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装治具。
背景技术:2.相关技术中,硬化棉雾化芯主要由发热体、呈筒状的硬化导油棉以及与发热体相连接的两根电极线脚组成,发热体环设于硬化导油棉的内壁上,两根电极线脚间隔设置且均从导液体的一端端面向远离导液体的方向延伸,其中,硬化导油棉由于兼具陶瓷和软性纤维棉的优点,即,具有一定的硬质外型以及良好的导油性和一致性,因此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导油体。
3.目前,硬化棉雾化芯被广泛应用于含有储液棉的烟弹产品中,在组装成型该类烟弹产品的过程中,雾化芯的组装是最重要的一个组装环节,雾化芯是否组装妥当直接决定整个烟弹产品的品质。然而,目前在雾化芯的组装环节上,通常是通过手工的方式将硬化棉雾化芯直接塞入呈筒状的储液棉中,在组装过程中,为确保硬化棉雾化芯能够安装到位,通常需要反复调整硬化棉雾化芯在储液棉中的位置,从而在将硬化棉雾化芯插入储液棉中或者从储液棉中拔出以调整硬化棉雾化芯在储液棉中的位置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硬化棉雾化芯发生损坏。例如,由于储液棉和硬化导油棉均为多孔纤维材料,因此储液棉的内壁和硬化导油棉的外壁的摩擦系数均较大,从而当硬化导油棉与储液棉之间来回进行相对运动时,容易因硬化导油棉与储液棉之间反复进行摩擦而致使硬化导油棉发生破损。再比如,由于硬化棉雾化芯中的发热体与硬化导油棉之间的结合并不牢固,因此有时候在捏着电极线脚将硬化棉雾化芯从储液棉中拔出以调整硬化棉雾化芯在储液棉中的位置的过程中,容易导致发热体发生变形,甚至导致发热体与硬化导油棉之间发生脱离。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用于组装雾化组件的组装治具,旨在降低在组装雾化组件的过程中硬化棉雾化芯发生损坏的风险,提高雾化组件的组装质量。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组装治具,所述组装治具用于组装雾化组件,其中,
6.所述雾化组件包括硬化棉雾化芯以及由多孔纤维材料制成的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具有中空贯通的容纳通道,所述容纳通道用于插设所述硬化棉雾化芯,所述硬化棉雾化芯上设有间隔设置的两根电极线脚,所述硬化棉雾化芯的外径与所述容纳通道的内径相适配;
7.所述组装治具包括:
8.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包括限位部和套管部,所述限位部固设于所述套管部的外周壁上,且所述限位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径,所述套管部具有中空贯通的安装通道,所述安装通道与所述硬化棉雾化芯相适配,所述限位部将所述套管部分为第一套管段和第二套管段,所述第一套管段用于供所述硬化棉雾化芯装入所述安装通道内,所述
第二套管段用于伸入所述容纳通道内,以使得所述安装通道与所述容纳通道相连通且所述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套筒的一端端面相抵接;以及
9.顶杆,可拆卸且可活动地插设于所述安装通道中,所述顶杆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侧面均沿所述顶杆的长度方向自所述顶杆的一端向所述顶杆的另一端延伸设置,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二侧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两根所述电极线脚之间的距离,所述顶杆的一端具有用于推压所述硬化棉雾化芯的顶推端,所述顶推端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套筒的内径,所述顶杆用于将装设在所述安装通道中的所述硬化棉雾化芯从所述第一套管段推压至所述第二套管段,并在所述第二套筒相对于所述顶杆往远离所述第一套筒的方向移动时保持与所述第一套筒以及所述硬化棉雾化芯相抵接,以使所述第二套管段从所述容纳通道中脱出,而同时所述硬化棉雾化芯紧密配合于所述容纳通道中。
10.进一步地,所述套管部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条用于供所述顶推端通过的避让缝隙,所述避让缝隙沿所述套管部的轴向自所述第一套管段的端口延伸至所述第二套管段的端口,所述限位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供所述顶推端通过的避让通孔,所述避让通孔对应所述避让缝隙设置并与所述安装通道相连通,其中,当所述顶杆将装设在所述安装通道中的所述硬化棉雾化芯从所述第一套管段推压至所述第二套管段时,所述顶推端同时与所述第一套筒的上端面以及所述硬化棉雾化芯的上端面相抵接。
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管段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条用于供所述顶推端通过的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沿所述套管部的轴向自所述第一套管段的端口延伸至所述限位部的上端面;
