容器是具有特定的工艺功能并承受一定压力的设备。锅炉压力容器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要的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
3.相关技术中,锅炉压力容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将其内部的高温高压污水排出,以确保锅炉压力容器能够正常使用,而由于排出的污水温度较高,压力较大,并不能直接进行排放,因此会先将排出的污水导入排污降温罐中,在排污降温罐内经扩容、降压、热量交换处理后才可排放。
4.目前,传统的排污降温罐是由罐体和循环降温机构组成,在使用时,污水将入到罐体内,通过循环降温机构对污水进行降温,待污水温度下降至常温状态后,便可将污水从罐体排放出去;然而,传统的循环降温机构多只能够覆盖罐体的指定区域,在对上一批污水完成降温处理后,污水堆积在罐体的底部,在继续对下一批的高温污水进行处理时,由于罐体内腔为一体形式,并不能对上一批处理好的污水进行分隔,进而使得下一批污水进入到罐体内部后会直接与上一批污水混合,不仅会导致上一批污水温度升高,还使得待降温的污水量增加,不利于对罐体内的污水进行快速降温处理,最终导致所需的降温时间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压力容器的连续排污装置。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罐体和循环冷却机构,所述循环冷却机构与所述罐体连接,所述循环冷却机构用于对所述罐体内部的污水进行降温处理,所述罐体的顶部安装有顶盖,所述罐体内设置有分隔机构,所述分隔机构包括隔板部件和连接部件,所述隔板部件滑动设置在所述罐体内腔中,所述隔板部件用于将所述罐体内腔的上下两段分隔成降温腔和存储腔,所述隔板部件具备自动开启和闭合功能,在所述隔板部件处于开启状态时,使得所述降温腔与所述存储腔相连通,所述连接部件用于为所述隔板部件提供支撑,以使得所述隔板部件能够处于所述罐体的内腔中;
7.所述循环冷却机构包括冷却管、温度传感器和循环制冷部件,所述冷却管设置在位于上方的所述降温腔内,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降温腔内部污水的温度,所述循环制冷部件用于向所述冷却管内循环输送冷却液。
8.优选地,所述隔板部件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外侧与所述罐体的内腔内侧紧密贴合,
所述隔板的顶部贯通开设有多个流动槽,所述隔板顶部的中间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隔板底部的封堵板,所述封堵板用于将所述流动槽下端进行封堵。
9.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件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顶部的中间,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位于所述降温腔内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底端与所述隔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呈均匀圆周整列分布的搅拌叶。
10.优选地,所述冷却管设置为螺旋形状,所述冷却管上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顶盖的内顶壁固定安装,以使得所述冷却管竖向设置在所述降温腔内部的中间位置。
11.优选地,所述循环制冷部件包括冷水箱,所述冷水箱内存储有冷却水,所述冷水箱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循环泵,所述循环泵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管,所述循环泵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所述冷水箱内部连通,所述冷水箱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与所述进水管的端部均连接有连接管件,两个所述连接管件分别与所述冷却管的输入端与输出端连通。
12.优选地,所述连接管件包括螺纹连接头,所述螺纹连接头的端部滑动贯穿所述罐体外侧后并与所述冷却管的端部螺纹连接,所述螺纹连接头远离所述冷却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伸缩管。
13.优选地,所述搅拌叶上设置有清理部件,所述清理部件包括刮板和电磁铁,所述刮板滑动安装在所述搅拌叶远离所述连接件的一端,所述刮板通过与所述冷却管的外侧滑动接触,而能够将所述冷却管外侧吸附的杂质清理,所述刮板与所述搅拌叶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弹簧,所述电磁铁固定安装在搅拌叶靠近所述刮板的一端,所述刮板一侧与所述电磁铁相对应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磁性片。
14.优选地,所述罐体上设置有导流部件,所述导流部件包括污水导入管件和液位传感器,所述污水导入管件固定安装在所述顶盖上,所述液位传感器固定安装在所述降温腔内侧壁的上端,所述污水导入管件上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冷却管外侧的上表面开设有沿其螺旋方向分布的螺旋导流槽,所述污水导入管件的端口朝向所述螺旋导流槽的上端。
