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雾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2.电子烟以及用于雾化保健药物、治疗药物等物质的电子设备可统称电子雾化装置,电子雾化装置一般包括有用于产生气溶胶的雾化器以及用于为雾化器提供电能的电池组件,雾化器作为电子雾化装置的核心器件,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研究的重点。
3.目前市面上的雾化器通常包括外壳体以及雾化芯,外壳体内设有进气通道、出气通道以及用于存储雾化液的储液仓,进气通道与出气通道相连通而形成气流通道,雾化芯一般包括相互连接的导液体和发热体,雾化芯安装于气流通道的流通路径上并与储液仓相连通,其中,导液体的材料可以是导油棉、多孔陶瓷等,发热体可以是金属发热丝、金属发热网等。雾化器的雾化过程一般如下:雾化液从储液仓流入雾化芯的导液体内,在发热体的加热作用下,雾化液被雾化而形成可供用户抽吸的气溶胶,用户进行抽吸时,会在进气通道与出气通道之间的流通路径上形成气流,气流流经发热体时将气溶胶带走,气溶胶最终跟随气流一起从出气通道流出至用户的口腔而被用户所吸食。
4.然而目前市面上的雾化器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5.1、由于储液仓与雾化芯一直处于连通状态,因此使得雾化芯因不断吸收雾化液而始终处于饱和状态,进而使得雾化器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容易因外界气压发生变化、雾化器发生晃动等因素而导致雾化芯中的雾化液从雾化芯中渗漏出来,造成漏液问题;
6.2、当用户采用特殊的姿势进行抽吸使用时,雾化器容易发生干烧问题,例如当用户偶尔采用倒置的姿势(雾化器的吸嘴朝下)进行抽吸使用时,储液仓中的雾化液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会远离储液仓与雾化芯相连通的位置,使得抽吸过程中储液仓中的雾化液并未接触雾化芯,进而当用户单次抽吸时间过长时,在雾化芯中的雾化液被消耗后,雾化芯容易因未及时得到储液仓中的雾化液的补充而发生缺液干烧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7.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旨在降低雾化器发生漏液问题和干烧问题的风险。
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
9.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的内部设有相互隔开设置的储液腔和容纳腔、以及与外界相连通的进气通道、出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出气通道相连通,所述储液腔与所述容纳腔之间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与所述储液腔相连通的至少一个出液孔,所述隔板靠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设有对应所述出液孔设置的底板部,所述底板部上设有回气结构,所述出液孔通过所述回气结构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
10.雾化芯,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并与所述容纳腔相连通,且所述雾化芯位于所述进气通道与所述出气通道之间的连通路径上;以及
11.储液体,由多孔材料制成,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并与所述雾化芯相连接,用于吸收从所述回气结构处流出的雾化液并将所述雾化液传导至所述雾化芯。
12.进一步地,所述回气结构包括回气孔、回气缝隙中的至少一种。
13.进一步地,所述回气结构为所述回气孔,所述回气孔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回气孔间隔布置于所述底板部上,且每一所述回气孔的孔径为0.2mm~1mm。
14.进一步地,所述回气结构为所述回气缝隙,所述回气缝隙的大小为0.2mm~1mm。
15.进一步地,所述回气缝隙呈“一”字形、“十”字形或者“米”字形。
16.进一步地,所述回气结构包括一个所述回气孔和多条所述回气缝隙,多条所述回气缝隙环绕所述回气孔间隔布置,且每一所述回气缝隙均与所述回气孔相连通,所述回气孔的孔径为0.2mm~1mm,每一所述回气缝隙的大小为0.2mm~1mm。
17.进一步地,所述储液体的材料包括棉纤维、混纺纤维、多孔高分子材料中的任意一种。
18.进一步地,所述底板部的材料为硅胶或者橡胶。
19.进一步地,所述雾化器还包括雾化芯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液仓组件和底座组件,其中:
