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警示灯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警示灯。
背景技术:
2.警示灯作为一种主动式发光警示标志其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以及紧急救援中都发挥了良好的指示效果,特别是在雨、雾、雪等能见度低或夜间低照度情况下,作业人员、行人、车辆作为需要被发现并避让的目标能够得到重点强化保护。
3.但是现有的警示灯的光线透过壳体出射时由于光线的散射作用,导致出光效率降低,无法达到足够的亮度需求,此外现有的警示灯由于内部结构的设计导致整体体积过大,不便于携带。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警示灯无法达到亮度需求,且整体机体较大,不便于携带。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警示灯,采用了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6.一种警示灯,包括外壳、发光组件与按键组件;
7.所述外壳包括上壳、下壳与滤光面板,所述上壳装设于所述下壳上,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形成容纳腔,所述上壳远离所述下壳一侧设有透光区域,所述滤光面板覆盖于所述透光区域上;
8.所述发光组件装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滤光面板后从所述透光区域出射;
9.所述按键组件装设于所述外壳上,且与所述发光组件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错开,所述按键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发光组件的启闭。
10.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组件包括主控电路板、控制开关以及至少一个发光件;
11.所述主控电路板装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按键组件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错开;
12.所述控制开关装设于所述主控电路板上,且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电连接;
13.所述发光件装设于所述主控电路板上,且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电连接。
14.进一步的,所述按键组件包括按键与传力件;
15.所述按键活动装设于所述外壳上,所述按键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外壳外;
16.所述传力件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传力件的其中一侧面与所述按键接触,另一侧面与所述控制开关接触;
17.所述按键向所述容纳腔内移动,推动所述传力件形变,从而触发所述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输出电信号至所述主控电路板。
18.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发光件,多个所述发光件组成发光阵列。
19.进一步的,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充电件,所述充电件一端与所述主控电路板电连接,另一端向所述下壳延伸,所述充电件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下壳,以形成充电端子。
20.进一步的,所述外壳还包括磁吸件,所述下壳对应所述充电端子的位置设有安装槽;
21.所述磁吸件装设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磁吸件对应所述充电端子的位置设有避让孔。
22.进一步的,所述外壳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固定件与至少一个第二固定件;
23.所述上壳装设于所述下壳上时,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固定件配合,以夹持固定所述主控电路板。
24.进一步的,所述滤光面板包括多个滤光镜片,多个所述滤光镜片相互组装形成出光均匀蜂巢状滤光结构。
25.进一步的,所述外壳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于所述上壳上,所述第二连接件设于所述下壳上;
26.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的配合,以实现所述上壳装设于所述下壳上。
27.进一步的,所述外壳还包括相匹配的环槽与凸环,所述环槽与所述凸环的其中一个设于所述上壳上,另一个设于所述下壳上;
28.通过所述凸环与所述环槽的配合,以实现对所述容纳腔的密封防水。
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主要有以下有益效果:
30.本技术提供的警示灯在透光区域上设置有滤光面板,滤光面板对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进行混合之后再经过透光区域射出,提高了射出光线的出光均匀性,使射出的光线满足出光要求,提高警示灯的亮度;本技术中用于控制发光组件的按键组件与发光组件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错开分布,使警示灯内部结构设计更紧凑,提高空间利用率,从而减小警示灯的整体体积,以便于用户随身携带。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个简单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警示灯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警示灯的剖面示意图;
34.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警示灯的爆炸示意图;
