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属于清洁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清洁基站及其防溢方法。
背景技术:
2.清洁系统通常包括清洁机器人和清洁基站。其中,清洁机器人用于清理并储存地板上的垃圾,清洁机器人完成对地板的清理后,清洁机器人运动至清洁基站中进行自清洁。清洁基站用于向清洁机器人供水以实现清洁机器人的自清洁,同时,清洁基站还用于通过气泵抽真空的方式将清洁机器人清洁后的污水抽回至污水箱中。当气泵失效或污水箱的气密性差时,清洁基站的清洗区域处极有可能会出现污水溢出至地板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基站及其防溢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清洁基站可能因为功能失效而导致溢水的技术问题。
4.第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清洁基站,包括:
5.基座,所述基座包括能够供清洁机器人进行清洁的清洗槽;
6.供液系统,所述供液系统位所述清洗槽提供清洁液体;
7.排液系统,与所述清洗槽连通,并用于将所述清洗槽中的液体排出;
8.溢液保护机构,用于接收并暂存从所述清洗槽中溢流出来的液体;所述溢液保护机构与所述供液系统连通,所述供液系统停止供液时能够回抽溢流至溢液保护机构的液体;以及
9.所述供液系统还包括检测模块,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回抽的液体时触发溢流报警信号。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供液系统包括液泵,所述液泵正转为所述清洗槽提供清洁液体,所述液泵反转回抽溢流至所述溢液保护机构的液体;
11.所述检测模块与所述液泵电连接,所述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液泵回抽到液体时触发溢流报警信号。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清洁基站还包括清水箱、三通阀和供水管路,所述液泵与所述清水箱连通,所述三通阀的三个接口分别与所述液泵、所述供水管路及所述溢液保护机构连通,所述液泵正转将所述清水箱中的清水提供至所述清洗槽中,所述供水管路用于向所述清洗槽供水。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溢液保护机构包括形成于所述基座上的接收座,所述接收座上形成有接收槽、导流槽及连接孔,所述接收槽用于接收从所述清洗槽中溢流出来的液体,所述导流槽与所述接收槽的底部连通,所述连接孔一端与所述导流槽连通,所述连接孔的另一端与所述供液系统连接。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清洗槽与所述接收座一体连接,所述清洗槽具有储液腔及第一挡板,所述接收座具有接收槽,所述储液腔与所述接收槽之间通过所述第一挡板
隔开,所述第一挡板的顶部设有引流结构,所述引流结构用于将所述储液腔中溢流出来的液体引流至所述接收槽中。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清洗槽还包括箱底及第二挡板,所述箱底、所述第一挡板及所述第二挡板围合形成所述储液腔;所述第二挡板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挡板的高度;所述第一挡板的顶端对应所述接收槽的位置下凹形成有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接收槽对应设置,所述开口的长度小于所述接收槽的长度,所述引流结构形成于所述第一挡板上对应所述开口的位置。
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清洁基站还包括坡道结构,所述坡道结构设于所述清洗槽的一侧并用于引导所述清洁机器人移动至所述清洗槽中,所述坡道结构覆盖于所述接收座外。
17.本技术提供的清洁基站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基站,对应清洗槽设置有供液系统、排液系统及溢液保护机构,其中,当排液系统能够正常工作时,排液系统能够将清洗槽中的液体排出,使得清洗槽不会出现溢液情况;当排液系统出现故障时,还可以通过溢液保护机构接收并暂存从清洗槽中溢流出来的液体,防止从清洗槽中溢流出来的液体直接流向地板,同时供液系统在停止供液时能够回抽溢流至溢液保护机构的液体,供液系统的检测模块在检测到供液系统回抽到液体时会触发溢流报警信号,提醒用户停止清洁并尽快维修,从而可以避免从清洗槽溢流出来的液体流向地板,进而减少地板被污染的概率。此外,本技术直接通过供液系统对溢液保护机构进行溢液回抽,其一方面可以节约回抽装置的结构设计、结构成本及占用空间,另一方面可以在供液系统供液之后直接开启对溢液保护机构的回抽动作,控制电路简单。
