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电厂热力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电厂热能动力工程的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在电厂热力生产中,会产生含有大量热量的废气,这些废气需要进行逐步降温,才能够排放至大气内,这既造成热量的浪费,也在降温过程中,存在其他能源的浪费,显然这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
3.申请号为202123072133.4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厂热能动力工程的余热回收装置,其有益效果中记载;通过热力框,可以将废气热量传达至储水罐内,对储水罐内的电厂废水进行加热蒸馏,将水分与其他杂质进行分离,并通过导流块与收集杯,可以对水分进行回收,既可以提高余热的利用率,也可以对废水进行过滤,但是其只能将废气的热量经水箱的底部传输至废水内,导致废气中的热量与废水的接触面积较小,废气中的热量不能充分利用就排出,余热回收效率较低,存在一定的缺陷,为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电厂热能动力工程的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电厂热能动力工程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设有壳体,壳体的底部内壁固定设有储水箱,壳体的外壁左侧设置有延伸至壳体外壁右侧的供气组件,壳体的外壁左侧且位于供气组件的顶部设置有延伸至储水箱内的供水组件,供气组件的背面设置有延伸至供水组件外壁的预热组件,壳体的内壁侧且位于储水箱的顶部固定设有导水块,导水块的顶部设置有延伸至导水块内的辅助组件,壳体的外壁右侧设置有延伸至壳体内且位于导水块底部的排水组件。
5.优选的,所述供气组件包括第一导气管、第二导气管、第三导气管、第一盘管、第四导气管、第五导气管、第六导气管和第七导气管,第一导气管的排气端与第二导气管的进气端连接,第二导气管设有两个排气端,第二导气管的两个排气端分别与第三导气管的进气端和第一盘管的进气端连接,第三导气管的排气端与第四导气管的进气端连接,第四导气管的排气端与第五导气管的进气端连接,第六导气管设有两个进气端,第五导气管的排气端和第一盘管的排气端分别与第六导气管的两个进气端连接,第六导气管的排气端与第七导气管的进气端连接。
6.优选的,所述第一盘管固定套设在储水箱的外壁,所述第四导气管的外壁固定套设在储水箱的中心轴的内壁处。
7.优选的,所述第七导气管设有两个排气端,所述第一导气管的进气端和第七导气管的右侧排气端分别固定设有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导气管和第七导气管的外壁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动阀门和第二电动阀门,所述第二导气管的外壁顶部且位于第一导气管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置有第三电动阀门和第四电动阀门,第一电动阀门、第二电
动阀门、第三电动阀门和第四电动阀门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8.优选的,所述供水组件包括第一导水管、u型管和第二导水管,第一导水管的排水端与u型管的一端连接,u型管的另一端与第二导水管的进水端连接,第二导水管的排水端贯穿壳体延伸至储水箱内,第一导水管的进水端固定设有第一连接管,u型管的底部固定设有安装座,安装座的右侧与壳体的外壁左侧固定连接。
9.优选的,所述预热组件包括第八导气管和第二盘管,第八导气管的进气端与第七导气管的背面排气端连接,第八导气管的排气端与第二盘管的进气端连接,第二盘管固定套设在u型管的外壁,第八导气管的外壁顶部设置有第五电动阀门,第五电动阀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辅助组件包括电动推杆、通槽、凹槽、海绵圈、橡胶圈和橡胶板,凹槽开设在导水块的顶部,通槽开设在导水管的侧壁,且通槽和凹槽相连通,橡胶板套设在通槽内,电动推杆的侧壁与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电动推杆的输出轴延伸至凹槽内,电动推杆的输出轴与橡胶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海绵圈的内壁套设在导水块的侧壁,橡胶板的两侧分别与海绵圈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橡胶圈的内壁与海绵圈的外壁固定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电动推杆的侧壁固定套设有安装圈,安装圈的外壁固定设有环形阵列排布的安装杆,安装杆的另一端均与壳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电动推杆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排水组件包括储水斗、排水管和连接件,储水斗且与导水块和储水箱相互靠近的一侧,且储水斗的中心轴和导水块的中心轴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排水管的进水端与储水斗的排水端连接,排水管的排水端延伸至壳体外,连接件的两侧分别与储水斗的外壁右侧和壳体的内壁右侧固定连接,排水管的排水端固定设有第二连接管。
13.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呈开口状设计,所述导水块的外壁呈倒圆锥体状设计。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厂热能动力工程的余热回收装置,具备以下
