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工效率高的钻孔抛光一体设备及零部件加工系统。
背景技术:
2.机械配件,是指企业的施工机械、生产设备、运输设备等替换、维修用的各种零件和配件。如曲轴、活塞、轴承等。
3.现有技术中公开了部分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的发明专利,其中申请号为cn202010580523.3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板材钻孔自抛光一体装置,该专利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般工件上存在许多孔,后期需要通过钻床进行钻孔,钻孔后,工件上孔的边缘通常会产生许多毛刺,这些毛刺会影响工件的装配度,因而在钻孔后需要对两侧孔口处产生的毛刺进行抛光处理,但是现有的钻孔装置仅仅是实现钻孔的功能,即钻孔和对所钻孔的孔口处的抛光处理需要是分开的两步操作,导致像对工件的定位等操作需要进行两次,使得对于工件钻孔处理的整体效率较差,该专利通过设计的竖向主槽、打磨片、钻头以及助钻孔等结构的互相配合下已解决上述问题。
4.现有技术中的机械配件在进行金加工的过程中,多是先进行钻孔工序,然后再对孔洞进行抛光处理,导致机械配件的金加工工序较多,严重制约了机械配件的加工效率,同时在进行抛光作业的过程中,钻头容易遭受组织应力和热应力的影响。
5.基于此,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加工效率高的钻孔抛光一体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机械配件在进行金加工的过程中,多是先进行钻孔工序,然后再对孔洞进行抛光处理,导致机械配件的金加工工序较多,严重制约了机械配件的加工效率,同时在进行抛光作业的过程中,钻头容易遭受组织应力和热应力的影响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加工效率高的钻孔抛光一体设备。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加工效率高的钻孔抛光一体设备,包括工作机台,所述工作机台的顶部装配有对称设置的两组夹持定位机构,用于对各种型号的机械配件进行夹持定位,并且工作机台后侧对应两组夹持定位机构的位置装配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底部装配有钻孔抛光机构,用于在机械配件的表面开设孔洞并对孔洞进行抛光,所述钻孔抛光机构上装配有间距调整机构,用于适应不同工况孔洞的开设和抛光工序,所述钻孔抛光机构装配有热处理机构,用于对开设的孔洞内壁进行热处理。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0.所述夹持定位机构包括龙骨架,所述龙骨架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工作机台的顶部,所述龙骨架的侧端面转动连接有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轴,所述第一螺纹轴远离龙骨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座,所述缓冲座背离龙骨架的一侧设置有夹持定
位座,所述夹持定位座与缓冲座之间通过多个呈线性排列设置的缓冲弹簧固定连接。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2.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活塞杆,所述活塞杆固定安装在工作机台的后侧壁,所述活塞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塞座,并且活塞杆表面对应活塞座的位置活动套接有活塞筒。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4.所述活塞筒的侧端面固定安装有横向驱动件,用于在横向方位调整钻孔抛光机构与夹持定位机构上机械配件之间的位置关系,所述活塞杆顶部对应横向驱动件的位置装配有竖向驱动件,用于在竖向方位调整钻孔抛光机构与机械配件之间的距离。
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6.所述钻孔抛光机构包括机箱,所述机箱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横向驱动件的底部,所述机箱的内部装配有电动马达,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联结套,所述第一联结套转动连接在机箱的底部,所述第一联结套底部的联结口内固定安装有钻头,所述钻头的侧方位设置有抛光轴,所述抛光轴的顶端固定安装在第二联结套底部的联结口内,所述第二联结套与第一联结套之间通过联动装置传动连接。
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8.所述联动装置包括两个联动轮,且两个联动轮分别固定安装在第一联结套和第二联结套的表面,且两个联结套之间通过联动带传动连接。
1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0.所述联动带的一端开设有缓冲槽,并且联动带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缓冲槽内,所述缓冲槽内侧的端面通过支撑弹簧与联动带的对应端固定连接。