18.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清洁基站,包括:
19.基座,所述基座包括能够供清洁机器人进行清洁的清洗槽;
20.供液系统,所述供液系统为所述清洗槽提供清洁液体;
21.排液系统,与所述清洗槽连通,并用于将所述清洗槽中的液体排出;
22.液位检测机构,用于检测所述清洗槽中的液位,并在所述清洗槽中的液位到达预设高度时反馈至所述排液系统,以控制所述排液系统对所述清洗槽排液;
23.溢液保护机构,用于接收并暂存从所述清洗槽中溢出的液体,所述溢液保护机构与所述供液系统连通,所述供液系统停止供液时能够回抽溢流至所述溢液保护机构的液体;以及
24.所述供液系统包括检测模块,当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回抽的液体时触发溢流报警信号。
25.本技术提供的清洁基站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基站,对应清洗槽设置有供液系统、排液系统、液位检测机构及溢液保护机构,其中,当排液系统能够正常工作时,排液系统能够将清洗槽中的液体排出,使得清洗槽不会出现溢液情况;同时也可以通过液位检测机构检测清洗槽中的液位,并在清洗槽中的液位到达预设高度时,反馈至排液系统以控制排液系统排液,从而可以避免清洗槽出现溢液情况;当排液系统及液位检测机构均出现故障时,还可以通过溢液保护机构接收并暂存从清洗槽中溢流出来的液体,防止从清洗槽中溢流出来的液体直接流向地板,同时供液系统在停止供液时能够回抽溢流至溢液保护机构的液体,供液系统的检测模块在检测到供液系统回抽到液体时会触发溢流
报警信号,提醒用户停止清洁并尽快维修,从而可以避免从清洗槽溢流出来的液体流向地板,进而减少地板被污染的概率。此外,本技术直接通过供液系统对溢液保护机构进行溢液回抽,其一方面可以节约回抽装置的结构设计、结构成本及占用空间,另一方面可以在供液系统供液之后直接开启对溢液保护机构的回抽动作,控制电路简单。
26.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清洁基站的防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7.通过所述供液系统为所述清洗槽提供清洁液体;
28.通过所述排液系统对所述清洗槽进行排液;
29.通过所述溢液保护机构接收并暂存从所述清洗槽中溢出的液体;
30.其中,所述供液系统停止供液后,开始回抽溢流至所述溢液保护机构中的液体,并在所述供液系统的所述检测模块检测到回抽的液体时触发溢流报警信号。
3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清洁基站的防溢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液位检测机构实时检测清洗槽中的液位,并在液位达到预设高度时反馈至排液系统;
32.所述排液系统在接收到所述液位检测机构反馈过来的液位信息后对清洗槽进行排液。
33.本技术提供的清洁基站的防溢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基站的防溢方法,通过溢液保护机构接收并暂存清洗槽溢流的液体,并通过供液系统对溢流液体进行回抽及检测,从而可以大大减少污水溢流至地板的概率,进而减少地板被污染的概率。
附图说明
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基站的立体示意图;
3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基站的剖视示意图;
3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基座及接收座结构示意图;
38.图4为图3中a局部的放大示意图;
39.图5为图3中基座及接收座的剖视示意图;
4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式箱体情况下供液系统、排液系统及液位检测机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41.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供液系统及液位检测机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42.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排液系统及液位检测机构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43.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基站对应一体式箱体的分解示意图;
44.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基站对应一体式箱体的装配示意图;