20.所述雾化芯组件包括底盖、所述隔板、所述雾化芯、所述储液体以及中空的套筒,所述储液体呈筒状并套设于所述雾化芯的外部,所述套筒套设于所述储液体的外部,所述隔板盖设于所述套筒的一端且所述底板部与所述储液体相抵接,所述底盖盖设于所述套筒远离所述隔板的另一端,所述底盖、所述隔板、所述套筒的内壁以及所述雾化芯的外壁共同围合出所述容纳腔;
21.所述液仓组件包括内部中空的第一壳体以及具有所述出气通道的通气管,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具有中空的吸嘴部,所述通气管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雾化芯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所述吸嘴部相连通、另一端插接于所述隔板上并与所述雾化芯相连通,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所述通气管的外壁以及所述隔板共同围合出所述储液腔;
22.所述底座组件包括第二壳体和电极组件,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中空而形成所述进气通道,且所述第二壳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气孔,所述进气通道分别与所述进气孔、所述雾化芯相连通,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吸嘴部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另一端设有所述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与所述雾化芯电连接。
23.进一步地,所述雾化芯包括导液体、发热体以及中空的支架套,所述导液体具有中空贯通的雾化通道且所述导液体的外侧壁上凸设有连接部,所述发热体连接于所述雾化通道的内壁上,所述支架套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液孔,所述支架套套设于所述导液体的外部,所述储液体套设于所述支架套的外部,且所述导液体的外壁和所述储液体的内壁均遮挡所述进液孔,所述连接部穿出所述支架套并插设于所述储液体内,所述支架套的一端插接于所述隔板上并与所述通气管相连通、另一端插接于所述底盖上并与所述进气通道相连通,所述发热体与所述电极组件电连接。
2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池组件以及前述的雾化器,所述电池组件与所述雾化芯电连接。
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壳体组件内设置有相互隔开设置的储液腔和容纳腔,储液腔与容纳腔之间设置有隔板,隔板上设有与储液腔相连通的出液孔,隔板靠近容纳腔的一侧设有对应出液孔设置的底板部,底板部上设有回气结构,出液孔通过回气结构与容纳腔相连通,容纳腔中设置有由多孔材料制成的储液体,储液腔中的雾化液从回气结构处流出后被储液体所吸收,储液体能够降低雾化液的流动性,对雾化液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进而能够减少单位时间内导入雾化芯的雾化液的流量,使得雾化芯不易达到饱和状态,从而能够降低雾化器发生漏液的风险。并且,当储液体吸收雾化液至饱和状态后,由于储液体中存储有一定的雾化液,因此在用户利用雾化器进行抽吸使用的过程中,当雾化芯中的雾化液被消耗后,储液体中的雾化液能够通过毛细作用及时补充给雾化芯,而且即便用户采用倒置的姿势进行抽吸使用,在储液体的吸附作用下,雾化液也不会从储液体中逃逸出来,使得雾化芯始终能够从储液体中获得充足的雾化液供应,从而能够有效降低雾化芯发生缺液干烧的风险。
27.特别地,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储液腔中的雾化液并非直接通过直通式的出液孔流出而导入储液体中,而是依次经过出液孔和回气结构后再导入储液体中,相比于采用直通式的出液孔将储液腔中的雾化液直接导向储液体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雾化器通过增设对应出液孔设置的底板部,并在底板部上设置回气结构,如此,一方面能够减缓储液腔中的雾化液导向储液体的流速,进而能够进一步降低雾化液的流动性,使得雾化芯更不易达到饱和状态,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降低雾化器发生漏液的风险;另一方面,在用户利用雾化器进行抽吸使用的过程中,储液体持续不断地向雾化芯供应雾化液的同时,也会持续不断地吸收从回气结构处流出的雾化液,当储液腔中的雾化液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储液腔会因雾化液的减少而相对于外界形成一定的负压,该负压的存在会使得储液腔中的雾化液停止从回气结构处流出直至该负压消除为止,当储液腔形成负压时,由于此时外界的气压大于储液腔内的气压,因此外界空气会依次通过进气通道、雾化芯、储液体、回气结构和出液孔而导入储液腔中进行回气,以提升储液腔内的气压,从而消除储液腔所形成的负压,当储液腔内的负压被消除后,储液腔中的雾化液能够正常从回气结构处流出并导入储液体中进行补充,而回气结构的设置能够减缓回气的速度,因此能够减缓抽吸使用过程中,储液腔中的雾化液导向储液体的流速,进而能够降低雾化液导向雾化芯的流速,从而能够降低抽吸使用过程中因导向雾化芯的雾化液流速过快而导致雾化芯发生“喷液”现象从而造成漏液的风险。
