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工控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硬盘固定结构及工控机。
背景技术:
2.随着科技及工业的发展,终端用户对工控产品的硬盘存储配置需求多样化,不同的用户有着不同的硬盘存储需求。目前常见的工控类产品会通过增加硬盘扩展支架或者模组来满足多样化的硬盘存储配置需求。增加的模组通常都是通过螺丝锁付或者拉钉固定的方式,安装在支撑板中。而且这种硬盘扩展需求一般都是在客户端自行安装的,这样的安装拆卸方式繁琐,客户体验感差,如果是不熟悉产品结构的用户来操作,则容易存在出错或者伤机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一种硬盘固定结构及工控机,该硬盘固定结构所包含的部件少,结构简单,成本低,性价比高。硬盘支架的安装和拆卸过程非常简单、省力,且不需要任何工具,便于操作,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体验感。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硬盘固定结构,包括:支撑板、弹性限位件以及硬盘支架,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定位部;弹性限位件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弹性连接部以及抵接部,所述固定部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硬盘支架上形成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限位待安装的硬盘,所述硬盘支架上设置有限位部;其中,所述硬盘支架通过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定位部的插接配合而可拆卸连接于所述支撑板上,且在所述硬盘支架安装到位后,所述抵接部抵接于所述硬盘支架的边缘,并在所述限位部松脱于所述定位部的方向上,对所述硬盘支架进行止挡。
5.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部为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定位柱;所述限位部为贯穿所述容纳槽的槽底壁的限位孔;所述定位柱的部分结构穿过所述限位孔并抵压于所述槽底壁背离所述支撑板的表面。
6.进一步地,所述限位孔包括相连通的第一自由孔端和第一限位孔端,所述第一自由孔端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一限位孔端的孔径;所述定位柱包括底座、端头部以及连接所述底座与所述端头部的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所述底座和所述端头部配合形成卡接槽;所述底座固定在所述支撑板上,所述端头部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自由孔端的口径,且所述底座和所述端头部的外径都大于所述第一限位孔端的口径,所述第一限位孔端的孔径与所述连接柱的外径相匹配,使得所述连接柱得以卡接在所述第一限位孔端中,进而将所述槽底壁卡在所述卡接槽中。
7.进一步地,所述容纳槽包括设置在所述槽底壁相对两边缘处的两个槽侧壁,所述槽侧壁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在所述硬盘放置于容纳槽中后,通过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安装孔及设置于硬盘上的第二安装孔,将所述硬盘固定在所述容纳槽中;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槽底壁位于两个所述槽侧壁之间的其余两个边缘之一相抵接。
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孔为包括相连通的第二自由孔端和第二限位孔端,所述第二自由孔端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限位孔端的孔径,使得所述紧固件能穿过所述第二自由孔端并卡接在所述第二限位孔端中。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设置有垫圈,所述垫圈卡接在所述第一安装孔的第二限位孔端;在将所述硬盘固定于所述容纳槽中后,所述垫圈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紧固件与所述槽侧壁之间,所述垫圈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硬盘与所述槽侧壁之间。
10.进一步地,所述抵接部设置有向背离所述弹性连接部方向延伸的按压部,用以通过向所述按压部施加力,解除所述抵接部对所述硬盘支架的止挡。
11.进一步地,所述硬盘支架还包括槽端壁,所述槽端壁设置在所述槽底壁远离所述抵接部的一侧边缘,所述槽端壁用以在所述硬盘放置于所述容纳槽中后,限制所述硬盘在所述容纳槽中沿垂直于所述槽端壁方向的移动。