45.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基站对应分体式箱体的分解示意图。
46.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47.100、基站本体;1、基座;11、清洗槽;110、储液腔;111、第一挡板;1111、引流结构;1112、开口;112、第二挡板;113、箱底;12、清洗盘;121、清洁结构;2、坡道结构;3、机身;31、
盖板;200、液位检测机构;210、电极片;300、溢液保护机构;310、接收座;311、接收槽;312、导流槽;313、导流面;314、连接孔;400、供液系统;410、出水端;420、液泵;430、清水箱;440、三通阀;450、供水管路;460、第一管路;470、第三管路;500、排液系统;510、排污口;520、气泵;530、污水箱;531、污水回口;600、充电系统;700、清洁机器人;710、拖擦件;800、一体式箱体。
具体实施方式
48.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49.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50.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51.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52.请参阅图1至图3、图7及图8,现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清洁基站进行说明。
53.该清洁基站包括基座1、供液系统400、排液系统500及溢液保护机构300。基座1包括清洗槽11,清洗槽11能够供清洁机器人700进行清洁;供液系统400为清洗槽11提供清洁液体,排液系统500与清洗槽11连通,排液系统500用于将清洗槽11中的液体排出;溢液保护机构300用于接收并暂存从清洗槽11中溢流出来的液体,溢液保护机构300与供液系统400连通,供液系统400停止供液时能够回抽溢流至溢液保护机构300的液体。供液系统400包括检测模块,当检测模块检测到回抽的液体时触发溢流报警信号。
54.其中,清洗槽11用于摆放清洁机器人700,并供清洁机器人700进行清洁。具体的,清洗槽11中可以放置清洗盘12,清洗盘12上设有清洁结构121,清洁机器人700摆放于清洗盘12中,当清洁机器人700进行自清洁时,清洁机器人700的拖擦件710在清洁结构121上往复刮擦,实现自清洁,清洗后的污水经由清洗盘12流向清洗槽11中。
55.排液系统500可以有规律地对清洗槽11中的污水进行排放,例如,可以在每次清洁机器人700开始自清洁时就同时启动排液系统500,从而使得只要排液系统500无故障就不会出现清洗槽11溢水的情况;又如,可以对排液系统500的排液规律进行设定,设定为当清洁机器人700清洗两次、三次或多次等预设次数之后启动一次排液系统500,只要保证在清洁机器人700清洗预设次数时,清洗槽11的液位都没有达到溢流高度,则在排液系统500无故障时也不会出现清洗槽11溢水的情况。
56.供液系统400在清洁机器人700进行自清洁的过程中,间断性的对清洗槽11进行多
次供液,且每次供液停止后会对溢液保护机构300进行溢液回抽。
57.当排液系统500出现故障时,清洗槽11中的液体将会溢流,溢液保护机构300接收并暂存从清洗槽11中溢流的液体,当供液系统400对溢液保护机构300中的溢液进行回抽时,供液系统400的检测模块将会检测到回抽的液体并触发溢流报警信号以示维修,从而避免液体流向地板。
58.本实施例中的清洁基站,对应清洗槽11设置有供液系统400、排液系统500及溢液保护机构300,其中,当排液系统500能够正常工作时,排液系统500能够将清洗槽11中的液体排出,使得清洗槽11不会出现溢液情况;当排液系统500出现故障时,还可以通过溢液保护机构300接收并暂存从清洗槽11中溢流出来的液体,防止从清洗槽11中溢流出来的液体直接流向地板,同时供液系统400在停止供液时能够回抽溢流至溢液保护机构300的液体,供液系统400的检测模块在检测到回抽的液体时会触发溢流报警信号,提醒用户停止清洁并尽快维修,从而可以避免从清洗槽11溢流出来的液体流向地板,进而减少地板被污染的概率。此外,本技术直接通过供液系统400对溢液保护机构300进行溢液回抽,其一方面可以节约回抽装置的结构设计、结构成本及占用空间,另一方面可以在供液系统400供液之后直接开启对溢液保护机构300的回抽动作,控制电路简单。
59.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及图7,供液系统400包括液泵420,液泵420正转为清洗槽11提供清洁液体,液泵420反转回抽溢流至溢液保护机构300的液体;检测模块与液泵420电连接,检测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液泵420回抽到液体时触发溢流报警信号。本实施例通过液泵420的正转和反转分别实现为清洗槽11供液及回抽溢液保护机构300中溢液的两个动作,其结构简单,且控制简单;此外,当溢液保护机构300中有液体时,液泵420反转且泵送有液体;当溢液保护机构300中没有液体时,液泵420空转,而液泵420的反转和空转时的电流不同,检测模块可以根据液泵420的电流不同来确定液泵420是否有抽到水,并在确定液泵420回抽到液体时触发溢流报警信号。