15.有益效果:
16.1、该装置通过供气组件将废气盘经储水箱的外壁,增加废气中热量与储水箱的接触面,从而提高热量的回收效率,且通过将第四导气管使废气流径储水箱的中心位置,从而使废气中的热量从废水的中心位置进行加热,进一步提高热量的利用效率。
17.2、该装置通过预热组件将废气传输至u型管的外壁,从而使废气中的余热对u型管内的废水进行加热,使进入储水箱前的u型管内的废水进行加热,使废水上升至一定的温度后再进入储水箱内加热蒸发,通过多级使用对废气中的热量,保证废气中的热量充分利用,进而保证余热充分回收。
18.3、该装置通过辅助组件对导水块侧壁形成的水珠进行擦拭推动,使水珠快速进入储水斗内,避免导水块侧壁上形成大量水珠,导致水珠径直下落,从而保证蒸汽形成的水珠大部分进入储水斗内,保证水珠的收集效率,从而对储水箱内的电厂废水进行加热蒸发。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电厂热能动力工程的余热回收装置的整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一种用于电厂热能动力工程的余热回收装置的整体背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一种用于电厂热能动力工程的余热回收装置的壳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一种用于电厂热能动力工程的余热回收装置的储水箱剖视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一种用于电厂热能动力工程的余热回收装置的导水块剖视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一种用于电厂热能动力工程的余热回收装置的导水块结构示意图。
25.图中:
26.1、底座;2、壳体;3、排水组件;301、排水管;302、连接件;303、储水斗;4、辅助组件;401、电动推杆;402、橡胶圈;403、橡胶板;404、通槽;405、凹槽;406、海绵圈;5、导水块;6、预热组件;601、第八导气管;602、第二盘管;7、供水组件;701、第一导水管;702、u型管;703、第二导水管;8、供气组件;801、第一导气管;802、第二导气管;803、第三导气管;804、第一盘管;805、第五导气管;806、第六导气管;807、第七导气管;808、第四导气管;9、安装座;10、储水箱;11、安装圈;12、安装杆。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8.实施例一;
29.请参阅图1和2,一种用于电厂热能动力工程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部固定设有壳体2,壳体2的底部内壁固定设有储水箱10,壳体2的外壁左侧设置有延伸至壳体2外壁右侧的供气组件8,通过供气组件8将废气盘经储水箱10的外壁,增加废气中热量与储水箱10的接触面,从而提高热量的回收效率,且通过将第四导气管808使废气流径储水箱10的中心位置,从而使废气中的热量从废水的中心位置进行加热,进一步提高热量的利用效率,壳体2的外壁左侧且位于供气组件8的顶部设置有延伸至储水箱10内的供水组件7,供气组件8的背面设置有延伸至供水组件7外壁的预热组件6,通过预热组件6将废气传输至u型管702的外壁,从而使废气中的余热对u型管702内的废水进行加热,使进入储水箱10前的u型管702内的废水进行加热,使废水上升至一定的温度后再进入储水箱10内加热蒸发,通过多级使用对废气中的热量,保证废气中的热量充分利用,进而保证余热充分回收,壳体2的内壁侧且位于储水箱10的顶部固定设有导水块5,导水块5的顶部设置有延伸至导水块5内的辅助组件4,通过辅助组件4对导水块5侧壁形成的水珠进行擦拭推动,使水珠快速进入储水斗303内,避免导水块5侧壁上形成大量水珠,导致水珠径直下落,从而保证蒸汽形成的水珠大部分进入储水斗303内,保证水珠的收集效率。从而对储水箱10内的电厂废水进行加热蒸发,壳体2的外壁右侧设置有延伸至壳体2内且位于导水块5底部的排水组件3。
30.进一步的,壳体2的顶部呈开口状设计,导水块5的外壁呈倒圆锥体状设计,便于水
珠流动。
31.实施例二;
32.请参阅图3和4,供气组件8包括第一导气管801、第二导气管802、第三导气管803、第一盘管804、第四导气管808、第五导气管805、第六导气管806和第七导气管807,第一导气管801的排气端与第二导气管802的进气端连接,第二导气管802设有两个排气端,第二导气管802的两个排气端分别与第三导气管803的进气端和第一盘管804的进气端连接,第三导气管803的排气端与第四导气管808的进气端连接,第四导气管808的排气端与第五导气管805的进气端连接,第六导气管806设有两个进气端,第五导气管805的排气端和第一盘管804的排气端分别与第六导气管806的两个进气端连接,第六导气管806的排气端与第七导气管807的进气端连接,第一盘管804固定套设在储水箱10的外壁,第四导气管808的外壁固定套设在储水箱10的中心轴的内壁处。
33.具体实施时,通过控制器打开第一电动阀门、第三电动阀门和第四电动阀门,并将第一连接头与电厂废气的排气管连接,从而使电厂产生的废气经第一导气管801进入第二导气管802内,经第二导气管802的两个排气端分别进入第三导气管803和第一盘管804内,经第一盘管804流径储水箱10流至第六导气管806内,经第三导气管803流至第四导气管808内,通过第四导气管808和第一盘管804从储水箱10的中心处和外壁进行对储水箱10内的废水进行加热,经第四导气管808流至第五导气管805内,经第五导气管805流至第六导气管806内。