12.所述第一套管段上在位于各条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限位部之间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避让缺口,所述第一间隙与所述避让缺口在所述套管部的周向上相互错开,所述限位部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供所述顶推端通过的避让通孔,所述避让通孔对应所述避让缺口设置并与所述安装通道相连通;
13.所述第二套管段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条用于供所述顶推端通过的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沿所述套管部的轴向自所述第二套管段的端口延伸至所述限位部的下端面,且所述第二间隙对应所述避让通孔设置;
14.其中,当所述顶推端与所述限位部的上端面相抵接时,通过旋转使得所述顶推端限定在所述避让缺口内且对准所述避让通孔,并继续驱使所述顶杆朝向所述第二套管段移动,以将装设在所述安装通道中的所述硬化棉雾化芯推压至所述第二套管段。
15.进一步地,所述顶杆呈片状,所述顶杆的最大厚度小于两根所述电极线脚之间的距离,所述顶杆的纵截面呈竖置摆放的“一”字形,或者,所述顶杆的纵截面呈“凸”字形或者“l”字形。
16.进一步地,所述顶杆呈片状,所述顶杆的最大厚度小于两根所述电极线脚之间的距离,所述顶杆的纵截面呈“凸”字形或者“l”字形。
17.进一步地,所述顶杆远离所述顶推端的一端设有压盖,所述压盖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第一套管段的端口内径,其中,当所述第二套管段从所述容纳通道中脱出,而同时所述硬化棉雾化芯紧密配合于所述容纳通道中时,所述压盖与所述第一套管段相抵接或者相间隔。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管段的端口内径大于所述硬化棉雾化芯的外径,且所述第一套管段远离所述限位部的一端的纵截面呈喇叭形。
1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套筒为一体式结构。
2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套管段的长度为l,所述硬化棉雾化芯的轴向高度为h,l≥h。
21.进一步地,所述安装通道的内壁的摩擦系数小于所述容纳通道的内壁的摩擦系数。
22.进一步地,所述套管部由光滑材料制成,所述光滑材料为金属、塑料或者玻璃。
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专门用于将硬化棉雾化芯装入具有容纳通道的第一套筒中的组装治具,该组装治具包括搭配使用的第二套筒和顶杆,第二套筒包括限位部和套管部,限位部的外径大于第一套筒的内径,且限位部固设于套管部的外周壁上并将套管部分为第一套管段和第二套管段,套管部具有中空贯通且与硬化棉雾化芯相适配的安装通道,顶杆可拆卸且可活动地插设于安装通道中,顶杆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均沿顶杆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且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两根电极线脚之间的距离,顶杆的一端具有用于推压硬化棉雾化芯的顶推端,顶推端的最大外径大于第一套筒的内径,如此,在进行雾化组件的组装时,可先将顶杆从第二套筒的安装通道中拔出,接着将套管部中与容纳通道相适配的第二套管段插入第一套筒的容纳通道中,使得套管部的安装通道与第一套筒的容纳通道相连通且限位部与第一套筒的一端端面相抵接,紧接着将硬化棉雾化芯由第一套管段的端口装入安装通道中,然后以避开电极线脚的方式将顶杆由第一套管段的端口插入装有硬化棉雾化芯的安装通道中,并利用顶杆推动硬化棉雾化芯,直至顶杆的顶推端同时与第一套筒以及硬化棉雾化芯相抵接,使得硬化棉雾化芯被推压至套管部的第二套管段,当硬化棉雾化芯被顶杆推压至第二套管段时,保持顶杆不动,并驱使第二套筒相对于顶杆往远离第一套筒的方向移动,使得第二套管段脱出第一套筒的容纳通道,由于顶杆抵接于硬化棉雾化芯上而会对硬化棉雾化芯形成阻挡,因此在驱使第二套筒相对于顶杆进行移动的过程中,硬化棉雾化芯会与第二套管段发生相对移动,使得整个硬化棉雾化芯在顶杆的阻挡下会逐渐从第二套管段中脱出并紧密配合于容纳通道中,从而实现将硬化棉雾化芯装入由多孔纤维材料制成的第一套筒中。
25.由此可见,在利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装治具将硬化棉雾化芯装入第一套筒的过程中,由于套管部插入到第一套筒中的深度被限位部所限定,即第二套管段在第一套筒中的位置是确定的,因此在组装过程中,只需利用顶杆将硬化棉雾化芯推压至第二套管段即可确保硬化棉雾化芯安装到位,即当硬化棉雾化芯处于第二套管段内时,硬化棉雾化芯已被置于第一套筒中合适的安装位置,其中,当顶杆沿着安装通道移动至与外套筒相抵接的位置时,则说明硬化棉雾化芯已被顶杆推压至第二套管段内;而且,在整个组装过程中,特别是在硬化棉雾化芯从第二套管段内脱出的过程中,硬化棉雾化芯与第一套筒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相对运动,因此硬化棉雾化芯并不会偏移合适的安装位置,也不会与第一套筒的内壁来回进行摩擦,进而可避免因硬化棉雾化芯的外壁与第一套筒的内壁反复进行摩擦而导致硬化棉雾化芯发生破损;再且,由于顶杆的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两根电极线脚之间的距离,因此在整个组装过程中,可将一个电极线脚置于第一侧面的一侧、另一个电极线脚置于第二侧面的一侧,实现对电极线脚的避让,使得在组装的过程中电