60.在一个实施例中,液泵420可以在供液之后开始反转以抽取溢液保护机构300中的液体,这样可以保证清洁机器人700每次清洁完之后均不会有溢流现象。
61.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液泵420在进行预设次供液之后会进行一次回抽动作。例如,可以将清洗槽11的容积足够大,液泵420对清洁机器人700进行一次供水,清洁机器人700清洁后的污水并不会将清洗槽11装满,清洗槽11不会出现溢流情况,此时不用对溢液保护机构300进行抽液;当液泵420进行预设次供水之后,清洗槽11在没有排液的情况下有可能会装满,此时,再对溢液保护机构300进行抽液工作,从而可以减少液泵420空转的次数。此外,还可以根据清洗槽11的实际容积及液泵420每次供水的量进行计算,从而可以大概确定液泵420在进行多少次供水之后再进行一次抽液工作比较合适,其中,预设次可以为两次、三次或三次以上。
62.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及图7,清洁基站还包括清水箱430、三通阀440和供水管路450,液泵420与清水箱430连通,三通阀440的三个接口分别与液泵420、供水管路450及溢液保护机构300连通,其中,液泵420正转将清水箱430中的清水提供至清洗槽11中,供水管路450用于向清洗槽11供水。三通阀440的作用是根据电路及结构设计使得其中两个接口连通,而另一个接口断开,因此在需要供水时,可以通过三通阀440将液泵420与供水管路450连通,从而可以通过液泵420将清水箱430中的液体泵送至供水管路450,以供清洁机器
人700自清洁用;当需要对溢液保护机构300进行抽水时,可以通过三通阀440将液泵420与溢液保护机构300连通,从而可以通过液泵420对应溢液保护机构300中的液体进行回抽,同时检测模块还可以通过液泵420的电流变化确定溢液保护机构300中是否有液体,进而确定清洗槽11是否有液体溢流。
63.请参阅图6及图7,清洁基站包括第一管路460、第二管路及第三管路470,第一管路460连接于清水箱430与液泵420之间,第二管路即为供水管路450,第三管路470连接于三通阀440与溢液保护机构300之间。此外,一般为了便于对清洁机器人700进行多方向供水,清洁基站上会设有多个出水端410,多个出水端410分别与供水管路450连通,从而可以从多个出水端410分别向清洁机器人700的不同方向供水。
64.在本技术中,由于清洗槽11是用于储存污水,则从清洗槽11溢流至溢液保护机构300中的液体也是污水,如果需要通过液泵420对污水进行回抽,虽然量少,但是为了避免液泵420产生损坏,一般会在液泵420与溢液保护机构300之间设置过滤结构,以过滤掉污水中的颗粒物质,避免颗粒物质对液泵420产生损坏。
65.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及图8,排液系统500包括排污口510、气泵520及污水箱530;排污口510形成于清洗槽11的底部,排污口510与清洗槽11连通,污水箱530上设有污水回口531,污水回口531与排污口510之间通过排污管道连通,气泵520与污水箱530连接,气泵520用于将污水箱530抽真空,从而将清洗槽11中的污水经由排污口510及污水回口531抽至污水箱530中。
66.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6、图9及图10,清水箱430与污水箱530套在为一体形成一个一体式箱体800,具体的,清水箱430设于污水箱530的内腔中,清水箱430由可变形材料制成。初始状态下,清水箱430中装满水,污水箱530中没有水,当液泵420开始将清水箱430中的清水抽出时,清水箱430的容积逐渐减少,此时可以通过气泵520对污水箱530进行抽真空,从而将清洗槽11中的污水抽至污水箱530。在该实施例中,由于污水箱530中的水都是从清水箱430输送出去,当清水箱430的容积减少了,污水箱530将会增加相应的污水,也是清水箱430与污水箱530的总体容积大致不变,因此,将清水箱430套设于污水箱530的内腔中形成一体式箱体800的设计,可以减少一个清水箱430所占用的空间,换言之,在总的占用空间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增加清水箱430和污水箱530的容积,从而可以减少加清水及倒污水的次数。
