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平板瓦。
背景技术:
2.平板瓦属于一种屋顶建筑材料,它有呈长方形的瓦体,以粘土、页岩、煤矸石等粉料为主要原料,经泥料处理、成型、干燥和焙烧而制成。
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平板瓦,在设置时,相连两组平板瓦通过层叠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连接较为不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式平板瓦,卡板、卡槽、插槽和插板共同作用,对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进行限位,使两者较为便捷的组装在一起,且两组平板瓦之间连接较为稳定。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组合式平板瓦,包括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正面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内部均通过凹槽设置有保温机构。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插板,所述插板上下两端且靠近两侧边沿位置均设置有卡板,所述卡板上端且靠近一侧位置贯穿开设有定位槽。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右侧壁均开设有与插板相契合的插槽,所述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上下两端且靠近边角位置均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部插设有定位板。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卡板通过插板配合插槽活动设置在卡槽内部,所述定位板底端贯穿定位槽和卡板设置在第一主体内部,所述第一主体通过连接机构设置在第二主体一侧位置。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保温机构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一侧设置有转轴,所述第一支架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设置有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远离转轴一侧位置设置有横板。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横板侧壁且靠近两端位置均贯穿设置有销钉,所述第一支架内部放置有保温板,所述凹槽内侧壁开设有保温槽。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通过保温槽插设在第一主体内部,所述横板插设在凹槽内部,所述销钉一端贯穿横板设置在第一主体内部。
12.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主体放置在第一主体一侧位置,然后向靠近第一主体位置横向移动第二主体,将第二主体一侧设置的插板插设在第一主体右侧开设的插槽内部,并且此时卡板随着插板插设在卡板内部,再将定位板底端贯穿定位槽设置在第一主体内部,此时卡板、卡槽、插槽和插板共同作用,对第一主体和第二主体进行限位,使两者较为便捷的组装在一起,且两组平板瓦之间连接较为稳定。
13.通过转轴将第一支架展开在第二支架一侧位置,之后将保温板放置在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中,将保温板随着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放置在保温槽内部,此时横板位于凹槽中,再将销钉贯穿横板插设在第一主体内部,对保温机构限位,通过上述操作,便于工作人员向第一主体内部更换保温板,可以有效的提高该平板瓦的保温效果。
附图说明
14.图1为一种组合式平板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一种组合式平板瓦的第一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一种组合式平板瓦的第一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一种组合式平板瓦的插板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第一主体;2、第二主体;3、连接机构;4、插槽;5、卡槽;6、定位板;7、插板;8、卡板;9、定位槽;10、保温机构;11、凹槽;12、保温槽;13、第一支架;14、第二支架;15、转轴;16、横板;17、销钉;18、保温板。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20.实施例一
21.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平板瓦,包括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机构3,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正面均开设有凹槽11,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内部均通过凹槽11设置有保温机构10。
22.请参阅图2和图4,连接机构3包括插板7,插板7上下两端且靠近两侧边沿位置均设置有卡板8,卡板8上端且靠近一侧位置贯穿开设有定位槽9。
23.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右侧壁均开设有与插板7相契合的插槽4,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上下两端且靠近边角位置均开设有卡槽5,卡槽5内部插设有定位板6。
24.卡板8通过插板7配合插槽4活动设置在卡槽5内部,定位板6底端贯穿定位槽9和卡板8设置在第一主体1内部,第一主体1通过连接机构3设置在第二主体2一侧位置。
25.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第二主体2放置在第一主体1一侧位置,然后向靠近第一主体1位置横向移动第二主体2,将第二主体2一侧设置的插板7插设在第一主体1右侧开设的插槽4内部,并且此时卡板8随着插板7插设在卡板8内部,再将定位板6底端贯穿定位槽9设置在第一主体1内部,此时卡板8、卡槽5、插槽4和插板7共同作用,对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进行限位,使两者较为便捷的组装在一起。
26.实施例二
27.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组合式平板瓦,包括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机构3,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正面均开设有凹槽11,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内部均通过凹槽11设置有保温机构10。
28.请参阅图3,保温机构10包括第一支架13,第一支架13一侧设置有转轴15,第一支
架13一端通过转轴15转动设置有第二支架14,第二支架14远离转轴15一侧位置设置有横板16。
29.横板16侧壁且靠近两端位置均贯穿设置有销钉17,第一支架13内部放置有保温板18,凹槽11内侧壁开设有保温槽12。
30.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4通过保温槽12插设在第一主体1内部,横板16插设在凹槽11内部,销钉17一端贯穿横板16设置在第一主体1内部。
31.具体的,通过转轴15将第一支架13展开在第二支架14一侧位置,之后将保温板18放置在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4中,将保温板18随着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4放置在保温槽12内部,此时横板16位于凹槽11中,再将销钉17贯穿横板16插设在第一主体1内部,对保温机构10限位,通过上述操作,便于工作人员向第一主体1内部更换保温板18,可以有效的提高该平板瓦的保温效果。
32.工作原理:
33.工作人员通过转轴15将第一支架13展开在第二支架14一侧位置,之后将保温板18放置在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4中,将保温板18随着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4放置在保温槽12内部,此时横板16位于凹槽11中,再将销钉17贯穿横板16插设在第一主体1内部,对保温机构10限位,便于向第一主体1内部更换保温板18,可以有效的提高该平板瓦的保温效果,工作人员将第二主体2放置在第一主体1一侧位置,然后向靠近第一主体1位置横向移动第二主体2,将第二主体2一侧设置的插板7插设在第一主体1右侧开设的插槽4内部,并且此时卡板8随着插板7插设在卡板8内部,再将定位板6底端贯穿定位槽9设置在第一主体1内部,此时卡板8、卡槽5、插槽4和插板7共同作用,对第一主体1和第二主体2进行限位,使两者较为便捷的组装在一起。
34.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