极线脚并不会受到拉扯或挤压,进而可避免因电极线脚受到拉扯或挤压而导致硬化棉雾化芯中的发热体发生变形甚至脱离硬化棉雾化芯中的硬化导油棉。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在组装雾化组件的过程中硬化棉雾化芯发生损坏的风险,提高了雾化组件的组装质量。
26.特别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组装治具还可搭配机械手进行使用,从而实现雾化组件的自动化组装,使得雾化组件的组装效率可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8.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雾化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为图1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30.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组装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31.图4为图3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32.图5为图4中的第二套筒的俯视图;
33.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顶杆的纵截面示意图;
34.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将第二套管段插入容纳通道中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35.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将硬化棉雾化芯由第一套管段的端口装入安装通道中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36.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利用顶杆将硬化棉雾化芯从第一套管段推压至第二套管段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37.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使得硬化棉雾化芯从第二套管段中脱出并紧密配合于容纳通道中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38.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使得电极线脚脱离组装治具而完全外露的组装过程剖视图;
39.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使得电极线脚脱离组装治具而完全外露的组装过程立体示意图;
40.图1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组装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41.图14为图13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42.图15为图14中的第二套筒的俯视图;
43.图1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顶杆的纵截面示意图;
44.图1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利用顶杆将硬化棉雾化芯从第一套管段推压至顶杆与限位部的上端面相抵接时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45.图18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通过旋转顶杆的方式使得顶推端限定在避让缺口内并对准避让通孔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46.图19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当顶推端对准避让通孔后通过继续下移顶杆的方式使得硬化棉雾化芯被推压至第二套管段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47.图2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使得硬化棉雾化芯从第二套管段中脱出并紧密
配合于容纳通道中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48.图21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使得电极线脚脱离组装治具而完全外露的组装过程示意图。
49.附图标号说明:
50.1-硬化棉雾化芯,11-电极线脚;
51.2-第一套筒,21-容纳通道;