35.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警示灯另一方向的爆炸示意图;
36.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上壳的结构示意图;
37.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下壳的结构示意图。
38.附图标记:
39.11、上壳;111、透光面板;1111、透光区域;112、第一侧板;113、第一连接件;114、环槽;115、第二固定件;12、下壳;121、底板;122、第二侧板;1221、按键开口;1222、防水槽;123、安装槽;124、第二连接件;125、凸环;126、第一固定件;1261、l型槽;13、滤光面板;14、
磁吸件;15、提手;21、主控电路板;22、电池;23、控制开关;24、发光件;25、充电件;31、按键;32、传力件。
具体实施方式
40.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或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41.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技术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42.请参阅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警示灯,包括:外壳、发光组件与按键组件。
43.所述外壳包括上壳11、下壳12与滤光面板13,所述上壳11与所述下壳12相互连接形成容纳腔,所述上壳11远离所述下壳12一侧设有透光区域1111,所述滤光面板13覆盖于所述透光区域1111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滤光面板13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滤光面板13覆盖于所述上壳11的内侧。
44.所述发光组件装设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滤光面板13后从所述透光区域1111出射。
45.所述按键组件装设于所述外壳上,且与所述发光组件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错开,所述按键组件用于控制所述发光组件的启闭。
46.本技术实施例在上壳11设有透光区域1111,并在容纳腔内对应透光区域1111的位置覆盖有滤光面板13,滤光面板13对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进行混合之后再经过透光区域1111射出,提高了射出光线的出光均匀性,使射出的光线满足出光要求,提高警示灯的亮度;本技术中用于控制发光组件的按键组件与发光组件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错开分布,使警示灯内部结构设计更紧凑,提高空间利用率,从而减小警示灯的整体体积,以便于用户随身携带。
47.请参阅图2、图4、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滤光面板13包括多个滤光镜片,每一所述滤光镜片呈六边形结构,多个所述滤光镜片相互组装形成出光均匀的蜂巢状滤光结构,本技术提供的警示灯通过在发光组件的出光侧设置蜂巢状滤光结构,对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得到混合,从而使出射光线更加均匀,提高出光亮度。
48.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在所述透光区域1111的内侧面一体成型形成蜂巢型滤光结构以实现对发光组件发出的光线进行混合,从而使出射光线更加均匀,提高出光亮度。
4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滤光镜片靠近所述发光组件一侧内凹形成弧面,所述滤光镜片呈平凹透镜结构,通过多个平凹透镜的组合,对透光区域1111形成防窥的模糊效果,以避
免能够通过透光区域1111直接观察到警示灯的内部结构,提高内部发光组件及结构的保密性,且提升警示灯的美观效果。
50.请参阅图2~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壳11包括透光面板111与第一侧板112,所述第一侧板112环绕所述透光面板111以形成第一容纳腔,所述透光面板111上设有所述透光区域111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面板111整体采用可透光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所述透光面板111整体均为透光区域1111,所述滤光面板13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且完全覆盖于所述透光面板111的内侧,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面板111还可以是部分采用可透光的聚四氟乙烯材料制成的透光区域1111,所述滤光面板13设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且覆盖于所述透光区域1111上。
51.所述下壳12包括底板121与第二侧板122,所述第二侧板122环绕所述底板121设置以形成第二容纳腔。
52.所述上壳11装设于所述下壳12时,所述第一容纳腔与所述第二容纳腔合并以形成所述容纳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组件装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朝所述透光区域1111一侧发出光线。
53.请参阅图2~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主控电路板21、电池22、控制开关23以及至少一个发光件24。
54.所述主控电路板21装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与所述按键组件在水平方向上相互错开;所述电池22装设于所述主控电路板21的下表面,且与所述主控电路板21电连接,所述电池22用于向所述主控电路板21供电;所述控制开关23装设于所述主控电路板21上,且与所述主控电路板21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23用于控制所述主控电路板21的启闭;所述发光件24装设于所述主控电路板21上,且与所述主控电路板21电连接,所述主控电路板21通过控制所述发光件24的发光和/或颜色,从而传递警示信号。
