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转动支架的制作方法-j9九游会真人

文档序号:35692568发布日期:2023-10-11 13:46阅读:6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支架领域,特别涉及手机转动支架。


背景技术:

2.手机支架作为一种手机的辅助用件,能帮助手机以一定角度摆放在桌面上,便于使用者观看。手机支架一般通过转轴结构安装在手机壳上。使用时,将支架从手机壳上展开,使支架与手机呈一定角度并固定。使用完毕后,需要收起支架,使其紧贴在手机壳上。
3.现有的手机支架大多通过滑动滑片的方式来使弹销进行收回,从而实现手机支架和手机本体之间的脱离,但是现有的手机支架在滑片滑动的过程中,需要将滑片完全的滑到位之后,弹销才能完全收回,否则弹销仍会处在卡位状态,不能顺利的取出,使用者可能需要对滑片进行数次的滑动,才能使手机支架和手机进行脱离,多次的滑动不但会影响滑片的使用寿命,更存在将弹销锁死内手机支架内的风险,进而影响使用者对手机支架的使用体验,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以实现与手机壳发生快速安装和顺畅拆卸的手机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手机转动支架,结构巧妙,能够通过使用者按动按钮来实现手机支架和手机壳的快速安装和顺畅拆卸,并在使用的过程中对手机进行稳定牢固的支撑。
5.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盖、固定在下盖上的上盖、以及可固定安装在手机壳上的底座,所述上盖上设有可在转动展开后对手机进行支撑的架体,所述上盖上设有升降连接在上盖上的按钮,按钮的底部固定设有垫片,所述下盖的底部设有第一通槽,第一通槽的内壁上固定设有限位块,所述下盖的底部固定设有至少一个可与底座连接的第一连接体,所述底座上凌空固定有挡点弹片,所述挡点弹片上设有可持续靠压在垫片的底面、且可在转动后与限位块形成限位配合的靠压体,所述底座上设有可供第一连接体伸入底座的插槽,插槽的两侧设有可在下盖旋转后与第一连接体形成插接配合的第二连接体,下盖通过转动后的第一连接体与第二连接体的插接配合、以及限位块与靠压体的限位配合固定连接在底座上,并通过外力对按钮的施压、垫片对靠压体的下压、靠压体与限位块的脱离、以及下盖的转动与底座脱离。
6.进一步的,上述上盖上设有可供按钮升降滑动的按钮孔,所述按钮的两侧设有升降孔,所述上盖的底面设有相对设置且可与各个升降孔升降配合的升降杆,各个升降杆设置在按钮孔的两侧且与上盖一体成型,各个升降杆的底面均设有可防止按钮与上盖脱离的限位体,限位体与升降杆一体成型,按钮通过与按钮孔的滑动配合、以及各个升降杆与升降孔的滑动配合升降连接在上盖上。
7.进一步的,上述上盖和下盖之间还设有框架板,所述下盖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框架板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槽内,垫片靠压在框架板的底面上,所述框架板上设有可供按钮穿过的第二通槽,按钮穿过第二通槽后与垫片固定连接,所述上盖的底面还设有相对设
置的定位环块,各个定位环块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框架板上设有可供各个定位环块插入的定位通孔、以及与各个第一定位槽对应的侧边环块,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固定设有与各个定位通孔对应的安装块,各个安装块与对应的定位通孔同轴设置,上盖通过定位环块与定位通孔的插接配合、安装块与定位环块的插接配合、以及各个侧边环块与第一定位槽的插接配合与框架板和下盖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上述底座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三通槽,各个第三通槽内均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体,各个第二连接体的一端与第三通槽的侧壁一体成型,各个第三通槽内的插槽设置在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体之间,各个第一连接体穿过插槽并伸入第三通槽后与第三通槽的内壁形成限位插槽,各个第三通槽内两个第二连接体中的一个经下盖转动后与第一连接体形成插接配合。
9.进一步的,上述第一连接体包括与第一通槽同轴设置的第一弧形体和第二弧形体,所述第一弧形体的延伸方向与第一通槽的轴线方向平行设置,第二弧形体沿垂直于第一通槽的轴线方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二弧形体的两侧均设有可引导第二连接体进入限位插槽内的第一引导面,各个第二连接体的底面均设有与各个第一引导面对应的第二引导面。
10.进一步的,各个第二连接体的底面均设有与各个第二连接体一体成型的靠压凸块。
11.进一步的,上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安装挡点弹片的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上设有与底座一体成型的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与底座同轴设置,挡点弹片通过锁紧件凌空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槽内。
