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后车身总成的制作方法-j9九游会真人

文档序号:34876252发布日期:2023-07-24 04:30阅读:13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辆后车身总成。


背景技术:

2.在现有乘用车中,后轮壳部位是车身重量的组成部分,连接车架、侧围及后地板;既是后减震器的安装部位又是后排安全带安装位置;后轮壳区域的传力结构决定了该区域的刚/强度直接影响车辆的整体性能及乘员舒适性;现有车型中,后轮壳直接与侧围内板连接,加强结构偏弱,传力结构不合理,车身结构强度不足,使用过程中,遇到外界载荷冲击,舒适性偏低。
3.因此,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一种车辆后车身总成,能够使后轮壳区域形成稳定的传力结构,满足车身刚/强度,提高司乘人员驾驶乘坐体感,满足舒适性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车辆后车身总成,能够使后轮壳区域形成稳定的传力结构,满足车身刚/强度,提高司乘人员驾驶乘坐体感,满足舒适性需求。
5.本实用新型的车辆后车身总成,包括前功能横梁、后功能横梁、左纵梁后段和右纵梁后段,所述前功能横梁、后功能横梁、左纵梁后段和右纵梁后段连接合围构成具有传力腔的矩形框架;还包括连接于矩形框架横向左侧的左后轮壳和连接于矩形框架横向右侧的右后轮壳,还包括位于矩形框架顶部的顶盖横梁,所述左后轮壳和右后轮壳通过顶盖横梁连接。
6.进一步,还包括后侧围左侧加强件ⅰ和后侧围右侧加强件ⅰ,所述后侧围左侧加强件ⅰ将左后轮壳的横向前端和顶盖横梁的左端连接,所述后侧围右侧加强件ⅰ将右后轮壳的横向前端和顶盖横梁的右端连接。
7.进一步,还包括后侧围左侧加强件ⅱ和后侧围右侧加强件ⅱ,所述后侧围左侧加强件ⅱ将左后轮壳的横向中部和顶盖横梁的左端连接,所述后侧围右侧加强件ⅱ将右后轮壳的横向中部和顶盖横梁的右端连接。
8.进一步,还包括侧围后内蒙皮上段左段和侧围后内蒙皮上段右段,所述侧围后内蒙皮上段左段的后端与顶盖横梁的左端连接,所述侧围后内蒙皮上段右段的后端与顶盖横梁的右端连接;
9.所述后侧围左侧加强件ⅰ的顶端向上延伸连接至侧围后内蒙皮上段左段的纵向中部,所述后侧围右侧加强件ⅰ的顶端向上延伸连接至侧围后内蒙皮上段右段的纵向中部。
10.进一步,还包括左侧d柱和右侧d柱,所述左侧d柱的顶端和顶盖横梁的左端连接,所述右侧d柱的顶端和顶盖横梁的右端连接。
11.进一步,还包括左后侧围内板加强件和右后侧围内板加强件,所述后侧围左侧加强件ⅱ的顶端连接至左后侧围内板加强件的横向中部,所述后侧围右侧加强件ⅱ的顶端连
接至右后侧围内板加强件的横向中部。
12.进一步,所述左后侧围内板加强件的前端连接至后侧围左侧加强件ⅰ高度方向的中部,所述左后侧围内板加强件的后端连接至左侧d柱高度方向的中部;
13.所述右后侧围内板加强件的前端连接至右侧围左侧加强件ⅰ高度方向的中部,所述右后侧围内板加强件的后端连接至右侧d柱高度方向的中部。
14.进一步,还包括左侧d柱补强件和右侧d柱补强件,所述左侧d柱补强件将左侧d柱的顶端、顶盖横梁的左端和侧围后内蒙皮上段左段的后端连接,所述右侧d柱补强件将右侧d柱的顶端、顶盖横梁的右端和侧围后内蒙皮上段右段的后端连接。
15.进一步,所述后功能横梁在横向的截形呈“几”字形。
16.进一步,还包括左后轮壳加强件和右后轮壳加强件,所述左后轮壳加强件由覆盖在左后轮壳的横向中部,所述左后轮壳加强件的顶端与后侧围左侧加强件ⅱ的底端连接,所述右后轮壳加强件的顶端与后侧围右侧加强件ⅱ的底端连接。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车辆后车身总成,前功能横梁、后功能横梁、左纵梁后段和右纵梁后段连接合围构成具有传力腔的矩形框架;后功能横梁的横向中部向下凹陷凸出于左、右纵梁高度方向的底面,以形成在高度方向较大的空间,并使得车辆的底部结构具备良好的抗扭性能;还包括连接于矩形框架横向左侧的左后轮壳和连接于矩形框架横向右侧的右后轮壳,还包括位于矩形框架顶部的顶盖横梁,所述左后轮壳和右后轮壳通过顶盖横梁连接,使得车辆后段在纵向的投影上呈封闭的环形;使得车辆纵向后段的整体具备多条传力途径,发生侧碰时能够以车辆后段为整体受力,能够使后轮壳区域形成稳定的传力结构,满足车身刚/强度,提高司乘人员驾驶乘坐体感,满足舒适性需求。