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织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污织带。
背景技术:
2.织带,为一种通过各种纱线及材料成型为条形或空心扁圆柱形横截面条形带子,现如今的织带常运用于各类服装、背包等上面。
3.织带的现有技术中,具有于内部夹设弹性层的防污织带,弹性层通常使用诸如海绵材料这样的,具有一定被压缩后快速回弹性能的材料,而为了避免弹性层受到来自其两侧的污染,通常会选择在弹性层的上下两侧通过一定方法固定具有良好防污效果的防污层,而在弹性层的侧面则会选择用横截面为“冂”形形状的两个弹性护垫固定包围住防污层以及弹性层,从而将弹性层完全保护起来。
4.但是这种具有弹性护垫的防污织带在实际运用于箱包上时,发现织带不管是被背于身上还是拿在手上时,弹性护垫均会先于织带的防污层与使用者进行抵接接触,而由于接触面积的降低将导致织带对使用者的压强较大,影响到弹性层的发挥。
5.根据上述问题提出另一种防污织带的j9九游会真人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防污织带。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污织带,包括弹性层,弹性层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上防污层以及下防污层,所述上防污层与下防污层之间设置有若干弹性条,所述弹性条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覆盖弹性层的遮挡片,所述遮挡片靠近弹性层的一侧与上防污层以及下防污层均贴合布置。
8.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层由若干贴合布置的海绵条组成,所述海绵条朝向上防污层以及下防污层的两侧均具有若干凸起。
9.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条的横截面成型为同心圆环的形状,贯穿所述弹性条成型有若干开口,所述开口包围海绵条布置。
10.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遮挡片单向布置,相邻所述遮挡片均绕弹性条的轴心线转动抵接。
11.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防污层以及下防污层均由第一纱束以及第二纱束经纬编织而成。
12.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纱束包括芯纱,所述芯纱的外表面缠绕有羽纱。
13.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纱束包括第一捻纱以及第二捻纱,所述第二纱束由第一捻纱以及第二捻纱并捻而成。
1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弹性层的上下两侧布置上防污层以及下防污层,并在弹性层的两侧覆盖若干遮挡片,从而使得弹性层在得到较好包围覆盖,而
减少了弹性层受到脏东西侵染的情况发生的同时,由于遮挡片仅通过贴合的方式覆盖于织带的两侧,而未覆盖到上防污层以及下防污层的两侧表面,从而使得使用者能够较好的与织带进行较多的贴合,从而较好发挥出弹性层的作用。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弹性层的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弹性条以及遮挡片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弹性层、弹性条以及遮挡片的截面剖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纱束以及第二纱束的编织示意图;
20.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纱束的截面剖视图;
21.图7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纱束的截面剖视图。
22.图中:1、上防污层;2、弹性层;3、下防污层;4、弹性条;5、遮挡片;6、第一纱束;7、第二纱束;8、芯纱;9、羽纱;10、第一捻纱;11、第二捻纱;41、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4.一种防污织带,如图1以及图2所示,包括弹性层2,弹性层2两侧分别固定设置有上防污层1以及下防污层3,固定方式为采用pu胶水进行粘接,弹性层2由若干贴合布置的海绵条组成,其中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每个海绵条沿轴线的方向按照轮流具有八面体横截面以及矩形横截面的形式成型,在海绵条中八面体横截面与矩形横截面的占比为三比二,并且八面体横截面到矩形横截面的形状过渡区域占八面体横截面的三分之一,其中海绵条八面体横截面处的高度大于矩形横截面处的高度,从而使得海绵条朝向上防污层1以及下防污层3的两侧均具有若干凸起,并且初始状态下相邻的海绵条仅在八面体横截面处互相贴合。
25.如图3以及图4所示,上防污层1与下防污层3之间设置有若干弹性条4,弹性条4的横截面成型为同心圆环的形状,弹性条4的外圈直径等于海绵条八面体横截面处的高度,贯穿弹性条4成型有若干开口41,开口41包围海绵条布置,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海绵条垂直布置于海绵条的矩形横截面处,相邻海绵条间隔的距离相等,而开口41的横截面成型为矩形,并且开口41的横截面大于海绵条的矩形横截面处一圈,织带在进行长度方向即弹性条4成型方向的弯曲时,织带以每个弹性条4的轴线为弯曲轴而进行弯曲,并且相比于直接让海绵条进行接触受力,弹性条4在受力后由于其与弹性条4之间具有弧形的空腔,这个空腔通过使弹性条4在受力时具有一定的弹性效果,从而增加织带的弹性。
26.如图3以及图4所示,弹性条4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有覆盖弹性层2的遮挡片5,固定方式为采用胶水粘接,遮挡片5靠近弹性层2的一侧与上防污层1以及下防污层3均贴合布置,
遮挡片5单向布置,相邻遮挡片5均绕弹性条4的轴心线转动抵接,在本具体实施例中,遮挡片5在成型时具有倒圆角,遮挡片5处于同一直线上,相邻遮挡片5之间具有间隙,其中间隙的大小于弹性条4圆环截面的圆环厚度,并且由于织带是以若干弹性条4为轴进行弯曲,从而使得遮挡片5能够始终对弹性层2的两侧进行遮盖。
27.如图5、图6以及图7所示,上防污层1以及下防污层3均由第一纱束6以及第二纱束7采用梭织机经纬编织而成,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以第一纱束6为经纱而第二纱束7为纬纱,并且编织组织结构为平纹组织,第一纱束6包括芯纱8,芯纱8的外表面通过捻线机缠绕有羽纱9,其中芯纱8采用棉纤维,而羽纱9由竹炭纤维以及锦纶纤维通过捻线机并捻而成,面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效果,将具有良好耐磨性能的锦纶纤维以及天然抑菌效果的竹炭纤维所组成的羽纱9缠绕于由棉纤维制成的芯纱8上,在快速吸湿吸汗的同时,有效减缓了每次清洗后织带因汗液而发臭的时间,第二纱束7包括第一捻纱10以及第二捻纱11,第二纱束7由第一捻纱10以及第二捻纱11通过捻线机并捻而成,其中第一捻纱10为大麻纤维,第二捻纱11为横截面为y形的涤纶异形纤维,大麻纤维具有良好的抗菌抑菌效果,而将具有良好导汗、透湿效果的y形涤纶异形纤维并捻于大麻纤维上,从而通过快速的导汗增加第二捻纱11接触使用者并吸汗的位置处的持续吸湿效果。
28.使用原理:在弹性层2的上下两侧布置上防污层1以及下防污层3,并在弹性层2的两侧覆盖若干遮挡片5,从而使得弹性层2在得到较好包围覆盖,而减少了弹性层2受到脏东西侵染的情况发生的同时,由于遮挡片5仅通过贴合的方式覆盖于织带的两侧,而未覆盖到上防污层1以及下防污层3的两侧表面,从而使得使用者能够较好的与织带进行较多的贴合,从而较好发挥出弹性层2的作用。
2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0.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