附图说明
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9.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雾化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2为图1所示的雾化器沿y-y方向剖切的剖视图;
31.图3为图1所示的雾化器沿x-x方向剖切的剖视图;
32.图4为图2去掉储液体后的剖视图;
3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雾化器模块化后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34.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雾化器处于第一视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35.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雾化器处于第二视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36.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隔板的俯视图;
37.图9为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38.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隔板的俯视图;
39.图11为图10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40.图12为本实用新型又一实施例中隔板的俯视图;
41.图13为图12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42.附图标号说明:
43.1-壳体组件;
44.2-液仓组件,21-第一壳体,211-储液腔,212-吸嘴部,22-通气管,221-出气通道;
45.3-底座组件,31-第二壳体,311-进气通道,312-进气孔,32-电极组件,321-正极导体,322-负极导体,323-绝缘套;
46.4-雾化芯组件;
47.5-隔板,51-出液孔,52-底板部,521-回气结构,5211-回气孔,5212-回气缝隙;
48.6-雾化芯,61-导液体,611-雾化通道,612-连接部,62-发热体,63-支架套,631-进液孔;
49.7-储液体;
50.8-套筒,81-容纳腔;
51.9-底盖。
52.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5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54.需要说明的是,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55.此外,当元件被表述“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多个居中的元件。
56.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若全文中出现的“和/或”、“且/或”或者“及/或”,其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
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57.参照图1、图2、图4、图7和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雾化器,该雾化器包括壳体组件1、雾化芯6以及由多孔材料制成的储液体7,其中:
58.壳体组件1的内部设有相互隔开设置的储液腔211和容纳腔81、以及与外界相连通的进气通道311、出气通道221,进气通道311与出气通道221相连通,储液腔211与容纳腔81之间设置有隔板5,隔板5上开设有与储液腔211相连通的至少一个出液孔51,隔板5靠近容纳腔81的一侧设有对应出液孔51设置的底板部52,底板部52上设有回气结构521,出液孔51通过回气结构521与容纳腔81相连通;
59.雾化芯6设置于壳体组件1内并与容纳腔81相连通,且雾化芯6位于进气通道311与出气通道221之间的连通路径上;
60.储液体7设置于容纳腔81内并与雾化芯6相连接,储液体7用于吸收从回气结构521处流出的雾化液并将雾化液传导至雾化芯6。