55.请参阅图2、图4、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键组件包括按键31与传力件32。
56.所述按键31活动装设于所述外壳上,所述按键31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外壳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壳12的第二侧板122靠近所述控制开关23一侧设有按键开口1221,所述按键开口1221的水平位置位于所述主控电路板21的水平位置的下方,第二侧板122环绕所述按键开口1221的外周形成防水槽1222,所述按键31装设于所述按键开口1221上且沿所述按键开口1221可向容纳腔内移动,所述按键31的侧壁形成防水挡环,所述按键31装设于所述按键开口1221上时,所述防水挡环与所述防水槽1222配合,以实现对警示灯的按键侧的防水密封。
57.所述传力件32位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传力件32的其中一侧面与所述按键31接触,另一侧面与所述控制开关23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力件32的一端与所述透光面板111的内侧面连接,另一端向所述下壳12一侧延伸,所述传力件32至少部分与所述按键31和所述控制开关23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以实现所述传力件32的其中一侧面与所述按键31紧密接触,另一侧面与所述控制开关23接触。
5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力件32为弹性拨片,所述按键31向所述容纳腔的方向移动时,所述按键31推动所述传力件32向所述控制开关23一侧形变,从而触发所述控制开关23,所述控制开关23输出电信号至所述主控电路板21;当所述按键31退出所述容纳腔时,所述
传力件32在自身的弹性形变的作用下朝按键31一侧复位,所述控制开关23断开,所述控制开关23停止输出电信号。
59.所述电池22作为主控电路板21的主要储能零件,且设于所述主控电路板21的下表面,且占据大量的容纳腔的空间,因此主控电路板21位于较高的水平位置,由于警示灯的上壳11主要为透光面板111,因此按键组件无法设于所述上壳11上,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按键组件装设于所述下壳12上且按键组件的水平位置位于所述主控电路板21的水平位置下方,从而起到减小下壳12的高度的目的,通过设置在容纳腔内的传力件32,实现按键31与控制开关23的间接控制,从而在实现警示灯内部结构设计更紧凑,提高空间利用率,从而减小警示灯的整体体积,以便于客户随身携带的同时,还能保证控制开关23的稳定触发,提高警示灯的工作稳定性。
60.请参阅图3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发光件24,多个所述发光件24组成发光阵列,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件24为led灯珠,多个所述发光件24分别与所述主控电路板21电连接,多个发光件24组成m
×
n阵列排布的发光阵列,其中,m为自然数,m≥1;n为自然数,且n≥1,如图3所示,多个发光件24组成3
×
4阵列排布的发光阵列。
61.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发光件24还可以组成呈圆周阵列排布或环状阵列排布的发光阵列。
6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警示灯通过所述主控电路板21控制多个发光件24单一或组合发光,以及控制所述发光件24的发光颜色,以形成不同的警示信号,提高警示灯的功能性。
63.请参阅图3、图4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组件还包括充电件25,所述充电件25一端与所述主控电路板21电连接,另一端向所述下壳12外延伸,所述充电件25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下壳12,以形成充电端子。
6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还包括磁吸件14,所述下壳12对应所述充电端子的位置设有安装槽123,所述磁吸件14装设于所述安装槽123内,所述磁吸件14对应所述充电端子的位置设有避让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设于所述下壳远离所述上壳的一面。
6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控电路板21上分别设有与所述充电件25电连接的正极孔与负极孔,所述充电件25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连接于所述正极孔的正充电件与连接于所述负极孔的负充电件,其中,所述充电件25露出于所述下壳12外形成充电端子,所述充电端子的侧壁形成防水挡环,所述安装槽123对应所述防水挡环的位置设有型槽,所述型槽与所述防水挡环配合,以实现对充电端子的固定以及对警示灯的充电端的防水密封,所述磁吸件14装设于所述安装槽123内,所述磁吸件14对应所述充电端子位置设有与所述防水挡环形状契合的避让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磁吸件14通过固定螺栓固定于所述安装槽123内。
66.当充电头的对接面设有磁铁时,所述磁吸件14可以为异性磁铁或铁片,通过在安装槽123处设置磁吸件14,从而让充电头能够准确与充电端子对接,以提高警示灯的充电稳定性。
6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还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连接件113与第二连接件124,所述第一连接件113设于所述上壳11上,所述第二连接件124设于所述下壳12上,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113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24的配合,以实现所述上壳11装设于所述下壳12上;下文以包含四个第一连接件113与四个第二连接件124为例,据图3~图6所示,所述外壳包括四