2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2.所述间距调整机构包括滑行座,所述滑行座滑动连接在机箱底部所开设的滑行槽内,所述滑行槽内侧的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轴,所述第二螺纹轴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卡接在滑行座的侧端面,并且第二联结套的顶端转动连接在滑行座的底部。
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24.所述热处理机构包括引流扇,所述引流扇固定安装在第一联结套的表面,并且机箱底部对应引流扇以及钻头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弹性伸缩套,所述机箱底部对应弹性伸缩套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切面通过排污管与弹性伸缩套相近的一面连通,所述旋风分离器的顶部通过回流管与活塞筒相近的一面连通,所述活塞筒的表面还通过第一释流管与缓冲罐相近的一面连通,所述缓冲罐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机箱的底部,所述缓冲罐的另一面通过第二释流管与转接套的外弧面接通,所述转接套转动连接在抛光轴的表面,所述抛光轴的轴心为空心,并且抛光轴表面对应空心以及转接套的位置开设通孔,并且抛光轴的底端开设有斜置分流孔。
25.一种零部件加工系统,该零部件加工系统使用了上述一种加工效率高的钻孔抛光一体设备。
26.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7.1、本发明中,混合气流在旋风分离器内完成固气分离后,金属屑经旋风分离器底部的端口排出,携带高温的气流经回流管进入到活塞筒内,而在此过程中,缓冲罐内的高温
高压气流将会通过第二释流管进入到转接套内,随后进入到抛光轴的轴心内,最后经斜置分流孔喷射在孔洞的内侧壁上,对孔洞的内壁进行预加热处理,通过在抛光作业之间对待抛光面进行热处理,进而能够消除抛光面的组织应力和热应力,使抛光面具备优良的抗事故性和抗疲劳性,从而满足实际生产及应用的使用要求,有效地延长了孔洞受力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
28.2、本发明中,第二联结套与第一联结套之间的间距在可控范围内如何调整,均能够通过该联动带保持两者之间力的传输关系,钻头与抛光轴之间具备间距调节功能,且能够保证调节后两者之间的联动关系,使得钻头与抛光轴之间具有稳定的同步关系,在对下一个位点进行钻孔作业时,抛光轴能够对该位点所对应的孔洞进行抛光处理,有效提升了机械配件加工设备的工作效率。
29.3、本发明中,钻头与机械配件发生接触时进行打孔作业,且在此过程中,第一联结套还会利用两个联动轮配合联动带之间的传动关系,将部分扭力传输并作用在第二联结套上,第二联结套在扭力的作用下将会电动抛光轴进行快速旋转动作,实现了抛光与打孔作业的同步进行,有效提升了机械配件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加工效率高的钻孔抛光一体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加工效率高的钻孔抛光一体设备中夹持定位机构与工作机台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加工效率高的钻孔抛光一体设备中夹持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加工效率高的钻孔抛光一体设备中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加工效率高的钻孔抛光一体设备中钻孔抛光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加工效率高的钻孔抛光一体设备中热处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6.图7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加工效率高的钻孔抛光一体设备图6中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37.图8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加工效率高的钻孔抛光一体设备图7中b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38.图9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加工效率高的钻孔抛光一体设备中钻孔抛光机构与热处理机构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39.图10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加工效率高的钻孔抛光一体设备中移动机构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40.图例说明:
41.1、工作机台;2、夹持定位机构;201、龙骨架;202、螺纹筒;203、缓冲座;204、缓冲弹簧;205、夹持定位座;206、第一螺纹轴;3、移动机构;301、活塞杆;302、活塞座;303、活塞筒;304、竖向驱动件;305、横向驱动件;4、钻孔抛光机构;401、机箱;402、第一联结套;403、钻