61.在本实施例中,在具体实施时,储液体7的材料具体可以是棉纤维、混纺纤维、多孔高分子材料等多孔材料,其中,棉纤维可以是棉花、无纺布等,混纺纤维可以是由涤纶和锦纶混纺而成的涤纶/锦纶混纺织物、由棉花和涤纶混纺而成的棉/涤纶混纺织物、由棉花和锦纶混纺而成的棉/锦纶混纺织物、由棉花和芳纶混纺而成的棉/芳纶混纺织物等。当然,储液体7的材料也可以是其它具有多孔毛细结构的多孔材料,只要能够满足导液和储液的使用需求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制。
62.在本实施例中,在具体实施时,设置于隔板5上的出液孔5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其可根据实际的使用需求而定,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制。相应地,具有回气结构521的底板部52的数量也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其数量与出液孔51的设置数量相适应。图示性地,结合图2、图6和图10所示,隔板5上设有四个间隔设置的出液孔51以及四个具有回气结构521的底板部52,各个底板部52与各个出液孔51一一对应设置。
63.在本实施例中,在具体实施时,设置于底板部52上的回气结构521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是孔(即回气孔5211),也可以是缝隙(即回气缝隙5212),还可以是孔与缝隙的结合(即同时存在回气孔5211和回气缝隙5212),也即本实施例的回气结构521包括回气孔5211、回气缝隙5212中的至少一种,只要能够满足延缓出液速度和回气速度的使用需求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制。示例性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8和9所示,回气结构521的具体结构形式可以是回气孔5211;示例性地,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0和11所示,回气结构521的具体结构形式也可以是回气缝隙5212;示例性地,在又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12和13所示,回气结构521的具体结构形式还可以是回气孔5211与回气缝隙5212相结合的孔隙结构。
64.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壳体组件1内设置有相互隔开设置的储液腔211和容纳腔81,储液腔211与容纳腔81之间设置有隔板5,隔板5上设有与储液腔211相连通的出液孔51,隔板5靠近容纳腔81的一侧设有对应出液孔51设置的底板部52,底板部52上设有回气结构521,出液孔51通过回气结构521与容纳腔81相连通,容纳腔81中设置有由多孔材料制成的储液体7,储液腔211中的雾化液从回气结构521处流出后被储液体7所吸收,储液体7能够
降低雾化液的流动性,对雾化液起到一个缓冲的作用,进而能够减少单位时间内导入雾化芯6的雾化液的流量,使得雾化芯6不易达到饱和状态,从而能够降低雾化器发生漏液的风险。并且,当储液体7吸收雾化液至饱和状态后,由于储液体7中存储有一定的雾化液,因此在用户利用雾化器进行抽吸使用的过程中,当雾化芯6中的雾化液被消耗后,储液体7中的雾化液能够通过毛细作用及时补充给雾化芯6,而且即便用户采用倒置的姿势进行抽吸使用,在储液体7的吸附作用下,雾化液也不会从储液体7中逃逸出来,使得雾化芯6始终能够从储液体7中获得充足的雾化液供应,从而能够有效降低雾化芯6发生缺液干烧的风险。
65.此外,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储液腔211中的雾化液并非直接通过直通式的出液孔51流出而导入储液体7中,而是依次经过出液孔51和回气结构521后再导入储液体7中,相比于采用直通式的出液孔51将储液腔211中雾化液直接导向储液体7,本实施例提供的雾化器通过增设对应出液孔51设置的底板部52,并在底板部52上设置回气结构521,如此,一方面能够减缓储液腔211中的雾化液导向储液体7的流速,进而能够进一步降低雾化液的流动性,使得雾化芯6更不易达到饱和状态,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降低雾化器发生漏液的风险;另一方面,在用户利用雾化器进行抽吸使用的过程中,储液体7持续不断地向雾化芯6供应雾化液的同时,也会持续不断地吸收从回气结构521处流出的雾化液,当储液腔211中的雾化液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储液腔211会因雾化液的减少而相对于外界形成一定的负压,该负压的存在会使得储液腔211中的雾化液停止从回气结构521处流出直至该负压消除为止,当储液腔211形成负压时,由于此时外界的气压大于储液腔211内的气压,因此外界空气会依次通过进气通道311、雾化芯6、储液体7、回气结构521和出液孔51而导入储液腔211中进行回气,以提升储液腔211内的气压,从而消除储液腔211所形成的负压,当储液腔211内的负压被消除后,储液腔211中的雾化液能够正常从回气结构521处流出并导入储液体7中进行补充,而回气结构521的设置能够减缓回气的速度,因此能够减缓抽吸使用过程中储液腔211中的雾化液导向储液体7的流速,进而能够降低雾化液导向雾化芯6的流速,从而能够降低抽吸使用过程中因导向雾化芯6的雾化液流速过快(特别是用户用力抽吸时,高速气流通过雾化芯6时,也会在雾化芯6处形成一定的负压,因此若回气速度过快,可能会导致储液腔211与雾化芯6之间的压差过大,使得雾化液导向雾化芯6的供液速度过快)而导致雾化芯6发生“喷液”现象从而造成漏液的风险。