12.进一步的,上述架体包括固定在下盖上的转轴盖、固定在转轴盖内的固定凸轮板、转动连接在固定凸轮板上的转轴、两个相对设置且固定在转轴上的转动凸轮、以及固定在转轴的两端且可伴随转轴的转动进行转动的支架,所述固定凸轮板的两端均设有相对设置、且可与对应的转动凸轮的凸齿部,所述转动上还套设有压簧,压簧的两端分别作用在对应的转动凸轮上,支架通过压簧对各个转动凸轮的持续靠压、以及各个转动凸轮与对应的凸齿部的配合连接限位转动连接在下盖上。
13.进一步的,上述支架上与转轴连接的一端设有转动弧块,转轴盖的两端设有与各个转动弧块对应的转动弧槽,各个转动弧槽的弧槽大于转动弧块的弧长,支架通过各个转动弧块与对应的转动弧槽的配合与转轴盖转动连接。
14.进一步的,上述下盖的底面上设有胶垫片。
15.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盖上设置升降连接的按钮,在需要将下盖和手机壳进行脱离时,使用者按下按钮,按钮下压的过程中带动垫片进行下压,垫片在下压的过程中带动挡点弹片上的靠压体下移,靠压体下移的过程中与下盖上的限位块进行脱离,靠压体与限位块脱离后通过转动将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脱离插接,从而实现手机壳和下盖的脱离,结构巧妙,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滑片滑动不完全而导致无法控制弹销的收回或者多次滑动滑片导致弹销锁死的问题,能够实现手机转动支架与手机壳的快速且顺畅的安装或者拆卸,同时与能够保证在手机使用的过程中对手机的稳定支撑,便捷实用。
16.(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上盖上设置按钮孔,在按钮孔的两侧设置升降孔,按钮通过升降孔和升降杆的配合与上盖滑动连接,升降杆底面的限位体可以有效的防止按钮与上盖
的脱离,一方面保证了按钮与上盖的顺畅升降,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按钮与上盖的稳定连接,结构巧妙,高效便捷。
17.(3)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上盖、框架板和下盖通过定位环块与定位通孔的插接配合、安装块与定位环块的插接配合、以及各个侧边环块与第一定位槽的插接配合进行固定,有效的保证了上盖与下盖连接的牢固和稳定。
18.(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第三通槽内设置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体,各个第二连接体之间形成插槽来供第一连接体进入,在第一连接体进入第三通槽后与第三通槽的内壁形成限位插槽,并在转动内后与第一连接体形成插接配合,从而保证了底座和下盖连接的牢固性,同时也便于底座和下盖的连接和拆卸。
19.(5)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第一连接体设置成第一弧形体和第二弧形体的配合,且第在第二弧形体上设置第一引导面,在第二连接体上设置第二引导面,各个第一引导面和第二引导面的配合来对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之间的连接进行引导,另一方面设置第一引导面和第二引导面来避免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之间发生碰撞,进而保证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相互插接时的顺畅度,高效实用。
20.(6)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各个第二连接体的底面设置靠压凸块,在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相互插接后,牢固的靠压在第一连接体的第二弧形体上,进一步的保证了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插接后的牢固性。
21.(7)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挡点弹片通过锁紧件凌空固定在第二安装槽内,有效的保证了挡点弹片上的靠压体在受到垫片靠压后具备一定的下压空间,进一步的保证了靠压体能够与限位块发生完全的脱离,便捷实用。
22.(8)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固定凸轮板上设置转动,转动上的各个转动凸轮与固定凸轮板上的凸齿部配合使用,并通过压簧的持续施力来对支架的转动角度进行控制,并且在打开时仅需打开特定的角度,支架便可自动翻转,或者关闭时转动至一定角度便可转动至闭合,具有较好的可控性和可调节性,从而便于使用者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进行角度更换、以及更换后的定位。