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的a-a向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的横向为本方案装配在车辆上时车辆的宽度方向,所述的纵向为本方案装配在车辆上时车辆的长度方向,所述的高度方向为本方案装配在车辆上时车辆的高度方向,所述的前、后在纵向上方向相反,所述的前在纵向靠近车辆的车头,所述的左、右在横向上方向相反,所述的左、右为车辆行进时横向中部的左、右,在此不再赘述;
24.本实施例中的车辆后车身总成包括前功能横梁1、后功能横梁2、左纵梁后段3和右纵梁后段4,如图所示,所述前功能横梁1和后功能横梁2与横向平行,所述左纵梁后段3和右纵梁后段4与纵向平行,所述前功能横梁1、后功能横梁2、左纵梁后段3和右纵梁后段4连接合围构成具有传力腔的矩形框架;使得车辆底部后段的横向传力路径为沿纵向布置的两
条,提升车辆底部后段的结构强度,满足碰撞传力需求,同时提升车辆行驶稳定性,提升车辆驾乘体感,所述前功能横梁1在纵向位于后功能横梁2的前侧,所述后功能横梁2在横向的截形呈“几”字形,以使得后功能横梁2的横向中部向下凹陷凸出于左、右纵梁高度方向的底面,以形成在高度方向较大的空间,并使得车辆的底部结构具备良好的抗扭性能,所述后功能梁用于安装备胎,所述前功能横梁1的横向左端通过左连接件与左纵梁后段3连接,所述前功能横梁1的横向右端通过右连接件与右纵梁后段4连接,提升车辆底部的结构强度和刚度,尤其是前功能横梁1在左纵梁和右纵梁上连接处的结构强度,能够形成稳定的传力结构,满足车身刚/强度需求;
25.还包括连接于矩形框架横向左侧的左后轮壳5和连接于矩形框架横向右侧的右后轮壳6,还包括位于矩形框架顶部的顶盖横梁7,所述左后轮壳5和右后轮壳6通过顶盖横梁7连接,使得车辆后段在纵向的投影上呈封闭的环形;使得车辆纵向后段的整体具备多条传力途径,发生侧碰时能够以车辆后段为整体受力,能够使后轮壳区域形成稳定的传力结构,满足车身刚/强度的需求,提高司乘人员驾驶乘坐体感,满足舒适性需求。
26.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后侧围左侧加强件ⅰ8和后侧围右侧加强件ⅰ9,所述后侧围左侧加强件ⅰ8将左后轮壳5的横向前端和顶盖横梁7的左端连接,所述后侧围右侧加强件ⅰ9将右后轮壳6的横向前端和顶盖横梁7的右端连接;还包括侧围后内蒙皮上段左段12和侧围后内蒙皮上段右段13,所述侧围后内蒙皮上段左段12的后端与顶盖横梁7的左端连接,所述侧围后内蒙皮上段右段13的后端与顶盖横梁7的右端连接;所述后侧围左侧加强件ⅰ8的顶端向上延伸连接至侧围后内蒙皮上段左段12的纵向中部,所述后侧围右侧加强件ⅰ9的顶端向上延伸连接至侧围后内蒙皮上段右段13的纵向中部。也即,后侧围左侧加强件ⅰ8通过侧围后内蒙皮上段左段12与顶盖横梁7的左端连接,后侧围右侧加强件ⅰ9通过侧围后内蒙皮上段右段13与顶盖横梁7的右端连接,更进一步的,如图所示,侧围后内蒙皮上段左段12和侧围后内蒙皮上段右段13平行于纵向布置,且分别对应连接于顶盖横梁7的横向两端,后侧围左侧加强件ⅰ8由左后轮壳5横向前端的顶部向上延伸连接至侧围后内蒙皮上段左段12的纵向中部,后侧围右侧加强件ⅰ9由右后轮壳6横向前端的顶部向上延伸连接至侧围后内蒙皮上段右段13的纵向中部,并且后侧围右侧加强件ⅰ9高度方向的中部沿纵向向后凹陷,后侧围左侧加强件ⅰ8高度方向的中部沿纵向向后凹陷,使得后侧围左侧加强件ⅰ8和后侧围右侧加强件ⅰ9均为具有弯曲弧度的曲梁构型;满足车辆的结构强度需求以及抗扭强度需求,更是能够提供完整且连续的由左后轮壳5或者右后轮壳6向上传力形成闭合环状的传力途径,同时该构型还能够提升车辆后段的结构紧凑性,降低振动噪音,提升乘坐人员的舒适性,同时结构强度有所提升,能减少左、右侧钣金件侧碰后向内的凹陷程度,提高乘坐人员的安全性。