66.进一步地,参照图2、图4、图6、图8和图9,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开设于底板部52上的回气结构521为回气孔5211,回气孔5211设置有多个,多个回气孔5211间隔布置于底板部52上,且每一回气孔5211的孔径为0.2mm~1mm,假设回气孔5211的孔径为d,则有0.2mm≤d≤1mm。在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的回气孔5211可以是圆孔、方孔等,只要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即可,本实施例对于回气孔5211的形状不作具体的限制。此外,在具体实施时,回气孔5211的数量和孔径大小可根据出液孔51的数量灵活设置,例如当出液孔51的数量较少时,相应的底板部52上的回气孔5211的数量可以适当增加,各个回气孔5211的孔径大小可以在0.2mm~1mm的范围内适当增加或减小;又例如,当出液孔51的数量较多时,相应的底板部52上的回气孔5211的数量可以适当减少,各个回气孔5211的孔径大小可以在0.2mm~1mm的范围内适当增加或减小。
67.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结构设计,通过在底板部52上设置多个孔径为0.2mm~1mm的回气孔5211,使得在用户利用雾化器进行抽吸使用的过程中,雾化器的回气速度能够
处于合适的大小,进而使得储液腔211中的雾化液导向储液体7的流速能够处于合适的大小。如此,不仅使得储液体7中的雾化液在消耗后能够及时得到补充,使得用户在连续进行多次抽吸后,储液体7中仍有足够的雾化液用以供应雾化芯6进行雾化,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降低使用过程中雾化芯6发生缺液干烧的风险,而且使得储液体7中的雾化液导向雾化芯6的流速能够处于合适的大小,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抽吸使用过程中因导向雾化芯6的雾化液流速过快而导致雾化芯6发生“喷液”现象从而造成漏液的风险。
68.进一步地,参照图2、图4、图6、图10和图11,在本实用新型另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开设于底板部52上的回气结构521为回气缝隙5212,回气缝隙5212的大小为0.2mm~1mm,假设回气缝隙5212的大小为l,则有0.2mm≤l≤1mm。在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的回气缝隙5212可以是呈“一”字形的缝隙结构,也可以是呈“十”字形的缝隙结构,还可以是呈“米”字形的缝隙结构,只要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即可,本实施例对于回气缝隙5212的形状不作具体的限制。此外,在具体实施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回气缝隙5212可以是大小均匀的缝隙结构,例如,假设回气缝隙5212呈“一”字形,则沿回气缝隙5212的延伸方向,回气缝隙5212各处位置的间隙大小相等,此时回气缝隙5212在底板部52上的垂直投影(即从俯视角度观察回气缝隙5212)可以呈矩形;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回气缝隙5212也可以是大小不均匀的缝隙结构,例如,假设回气缝隙5212呈“一”字形,则沿回气缝隙5212的延伸方向,回气缝隙5212各处位置的间隙大小逐渐变小,此时回气缝隙5212在底板部52上的垂直投影可以呈梯形、三角形等形状。
69.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结构设计,通过在底板部52上设置多个间隙大小为0.2mm~1mm的回气缝隙5212,同样能够使得在用户利用雾化器进行抽吸使用的过程中,雾化器的回气速度能够处于合适的大小,进而使得储液腔211中的雾化液导向储液体7的流速能够处于合适的大小。如此,不仅使得储液体7中的雾化液在消耗后能够及时得到补充,使得用户在连续进行多次抽吸后,储液体7中仍有足够的雾化液用以供应雾化芯6进行雾化,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降低使用过程中雾化芯6发生缺液干烧的风险,而且使得储液体7中的雾化液导向雾化芯6的流速能够处于合适的大小,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抽吸使用过程中因导向雾化芯6的雾化液流速过快而导致雾化芯6发生“喷液”现象从而造成漏液的风险。