52.3-第二套筒,31-限位部,311-避让通孔,32-套管部,321-第一套管段,3211-第一间隙,3212-避让缺口,322-第二套管段,3221-第二间隙,323-安装通道,324-避让缝隙;
53.4-顶杆,41-第一侧面,42-第二侧面,43-顶推端,44-杆主体;
54.5-压盖。
55.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5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7.需要说明的是,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58.此外,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
59.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6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组装治具,该组装治具用于组装雾化组件,参照图1-2,该雾化组件包括硬化棉雾化芯1以及由多孔纤维材料制成的第一套筒2。第一套筒2的具体材料可以是纤维棉、混纺纤维等多孔纤维材料,而混纺纤维可以是由涤纶和锦纶混纺而成的涤纶/锦纶混纺织物、由棉花和涤纶混纺而成的棉/涤纶混纺织物、由棉花和锦纶混纺而成的棉/锦纶混纺织物、由棉花和芳纶混纺而成的棉/芳纶混纺织物等。第一套筒2具有中空贯通的容纳通道21,容纳通道21用于插设硬化棉雾化芯1,硬化棉雾化芯1的外径与容纳通道21的内径相适配,硬化棉雾化芯1上设有间隔设置的两根电极线脚11;
61.参照图1-4以及图13-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组装治具包括第二套筒3和顶杆4,其中:
62.第二套筒3包括限位部31和套管部32,限位部31固设于套管部32的外周壁上,且限
位部31的外径大于第一套筒2的内径,套管部32具有中空贯通的安装通道323,安装通道323与硬化棉雾化芯1相适配,限位部31将套管部32分为第一套管段321和第二套管段322,第一套管段321用于供硬化棉雾化芯1装入第二套筒3的安装通道323内,第二套管段322用于伸入第一套筒2的容纳通道21内,以使得第二套筒3的安装通道323与第一套筒2的容纳通道21相连通且限位部31与第一套筒2的一端端面相抵接;
63.顶杆4可拆卸且可活动地插设于第二套筒3的安装通道323中,顶杆4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41和第二侧面42,第一侧面41和第二侧面42均沿顶杆4的长度方向自顶杆4的一端向顶杆4的另一端延伸设置,且第一侧面41与第二侧面42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两根电极线脚11之间的距离,顶杆4的一端具有用于推压硬化棉雾化芯1的顶推端43,顶推端43的最大外径大于第一套筒2的内径,结合图4、图6和图9,假设顶杆4的顶推端43的最大外径为t1,第一套筒2的内径为d1,则有t1>d1;顶杆4用于将装设在第二套筒3的安装通道323中的硬化棉雾化芯1从第一套管段321推压至第二套管段322,并在第二套筒3相对于顶杆4往远离第一套筒2的方向移动时保持与第一套筒2以及硬化棉雾化芯1相抵接,以使第二套管段322从第一套筒2的容纳通道21中脱出,而同时硬化棉雾化芯1紧密配合于第一套筒2的容纳通道21中。
64.本实施例的组装治具的组装原理如下:
65.在进行雾化组件的组装时,如图3-4所示,可先将顶杆4从第二套筒3的安装通道323中拔出,此处可以理解的是,若一开始顶杆4与第二套筒3之间就已处于分离状态,则可省去此操作。
66.接着,如图7所示,将套管部32中与容纳通道21相适配的第二套管段322插入第一套筒2的容纳通道21中,使得套管部32的安装通道323与第一套筒2的容纳通道21相连通且限位部31的下端面与第一套筒2的上端面相相抵接。
67.紧接着,如图8所示,将硬化棉雾化芯1背向电极线脚11的一端朝向第一套管段321的端口,随后将硬化棉雾化芯1由第一套管段321的端口装入套管部32的安装通道323中。
68.然后,如图9所示,以避开电极线脚11的方式将顶杆4由第一套管段321的端口插入装有硬化棉雾化芯1的安装通道323中,即,将顶杆4置于两个电极线脚11之间,使得一个电极线脚11位于第一侧面41的一侧、另一个电极线脚11位于第二侧面42的一侧,实现对两个电极线脚11的避让,随后利用顶杆4向下推动硬化棉雾化芯1,直至顶杆4的顶推端43同时与第一套筒2的上端面以及硬化棉雾化芯1的上端面相抵接,这样就能够将硬化棉雾化芯1从套管部32的第一套管段321推压至套管部32的第二套管段322。
69.如图10所示,当硬化棉雾化芯1被顶杆4推压至第二套管段322时,保持顶杆4不动,并驱使第二套筒3相对于顶杆4往远离第一套筒2的方向移动,即上移第二套筒3,使得第二套管段322脱出第一套筒2的容纳通道21,由于顶杆4的下端(即顶推端43)抵接于硬化棉雾化芯1的上端面,从而会对硬化棉雾化芯1向上的移动形成阻挡,因此在驱使第二套筒3相对于顶杆4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包括第二套管段322在内的整个第二套筒3会与硬化棉雾化芯1发生相对移动,但硬化棉雾化芯1不会与顶杆4发生向上的相对位移,从而使得整个硬化棉雾化芯1在顶杆4的阻挡下能够逐渐从第二套管段322中脱出并紧密配合于容纳通道21中,从而实现将硬化棉雾化芯1装入由多孔纤维材料制成的第一套筒2中。
