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制餐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粉条存放盒、粉条下料装置以及智能制餐设备。
背景技术:
2.智能制餐设备设置有下碗组件、粉条存放盒、加热组件以及下料组件,粉条存放盒内储存有米粉或干面条,粉条存放盒的下方设置有下料组件,下碗装置用于提供碗以容纳米粉或干面条,下料组件将米粉或干面条下放至碗内,并通过加热装置对米粉或干面条进行加热,以提供用户食用。
3.现有的智能制餐设备中,粉条存放盒通过隔板将盒内空间划分为多个小储粉空间,并通过移动隔板以实现各个储粉空间内的米粉逐一下放,但是隔板在移动过程中,常常会因为隔板与盒体内壁之间的摩擦或者米粉对隔板压力不均等问题导致隔板错位,产生隔板与盒体内壁之间卡米粉的问题,导致隔板活动不畅。粉条存放盒无法正常下料。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粉条存放盒,旨在使隔板活动更加顺畅。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粉条存放盒,应用于智能制餐设备的粉条下料装置,所述粉条存放盒包括盒体以及至少两个隔板;其中,
6.所述盒体设有储存腔以及与所述储存腔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储存腔具有在竖向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所述出料口设于所述底壁;
7.至少两个所述隔板安装于所述储存腔内,至少两个所述隔板均沿竖向延伸且沿横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隔板均可沿横向运动,至少两个所述隔板的运动路径经过所述出料口,相邻两所述隔板之间限定出粉条存放空间;
8.至少两个所述隔板的顶端均与所述顶壁活动连接,至少两个所述隔板的底端均与所述底壁间隔设置,所述底壁凹设有沿横向延伸的导向槽,至少两个所述隔板的底端均设有伸入所述导向槽的导向杆。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向槽的槽底与所述导向杆远离对应的隔板的端部间隔设置;和/或,
10.所述导向槽在纵向相对设置的两槽壁均与所述导向杆在纵向上的两侧间隔设置。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壁凹设有至少两个沿所述横向延伸的导向槽,至少两个所述导向槽还沿着纵向间隔设置,各所述隔板的底端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导向杆,至少两个所述导向杆在纵向间隔设置,各所述隔板上的各导向杆分别伸入对应的导向槽内。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出料口具有在横向相间隔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和/或所述第二侧倒圆角设置。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存腔具有沿横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存放区域
和第二存放区域,所述出料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存放区域邻近所述第二存放区域的位置;
14.所述粉条存放盒还包括至少一个伸缩结构,各所述伸缩结构沿横向伸缩并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各所述伸缩结构分别与相邻两所述隔板的顶端连接,相邻两所述隔板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15.相邻两所述隔板处于第一状态时,相邻两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第一存放区,连接相邻两所述隔板的伸缩结构处于展开状态,相邻两所述隔板处于第二状态时,相邻两所述隔板中至少一个位于所述第二存放区,连接相邻两所述隔板的伸缩结构处于收缩状态。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伸缩结构包括两铰接板,两所述铰接板均具有相对设置的连接端和铰接端,两所述铰接板的铰接端铰接,两所述铰接板的连接端分别与对应的隔板铰接。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存腔具有在横向上向间隔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至少两个所述隔板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之间;
18.所述粉条存放盒还包括张紧组件以及驱动装置,所述张紧组件与邻近所述第二侧壁的隔板连接,以使得对应的隔板具有进入所述第二存放区的运动趋势,所述驱动装置与邻近所述第一侧壁的隔板传动连接,以驱动对应的隔板沿横向运动。
1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第一转动轮、第二转动轮以及传动带,
20.所述第一转动轮和所述第二转动轮转动安装于所述顶壁的外表面,所述第一转动轮和所述第二转动轮沿横向间隔设置;
21.所述驱动电机安装于所述第一侧壁外表面,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第一转动轮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转动轮转动;
22.所述传动带与所述第一转动轮以及所述第二转动轮配合,所述传动带与邻近所述第一侧壁的隔板连接,以带动对应的隔板沿横向往复运动。