70.进一步地,参照图2、图4、图6、图12和图13,在本实用新型又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开设于底板部52上的回气结构521包括一个回气孔5211和多条回气缝隙5212,多条回气缝隙5212环绕回气孔5211间隔布置,且每一回气缝隙5212均与回气孔5211相连通,回气孔5211的孔径为0.2mm~1mm,每一回气缝隙5212的大小为0.2mm~1mm。在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的回气孔5211可以是圆孔、方孔等,只要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即可,本实施例对于回气孔5211的形状不作具体的限制。此外,在具体实施时,各个底板部52上的回气缝隙5212的设置数量可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灵活设置,回气缝隙5212可以是大小均匀的缝隙结构,也可以是大小不均匀的缝隙结构,只要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即可,本实施例对于回气缝隙5212的形状和设置数量不作具体的限制。
71.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结构设计,同样能够使得在用户利用雾化器进行抽吸使用的过程中,雾化器的回气速度能够处于合适的大小,进而使得储液腔211中的雾化液导向储液体7的流速能够处于合适的大小。如此,不仅使得储液体7中的雾化液在消耗后能够及时得到补充,使得用户在连续进行多次抽吸后,储液体7中仍有足够的雾化液用以供应雾化
芯6进行雾化,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降低使用过程中雾化芯6发生缺液干烧的风险,而且使得储液体7中的雾化液导向雾化芯6的流速能够处于合适的大小,从而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抽吸使用过程中因导向雾化芯6的雾化液流速过快而导致雾化芯6发生“喷液”现象从而造成漏液的风险。
72.进一步地,参照图2、图4、图6、图10-13,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底板部52的材料可以是硅胶、橡胶等柔性材料,可选地,整个隔板5均由硅胶、橡胶等柔性材料制成。如此,在一些应用场景中,当回气结构521包含有回气缝隙5212(特别是大小不均匀的回气缝隙5212)时,由于底板部52由具有一定弹性的柔性材料制成,因此当储液腔211中的雾化液减少到一定的程度而使得储液腔211相对于外界形成一定的负压时,在外界空气导入储液腔211进行回气的过程中,底板部52会朝向储液腔211一侧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而“撑大”回气缝隙5212(此时回气结构521的气流截面积变大),而且储液腔211相对于外界所形成的负压越大,底板部52所发生的弹性形变就越大,从而使得雾化器的回气速度能够自动与储液腔211内所形成的负压大小相适应,从而能够达到更好的回气效果,使得雾化器的回气速度能够更容易达到合适的大小。
73.进一步地,参照图1、图3、图5-7,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雾化器还包括雾化芯组件4,壳体组件1包括液仓组件2和底座组件3,其中:
74.雾化芯组件4包括底盖9、隔板5、雾化芯6、储液体7以及中空的套筒8,储液体7呈筒状并套设于雾化芯6的外部,套筒8套设于储液体7的外部,隔板5盖设于套筒8的一端且底板部52与储液体7相抵接(底板部52与储液体7相抵接的设置方式可便于储液体7吸收从回气结构521处流出的雾化液),底盖9盖设于套筒8远离隔板5的另一端并与储液体7相抵接,底盖9、隔板5、套筒8的内壁以及雾化芯6的外壁共同围合出容纳腔81;
75.液仓组件2包括内部中空的第一壳体21以及具有出气通道221的通气管22,第一壳体21的一端具有中空的吸嘴部212,通气管22位于第一壳体21内,雾化芯组件4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壳体21内,通气管22的一端与吸嘴部212相连通、另一端插接于隔板5上并与雾化芯6相连通,第一壳体21的内壁、通气管22的外壁以及隔板5共同围合出储液腔211;
76.底座组件3包括第二壳体31和电极组件32,第二壳体31的内部中空而形成进气通道311,且第二壳体31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气孔312,进气通道311分别与进气孔312、雾化芯6相连通,第二壳体31的一端与第一壳体21远离吸嘴部21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具体可通过插接、螺纹连接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第二壳体31的另一端设有电极组件32,电极组件32与雾化芯6电连接。