15.优选地,所述罐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端部与所述顶盖的顶部固定连接。
16.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为电动推杆,所述隔板底部的设置有坡口。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1)通过在罐体内设置具备自动开启闭合功能的分隔部件,可将罐体分为上下分布的降温腔和存储腔,可分别用于对污水将降温处理和存储,不仅可避免没有降温处理的污水和降温处理过的污水直接混合,导致污水单次的处理量增多而增加了降温时长的问题,而且将污水集中在降温腔内进行降温处理,使得污水集中堆积,有利于污水能够更充分的与冷却管接触,以达到提升对污水降温的效果;
19.(2)通过设置连接部件,为隔板提供支撑以外,通过驱动电机、连接件和搅拌叶之间的配合使用,可实现对污水的搅拌功能,使得污水在加热腔内流动,从而有利于污水均匀的与冷却管接触,以达到加快对污水降温速度的目的;
20.另外,将连接件设置为电动推杆,利用电动推杆伸缩,可带动隔板沿着罐体的内侧
壁滑动,可对存储腔内侧壁上吸附的杂质进行刮除,从而起到自动对存储腔内侧壁清理的功能;而在将存储腔中的污水从罐体中排出时,通过将隔板调整至关闭状态,利用隔板的下移,可对污水产生挤压力,有利于加快污水向外排出的速度;同时,通过调节隔板的位置,可实现对降温腔和存储腔空间大小的调节,以满足不同的污水处理量需求;
21.(3)通过在搅拌叶上设置清理部件,主要用于对冷却管内侧吸附的杂质进行清理,在通过搅拌叶对污水搅拌时,利用刮板与冷却管接触,将冷却管表面吸附的杂质清理下来,进而有利于减小杂质对冷却管换热效果的影响,同时,通过设置电磁铁、磁性片和连接弹簧,可实现刮板的自动伸缩功能,可自由调控刮板与冷却管的接触状态,有利于避免刮板长时间与冷却管接触,而对搅拌叶的搅拌造成阻碍,使得清理部件在使用时更加灵活。
附图说明
22.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锅炉压力容器的连续排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锅炉压力容器中罐体的剖切图;
24.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锅炉压力容器的分隔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锅炉压力容器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26.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锅炉压力容器中连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为图5中所示的a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8.图7为图5中所示的b区域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9.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锅炉压力容器中的循环冷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锅炉压力容器中冷却管、导流部件和连接管件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31.1、罐体;2、循环冷却机构;21、冷却管;22、循环制冷部件;221、冷水箱;222、循环泵;223、进水管;224、回水管;225、连接管件;2251、螺纹连接头;2252、伸缩管;23、导流部件;231、导入管件;232、液位传感器;233、电磁阀;234、螺旋导流槽;24、温度传感器;3、顶盖;4、分隔机构;41、隔板部件;411、隔板;412、流动槽;413、转动电机;414、封堵板;42、连接部件;421、驱动电机;422、连接件;423、搅拌叶;43、清理部件;431、刮板;432、电磁铁;433、连接弹簧;434、磁性片;5、气缸;6、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发明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发明。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
33.参照图1至图9对本发明一种锅炉压力容器的连续排污装置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34.一种锅炉压力容器的连续排污装置,包括:罐体1和循环冷却机构2,循环冷却机构2与罐体1连接,循环冷却机构2用于对罐体1内部的污水进行降温处理,罐体1的顶部安装有顶盖3,罐体1内设置有分隔机构4,分隔机构4包括隔板部件41和连接部件42,隔板部件41滑动设置在罐体1内腔中,隔板部件41用于将罐体1内腔的上下两段分隔成降温腔和存储腔,隔板部件41具备自动开启和闭合功能,在隔板部件41处于开启状态时,使得降温腔与存储腔相连通,连接部件42用于为隔板部件41提供支撑,以使得隔板部件41能够处于罐体1的内腔中;循环冷却机构2包括冷却管21、温度传感器24和循环制冷部件22,冷却管21设置在位