2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张紧组件包括拉索、定滑轮以及张紧弹簧,所述第二侧壁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拉索的一端与邻近所述第二侧壁的隔板连接,所述拉索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与所述张紧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张紧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盒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所述定滑轮安装于所述第二侧壁的外表面,所述定滑轮与所述拉索配合,以改变所述拉索的受力方向。
2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储存腔在纵向上腔壁贯穿,形成所述进料口;
25.所述粉条存放盒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与所述盒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盖板用于打开或者封盖所述进料口。
26.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粉条下料装置,所述粉条下料装置包括下料组件以及所述粉条存放盒,所述粉条存放盒设置于所述下料组件的上方,所述下料组件用于定量下粉条,所述粉条存放盒包括盒体以及至少两个隔板;其中,
27.所述盒体设有储存腔以及与所述储存腔连通的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储存腔具有在竖向相对设置的顶壁和底壁,所述出料口设于所述底壁;
28.至少两个所述隔板安装于所述储存腔内,至少两个所述隔板均沿竖向延伸且沿横向间隔设置,至少两个所述隔板均可沿横向运动,至少两个所述隔板的运动路径经过所述出料口,相邻两所述隔板之间限定出粉条存放空间;
29.至少两个所述隔板的顶端均与所述顶壁活动连接,至少两个所述隔板的底端均与所述底壁间隔设置,所述底壁凹设有沿横向延伸的导向槽,至少两个所述隔板的底端均设有伸入所述导向槽的导向杆。
30.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智能制餐设备,所述智能制餐设备包括下碗装置、加热装置以及粉条下料装置。
31.本实用新型中的粉条存放盒,可以将粉条储存与两相邻隔板之间的粉条存放空间内,在进行下料时,隔板活动并依次经过出料口,以使得粉条存放空间与出料口连通,粉条存放空间内的粉条从出料口自然落下,从而实现粉条存放盒分批次下料,此外,隔板的上下两端分别受顶壁和底壁的限位,使隔板能够稳定沿横向运动,避免隔板因错位而导致漏粉漏面以及隔板底部直接与盒体内底壁摩擦而导致隔板活动不畅的问题。
附图说明
3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33.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制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实用新型粉条存放盒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本实用新型粉条存放盒一实施例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36.图4为本实用新型粉条存放盒中驱动装置、伸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37.图5为本实用新型粉条存放盒中交接板的结构示意图;
38.图6为本实用新型粉条存放盒中部分盒体与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39.图7为本实用新型粉条存放盒一实施例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40.图8为本实用新型粉条存放盒一实施例拆除部分盒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41.附图标号说明:
42.[0043][0044]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46]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47]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48]
请参阅图1以及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粉条存放盒100,应用于智能制餐设备的粉条下料装置,粉条存放盒100包括盒体10以及至少两个隔板20;其中,盒体10设有储存腔11以及与储存腔11连通的进料口12和出料口13,储存腔11具有在竖向相对设置的顶壁14和底壁15,出料口13设于底壁15;
[0049]
至少两个隔板20安装于储存腔11内,至少两个隔板20均沿竖向延伸且沿横向101间隔设置,至少两个隔板20均可沿横向101运动,至少两个隔板20的运动路径经过出料口13,相邻两隔板20之间限定出粉条存放空间22;
[0050]
至少两个隔板20的顶端均与顶壁14活动连接,至少两个隔板20的底端均与底壁15间隔设置,底壁15凹设有沿横向101延伸的导向槽151,至少两个隔板20的底端均设有伸入导向槽151的导向杆21。
[0051]
上述盒体10与隔板20均可以采用塑料、金属等材质制成,上述隔板20可以通过人为作用控制隔板20的移动,例如,隔板20的一侧边凸设有操作部,盒体10一侧对应贯穿有让位通道,操作部穿过让位通道并延伸至盒体10外侧,以供用户操作,用户可以通过推拉操作部以调整隔板20的位置。
[0052]
