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坐垫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行车坐垫用泡绵。
背景技术:
2.自行车坐垫是骑行时与屁股直接接触的自行车配件,而在自行车坐垫选择的过程中,舒适性时尤为重要的,目前常见的坐垫表面由皮革包裹,其内部填充有海绵,这种结构虽然能够提高设备的柔软性,但是海绵受压后其抗震效果将大大降低,导致使用者久坐后的舒适性降低。
3.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坐垫用泡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坐垫用泡绵,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行车坐垫用泡绵,包括坐垫主体,所述坐垫主体的中段位置处开设有v型槽,所述v型槽的内部靠近其开口的位置处固定有连接板,所述坐垫主体的内部对称开设有减震腔,所述减震腔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减震弹簧;
6.所述坐垫主体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上表面通过胶合固定有第一泡棉垫,所述第一泡棉垫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二泡棉垫,且第一泡棉垫的上下表面均匀开设有相互交错的球面槽,所述球面槽端额内部通过胶合固定有球面橡胶板。
7.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泡棉垫的上表面固定有皮垫,所述皮垫的上表面喷涂有抗紫外涂层。
8.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坐垫主体的上表面为弧面结构,所述连接板为橡胶材质的构件。
9.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坐垫主体的下表面对称固定有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之间可拆卸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焊接有连接管。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坐垫主体的前端设有前挡凸头,且坐垫主体的后端对称设有后挡凸头。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皮垫的下表面与第二泡棉垫之间安装有加强网,所述加强网由钢丝编织而成。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坐垫主体内部的第一泡棉垫、第二泡棉垫的设置,提高设备的柔软性,在球面槽、球面橡胶板的设置下,使得第一泡棉垫具备优良的缓冲效果;另外,在减震腔与减震弹簧的设置下,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抗震效果;通过前挡凸头、后挡凸头的设置使得坐垫主体与使用者更加贴合,从而增大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舒适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一种自行车坐垫用泡绵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一种自行车坐垫用泡绵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一种自行车坐垫用泡绵中坐垫主体的俯视图;
16.图4为一种自行车坐垫用泡绵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5为一种自行车坐垫用泡绵中坐垫主体的内部层次结构图。
18.图中:1、坐垫主体;11、皮垫;12、基层;13、第一泡棉垫;14、第二泡棉垫;15、球面槽;16、球面橡胶板;2、前挡凸头;3、后挡凸头;4、v型槽;5、连接板;6、支架;7、转轴;8、连接管;9、减震腔;10、减震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19.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自行车坐垫用泡绵,包括坐垫主体1,坐垫主体1的中段位置处开设有v型槽4,通过v型槽4的设置,实现坐垫主体1的通风效果,从而避免使用者长期使用时出汗,v型槽4的内部靠近其开口的位置处固定有连接板5,坐垫主体1的内部对称开设有减震腔9,减震腔9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减震弹簧10,在减震腔9与减震弹簧10的设置下,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抗震效果;
20.坐垫主体1包括基层12,基层12的上表面通过胶合固定有第一泡棉垫13,第一泡棉垫13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二泡棉垫14,且第一泡棉垫13的上下表面均匀开设有相互交错的球面槽15,球面槽15端额内部通过胶合固定有球面橡胶板16,通过坐垫主体1内部的第一泡棉垫13、第二泡棉垫14的设置,提高设备的柔软性,在球面槽15、球面橡胶板16的设置下,使得第一泡棉垫13具备优良的缓冲效果,第二泡棉垫14的上表面固定有皮垫11,皮垫11的上表面喷涂有抗紫外涂层,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皮垫11的下表面与第二泡棉垫14之间安装有加强网,加强网由钢丝编织而成,提高设备的强度。
21.在图3和图4中,坐垫主体1的上表面为弧面结构,使得设备与使用者更加贴合,提高舒适性,连接板5为橡胶材质的构件,提高设备的缓冲效果。
22.在图2中,坐垫主体1的下表面对称固定有支架6,两个支架6之间可拆卸固定有转轴7,转轴7的外侧焊接有连接管8,通过转轴7与支架6的设置,实现转轴7的调节,继而实现坐垫主体1与水平面夹角的调节,提高设备的实用性。
23.在图2和图4中,坐垫主体1的前端设有前挡凸头2,且坐垫主体1的后端对称设有后挡凸头3,通过前挡凸头2、后挡凸头3的设置使得坐垫主体1与使用者更加贴合,从而增大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舒适性。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通过转轴7与支架6的设置,实现转轴7的调节,继而实现坐垫主体1与水平面夹角的调节,提高设备的实用性,通过坐垫主体1内部的第一泡棉垫13、第二泡棉垫14的设置,提高设备的柔软性,在球面槽15、球面橡胶板16的设置下,使得第一泡棉垫13具备优良的缓冲效果;另外,在减震腔9与减震弹簧10的设置下,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抗震效果;通过前挡凸头2、后挡凸头3的设置使得坐垫主体1与使用者更加贴合,从而增大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舒适性,通过v型槽4的设置,实现坐垫主体1的通风效果,从而避免使用者长期使用时出汗。
技术特征:
1.一种自行车坐垫用泡绵,包括坐垫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主体(1)的中段位置处开设有v型槽(4),所述v型槽(4)的内部靠近其开口的位置处固定有连接板(5),所述坐垫主体(1)的内部对称开设有减震腔(9),所述减震腔(9)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减震弹簧(10);所述坐垫主体(1)包括基层(12),所述基层(12)的上表面通过胶合固定有第一泡棉垫(13),所述第一泡棉垫(13)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二泡棉垫(14),且第一泡棉垫(13)的上下表面均匀开设有相互交错的球面槽(15),所述球面槽(15)端额内部通过胶合固定有球面橡胶板(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坐垫用泡绵,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泡棉垫(14)的上表面固定有皮垫(11),所述皮垫(11)的上表面喷涂有抗紫外涂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坐垫用泡绵,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主体(1)的上表面为弧面结构,所述连接板(5)为橡胶材质的构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坐垫用泡绵,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主体(1)的下表面对称固定有支架(6),两个所述支架(6)之间可拆卸固定有转轴(7),所述转轴(7)的外侧焊接有连接管(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坐垫用泡绵,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垫主体(1)的前端设有前挡凸头(2),且坐垫主体(1)的后端对称设有后挡凸头(3)。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坐垫用泡绵,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垫(11)的下表面与第二泡棉垫(14)之间安装有加强网,所述加强网由钢丝编织而成。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坐垫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行车坐垫用泡绵,所述坐垫主体的中段位置处开设有v型槽,所述v型槽的内部靠近其开口的位置处固定有连接板,所述坐垫主体的内部对称开设有减震腔,所述减震腔的内部等间距安装有减震弹簧;所述坐垫主体包括基层,所述基层的上表面通过胶合固定有第一泡棉垫,所述第一泡棉垫的上表面固定有第二泡棉垫。通过坐垫主体内部的第一泡棉垫、第二泡棉垫的设置,提高设备的柔软性,在球面槽、球面橡胶板的设置下,使得第一泡棉垫具备优良的缓冲效果;在减震腔与减震弹簧的设置下,进一步提高设备的抗震效果;通过前挡凸头、后挡凸头的设置使得坐垫主体与使用者更加贴合,进一步提高舒适性。进一步提高舒适性。进一步提高舒适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俊许 陈明宗 陈文辉 林明 范郑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方德泡绵制品厂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4
技术公布日:2023/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