23.(9)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架上设置转动弧块,在转轴盖上设置转动弧槽,通过转动弧块和转动弧槽的配合进一步的对支架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避免了支架过度转动的同时也保证了支架在转动后的稳定。
24.(10)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下盖的底面设置胶垫片,通过增加下盖和手机壳之间的摩擦力来增加下盖和外壳手机之间连接的牢固性,进而保证支架在使用时的稳定和牢固,高效实用。
附图说明
25.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机转动支架与手机壳呈45度安装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下盖与手机壳呈45度安装时下盖与底座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机转动支架与手机壳固定安装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下盖与手机壳呈90度安装时下盖与底座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架体与下盖连接结构示意图;
31.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机转动支架的整体结构的爆炸视图;
32.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按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3.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上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4.图9为实用新型中下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5.图10为实用新型中下盖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36.图11为实用新型中底座与挡点弹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37.图12为实用新型中底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8.图13为实用新型中底座的底部结构示意图;
39.图14为实用新型中挡点弹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40.图15为实用新型中转轴盖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41.图16为实用新型中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42.见图1至图16,本实用新型具有下盖1、固定在下盖1上的上盖2、以及可固定安装在手机壳g上的底座5,所述上盖2上设有可在转动展开后对手机进行支撑的架体3,所述上盖2上设有升降连接在上盖2上的按钮4,按钮4的底部固定设有垫片7,所述下盖1的底部设有第一通槽10,第一通槽10的内壁上固定设有限位块13,所述下盖1的底部固定设有至少一个可与底座5连接的第一连接体14,所述底座5上凌空固定有挡点弹片6,所述挡点弹片6上设有可持续靠压在垫片7的底面、且可在转动后与限位块13形成限位配合的靠压体61,所述底座5上设有可供第一连接体14伸入底座5的插槽54,插槽54的两侧设有可在下盖1旋转后与第一连接体14形成插接配合的第二连接体50,下盖1通过转动后的第一连接体14与第二连接体50的插接配合、以及限位块13与靠压体61的限位配合固定连接在底座5上,并通过外力对按钮4的施压、垫片7对靠压体61的下压、靠压体61与限位块13的脱离、以及下盖1的转动与底座5脱离。
43.所述限位块13的两侧设有侧边引导面,所述挡点弹片6上设有两个靠压体61,两个靠压体61相对设置且均设有半弧形体611,各个半弧形体611的弧形面均与靠压的侧边引导面对应,各个靠压体61的侧面有可与靠压体61的侧面进行靠压的靠压面612。
44.所述上盖2上设有可供按钮4升降滑动的按钮孔21,所述按钮4的两侧设有升降孔41,所述上盖2的底面设有相对设置且可与各个升降孔41升降配合的升降杆24,各个升降杆24设置在按钮孔21的两侧且与上盖2一体成型,各个升降杆24的底面均设有可防止按钮4与上盖2脱离的限位体25,限位体25与升降杆24一体成型,按钮4通过与按钮孔21的滑动配合、以及各个升降杆24与升降孔41的滑动配合升降连接在上盖2上。
45.所述上盖2和下盖1之间还设有框架板8,所述下盖1上设有第一安装槽11,所述框架板8固定安装在第一安装槽11内,垫片7靠压在框架板8的底面上,所述框架板8上设有可供按钮4穿过的第二通槽,按钮4穿过第二通槽后与垫片7固定连接,所述上盖2的底面还设有相对设置的定位环块22,各个定位环块22的两侧均设有第一定位槽23,所述框架板8上设有可供各个定位环块22插入的定位通孔81、以及与各个第一定位槽23对应的侧边环块82,所述第一安装槽11内固定设有与各个定位通孔81对应的安装块12,各个安装块12与对应的
定位通孔81同轴设置,上盖2通过定位环块22与定位通孔81的插接配合、安装块12与定位环块22的插接配合、以及各个侧边环块82与第一定位槽23的插接配合与框架板8和下盖1固定连接。