该隔板20一般通过驱动装置50进行驱动,例如,隔板20顶部垂直于板面方向贯穿有螺纹孔,驱动装置50包括电机以及螺杆,螺杆与电机的输出轴同轴固定,螺杆还与隔板20通过螺纹孔螺纹连接,以使得电机能够驱动隔板20沿垂直于板面方向运动;该隔板20的具体驱动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的限定。
[0053]
两隔板20的顶端均与顶壁14活动连接的方式多样,隔板20的顶端可以与顶壁14滑动连接,例如,各隔板20的顶端的周边凸设有定位凸起,盒体10内顶壁14对应凹设有滑槽,定位凸起滑动装配于滑槽内,滑槽沿横向101延伸。
[0054]
隔板20的顶端还可以与顶壁14转动连接,例如,各隔板20的顶端固定有轴套,各轴套与同一枢轴转动连接,枢轴与盒体10相固定,以使得个隔板20能够沿垂直于自身板面方向绕枢轴转动,以实现各隔板20折叠或展开,盒体10的底壁15设置为曲面以与隔板20的转动弧线相适配;该隔板20与盒体10的实施方式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进一步的限定。
[0055]
本实用新型中的粉条存放盒100,可以将粉条储存与两相邻隔板20之间的粉条存放空间22内,在进行下料时,隔板20活动并依次经过出料口13,以使得粉条存放空间22与出料口13连通,粉条存放空间22内的粉条从出料口13自然落下,从而实现粉条存放盒100分批次下料,此外,隔板20的上下两端分别受顶壁14和底壁15的限位,使隔板20能够稳定沿横向101运动,避免隔板20因错位而导致漏粉漏面以及隔板20底部直接与盒体10内底壁15摩擦而导致隔板20活动不畅的问题。
[0056]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导向槽151的槽底与导向杆21远离对应的隔板20的端部间隔设置;进一步地,导向槽151在纵向102相对设置的两槽壁均与导向杆21在纵向102上的两侧间隔设置。如此设置,避免导向杆21与导向槽151的槽壁摩擦而导致隔板20活动受阻或者产生异响,使隔板20活动更加顺畅。
[005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底壁15凹设有至少两个沿横向延伸的导向槽151,至少两个导向槽151还沿着纵向间隔设置,各隔板20的底端对应设置有至少两个导向杆21,至少两个导向杆21在纵向间隔设置,各隔板20上的各导向杆21分别伸入对应的导向槽151内。如此设置,通过两导向杆21对隔板20进行限位,隔板20不仅在纵向移动受限位,隔板20自转也受到限位,整机结构更加稳固。
[0058]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出料口13具有在横向相间隔设置的第一侧131和第二侧132,第一侧131和/或第二侧132倒圆角设置。如此设置,隔板20底边在穿过出料口13
并靠近第一侧131或第二侧132时,可以通过圆角平滑地过渡,避免隔板20因装配误差而导致在隔板20底边与第一侧131或第二侧132相顶,导致磕损的问题。
[005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储存腔11具有沿横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存放区域111和第二存放区域112,出料口13设置于第一存放区域111邻近第二存放区域112的位置;粉条存放盒100还包括至少一个伸缩结构30,各伸缩结构30沿横向伸缩并具有展开状态和收缩状态,各伸缩结构30分别与相邻两隔板20的顶端连接,相邻两隔板2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0060]
相邻两隔板20处于第一状态时,相邻两隔板20位于第一存放区,连接相邻两隔板20的伸缩结构30处于展开状态,相邻两隔板20处于第二状态时,相邻两隔板20中至少一个位于第二存放区,连接相邻两隔板20的伸缩结构30处于收缩状态。通过上述方案,经过出料口13的相邻隔板20之间的粉条排放干净,从而可以叠放在一起,节省了盒体10内的空间,储存腔11空间利用率更高。
[0061]
上述伸缩结构30由多种,例如该伸缩结构30为弹簧,弹簧受拉于两相邻隔板20之间,当两相邻隔板20之间的粉条排放干净后,弹簧收缩,两相邻隔板20在弹簧的作用下相靠近。
[0062]
请结合参阅图4和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伸缩结构30包括两铰接板31,两铰接板31均具有相对设置的连接端311和铰接端312,两铰接板31的铰接端312铰接,两铰接板31的连接端311分别与对应的隔板20铰接。这样相邻两隔板20相靠近时,两铰接板31相对转动并收缩在一起,当响铃两隔板20相远离时,两铰接板31相对转动并展开。
[006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隔板20的顶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凸耳,两凸耳之间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与相应的铰链转动连接。
[0064]
请结合参阅图6至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储存腔11具有在横向上向间隔设置的第一侧壁131和第二侧壁132,至少两个隔板20位于第一侧壁131和第二侧壁132之间;粉条存放盒100还包括张紧组件40以及驱动装置50,张紧组件40与邻近第二侧壁132的隔板20连接,以使得对应的隔板20具有进入第二存放区的运动趋势,驱动装置50与邻近第一侧壁131的隔板20传动连接,以驱动对应的隔板20沿横向运动。
[0065]
通过上述方案,当隔板20均处于第一存放区时,横向上两侧的两隔板20分别受到驱动装置50和张紧组件40的拉力作用,各隔板20之间受到伸缩结构30的拉力作用,从而使得各隔板20处于展开状态,以便于加注物料,粉条存放盒100进行下料时,驱动装置50推动隔板20向第二存放区域112移动,当隔板20均进入第二存放区域112后,隔板20在横向上受到驱动装置50和盒体10侧壁的约束,从而使隔板20折叠起来,伸缩结构30处于收缩状态。