70.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套筒3的套管部32是由表面光滑的材料制成,例如可以是金
属、塑料、玻璃等表面光滑的材料,这样套管部32的内、外表面的摩擦系数就会很小,从而有利于第二套筒3的第二套管段322在插入和拔出第一套筒2的容纳通道21时不会磨损由多孔纤维材料制成的第一套筒2的内壁,并且,有利于第二套筒3的第二套管段322从第一套筒2的容纳通道21中拔出时,在不会磨损第一套筒2的内壁的同时,也不会磨损硬化棉雾化芯1的外壁,此外,还有利于在利用顶杆4将硬化棉雾化芯1从第二套筒3的第一套管段321推压至第二套管段322的过程中不会对硬化棉雾化芯1的外壁造成磨损。
71.最后,如图11-12所示,移除整个组装治具,使得电极线脚11脱离组装治具而完全外露,从而完成雾化组件的组装。此处可以理解的是,使得电极线脚11脱离组装治具而完全外露的具体操作方式可视具体组装情况而定,例如,当将第二套管段322从第一套筒2的容纳通道21中拔出并使得硬化棉雾化芯1紧密配合于第一套筒2的容纳通道21中时,若此时电极线脚11仍位于第二套管段322内,则此时可通过上移整个组装治具的方式或者通过下移第一套筒2的方式来使得电极线脚11脱离组装治具而完全外露。又例如,当将第二套管段322从第一套筒2的容纳通道21中拔出并使得硬化棉雾化芯1紧密配合于第一套筒2的容纳通道21中时,若此时电极线脚11已从第二套管段322内脱出而只是位于顶杆4的两侧,则此时可通过上移或者侧移顶杆4的方式来使得电极线脚11脱离组装治具而完全外露,也可以通过下移或者侧移第一套筒2的方式来使得电极线脚11脱离组装治具而完全外露。
72.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实施时,上述组装过程可通过手工操作来完成,也可以通过自动化设备(如机械手)来完成,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制。
73.由此可见,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利用上述结构设计的组装治具将硬化棉雾化芯1装入第一套筒2的过程中,由于套管部32插入到第一套筒2中的深度被限位部31所限定,即第二套管段322在第一套筒2中的位置是确定的,因此在组装过程中,只需利用顶杆4将硬化棉雾化芯1推压至第二套管段322即可确保硬化棉雾化芯1安装到位。即,当硬化棉雾化芯1处于第二套管段322内时,硬化棉雾化芯1已被置于第一套筒2中合适的安装位置,其中,当顶杆4的下端沿着安装通道323移动至与第一套筒2的上端面相抵接的位置时,则说明硬化棉雾化芯1已被顶杆4推压至第二套管段322内。而且,在整个组装过程中,特别是在硬化棉雾化芯1从第二套管段322内脱出的过程中,硬化棉雾化芯1与第一套筒2之间并不会发生明显的相对运动,因此硬化棉雾化芯1并不会偏移并离开合适的安装位置,也不会与第一套筒2的内壁来回进行摩擦,进而可避免因硬化棉雾化芯1的外壁与第一套筒2的内壁反复进行摩擦而导致硬化棉雾化芯1发生破损;再且,由于顶杆4的第一侧面41与第二侧面42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两根电极线脚11之间的距离,因此在整个组装过程中,可将一个电极线脚11置于第一侧面41的一侧、另一个电极线脚11置于第二侧面42的一侧,实现对电极线脚11的避让,使得在组装的过程中电极线脚11并不会受到拉扯或挤压,进而可避免因电极线脚11受到拉扯或挤压而导致硬化棉雾化芯1中的发热体发生变形甚至脱离硬化棉雾化芯1中的硬化导油棉。从而,能够有效降低在组装雾化组件的过程中硬化棉雾化芯1发生损坏的风险,提高了雾化组件的组装质量。
74.特别地,本实施例提供的组装治具还可搭配机械手进行使用,从而实现雾化组件的自动化组装,使得雾化组件的组装效率可大大提高。
75.进一步地,参照图3-12,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套管部32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条用于供顶杆4的顶推端43通过的避让缝隙324,避让缝隙324沿套管部32的轴
向自第一套管段321的端口延伸至第二套管段322的端口,限位部3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供顶杆4的顶推端43通过的避让通孔311,避让通孔311对应避让缝隙324设置并与第二套筒3的安装通道323相连通;其中,当顶杆4将装设在安装通道323中的硬化棉雾化芯1从第一套管段321推压至第二套管段322时,顶杆4的顶推端43同时与第一套筒2的上端面以及硬化棉雾化芯1的上端面相抵接。
76.在本实施例中,在具体实施时,可将顶杆4设计为纵截面呈竖置摆放的“一”字形的片状结构,也可以将顶杆4设计为纵截面呈“凸”字形的片状结构,还可以将顶杆4设计为纵截面呈“l”字形的片状结构,这些片状结构的厚度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是不均匀的,只要使得片状的顶杆4的最大厚度(也即第一侧面41与第二侧面42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两根电极线脚11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对电极线脚11的避让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制。