46.所述底座5上设有相对设置的第三通槽53,各个第三通槽53内均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体50,各个第二连接体50的一端与第三通槽53的侧壁一体成型,各个第三通槽53内的插槽54设置在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连接体50之间,各个第一连接体14穿过插槽54并伸入第三通槽53后与第三通槽53的内壁形成限位插槽54,各个第三通槽53内两个第二连接体50中的一个经下盖1转动后与第一连接体14形成插接配合。
47.所述第一连接体14包括与第一通槽10同轴设置的第一弧形体141和第二弧形体142,所述第一弧形体14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通槽10的轴线方向平行设置,第二弧形体142沿垂直于第一通槽10的轴线方向向外延伸,所述第二弧形体142的两侧均设有可引导第二连接体50进入限位插槽54内的第一引导面143,各个第二连接体50的底面均设有与各个第一引导面143对应的第二引导面503。
48.各个第二连接体50的底面均设有与各个第二连接体50一体成型的靠压凸块502。
49.所述底座5上设有用于安装挡点弹片6的第二安装槽51,所述第二安装槽51上设有与底座5一体成型的安装凸台52,所述安装凸台52与底座5同轴设置,挡点弹片6通过锁紧件凌空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槽51内。
50.所述架体3包括固定在下盖1上的转轴盖31、固定在转轴盖31内的固定凸轮板32、转动连接在固定凸轮板32上的转轴33、两个相对设置且固定在转轴33上的转动凸轮34、以及固定在转轴33的两端且可伴随转轴33的转动进行转动的支架36,所述固定凸轮板32的两端均设有相对设置、且可与对应的转动凸轮34的凸齿部321,所述转动上还套设有压簧35,压簧35的两端分别作用在对应的转动凸轮34上,支架36通过压簧35对各个转动凸轮34的持续靠压、以及各个转动凸轮34与对应的凸齿部321的配合连接限位转动连接在下盖1上。
51.所述支架36上与转轴33连接的一端设有转动弧块361,转轴盖31的两端设有与各个转动弧块361对应的转动弧槽311,各个转动弧槽311的弧槽大于转动弧块361的弧长,支架36通过各个转动弧块361与对应的转动弧槽311的配合与转轴盖31转动连接。
52.所述下盖1的底面上设有胶垫片7。
5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在与手机壳g安装的过程中,使用人员先将下盖1与手机壳g呈45度放置在手机壳g上,第一连接体14穿过各个插槽54后进入第三通槽53内,然后使用者可以根据使用的需要从45度旋转至0度或者旋转至90度,所述限位块13的两侧设有侧边引导面,所述挡点弹片6上设有两个靠压体61,两个靠压体61相对设置且均设有半弧形体611,各个半弧形体611的弧形面均与靠压的侧边引导面对应,各个靠压体61的侧面有可与靠压体61的侧面进行靠压的靠压面612,当下盖1与手机壳g呈45度时,两个靠压体61位于靠压体61的两侧,第一连接体14上的第一弧形体141和第二弧形体142与第三通槽53的内壁形成限位插槽54,在下盖1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弧形体141和第二弧形体142慢慢的将第二连接体50包覆在限位沉槽内,在第一弧形体141和第二弧形体142向第二连接体50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引导面143和第二引导面503一方面可以引导第二连接体50与限位插槽54进行连接,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的避免第二连接体50与限位插槽54之间发生碰撞或者卡位,在第一弧形体141和第二弧形体142与第三通槽53的侧壁靠压的过程中,挡点弹片6上的靠
压体61通过靠压体61上侧边引导面与靠压体61上弧形面的接触并在克服阻力后转移至限位块13的另一侧,并且在第一弧形体141和第二弧形体142的侧壁与第三通槽53的侧壁靠压后,穿过限位体25的靠压体61上的靠压面612靠压在靠压体61的侧面,从而形成固定下盖1转动后的固定;
54.在下盖1与手机壳g固定后,可以将支架36转动展开,支架36在展开的过程中通过凸齿部321和转动凸轮34的配合转动至大于等于110度时,支架36会自动闭合至120度,当支架36进行转动折叠时,通过凸齿部321与转动凸轮34的配合转动至小于等于20度时,支架36会自动闭合至0度。
55.在需要将下盖1与手机壳g进行脱离时,使用者对按钮4进行按压,按钮4带动垫片7进行下移,在垫片7进行下移的过程中,对靠压体61进行施力下压,因为挡点弹片6是凌空设置,因此各个靠压体61都有下压的空间,当各个靠压体61手垫片7下压后,使用者转动下盖1,将下盖1从0度或者90度再转回45度后,第一连接体14转动至对应的插槽54的下方,然后使用者便可将下盖1取出,结构巧妙,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对滑片进行多次滑动后才能使弹销脱离的问题,顺畅且高效快捷的将下盖1与手机壳g进行连接或者拆卸,有效的保证了下盖1拆装的效率、以及手机转动支架36整体的使用寿命,高效实用。
56.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