[0066]
上述驱动装置50的结构多样,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50包括电机和丝杠,丝杠沿横向延伸并且邻近顶壁14设置,电机与丝杠传动连接,以驱动丝杠转动,远离第二存放区域112的隔板20的顶端均设置有丝杠螺母,丝杠螺母均与丝杠连接。如此设置,驱动装置50在驱动丝杠转动时,丝杠通过丝杠螺母带动隔板20沿横向滑动。
[0067]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驱动装置50包括驱动电机51、第一转动轮52、第二转动轮53以及传动带54,第一转动轮52和第二转动轮53转动安装于顶壁14的外表面,第一转动轮52和第二转动轮53沿横向间隔设置;驱动电机51安装于第一侧壁131外表面,驱动电机51的输出轴与第一转动轮52连接,以驱动第一转动轮52转动;传动带54与第一转动轮52
以及第二转动轮53配合,传动带54与邻近第一侧壁131的隔板20连接,以带动对应的隔板20沿横向往复运动。
[0068]
上述方案通过皮带传动,这样在隔板20行进过程中受到较大的阻力时,皮带会发生打滑,从而避免电机由于过载而损坏。
[0069]
张紧组件40的结构多样,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张紧组件40包括两磁吸件,一磁吸件安装于横向上靠近第二存放区的侧壁,另一磁吸件安装于靠近第二存放区的隔板20上,两磁吸件磁性相吸,从而使隔板20具有向第二存放区运动的趋势。
[007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张紧组件40包括拉索41、定滑轮43以及张紧弹簧42,第二侧壁132贯穿设置有通孔181,拉索41的一端与邻近第二侧壁132的隔板20连接,拉索41的另一端穿过通孔181并与张紧弹簧42的一端连接,张紧弹簧42的另一端与盒体10的外壁固定连接,定滑轮43安装于第二侧壁132的外表面,定滑轮43与拉索41配合,以改变拉索41的受力方向。
[0071]
如此设置,利用弹簧通过拉索41拉动隔板20,对其余部件的影响较小,张紧组件40整体的空间占用较小,方便其他部件的排布,此外,利用定滑轮43可以减少拉索41与盒体10之间的磨损,避免箱体对拉索41形成阻力。
[0072]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落面装置还包括定位杆16,定位杆16的两端安装于箱体的内侧壁的顶部,且定位杆16沿箱体的长度方向延伸,隔板20的顶部对应开设有供定位杆16装配的滑孔。如此设置,定位杆16可以限制隔板20沿横向前倾或后仰,还能够限制隔板20沿纵向的滑动,结构更加稳固。
[0073]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储存腔11在纵向上腔壁贯穿,形成进料口12;粉条存放盒100还包括盖板,盖板与盒体10可拆卸连接,盖板用于打开或者封盖进料口12。如此设置,在隔板20处于第一存放空间时,用户可以通过盒体10侧壁的进料口12进行进料,使用方便。
[0074]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粉条下料装置300,粉条下料装置300包括下料组件200以及粉条存放盒100,粉条存放盒100设置于下料组件200的上方,下料组件200用于定量下粉条。由于粉条下料装置300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
[0075]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下料组件200包括安装支架以及闸刀,安装支架设置有下料通道,闸刀活动安装于安装支架并能够封堵或打开下料通道。
[0076]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智能制餐设备1000,智能制餐设备1000包括下碗装置400、加热装置600以及粉条下料装置300。下碗装置400用于将碗放置于一预设工位上,粉条下料装置300用于将物料下放至预设工位的碗内,加热装置600用于对碗内的粉条进行加热。
[0077]
下碗装置400可以是输送机,输送机设置有输送带用于承载碗,输送带将碗输送至预设工位,下碗装置400还可以是机械臂,抓取碗并放置于预设工位;加热装置600可以是微波炉、电磁炉等,在此对下碗装置400以及加热装置600均不做具体的限定。
[0078]
该智能制餐设备还包括外壳1001、安装于外壳1001的皮带输送装置500、粉条下料装置300、下调料装置700以及打包装置800,该皮带输送装置500设置有下碗工位510、下食材工位520、下面工位530、加热工位540、下调料工位550以及打包工位560,该下碗装置300在下碗工位510下碗,该粉条下料装置300在下食材工位520向碗内下食材,该下食材装置
600在下面工位530向碗内下面条,该加热装置900在加热工位540加热碗内的食材,该下调料装置700在下调料工位550向碗内下调料,该打包装置800在打包工位560将产品打包。
[0079]
该智能制餐设备1000启动后该下碗装置400启动在下碗工位510下碗,该皮带输送装置500将下碗工位510的碗输送至下食材工位520,该粉条下料装置300启动向碗里下米粉或面条,该皮带输送装置500将下食材工位520的碗输送至下面工位530,该下食材装置600启动向碗里下制餐所需的其他食材,该皮带输送装置500将下面工位530的碗输送至加热工位540,该加热装置900加热碗中的食材,该皮带输送装置500将加热工位540的碗输送至下调料工位550,该下调料装置700启动向碗里下调料,该皮带输送装置500将下调料工位550的碗输送至打包工位560,该打包装置800将碗打包,该皮带输送装置500将打包工位560的碗递出给用户。
[008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