67.在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1,也可以将清水箱430与污水箱530分别独立设置,独立安装,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68.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至图5,溢液保护机构300包括形成于基座1上的接收座310,接收座310上形成有接收槽311、导流槽312及连接孔314。其中,接收槽311用于接收从清洗槽11中溢流出来的液体,导流槽312与接收槽311的底部连通,连接孔314一端与导流槽312连通,连接孔314的另一端与供液系统400连接,具体可以是与液泵420连接。由于导流槽312连接于接收槽311的底部,导流槽312低于接收槽311,因此,只要接收槽311中有液体,液体将会从接收槽311流向导流槽312并流向连接孔314,从而能够被液泵420抽走,也即是只要接收槽311中有液体即可被液泵420抽走,从而可以提高检测模块对液泵420是否回抽有溢液的检测效率,进而尽可能的避免液体溢流至地板上。可以理解地,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导流槽312,接收槽311直接通过一个连接孔314与液泵420连接,此时
液泵420可以在接收座310中具有一定高度的液体时才能将液体抽走,则接收座310中将会留存有一些液体。
69.请参阅图4,接收座310的底壁形成有两个导流面313,两个导流面313分别自接收槽311的底部向导流槽312的相对两侧倾斜延伸以将接收槽311中的液体引导流向导流槽312中,从而可以促进接收座310的液体被液泵420抽走,提高液泵420的检测及报警效率。
70.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及图5,清洗槽11与接收座310一体连接,清洗槽11具有储液腔110及第一挡板111,接收座310具有接收槽311,储液腔110与接收槽311之间通过第一挡板111隔开,第一挡板111的顶部设有引流结构1111,引流结构1111用于将储液腔110中溢流出来的液体引流至接收槽311中。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清洗槽11与接收座310一体连接,并通过第一挡板111将储液腔110与接收槽311隔离开,也即是使得当储液腔110中的液体越过第一挡板111后,将会直接流向接收槽311中,不会流向地板,再加上引流结构1111的引流作用,从而避免储液腔110中溢流的液体流向其他位置。
71.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及图5,清洗槽11还包括箱底113及第二挡板112,箱底113、第一挡板111及第二挡板112围合形成储液腔110;第二挡板112的高度高于第一挡板111的高度;第一挡板111的顶端对应接收槽311的位置下凹形成有开口1112,开口1112与接收槽311对应设置,开口1112的长度小于接收槽311的长度,引流结构1111形成于第一挡板111上对应开口1112的位置。
72.其中,第二挡板112呈弧形,第二挡板112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第一挡板111的相对两端连接,且第二挡板112的高度高于第一挡板111的高度,则当储液腔110中的液体溢流时,都会从第一挡板111处溢流出来,并从第一挡板111流向接收槽311中。
73.同时,由于第一挡板111的顶端的开口1112的设置,使得第一挡板111位于开口1112的位置最低,清洗槽11中的液体均会从开口1112处流向接收槽311中。开口1112不仅具有对溢流液体进行导向作用,同时还能够根据开口1112的长度来设计接收槽311的长度,从而可以将接收槽311的长度设计较短。
74.此外,第一挡板111上的引流结构1111进一步能够将溢流液体流向接收槽311中。具体的,请参阅图4,引流结构1111为形成于第一挡板111的顶端并自清洗槽11向接收座310方向倾斜的引导面。
75.请参阅图1及图2,清洁基站还包括坡道结构2,坡道结构2设于基座1设有接收座310的一侧,坡道结构2与基座1可拆卸连接,坡道结构2用于引导清洁机器人700移动至清洗槽11中。
76.坡道结构2与基座1连接的一端底部具有容置空间,接收座310收纳于容置空间中,从而使得外表美观。
77.请参阅图1及图2,清洁基站还包括基站本体100、充电系统600、清洁结构121。其中,基站本体100用于容纳清洁机器人700,充电系统600、清洁结构121、供液系统400及排液系统500均设于基站本体100中,充电系统600用于为清洁机器人700充电,供液系统400用于为清洁机器人700供水,清洁结构121用于对清洁机器人700的拖擦件710进行清洗,排液系统500用于接收从清洁机器人700排出的固体垃圾及污水,同时排液系统500还用于接收对清洁机器人700清洗后的污水。
78.具体的,基站本体100包括上述基座1、上述坡道结构2及机身3。机身3与基座1背离
坡道结构2的一侧连接,基座1、坡道结构2及机身3共同围合形成用于容纳清洁机器人700的开放式式结构。一体式箱体800设于机身3中,机身3的顶部还设有窗口,通过窗口可以对一体式箱体800进行倒污水及加入清水,窗口上还设有盖板31。