头;404、第二联结套;405、抛光轴;406、斜置分流孔;407、联动装置;4071、联动带;4072、缓冲槽;4073、支撑弹簧;4074、联动轮;5、间距调整机构;501、滑行座;502、滑行槽;503、第二螺纹轴;6、热处理机构;601、引流扇;602、弹性伸缩套;603、排污管;604、旋风分离器;605、回流管;606、第一释流管;607、缓冲罐;608、第二释流管;609、转接套。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3.请参阅图1-10,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加工效率高的钻孔抛光一体设备,包括工作机台1,工作机台1的顶部装配有对称设置的两组夹持定位机构2,用于对各种型号的机械配件进行夹持定位,并且工作机台1后侧对应两组夹持定位机构2的位置装配有移动机构3,移动机构3的底部装配有钻孔抛光机构4,用于在机械配件的表面开设孔洞并对孔洞进行抛光,钻孔抛光机构4上装配有间距调整机构5,用于适应不同工况孔洞的开设和抛光工序,钻孔抛光机构4装配有热处理机构6,用于对开设的孔洞内壁进行热处理。
44.具体的,如图1-5所示,夹持定位机构2包括龙骨架201,龙骨架201的底部固定连接在工作机台1的顶部,龙骨架201的侧端面转动连接有螺纹筒202,螺纹筒202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轴206,第一螺纹轴206远离龙骨架2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缓冲座203,缓冲座203背离龙骨架201的一侧设置有夹持定位座205,夹持定位座205与缓冲座203之间通过多个呈线性排列设置的缓冲弹簧204固定连接,移动机构3包括活塞杆301,活塞杆301固定安装在工作机台1的后侧壁,活塞杆30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活塞座302,并且活塞杆301表面对应活塞座302的位置活动套接有活塞筒303,活塞筒303的侧端面固定安装有横向驱动件305,用于在横向方位调整钻孔抛光机构4与夹持定位机构2上机械配件之间的位置关系,活塞杆301顶部对应横向驱动件305的位置装配有竖向驱动件304,用于在竖向方位调整钻孔抛光机构4与机械配件之间的距离,钻孔抛光机构4包括机箱401,机箱401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横向驱动件305的底部,机箱401的内部装配有电动马达,电动马达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联结套402,第一联结套402转动连接在机箱401的底部,第一联结套402底部的联结口内固定安装有钻头403,钻头403的侧方位设置有抛光轴405,抛光轴405的顶端固定安装在第二联结套404底部的联结口内,第二联结套404与第一联结套402之间通过联动装置407传动连接。
45.实施方式具体为:在对机械配件进行打孔作业时,先控制横向驱动件305带动钻头403在横向方位前后移动,待钻头403移动至加工位点的正上方后,控制竖向驱动件304带动钻头403下行,钻头403在向机械配件靠近的过程中,控制电动马达运行,电动马达在工作的过程中,其输出轴会通过第一联结套402带动钻头403进行快速旋转动作,并在钻头403与机械配件发生接触时进行打孔作业,且在此过程中,第一联结套402还会利用两个联动轮4074配合联动带4071之间的传动关系,将部分扭力传输并作用在第二联结套404上,第二联结套404在扭力的作用下将会电动抛光轴405进行快速旋转动作,实现了抛光与打孔作业的同步进行,有效提升了机械配件的生产效率。
46.具体的,如图4-7所示,联动装置407包括两个联动轮4074,且两个联动轮4074分别
固定安装在第一联结套402和第二联结套404的表面,且两个联结套之间通过联动带4071传动连接,联动带4071的一端开设有缓冲槽4072,并且联动带4071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缓冲槽4072内,缓冲槽4072内侧的端面通过支撑弹簧4073与联动带4071的对应端固定连接,间距调整机构5包括滑行座501,滑行座501滑动连接在机箱401底部所开设的滑行槽502内,滑行槽502内侧的端面转动连接有第二螺纹轴503,第二螺纹轴503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螺纹套卡接在滑行座501的侧端面,并且第二联结套404的顶端转动连接在滑行座501的底部。
47.实施方式具体为:在对机械配件进行打孔作业时,先控制横向驱动件305带动钻头403在横向方位前后移动,待钻头403移动至加工位点的正上方后,控制竖向驱动件304带动钻头403下行,钻头403在向机械配件靠近的过程中,控制电动马达运行,电动马达在工作的过程中,其输出轴会通过第一联结套402带动钻头403进行快速旋转动作,并在钻头403与机械配件发生接触时进行打孔作业,且在此过程中,第一联结套402还会利用两个联动轮4074配合联动带4071之间的传动关系,将部分扭力传输并作用在第二联结套404上,第二联结套404在扭力的作用下将会电动抛光轴405进行快速旋转动作,实现了抛光与打孔作业的同步进行,有效提升了机械配件的生产效率。
48.具体的,如图9和10所示,热处理机构6包括引流扇601,引流扇601固定安装在第一联结套402的表面,并且机箱401底部对应引流扇601以及钻头403的位置处固定连接有弹性伸缩套602,机箱401底部对应弹性伸缩套602的位置固定安装有旋风分离器604,旋风分离器604的切面通过排污管603与弹性伸缩套602相近的一面连通,旋风分离器604的顶部通过回流管605与活塞筒303相近的一面连通,活塞筒303的表面还通过第一释流管606与缓冲罐607相近的一面连通,缓冲罐607的顶部固定连接在机箱401的底部,缓冲罐607的另一面通过第二释流管608与转接套609的外弧面接通,转接套609转动连接在抛光轴405的表面,抛光轴405的轴心为空心,并且抛光轴405表面对应空心以及转接套609的位置开设通孔,并且抛光轴405的底端开设有斜置分流孔406。