当然也可以将顶杆4设计为其它类型的片状结构,只要能满足能够实现对两个电极线脚11的避让、能够与第一套筒2和硬化棉雾化芯1相抵接、以及能够可拆卸且可活动地插设于安装通道323中的使用需求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制。示例性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4和图6所示,可将顶杆4设计为纵截面呈竖置摆放的“一”字形且厚度均匀、宽度均匀的片状结构,此时顶推端43的最大外径即为顶杆4的宽度,此处可以理解的是,结合图4-6以及图9,假设顶杆4的顶推端43的最大外径为t1,套管部32的内径为d2,第一套筒2的内径为d1,则有t1>d1且t1>d2。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4和图16所示,亦可将顶杆4设计为纵截面呈“凸”字形且厚度均匀的片状结构,此时顶推端43的最大外径即为顶杆4的最大外径,此处可以理解的是,当顶杆为纵截面呈“凸”字形且厚度均匀的片状结构时,顶杆包括依次连接成一体的杆主体44以及顶推端43,图示性地,杆主体44为厚度均匀且宽度均匀的片状结构,杆主体44的最大外径小于顶推端43的最大外径,也即杆主体44的宽度小于顶推端43的宽度,结合图14-16,假设顶杆4的顶推端43的最大外径为t1,顶杆4的杆主体44的最大外径为t2,套管部32的内径为d2,则有t1>d2且t2≤t1。
77.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在具体实施时,限位部31的具体形状可根据实际需要而定,只要能使得限位部31的下端面能够与第一套筒2的上端面相抵接以限定出套管部32插入到第一套筒2中的深度(即第二套管段322的长度)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定。优选地,可将限位部31设计为具有底壁和环形周壁的盘状结构,例如,如图4、图5和图7所示,可将限位部31设计为具有底板和环形挡板的圆盘状锅体结构(此时避让通孔311设置于底板上),又例如,如图14-15所示,亦可将限位部31设计为具有顶端面、底端面以及环形周壁的圆盘状结构(此时避让通孔311从限位部31的顶端面贯穿至限位部31的底端面)。如此设置,在进行雾化组件的组装的过程中,限位部31的环形周壁可作为整个第二套筒3的受力位,从而可便于使用者进行相关组装操作,例如,可便于使用者将第二套筒3与第一套筒2进行对接以将第二套管段322插入第一套筒2的容纳通道21中,又例如,可便于使用者将第二套筒3相对于顶杆4进行上移以将第二套管段322从第一套筒2的容纳通道21中拔出,使得硬化棉雾化芯1从第二套管段322中脱出并紧密配合于第一套筒2的容纳通道21中。其中,为降低制造成本,优选地,第二套筒3为一体式结构,例如可通过注塑等方式将第二套筒3一体成型。
78.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设置于套管部32上的避让缝隙324的数量以及设置于限位部31上的避让通孔311的数量可视顶杆4的具体形状而定,避让缝隙324的数量可以
是一条也可以是多条,避让通孔31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只要能保证顶杆4与第二套筒3之间能够实现相对移动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制。例如,如图3-6所示,假设顶杆4为横截面呈“一”字形的片状结构则开设于套管部32上的避让缝隙324的数量可以是两条,相应地,开设于限位部31上的避让通孔311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此时顶杆4可自第一套管段321的端口并通过两条避让缝隙324而插入第二套筒3的安装通道323中。又例如,假设顶杆4为纵截面呈“l”字形的片状结构,则开设于套管部32上的避让缝隙324的数量可以是一条,相应地,开设于限位部31上的避让通孔31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此时顶杆4可自第一套管段321的端口并通过该条避让缝隙324而插入第二套筒3的安装通道323中。
79.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第一方面,使得顶杆4的顶推端43的最大外径即便大于第一套筒2的内径,顶杆4的顶推端43仍然能够穿过对应的避让缝隙324和避让通孔311而使得顶杆4与第二套筒3之间可相对移动,即,顶杆4可沿着安装通道323的轴线相对于第二套筒3上下移动,以便在进行雾化组件的组装时利用顶杆4通过直线向下推压的方式将硬化棉雾化芯1从第一套管段321推压至第二套管段322,而第二套筒3可沿着顶杆4的轴线相对于顶杆4上下移动,以便在进行雾化组件的组装时使得硬化棉雾化芯1可从第二套管段322中脱出并紧密配合于第一套筒2的容纳通道21中;第二方面,由于顶杆4的顶推端43的最大外径大于第一套筒2的内径,因此可防止顶杆4的顶推端43进入第一套筒2的容纳通道21中,保证当顶杆4将硬化棉雾化芯1从第一套管段321推压至第二套管段322时,顶杆4能够同时与第一套筒2的上端面以及硬化棉雾化芯1的上端面相抵接,从而当通过手工操作的方式来进行雾化组件的组装时,使得使用者能够感知硬化棉雾化芯1是否已被顶杆4推入到第一套筒2中合适的安装位置,具体表现为,在使用者利用顶杆4将装设在安装通道323中的硬化棉雾化芯1从第一套管段321推压至第二套管段322的过程中,当顶杆4的顶推端43与第一套筒2的上端面相抵接时,由于此时顶杆4受到第一套筒2的上端面的抵挡,因此使用者会明显感受到一股阻力而无法再继续向下推动顶杆4,从而使得使用者能够感知此时硬化棉雾化芯1已被顶杆4推压到位而置于第一套筒2中合适的安装位置。