77.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结构设计,通过对雾化器进行模块化设计,即雾化器包括液仓组件2、雾化芯组件4和底座组件3三个模块,且各个模块之间的连接为可拆卸连接,如此,可便于对雾化器进行拆装和维护,当其中一个模块发生损坏时,可便于将发生损坏的模块拆卸下来进行维修或更换,例如当雾化芯组件4发生损坏时,可将雾化芯组件4拆卸下来并更换新的雾化芯组件4便可使得雾化器可继续使用,而无需更换整个雾化器,从而有利于降低雾化器的使用成本。
78.进一步地,参照图2-4、图6-7以及图10-11,在本实用新型一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雾化芯6包括导液体61、发热体62以及中空的支架套63,导液体61具有中空贯通的雾化通道611且导液体61的外侧壁上凸设有连接部612,发热体62连接于雾化通道611的内壁上,支架
套63的外侧壁上开设有至少一个进液孔631,支架套63套设于导液体61的外部,储液体7套设于支架套63的外部,且导液体61的外壁和储液体7的内壁均遮挡进液孔631,导液体61的连接部612穿出支架套63并插设于储液体7内,支架套63的一端插接于隔板5上并与通气管22相连通,支架套63的另一端插接于底盖9上并与进气通道311相连通,发热体62与电极组件32电连接,具体地,电极组件32包括正极导体321、绝缘套323以及具有外螺纹的负极导体322,负极导体322套设于绝缘套323的外部并插接于第二壳体31远离第一壳体21的一端端面,绝缘套323套设于正极导体321的外部,正极导体321与负极导体322之间通过绝缘套323相互绝缘,发热体62的一端可通过导线电连接至正极导体321,发热体62的另一端可通过导线电连接至负极导体322。
79.本实施例的雾化器的工作原理如下:
80.储液腔211中的雾化液依次通过出液孔51和回气结构521而导出储液腔211并被位于容纳腔81中的储液体7所吸收,储液体7将自身所吸收的雾化液通过导液体61的连接部612和支架套63上的进液孔631传导至导液体61,导液体61再将自身所吸附的雾化液传导至与发热体62相接触的表面(即雾化通道611的内壁),发热体62通电发热并将导液体61传导过来的雾化液气化成气溶胶,当用户咬住吸嘴部212并进行抽吸时,会在进气孔312与出气通道221之间的连通路径上形成气流,气流流经雾化通道611时会带走气溶胶并先后经过支架套63的内部空腔、通气管22的出气通道221、吸嘴的内部空腔而流出至用户的口腔而被用户所吸食。
81.在本实施例中,在具体实施时,本实施例的发热体62可以是由导电发热材料制成的发热丝、发热片、发热网等,例如可以是螺旋金属发热丝、金属发热网、导电陶瓷发热片等,只要能将导液体61与发热体62相连接的位置处所吸附的雾化液雾化成气溶胶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制。本实施例的导液体61的材料可以是多孔陶瓷、多孔石英、硅藻土、导油棉等能够吸收和传导雾化液的多孔材料,本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的限制。
82.对应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池组件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雾化器,电池组件与雾化芯6电连接,用于为雾化芯6提供电能,使得雾化芯6通电后能够加热雾化自身所吸附雾化液,以产生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在一些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本实施的电池组件可包括供电电源和控制电路板,供电电源可以是锂电池等类型的电源,控制电路板分别与供电电源、雾化芯6中的发热体62电连接,使用时,通过控制电路板可控制供电电源为发热体62供电,使得发热体62通电发热而将传导至发热体62所在位置的雾化液雾化成可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
83.在本实施例中,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可为电子烟(此时,上述雾化液可以是烟油等介质),得益于上述雾化器的改进,本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具有与上述雾化器相同的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8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其它内容可参见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85.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