34.进一步的,第七导气管807设有两个排气端,第一导气管801的进气端和第七导气管807的右侧排气端分别固定设有第一连接头和第二连接头,便于连接外接电厂管路,第一导气管801和第七导气管807的外壁顶部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动阀门和第二电动阀门,第二导气管802的外壁顶部且位于第一导气管801的正面和背面分别设置有第三电动阀门和第四电动阀门,第一电动阀门、第二电动阀门、第三电动阀门和第四电动阀门均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便于实际控制,第一盘管804和第四导水管均采用导热材质制成,便于热量传递。
35.实施例三;
36.请参阅图2和3,供水组件7包括第一导水管701、u型管702和第二导水管703,第一导水管701的排水端与u型管702的一端连接,u型管702的另一端与第二导水管703的进水端连接,第二导水管703的排水端贯穿壳体2延伸至储水箱10内,第一导水管701的进水端固定设有第一连接管,u型管702的底部固定设有安装座9,安装座9的右侧与壳体2的外壁左侧固定连接。
37.具体实施时,将第一排水管301与电厂废水排放管路连接,从而使废水经第一排水管301、u型管702和第二排水管301排至储水箱10内,通过u型管702有利于提高第二盘管602与废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热量的加热回收效率。
38.实施例四;
39.请参阅图1和2,预热组件6包括第八导气管601和第二盘管602,第八导气管601的进气端与第七导气管807的背面排气端连接,第八导气管601的排气端与第二盘管602的进气端连接,第二盘管602固定套设在u型管702的外壁,第八导气管601的外壁顶部设置有第五电动阀门,第五电动阀门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
40.具体实施时,通过控制器打开第五电动阀门,使废气经第六导气管806流至第八导
气管601内,经第八导气管601流至第二盘管602内,从而使废气中的热量对u型管702内的废水进行加热,使u型管702内的废水预热后再流入储水箱10内。
41.实施例五;
42.请参阅图3、5和6,辅助组件4包括电动推杆401、通槽404、凹槽405、海绵圈406、橡胶圈402和橡胶板403,凹槽405开设在导水块5的顶部,通槽404开设在导水管的侧壁,且通槽404和凹槽405相连通,橡胶板403套设在通槽404内,电动推杆401的侧壁与壳体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电动推杆401的输出轴延伸至凹槽405内,电动推杆401的输出轴与橡胶板403的顶部固定连接,海绵圈406的内壁套设在导水块5的侧壁,橡胶板403的两侧分别与海绵圈406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橡胶圈402的内壁与海绵圈406的外壁固定连接。
43.具体实施时,通过控制器启动电动推杆401,电动推杆401的输出轴带动橡胶板403移动,橡胶板403带动海绵圈406移动,从而使海绵圈406对导水块5侧壁的水珠进行擦拭推动,使水珠进入储水斗303内,且通过橡胶圈402对海绵圈406进行弹性束缚,使海绵圈406的内壁始终贴合导水块5的侧壁,便于擦拭推动水珠,且通过橡胶板403具有一定的弹性,便于对橡胶圈402和海绵圈406进行弹性支撑束缚。
44.进一步的,电动推杆401的侧壁固定套设有安装圈11,安装圈11的外壁固定设有环形阵列排布的安装杆12,安装杆12的另一端均与壳体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电动推杆401通过导线与控制器连接,便于固定安装电动推杆401。
45.实施例六;
46.请参阅图3,排水组件3包括储水斗303、排水管301和连接件302,储水斗303且与导水块5和储水箱10相互靠近的一侧,且储水斗303的中心轴和导水块5的中心轴在同一条竖直直线上。排水管301的进水端与储水斗303的排水端连接,排水管301的排水端延伸至壳体2外,连接件302的两侧分别与储水斗303的外壁右侧和壳体2的内壁右侧固定连接,排水管301的排水端固定设有第二连接管。
47.具体实施时,进入储水斗303内的水经排水管301排出,由于排水管301陈倾斜形设计,便于水的排出。
48.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供水组件7将电厂废水排至储水箱10内,通过供气组件8将电厂产生含有大量热量的废气流经储水箱10的外壁和储水箱10的内壁,使废气中大量的热量对储水箱10内的废水进行蒸发,使蒸发的水汽与导水块5的侧壁接触形成水珠,凝成的水珠经导水块5滴落在排水组件3的储水斗303内,进而排出壳体2,从而对废气中的热量进行回收利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且通过供气组件8将废气盘经储水箱10的外壁,增加废气中热量与储水箱10的接触面,从而提高热量的回收效率,且通过将第四导气管808使废气流径储水箱10的中心位置,从而使废气中的热量从废水的中心位置进行加热,进一步提高热量的利用效率,在供气组件8将废气流径储水箱10后,通过预热组件6将废气传输至u型管702的外壁,从而使废气中的余热对u型管702内的废水进行加热,使进入储水箱10前的u型管702内的废水进行加热,使废水上升至一定的温度后再进入储水箱10内加热蒸发,通过多级使用对废气中的热量,保证废气中的热量充分利用,进而保证余热充分回收,且并且通过辅助组件4对导水块5侧壁形成的水珠进行擦拭推动,使水珠快速进入储水斗303内,避免导水块5侧壁上形成大量水珠,导致水珠径直下落,从而保证蒸汽形成的水珠大部分进入储水斗303内,保证水珠的收集效率。从而对储水箱10内的电厂废水进行加热蒸发。
4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50.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