80.进一步地,参照图13-21,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套管段321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条用于供顶杆4的顶推端43通过的第一间隙3211,第一间隙3211沿套管部32的轴向自第一套管段321的端口延伸至限位部31的上端面;
81.第一套管段321上在位于各条第一间隙3211和限位部31之间的位置,分别开设有避让缺口3212,第一间隙3211与避让缺口3212在套管部32的周向上相互错开,限位部31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于供顶杆4的顶推端43通过的避让通孔311,避让通孔311对应避让缺口3212设置并与安装通道323相连通;
82.第二套管段322的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条用于供顶杆4的顶推端43通过的第二间隙3221,第二间隙3221沿套管部32的轴向自第二套管段322的端口延伸至限位部31的下端面,且第二间隙3221对应避让通孔311设置;
83.其中,当顶杆4的顶推端43与限位部31的上端面相抵接时,通过旋转使得顶推端43限定在避让缺口3212内且对准避让通孔311,并继续驱使顶杆4朝向第二套管段322移动,以将装设在安装通道323中的硬化棉雾化芯1推压至第二套管段322。
84.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结构设计,可通过“下移顶杆4 旋转顶杆4 下移顶杆4 上移第二套筒3”的方式实现将硬化棉雾化芯1装入由多孔纤维材料制成的第一套筒2中,具体
组装过程如下:
85.在完成将第二套管段322插入第一套筒2的容纳通道21中以及将硬化棉雾化芯1由第一套管段321的端口装入安装通道323中这两个组装操作之后(这两个组装操作的具体操作过程看参考前面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如图17所示,可将顶杆4的顶推端43对准第一间隙3211并使得顶杆4可置于两个电极线脚11之间(结合图14和图17可知,此时硬化棉雾化芯1的电极线脚11与第一套管段321的第一间隙3211、第二套管段322的第二间隙3221相互错开),随后将顶杆4从第一套管段321的端口插入装有硬化棉雾化芯1的安装通道323中并进行移动,直至顶杆4的顶推端43与限位部31的上端面相抵接;
86.接着,如图18所示,将顶杆4进行旋转,使得顶杆4的顶推端43转移至避让缺口3212中并对准避让通孔311;
87.紧接着,如图19所示,继续向下推动顶杆4,直至顶杆4的顶推端43与第一套筒2的上端面相抵接为止,此时硬化棉雾化芯1已被顶杆4推压至第二套管段322;
88.然后,如图20所示,保持顶杆4不动并上移第二套筒3,使得第二套管段322脱出第一套筒2的容纳通道21,由于顶杆4的下端抵接于硬化棉雾化芯1上而会对硬化棉雾化芯1的向上移动形成阻挡,因此在驱使第二套筒3相对于顶杆4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硬化棉雾化芯1会与第二套管段322发生相对移动,使得整个硬化棉雾化芯1在顶杆4的阻挡下能够逐渐从第二套管段322中脱出并紧密配合于第一套筒2的容纳通道21中,从而实现将硬化棉雾化芯1装入由多孔纤维材料制成的第一套筒2中;
89.最后,如图21所示,移除整个组装治具,使得电极线脚11脱离组装治具而完全外露,从而完成雾化组件的组装。
90.在本实施例中,在具体实施时,可以将顶杆4设计为纵截面呈“凸”字形的片状结构,也可以将顶杆4设计为纵截面呈“l”字形的片状结构,这些片状结构的厚度可以是均匀的,也可以是不均匀的,只要使得片状的顶杆4的最大厚度(也即第一侧面41与第二侧面42之间的最大距离)小于两根电极线脚11之间的距离,以实现对电极线脚11的避让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制。当然也可以将顶杆4设计为其它类型的片状结构,只要能满足能够实现对两个电极线脚11的避让、能够与第一套筒2和硬化棉雾化芯1相抵接、能够通过旋转的方式使得顶推端43可限定在避让缺口3212内并对准避让通孔311以及能够可拆卸且可活动地插设于安装通道323中的使用需求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制。示例性地,如图14和图16所示,可将顶杆4设计为纵截面呈“凸”字形且厚度均匀的片状结构,此时顶推端43的最大外径即为顶杆4的最大外径,此处可以理解的是,当顶杆为纵截面呈“凸”字形且厚度均匀的片状结构时,顶杆包括依次连接成一体的杆主体44以及顶推端43,图示性地,杆主体44为厚度均匀且宽度均匀的片状结构,杆主体44的最大外径小于顶推端43的最大外径,也即杆主体44的宽度小于顶推端43的宽度,结合图14-16,假设顶杆4的顶推端43的最大外径为t1,顶杆4的杆主体44的最大外径为t2,套管部32的内径为d2,则有t1>d2且t2≤d2。
91.在本实施例中,可以理解的是,设置于第一套管段321上的第一间隙3211的数量、设置于第二套管段322上的第二间隙3221的数量以及设置于限位部31上的避让通孔311的数量可视顶杆4的具体形状而定,只要能保证顶杆4与第二套筒3之间能够实现相对移动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制。例如,如图14-15以及图21所示,假设顶杆4为纵截面呈“凸”字形的片状结构,则开设于第一套管段321上的第一间隙3211的数量以及开设于第二