12.进一步地,所述槽底壁上开设有散热孔。
13.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工控机,包括:机箱结构,所述机箱结构上设置有如上所述的硬盘固定结构。
14.本技术的硬盘固定结构及工控机具有以下效果:
15.本技术技术方案将用于安装硬盘的硬盘支架通过限位部和定位部的插接配合实现与支撑板可拆卸连接,具体地通过弹性限位件实现对硬盘支架进行限位,以避免硬盘支架出现松脱。由此,在使用过程中,安装有硬盘的硬盘支架可以通过滑插的形式快速安装到支撑板上;在拆卸时,可以作用于弹性限位件,使得其释放硬盘支架,这样又可以将硬盘支架快速从支撑板上拆卸下来。整个硬盘支架的安装和拆卸过程非常简单、省力,且不需要任何工具,便于操作,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体验感。使用该硬盘固定结构的工控机可以根据需要配置工控机所包含的硬盘支架的数量,可以灵活地配置工控机的存储量,同时,该硬盘固定结构所包含的部件少,结构简单,成本低,性价比高。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中的硬盘固定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的硬盘固定结构(包含硬盘)的爆炸图;
19.图3为图1中的硬盘固定结构的弹性限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1中的硬盘固定结构中支撑板与弹性限位件相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a为图4中的支撑板上的定位柱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b为图5a中的定位柱的剖面结构图;
23.图6为图1中的硬盘固定结构的硬盘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图6中的硬盘支架上的a部的限位孔的放大图;
25.图8a为图1中的硬盘固定结构中的硬盘支架安装硬盘后的整体示意图;
26.图8b为图8a中的硬盘支架与硬盘的爆炸图。
27.附图标记:
28.10、支撑板;11、定位柱;111、底座;112、端头部;113、连接柱;114、卡接槽;115、凸起部;20、弹性限位件;21、固定部;22、弹性连接部;23、抵接部;24、按压部;30、硬盘支架;31、限位孔;311、第一自由孔端;312、第一限位孔端;32、槽底壁;33、槽侧壁;34、第一固定孔;35、垫圈;36、槽端壁;37、散热孔;40、硬盘;41、第二安装孔;50、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29.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0.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硬盘固定结构,包括:支撑板10、弹性限位件20和硬盘支架30。其中,在支撑板10上设置有定位部。弹性限位件20包括依次连接的固定部21、弹性连接部22以及抵接部23;固定部21与支撑板10固定连接(例如,通过拉钉或铆钉固定),得以将弹性限位件20与支撑板10固定连接。硬盘支架30上形成有容纳槽,该容纳槽用于限位待安装的硬盘40。在硬盘支架30上设置有限位部,使得硬盘支架30通过限位部与定位部的插接配合而可拆卸低连接于支撑板10上,且在硬盘支架30安装到位后,抵接部23抵接于硬盘支架30的边缘,并在限位部31松脱于定位部11的方向上,对硬盘支架30进行止挡。
31.具体地,如图4至图7所示,定位部为连接于支撑板10的定位柱11,限位部为贯穿容纳槽的槽底壁32的限位孔31,定位柱11的部分结构穿过限位孔31并抵压于槽底壁32背离支撑板10的表面。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限位孔31包括相连通的第一自由孔端311和第一限位孔端312,且第一自由孔端311的孔径大于第一限位孔端312的孔径,例如,限位孔31为葫芦孔。如图5a和图5b所示,定位柱11包括底座111、端头部112以及连接底座111与端头部112的连接柱113,连接柱113与底座111和端头部112配合形成卡接槽114。底座111固定在支撑板10上,端头部112的外径小于第一自由孔端311的口径,底座111和端头部112的外径都大于第一限位孔端312的口径,而第一限位孔端312的孔径与连接柱113的外径相匹配,使得连接柱113得以卡接在第一限位孔端312中,进而将槽底壁32卡在卡接槽114中。在限位部与定位部插接配合时,先将限位孔31的第一自由孔端311穿过端头部112,并使槽底壁32与卡接槽114相对,然后推动硬盘支架30,使得连接柱113从第一自由孔端311中移动至第一限位孔端312中,并卡接在第一限位孔端312中。由于底座111和端头部112的面积都大于第一限位孔端312的面积,从而将槽底壁32卡在卡接槽114中,进而通过定位柱11与限位孔31的配合将硬盘支架30固定在支撑板10,并且限制了硬盘支架30沿垂直于槽底壁32方向的移。至此,将硬盘支架30安装到位。将限位孔31设置成包括第一自由孔端311和第一限位孔端312的形式,使得限位孔31对连接柱113在限位孔31中的移动具有导向作用,从而使得定位柱11在硬盘支架30的限位孔31内的滑动顺畅。