个第一连接件113与四个第二连接件124,所述第一连接件113设于所述第一侧板112上,且两两对称分别布置于所述第一侧板112的相对侧,所述第二连接件124设于所述第二侧板122上,且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13的位置对应,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113与所述第二连接件124配合,以实现将所述上壳11装设于所述下壳1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13为卡环,所述卡环上设有卡孔,所述第二连接件124为凸扣,通过所述卡孔与所述凸扣的配合,以实现将所述上壳11固定装设于所述下壳12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113还可以为卡钩,所述第二连接件124还可以为与所述卡钩配合的凸扣或卡槽。
68.本技术实施例通过第一连接件113与第二连接件124的设置,以实现将所述上壳11固定装设于所述下壳12上,且通过对称布置在第一侧板112和第二侧板122的相对侧的设置,使两侧受力平衡,从而提高了外壳的装配稳定性。
69.请参阅图2~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还包括相匹配的环槽114与凸环125,所述环槽114与所述凸环125的其中一个设于所述上壳11上,另一个设于所述下壳1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环槽114设于第一侧板112朝向所述下壳12一侧,所述凸环125设于第二侧板122朝向所述上壳11一侧,通过所述凸环125与所述环槽114的配合,以提高外壳的装配稳定性以及实现对所述容纳腔的密封防水。
7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槽114内还设有密封件(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为uv光固化胶形成的密封胶体,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还可以为聚氨酯胶粘剂形成的密封胶体、低温快干胶形成的密封胶体或弹性密封圈。
71.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环槽114内进一步设置密封件,当所述上壳11装配于所述下壳12时,所述凸环125置入所述环槽114内,所述凸环125的顶部与所述环槽114的槽底积压所述密封件,以实现对容纳腔的进一步密封防水。
7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固定件126与至少一个第二固定件115,所述上壳11装设于所述下壳12上时,所述第一固定件126与所述第二固定件115配合,以夹持固定所述主控电路板21。
73.请参阅图2、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件126为承载件,多个所述承载件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内,用于安装所述发光组件,所述承载件连接于所述底板121与所述第二侧板122之间,以提高下壳12的结构稳定性。
74.所述承载件的上表面下凹以形成l型槽1261,多个承载件的l型槽1261配合,以形成与所述主控电路板21的形状契合的承载槽,当所述主控电路板21放置于多个所述承载件形成的承载槽上时,所述l型槽1261的侧壁与所述主控电路板21的侧壁相抵,所述承载件的侧壁与所述电池22相抵,以实现限制所述主控电路板21水平方向上的位移,提高主控电路板21的安装稳定性。
75.请参阅图2、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件115为抵持件,多个所述抵持件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内,所述抵持件连接于所述透光面板111与所述第一侧板112之间,提高了上壳11的结构稳定性。
76.当所述上壳11装设于所述下壳12上时,所述抵持件与所述承载件配合,多个所述抵持件将所述主控电路板21抵持于多个所述承载件形成的承载槽上,以实现限制所述主控电路板21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提高了主控电路板21的安装稳定性。
7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抵持件的下表面的外侧形成倒角,用于导引所述上壳11能够
准确装设于所述下壳12上。
78.请参阅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壳还包括至少一个提手15,所述提手15设于所述下壳1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提手15数量为两个,两所述提手15分别设于所述第二侧板122外周的相对侧,所述提手15用于连接挂绳或魔术贴,以便于用户将警示灯整体挂靠或绑定在在安全帽、背包带、肩肘部等位置,以提高警示灯的便携性。
79.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下壳12的底板121的外侧面还可以设置卡扣件,以便于用户通过所述卡扣件挂在腰带或背包带等位置,以提高警示灯的便携性。
80.所述下壳12的底板121外侧面还可以设置磁吸件14,用于磁吸固定于具有磁性的位置,以便于警示灯的携带或者安置。
81.显然,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并不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而言,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具体实施方式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效替换。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技术专利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