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服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多场景运用的新型外套。
背景技术:
2.随着时代的发展,简单普通的外套已经满足不了当下人们对服装多样化和升级化的需求,需要对服装的穿着可变性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3.市面上的外套结构单一,一旦穿在身上,仅能呈现出一种形式,无法满足当下人们对服装适应不同场景的可变性要求,特别是在春秋季节,外套一般都用来御寒,御寒的方式普遍采用衣服内有多层内胆设计进行保暖。然而这在需要运动或者需要穿着轻便时,由于多层内胆保暖的厚重,难以使该外套适应穿戴者的场景需求进行改变,导致外套的穿着对于穿戴者具有一定的限制。
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多场景运用的新型外套,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实用新型而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说明书以及其他说明书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多场景运用的新型外套。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j9九游会真人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多场景运用的新型外套,包括:外套主体、衣袖、衣领、口袋,外套主体两侧连接有衣袖,外套主体上端设置有衣领,外套主体、衣袖与衣领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口袋,口袋内设置有夹层,口袋通过连接件封口。
8.作为优选,连接件为拉链结构。
9.作为优选,夹层分为衣领夹层、衣袖大臂夹层、第一外套夹层、衣袖小臂夹层、第二外套夹层、第三外套夹层、第四外套夹层。
10.作为优选,衣领夹层位于衣领的口袋内。
11.作为优选,衣袖大臂夹层位于衣袖上侧的口袋内。
12.作为优选,衣袖小臂夹层位于衣袖下侧的口袋内。
13.作为优选,第一外套夹层位于外套主体前上侧的口袋内,第二外套夹层位于外套主体前下侧的口袋内。
14.作为优选,第三外套夹层位于外套主体后上侧的口袋内,第四外套夹层位于外套主体后下侧的口袋内。
15.通过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根据穿戴者需求将各夹层装入到口袋内,然后通过连接件封口,将该外套变为保暖型外套。在需要适应不同场景的穿戴时,将外套上所需部门的连接件打开,使得对口袋取消封口,使得穿戴者便可将打开的口袋内取出夹层,使得保暖外套或者羽绒服可变为便于运动的轻便型风衣或
者运动衣,从而实现该外套根据需求改变相应身体部位的穿着厚度,更能适应不同场景的穿戴运用,实用性较高。
1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17.无疑的,本实用新型的此类目的与其他目的在下文以多种附图与绘图来描述的较佳实施例细节说明后将变为更加显见。
18.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有益效果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一个或数个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示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19.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0.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且附图是示意性的,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数个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此类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场景运用的新型外套的前侧结构示意图;
23.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场景运用的新型外套的前侧内部夹层结构示意图;
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场景运用的新型外套的后侧结构示意图;
25.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场景运用的新型外套的后侧内部夹层结构示意图。
26.主要附图标记说明:外套主体-1、衣袖-2、衣领-3、口袋-4、衣领夹层-5、衣袖大臂夹层-6、第一外套夹层-7、衣袖小臂夹层-8、第二外套夹层-9、第三外套夹层-10、第四外套夹层-11。
具体实施方式
27.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只要不构成冲突,本实用新型中的各个实施例以及各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所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28.同时,在以下说明中,处于解释的目的而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彻底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不用这里的具体细节或者所描述的特定方式来实施。
29.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场景运用的新型外套,包括:外套主体1、衣袖2、衣领3、口袋4,外套主体1两侧连接有衣袖2,外套主体1上端设置有衣领3,外套主体1、衣袖2与衣领3上均设置有若干个口袋4,口袋4内设置有夹层,口袋4通过连接件封口。
3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可选的,连接件为拉链结构。拉链结构可为单向拉链或者双向拉链,单向拉链具有安装简便,成本更低的作用,双向拉链具有更为耐用,使用更
为方便、更为顺滑的作用。
3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可选的,夹层分为衣领夹层5、衣袖大臂夹层6、第一外套夹层7、衣袖小臂夹层8、第二外套夹层9、第三外套夹层10、第四外套夹层11。该外套全身均布设有夹层,使得穿戴更为保暖的作用。
3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可选的,衣领夹层5位于衣领3的口袋4内。使得衣领3内的衣领夹层5可拆除的作用,夹层装入时保暖穿戴者的脖子,对脖子有很好的保暖效果,夹层拆除时适应需要穿着轻便的场景。
3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可选的,衣袖大臂夹层6位于衣袖2上侧的口袋4内,衣袖小臂夹层8位于衣袖2下侧的口袋4内。夹层装入时保暖穿戴者的手臂,夹层拆除时适应需要穿着轻便的场景。
3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可选的,第一外套夹层7位于外套主体1前上侧的口袋4内,第二外套夹层9位于外套主体1前下侧的口袋4内。夹层装入时保暖穿戴者的前侧身体部门,夹层拆除时适应需要穿着轻便的场景。
3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可选的,第三外套夹层10位于外套主体1后上侧的口袋4内,第四外套夹层11位于外套主体1后下侧的口袋4内。夹层装入时保暖穿戴者的后侧身体部门,夹层拆除时适应需要穿着轻便的场景。
3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可选的,夹层不局限某种材料,可为羽绒、棉、气凝胶等填充物,并且衣领夹层5、衣袖大臂夹层6、第一外套夹层7、衣袖小臂夹层8、第二外套夹层9、第三外套夹层10、第四外套夹层11不局限于同一种材料,可自由搭配填充。
37.在进行使用时根据穿戴者需求将各夹层装入到口袋4内,然后通过连接件封口即可。在需要适应不同场景的穿戴时,将外套上所需部门的连接件打开,使得对口袋4取消封口,使得穿戴者便可将打开的口袋4内取出夹层,使得保暖外套或者羽绒服可变为便于运动的轻便型风衣或者运动衣。
38.应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这里所公开的特定处理步骤或材料,而应当延伸到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此类特征的等同替代。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味着限制。
39.说明书中提到的“实施例”意指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或特性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说明书通篇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或“实施例”并不一定均指同一个实施例。
40.此外,所描述的特征或特性可以任何其他合适的方式结合到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在上面的描述中,提供一些具体的细节,例如厚度、数量等,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全面理解。然而,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明白,本实用新型无需上述一个或多个具体的细节便可实现或者也可采用其他方法、组件、材料等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