于上方的降温腔内,温度传感器24用于检测降温腔内部污水的温度,冷却管21设置为螺旋形状,冷却管21上端通过连接件422与顶盖3的内顶壁固定安装,以使得冷却管21竖向设置在降温腔内部的中间位置,循环制冷部件22用于向冷却管21内循环输送冷却液。
35.上述排污装置在使用时,锅炉压力容器排出的污水被输送到罐体1的内部,此时,由于分隔部件处于关闭状态,使得污水逐渐堆积在降温腔内,通过循环制冷部件22运行,可使得冷却水循环在冷却管21内部流动,而冷却管21外侧与污水接触,实现两者之间的换热,可对污水进行降温,并通过温度传感器24实时检测降温腔内污水的温度,并将检测的数据发送给外部控制器,当污水的温度下降至规定的温度后,外部的控制器控制循环制冷部件22关闭,同时控制隔板部件41开启,使得降温腔内降温处理后的污水能够向下流动至存储腔中,直至污水全部进入到存储腔中,隔板部件41再次关闭,使得处理好的污水被单独分隔在存储腔中临时保存起来,在对下一批污水进行降温处理时,污水继续堆积在降温腔内,则不会与存储腔中的污水混合,待下一批的污水降温处理完成后,通过开启隔板部件41,使其流入存储腔内,如此,不仅可避免没有降温处理的污水和降温处理过的污水直接混合,导致污水单次的处理量增多而增加了降温时长的问题;而且将污水集中在降温腔内进行降温处理,使得污水集中堆积,有利于污水能够更充分的与冷却管21接触,以达到提升对污水降温的效果。
36.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为了实现降温腔和存储腔之间的分隔,本实施例具体公开了隔板部件41,具体为:隔板部件41包括隔板411,隔板411外侧与罐体1的内腔内侧紧密贴合,隔板411的顶部贯通开设有多个流动槽412,隔板411顶部的中间固定安装有转动电机413,转动电机413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位于隔板411底部的封堵板414,封堵板414用于将流动槽412下端进行封堵;
37.上述的隔板部件41在使用时,在通过循环冷却机构2对污水完成降温处理后,需要将隔板部件41调整至开启状态,此时,通过转动电机413转动,可带动封堵板414转动,使得封堵板414逐渐远离流动槽412,直至两者完全分离,转动电机413停止转动,此时隔板411处于打开状态,使得降温腔与存储腔处于连通状态,而位于降温腔中的污水则可以直接流入至下方的存储腔中,该隔板部件41可将罐体1内部划分为降温腔和存储腔,使得污水的降温和存储分开进行,同时通过转动电机413带动封堵板414转动,可实现隔板411的自动开启与关闭,以使得降温腔与存储腔之间的自由导通与闭合,有利于污水流向存储腔存储。
3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在使用循环冷却机构2对污水进行降温处理时,为了进一步加快污水的降温速度,通过设置连接部件42,其具体包括驱动电机421,驱动电机421固定安装在顶盖3顶部的中间,驱动电机421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位于降温腔内部的连接件422,连接件422的底端与隔板411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件422为电动推杆,隔板411底部的设置有坡口,连接件42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多个呈均匀圆周整列分布的搅拌叶423;
39.上述的连接部件42在使用时,污水逐渐进入到降温腔中,循环冷却机构2开始对污水进行降温处理,同时通过驱动电机421转动,可带动连接件422转动,使得搅拌叶423和隔板411一起转动,利用搅拌叶423与污水接触可对污水进行搅动,使得污水在加热腔内流动,从而有利于污水均匀的与冷却管21接触,以达到加快对污水降温速度的目的,另外,将连接件422设置为电动推杆,除了为隔板411提供支撑以外,利用电动推杆伸缩,可带动隔板411沿着罐体1的内侧壁滑动,可对存储腔内侧壁上吸附的杂质进行刮除,从而起到自动对存储
腔内侧壁清理的功能;而在将存储腔中的污水从罐体1中排出时,通过将隔板411调整至关闭状态,利用隔板411的下移,可对污水产生挤压力,有利于加快污水向外排出的速度;同时,通过调节隔板411的位置,可实现对降温腔和存储腔空间大小的调节,以满足不同的污水处理量需求。
40.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为了实现冷却管21的对污水的降温功能,设置了循环制冷部件22,循环制冷部件22包括冷水箱221,冷水箱221内存储有冷却水,冷水箱22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循环泵222,循环泵222的输出端固定连通有进水管223,循环泵222的输入端通过管道与冷水箱221内部连通,冷水箱221的顶部固定连通有回水管224,回水管224与进水管223的端部均连接有连接管件225,两个连接管件225分别与冷却管21的输入端与输出端连通,连接管件225能够实现冷却管21与进水管223、冷却管21与回水管224之间的自由拆装,连接管件225包括螺纹连接头2251,螺纹连接头2251的端部滑动贯穿罐体1外侧后并与冷却管21的端部螺纹连接,螺纹连接头2251远离冷却管2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伸缩管2252;