套管段322上的第二间隙3221的数量可以均是两条,相应地,开设于限位部31上的避让通孔311的数量可以是两个,此时顶杆4可自第一套管段321的端口并通过两条第一间隙3211而插入第一套管段321中直至与限位部31的上端面相抵接,而且,当顶推端43旋转至避让缺口3212内并对准避让通孔311后,顶杆4可穿过两个避让通孔311并通过两条第二间隙3221而插入第二套管段322中直至与第一套筒2的上端面相抵接。又例如,类似地,假设顶杆4为纵截面呈“l”字形的片状结构,则开设于第一套管段321上的第一间隙3211的数量以及开设于第二套管段322上的第二间隙3221的数量可以均是一条,相应地,开设于限位部31上的避让通孔31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
92.在本实施例中,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组装治具(即如图13-14所示的组装治具)与如图3-4所示的组装治具实施例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相类似,此处亦不作赘述。
93.进一步地,参照图3-4、图9-12、图13-14以及图17-21,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顶杆4远离顶推端43的一端设有压盖5,压盖5的最大外径大于第一套管段321的端口内径,其中,当第二套管段322从第一套筒2的容纳通道21中脱出,而同时硬化棉雾化芯1紧密配合于第一套筒2的容纳通道21中时,压盖5与第一套管段321相抵接或者相间隔,以保证压盖5的设置不会在上移第二套筒3的操作过程中妨碍第二套管段322从第一套筒2的容纳通道21中完全脱出而致使硬化棉雾化芯1无法从第二套管段322中脱出并紧密配合于第一套筒2的容纳通道21中。如此,通过在顶杆4的上端增设压盖5,在通过手工操作进行雾化组件的组装的过程中,压盖5可作为驱使顶杆4上下移动的受力位,从而可便于使用者手动推拉顶杆4进行上下移动,有利于提高组装操作的便利性。在本实施例中,在具体实施时,压盖5与顶杆4之间可以可拆卸连接,也可以固定连接,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制,其中,当压盖5与顶杆4之间的连接为固定连接时,可将压盖5与顶杆4一体式连接,例如可通过注塑等方式将压盖5与顶杆4一体成型。
94.进一步地,参照图4和图8,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套管段321的端口内径大于硬化棉雾化芯1的外径,且第一套管段321远离限位部31的一端的纵截面呈喇叭形。如此设置,使得第一套管段321的上端可起到导向的作用,从而在进行雾化组件的组装的过程中,可便于将硬化棉雾化芯1更加快速地由第一套管段321的端口装入第二套筒3的安装通道323中。
95.进一步地,考虑到若套管部32伸入到第一套筒2的容纳通道21中的长度(即第二套管段322的长度)小于硬化棉雾化芯1的轴向高度,那么在利用顶杆4将硬化棉雾化芯1从第一套管段321推压至第二套管段322的过程中,硬化棉雾化芯1的下端会从第二套管段322中露出,从而可能会导致硬化棉雾化芯1的下端外侧壁会与第一套筒2的容纳通道21的内壁发生相对摩擦,从而可能会导致硬化棉雾化芯1发生局部破损,基于此考虑,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参照图9,第二套管段322长度大于或等于硬化棉雾化芯1的轴向高度,假设第二套管段322的长度为l,硬化棉雾化芯1的轴向高度为h,则有l≥h,图示性地,如图9所示,l=h。如此设置,使得当硬化棉雾化芯1被顶杆4推压至第二套管段322时,整个硬化棉雾化芯1都是藏于第二套管段322内的,硬化棉雾化芯1的下端并不会从第二套管段322中露出,因此可避免在利用顶杆4将硬化棉雾化芯1从第一套管段321推压至第二套管段322的过程中,因硬化棉雾化芯1的下端外侧壁可能会与第一套筒2的容纳通道21的内壁发生相对摩擦而导致硬化棉雾化芯1发生局部破损的问题,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在组装雾化组件的过
程中硬化棉雾化芯1发生损坏的风险,进一步提高了雾化组件的组装质量。
96.进一步地,参照图8-10,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二套筒3的安装通道323的内壁的摩擦系数小于第一套筒2的容纳通道21的内壁的摩擦系数,其中,在具体实施时,为使得第二套筒3的安装通道323的内壁的摩擦系数能够小于第一套筒2的容纳通道21的内壁的摩擦系数,套管部32可由光滑材料制成,例如可以金属、塑料、玻璃等光滑材料。如此设置,在组装雾化组件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减小硬化棉雾化芯1的外壁与套管部32的内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可有效降低在将硬化棉雾化芯1由第一套管段321的端口装入第二套筒3的安装通道323的过程中、在利用顶杆4将硬化棉雾化芯1从第一套管段321推压至第二套管段322的过程中以及硬化棉雾化芯1从第二套管段322中逐渐脱出的过程中,因硬化棉雾化芯1的外壁与套管部32的内壁之间发生较大的摩擦而导致硬化棉雾化芯1发生破损的风险。
97.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