49.实施方式具体为:钻头403在对机械配件进行打孔作业的过程中,弹性伸缩套602将会伴随着钻头403的大孔深度进行相应的回缩动作,由于弹性伸缩套602始终对机械配件表面所开设的孔洞起密封作用,因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噪降尘的效果,在较高的程度上避免了金属屑对工作机台1的污染,由于第一联结套402在带动钻头403打孔作业的同时,还能够驱使引流扇601进行引流工作,将会使打孔所产生的金属屑以及高速摩擦所产生的大量热能经排污管603导入到旋风分离器604内,通过将钻头403周围的热量以及碎屑快速导出,一方面,保证了钻头403高阻力作业过程中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避免金属屑与切削面发生摩擦而影响切削面的表面精度,混合气流在旋风分离器604内完成固气分离后,金属屑经旋风分离器604底部的端口排出,携带高温的气流经回流管605进入到活塞筒303内,而在此过程中,缓冲罐607内的高温高压气流将会通过第二释流管608进入到转接套609内,随后进入到抛光轴405的轴心内,最后经斜置分流孔406喷射在孔洞的内侧壁上,对孔洞的内壁进行预加热处理,通过在抛光作业之间对待抛光面进行热处理,进而能够消除抛光面的组织应力和热应力,使抛光面具备优良的抗事故性和抗疲劳性。
50.工作原理,使用时:
51.根据待加工配件的加工位点,分别对两个夹持定位机构2进行调试工作,扭动螺纹
筒202在第一螺纹轴206的表面转动,由于螺纹筒202与龙骨架201之间为转动连接关系,因而在扭力以及螺纹咬合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下,第一螺纹轴206将会在螺纹筒202内作相应的伸缩动作,第一螺纹轴206在此过程中,将会通过缓冲座203以及缓冲弹簧204推动或拉动夹持定位座205在工作机台1的表面滑动,接着将待加工机械配件搭放在两个夹持定位座205上,此时的待加工机械配件的加工位点与钻头403之间可能存在偏差,由于缓冲座203与夹持定位座205之间存在由缓冲弹簧204起支撑作用的缓冲空间,因而通过扭动对应的夹持定位机构2推动待加工机械配件移动,直至待加工机械配件的待加工位点位于钻头403的正下方;
52.接着根据相邻两个钻孔之间的间距调整钻头403与抛光轴405之间的间距,扭动第二螺纹轴503在螺纹套内发生转动,在扭力以及螺纹咬合力的共同作用效果下,滑行座501将会带动第二联结套404以及第二联结套404上的抛光轴405在滑行槽502内进行相应的滑行动作,由于联动带4071在受到拉力的作用且该拉力大于支撑弹簧4073的弹性支撑力时,其一端将会在另一端所开设的缓冲槽4072内进行相应的滑行动作,因而第二联结套404与第一联结套402之间的间距在可控范围内如何调整,均能够通过该联动带4071保持两者之间力的传输关系,钻头403与抛光轴405之间具备间距调节功能,且能够保证调节后两者之间的联动关系,使得钻头403与抛光轴405之间具有稳定的同步关系,在对下一个位点进行钻孔作业时,抛光轴405能够对该位点所对应的孔洞进行抛光处理,有效提升了机械配件加工设备的工作效率;
53.在对机械配件进行打孔作业时,先控制横向驱动件305带动钻头403在横向方位前后移动,待钻头403移动至加工位点的正上方后,控制竖向驱动件304带动钻头403下行,钻头403在向机械配件靠近的过程中,控制电动马达运行,电动马达在工作的过程中,其输出轴会通过第一联结套402带动钻头403进行快速旋转动作,并在钻头403与机械配件发生接触时进行打孔作业,且在此过程中,第一联结套402还会利用两个联动轮4074配合联动带4071之间的传动关系,将部分扭力传输并作用在第二联结套404上,第二联结套404在扭力的作用下将会电动抛光轴405进行快速旋转动作,实现了抛光与打孔作业的同步进行,有效提升了机械配件的生产效率;
54.钻头403在对机械配件进行打孔作业的过程中,弹性伸缩套602将会伴随着钻头403的大孔深度进行相应的回缩动作,由于弹性伸缩套602始终对机械配件表面所开设的孔洞起密封作用,因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降噪降尘的效果,在较高的程度上避免了金属屑对工作机台1的污染,由于第一联结套402在带动钻头403打孔作业的同时,还能够驱使引流扇601进行引流工作,将会使打孔所产生的金属屑以及高速摩擦所产生的大量热能经排污管603导入到旋风分离器604内,通过将钻头403周围的热量以及碎屑快速导出,一方面,保证了钻头403高阻力作业过程中的稳定性,另一方面,避免金属屑与切削面发生摩擦而影响切削面的表面精度,混合气流在旋风分离器604内完成固气分离后,金属屑经旋风分离器604底部的端口排出,携带高温的气流经回流管605进入到活塞筒303内,而在此过程中,缓冲罐607内的高温高压气流将会通过第二释流管608进入到转接套609内,随后进入到抛光轴405的轴心内,最后经斜置分流孔406喷射在孔洞的内侧壁上,对孔洞的内壁进行预加热处理,通过在抛光作业之间对待抛光面进行热处理,进而能够消除抛光面的组织应力和热应力,使抛光面具备优良的抗事故性和抗疲劳性,从而满足实际生产及应用的使用要求,有
效地延长了孔洞受力过程中的稳定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
55.在完成当前位点的打孔作业后,需向上提升钻头403,在此过程中,活塞筒303将会在活塞座302的表面进行相应活塞运动,使得进入到活塞筒303内的高温气体被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待达到一定量值后高温高压气体进入到缓冲罐607内临时存放,待下一次的抛光作业使用,进而提升了能量的利用率。
56.以上,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