79.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清洁基站,包括基座1、供液系统400、排液系统500、液位检测机构200及溢液保护机构300。基座1包括清洗槽11,清洗槽11能够供清洁机器人700进行清洁;供液系统400为清洗槽11提供清洁液体,排液系统500与清洗槽11连通,排液系统500用于将清洗槽11中的液体排出;液位检测机构200用于检测清洗槽11中的液位并在清洗槽11中的液位到达预设高度时反馈至排液系统500,以控制排液系统500对清洗槽11排液;溢液保护机构300用于接收并暂存从清洗槽11中溢流出来的液体,溢液保护机构300与供液系统400连通,供液系统400停止供液时能够回抽溢流至溢液保护机构300的液体。供液系统400包括检测模块,当检测模块检测到回抽的液体时触发溢流报警信号。
80.其中,排液系统500可以有规律地对清洗槽11中的污水进行排放,例如可以在每次清洁机器人700开始自清洁时就同时启动排液系统500,从而使得只要排液系统500无故障就不会出现清洗槽11溢水的情况。
81.排液系统500也可以根据液位检测机构200的反馈来进行排液,例如液位检测机构200预存一个预设高度,该预设高度低于清洗槽11的溢流高度,其中,清洗槽11的溢流高度是指当清洗槽11中的液位达到这个高度时,清洗槽11将出现溢流现象。当液位检测机构200检测到清洗槽11中的液位达到预设高度时就反馈至排液系统500,则排液系统500对清洗槽11进行排液,因此只要当排液系统500与液位检测机构200均无故障时,清洗槽11将不会出现溢液现象。如果排液系统500出现故障,当清洗槽11中的液位达到预设高度时,液位检测机构200反馈至排液系统500也无用,只有等到清洗槽11中的液体溢出,此时可以通过溢液保护机构300中将接收并暂存溢液,当供液系统400对溢液保护机构300中的溢液进行回抽时,供液系统400的检测模块将会检测到回抽的液体并触发溢流报警信号以示维修,从而避免液体流向地板。
82.本实施例中的清洁基站,通过液位检测机构200的设置,使得可以通过液位检测机构200检测清洗槽11中的液位,并在清洗槽11中的液位到达预设高度时,反馈至排液系统500以控制排液系统500排液,从而可以避免清洗槽11出现溢液情况。
83.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液位检测机构200包括两个电极片210及检测板,两个电极片210相对设于清洗槽11的内壁上并位于预设高度处,两个电极片210分别与检测板连接,当清洗槽11中的液位达到预设高度时,两个电极片210通过液体导通,从而触发检测板,检测板发送液位信息至排液系统500并发出报警。可以理解地,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上述液位检测机构200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电路,例如通过液位探针检测清洗槽11的液位高度,此处不做唯一限定。
84.另一方面,请参阅图6至图8,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清洁基站的防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5.通过供液系统400为清洗槽11提供清洁液体;
86.通过排液系统500对清洗槽11进行排液;
87.通过溢液保护机构300接收并暂存从清洗槽11中溢出的液体;
88.其中,供液系统400停止供液后,开始回抽溢流至溢液保护机构300中的液体,并在
供液系统400的检测模块检测到回抽的液体时触发溢流报警信号。
89.在该实施例中,排液系统500可以有规律地对清洗槽11中的污水进行排放,例如,可以在每次清洁机器人700开始自清洁时就同时启动排液系统500,从而使得只要排液系统500无故障就不会出现清洗槽11溢水的情况;又如,可以对排液系统500的排液规律进行设定,设定为当清洁机器人700清洗两次、三次或多次等预设次数之后启动一次排液系统500,只要保证在清洁机器人700清洗预设次数时,清洗槽11的容量都没有达到溢流高度,则在排液系统500无故障时也不会出现清洗槽11溢水的情况。
90.供液系统400在清洁机器人700进行自清洁的过程中,间断性的对清洗槽11进行多次供液,且每次供液停止后会对溢液保护机构300进行溢液回抽。
91.当排液系统500出现故障时,清洗槽11中的液体将会溢出,溢液保护机构300接收并暂存溢液,当供液系统400对溢液保护机构300中的溢液进行回抽时,供液系统400的检测模块将会检测到回抽的液体并触发溢流报警信号以示维修,从而避免液体流向地板。
92.在一个实施例中,清洁基站的防溢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液位检测机构200实时检测清洗槽11中的液位,并在液位达到预设高度时反馈至排液系统500;排液系统500在接收到液位检测机构200反馈过来的液位信息后对清洗槽11进行排液。
93.在清洁机器人700清洗的过程中,排液系统500可以不用从一开始就进行排液,而是在液位检测机构200检测到清洗槽11中的液位达到预设高度之后进行排液,从而可以减少排液系统500的排液次数,同时也可以避免出现溢液的情况发生。
9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