41.上述循环制冷部件22在使用时,通过循环泵222运转,可将冷水箱221中的冷却水抽出然后输送至进水管223中,再由进水管223输送至冷却管21内,冷却水在冷却管21内流动至回水管224中,冷却水在流动过程中通过与污水之间产生热交换,可对污水起到降温作用,之后冷却水由回水管224回流至冷水箱221中,通过冷却水在回水管224中如此循环流动,可对污水持续的进行降温处理,直至污水温度下降至所规定的范围,关闭循环泵222即可;
42.而在冷却管21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对其外侧吸附的杂质进行清理时,可通过转动螺纹连接头2251,使其端部与冷却管21的端部分离,然后向外拉动螺纹连接头2251,使其与冷却管21端部分开,此时循环制冷部件22与冷却管21不再连接,便可以通过将顶盖3拆卸下来,而连通冷却管21一起取出,再对冷却管21外侧吸附的杂质进行清理。
43.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在冷却管21正常使用过程中,冷却管21表面可能会吸附由杂质,为了减小杂质影响冷却管21的换热效率,通过设置清理部件43,搅拌叶423上设置有清理部件43,清理部件43包括刮板431和电磁铁432,刮板431滑动安装在搅拌叶423远离连接件422的一端,刮板431通过与冷却管21的外侧滑动接触,而能够将冷却管21外侧吸附的杂质清理,刮板431靠近冷却管21的一侧设置为橡胶材质,刮板431与搅拌叶423之间固定安装有连接弹簧433,电磁铁432固定安装在搅拌叶423靠近刮板431的一端,刮板431一侧与电磁铁432相对应的位置固定安装有磁性片434;
44.上述清理部件43在使用时,电磁铁432开始通电,产生与磁性片434相同的磁力,进而可对磁性片434产生推力,使得刮板431开始向冷却管21方向靠近,而连接弹簧433因刮板431移动而被拉长,直至刮板431与冷却管21的外侧贴合,此时,通过连接件422的转动,可使得搅拌叶423带动刮板431一起转动,而通过刮板431与冷却管21外侧滑动接触,可将吸附在冷却管21内侧的杂质清理下来,在刮板431与冷却管21接触一段时间后,电磁铁432断电关闭,而刮板431在连接弹簧433的弹力作用下滑动复位,并于冷却管21分开,此时搅拌叶423继续转动对污水进行搅拌,有利于减小刮板431对搅拌叶423的阻碍,该清理部件43主要用于对冷却管21内侧吸附的杂质进行清理,在通过搅拌叶423对污水搅拌时,利用刮板431与冷却管21接触,将冷却管21表面吸附的杂质清理下来,进而有利于减小杂质对冷却管21换热效果的影响,同时,通过设置电磁铁432、磁性片434和连接弹簧433,可实现刮板431的自
动伸缩功能,可自由调控刮板431与冷却管21的接触状态,有利于避免刮板431长时间与冷却管21接触,而对搅拌叶423的搅拌造成阻碍,使得清理部件43在使用时更加灵活。
45.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在将污水导入降温腔内部时,为了进一步加快对污水的降温效果,通过设置导流部件23,罐体1上设置有导流部件23,导流部件23包括污水导入管件231和液位传感器232,污水导入管件231固定安装在顶盖3上,液位传感器232固定安装在降温腔内侧壁的上端,污水导入管件231上安装有电磁阀233,冷却管21外侧的上表面开设有沿其螺旋方向分布的螺旋导流槽234,污水导入管件231的端口朝向螺旋导流槽234的上端;
46.上述导流部件23在使用时,通过控制电磁阀233,控制导流管件处于小流量状态,此时污水由导流管件直接下落至螺旋导流槽234中,并沿着螺旋导流槽234逐渐向下流动,由于污水在螺旋导流槽234上缓慢流动,可提前与冷却管21进行接触,起到预先降温的效果,随着污水不断地流入螺旋导流槽234中,使其逐渐在降温腔中堆积起来,当污水堆积高度将要到达设定的高度时,如超过了降温腔的三分之二,此时由于螺旋导流槽234的路径缩短,可停止预先降温操作,通过液位传感器232检测的污水的液位高度,在到达设定的值后,外部控制器控制电磁阀233完全打开,使得导流管件处于最大导通状态,污水大量进入到降温腔中,直至降温腔到达最大盛装量电磁阀233关闭,然后通过循环冷却机构2继续对污水进行降温处理,通过设置该导流部件23,在将污水导入降温腔内部时,利用污水在螺旋导流槽234中流动,可使得污水与冷却管21有效的接触,已到达预先降温的效果,有利于加快对污水降温处理的速度,缩短降温时间;
47.另外,通过连接件422转动带动刮板431与冷却管21滑动接触,由于刮板431与污水在螺旋导流槽234上的流动方向一致,在污水流动过程中,通过刮板431连续的转动作用,可对污水起到一定的拦截作用,有利于避免污水从冷却管21的内环面流出,而导致降温效果不佳的问题。
48.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罐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气缸5,气缸5的伸缩端固定安装有支撑件6,支撑件6的端部与顶盖3的顶部固定连接;
49.在需要将冷却管21和分隔机构4取出检修时,可通过启动气缸5,带动支撑件6上移,使得顶盖3、冷却管21和分隔机构4同步上移,最终使得冷却管21和分隔机构4从罐体1内延伸出来,之后便可对两者进行检修,通过气缸5伸缩驱动顶盖3移动,无需另外借助吊装机构辅助,使得维修更加方便。
5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5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2.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
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