27.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左侧d柱14和右侧d柱15,所述左侧d柱14的顶端和顶盖横梁7的左端连接,所述右侧d柱15的顶端和顶盖横梁7的右端连接;还包括左侧d柱补强件18和右侧d柱补强件19,所述左侧d柱补强件18将左侧d柱14的顶端、顶盖横梁7的左端和侧围后内蒙皮上段左段12的后端连接,所述右侧d柱补强件19将右侧d柱15的顶端、顶盖横梁7的右端和侧围后内蒙皮上段右段13的后端连接;进一步满足连接节点的结构强度,防止碰撞时由连接节点率先发生形变,提升传力途径的传力可靠性,提升安全防护性,满足车身后段呈环状的传力构型,满足车身刚/强度,提高司乘人员驾驶乘坐体感,满足舒适性需求。
28.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左后侧围内板加强件16和右后侧围内板加强件17,所述左后侧围内板加强件16的前端连接至后侧围左侧加强件ⅰ8高度方向的中部,所述左后侧围内板加强件16的后端连接至左侧d柱14高度方向的中部;所述右后侧围内板加强件17的前端连接至右侧围左侧加强件ⅰ高度方向的中部,所述右后侧围内板加强件17的后端连接至右侧d柱15高度方向的中部;
29.左后侧围内板加强件16和右后侧围内板加强件17在本方案中的布置能够进一步满足位于车辆顶部的传力构型,车辆上段的结构强度和传力稳定性均得到提升,并且具备多传力通道的特点,能够满足车辆的安全防护需求,如图所示的,左后侧围内板加强件16将后侧围左侧加强件ⅰ8和左侧d柱14连接,右后侧围内板加强件17将后侧围右侧加强件ⅰ9和右侧d柱15连接,使得形成位于车辆后段左侧上方的左上吸能腔和位于车辆后段右侧上方的右上吸能腔,进一步提升车辆后段总成的结构强度,以及满足吸振需求,降低行车的振动噪音,降低车辆碰撞时的向内溃缩,提升乘车人员的安全性和乘车舒适性;
30.还包括后侧围左侧加强件ⅱ10和后侧围右侧加强件ⅱ11,所述后侧围左侧加强件ⅱ10将左后轮壳5的横向中部通过左后侧围内板加强件16和顶盖横梁7的左端连接,所述后侧围右侧加强件ⅱ11将右后轮壳6的横向中部通过右后侧围内板加强件17和顶盖横梁7的右端连接;
31.所述后侧围左侧加强件ⅱ10的顶端连接至左后侧围内板加强件16的横向中部,所述后侧围右侧加强件ⅱ11的顶端连接至右后侧围内板加强件17的横向中部;使得后侧围左侧加强件ⅱ10与左后侧围内板加强件16构成“t”形的传力构型,后侧围右侧加强件ⅱ11与右后侧围内板加强件17构成“t”形的传力构型,使得由左后轮壳5或者右后轮壳6传递的能量进一步向上延伸至车辆的顶盖横梁7上,同时提升车辆后段整体的结构强度,后侧围左侧加强件ⅱ10和后侧围右侧加强件ⅱ11的使用能够进一步提高左后轮壳5和右后轮壳6在后车身中的结构强度,满足左后轮壳5和右后轮壳6的结构强度需求,进而满足后车身总成整体的稳定传力需求;如图所示的,后侧围左侧加强件ⅱ10将左后侧围内板加强件16和左后轮壳5连接,后侧围右侧加强件ⅱ11将右后侧围内板加强件17和右后轮壳6连接,使得形成位于车辆后段左侧下方的左下吸能腔和位于车辆后段右侧下方的右下吸能腔,进一步提升车辆后段总成的结构强度,以及满足吸振需求,降低行车的振动噪音,降低车辆碰撞时的向内溃缩,提升乘车人员的安全性和乘车舒适性。
32.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左后轮壳加强件20和右后轮壳加强件21,所述左后轮壳加强件20覆盖在左后轮壳5的横向中部,所述左后轮壳加强件20的顶端与后侧围左侧加强件ⅱ10的底端连接,所述右后轮壳加强件21覆盖在右后轮壳6的横向中部,所述右后轮壳加强件21的顶端与后侧围右侧加强件ⅱ11的底端连接。进一步提高左后轮壳5和右后轮壳6的结构强度,满足传力稳定的需求,同时降低传力薄弱点处发生振动。
33.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