32.当要将硬盘支架30从支撑板10上取下来时,推动硬盘支架30,使得连接柱113从第一限位孔端312中移动至第一自由孔端311中,由于定位柱11的端头部112的面积小于第一自由孔端311的面积,使得能够将限位孔31从定位柱11上脱离开,从而将硬盘支架30从支撑板10上取下来。可以根据需要确定,设置在槽底壁32上的限位孔31的数量和布置方式。而设
置在支撑板10上的定位柱11的数量与限位孔31的数量相同,并且定位柱11在支撑板10上的布置方式与限位孔31在槽底壁32上的布置方式相同,从而使得定位柱11能够与限位孔31相插接配合。
33.进一步地,为了通过定位柱11与限位孔31的插接配合,更牢固地将硬盘支架30连接于支撑板10上,可以将卡接槽114的开槽宽度设置成略微大于槽底壁32的厚度。更进一步地,如图5b所示,在底座111和端头部112分别与连接柱113相连接的端面上设置有凸起部115,当槽底壁32插入到卡接槽114中时,凸起部115与槽底壁32相抵接,将槽底壁32固定在卡接槽114内。
34.进一步地,如图6至图8b所示,容纳槽包括设置在槽底壁32相对两边缘处的两个槽侧壁33,槽侧壁33开设有多个第一安装孔34,在硬盘40放置于容纳槽中后,通过紧固件50(例如,螺钉)穿过第一安装孔34及设置于硬盘40上的第二安装孔41,将硬盘40固定在容纳槽中。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安装孔34可以为包括相连通的第二自由孔端和第二限位孔端(图中未示出),第二自由孔端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限位孔端的孔径。第一安装孔34可以设置为与限位孔31相似的葫芦形,使得紧固件50能穿过第二自由孔端并卡接在第二限位孔端。在第二硬盘40与硬盘支架30通过紧固件50刚性连接下,为了减少硬盘40与硬盘支架30之间的振动,可以在第二限位孔端卡接垫圈35,例如,工字型环形垫圈,在将硬盘40固定于容纳槽中后,垫圈35的一端设置在紧固件50与槽侧壁33之间,另一端设置在硬盘40与槽侧壁33之间,从而通过垫圈35减少硬盘40与槽侧壁33之间,以及槽侧壁33与紧固件50之间的振动。
35.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及图6所示,抵接部23与槽底壁32位于两个槽侧壁33之间的其余两个边缘之一相抵接,用于限制硬盘支架30沿脱离定位柱11的限制的方向(定位柱11从第一限位孔端312向第一自由孔端311移动的方向)的移动。硬盘支架3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槽底壁32远离抵接部23的一侧边缘的槽端壁36。槽端壁36用以在硬盘40放置于容纳槽中后,限制硬盘40在容纳槽中沿垂直于槽端壁36方向的移动。此外,为了便于按压抵接部23,解除抵接部23对硬盘支架30的止挡,抵接部23设置有向背离弹性连接部22方向延伸的按压部24,用以通过向按压部24施加力。
36.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在槽底壁32上开设置有散热孔37,便于硬盘40工作时散热。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散热孔37的形状、数量以及在槽底壁32上的布置方式,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37.在使用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硬盘固定结构固定硬盘40时,先将垫圈35安装到设置在硬盘支架30的槽侧壁33上的第一安装孔34中。然后将硬盘40放置到硬盘支架30的容纳槽中,并将紧固件50插入第一安装孔34和设置在硬盘40上的第二安装孔41并拧紧,从而将硬盘40固定在硬盘支架30中。将组装好硬盘40的硬盘支架30上限位孔31的第一自由孔端311对准固定在支撑板10上的定位柱11放下,使得定位柱11的连接柱113位于第一自由孔端311中。同时,弹性限位件20的弹性连接部22受到硬盘支架30的挤压,向下移动。然后,将硬盘支架30向远离弹性限位件20的方向移动,使得定位柱11的连接柱113从第一自由孔端311移动至第一限位孔端312,直至槽底壁32插入到卡接槽114中与连接柱113相抵接,使得硬盘支架30停止移动,并且将插入到卡接槽114中的槽底壁32夹紧在卡接槽114中,限制了硬盘支架30沿垂直于槽底壁32方向的移动,从而将硬盘支架30安装到位。同时,在将硬盘支架30向远
离弹性限位件20的方向移动过程中,弹性连接部22所受到的硬盘支架30对的挤压得到了减缓,从而回弹。当硬盘支架30安装到位时,弹性限位件20的抵接部23正好抵在硬盘支架30的槽底壁32的边缘处,限制了硬盘支架30沿平行于槽底壁32向弹性限位件20方向的移动。至此,通过定位柱11和弹性限位件20同时对硬盘支架30起到固定和限位的作用,完成了硬盘支架30(安装了硬盘40)与支撑板10组装。当要将硬盘支架30从支撑板10拆卸下来时,向支撑板10的方向按压按压部24,使得抵接部23与硬盘支架30分离,解除了对硬盘支架30的限位。然后移动硬盘支架30,使得连接柱113从第一限位孔端312移动至第一自由孔端311。再将硬盘支架30与定位柱11分离,从而将硬盘支架30从支撑板10上拆下来。
38.进一步地,在硬盘支架30与支撑板10的连接和拆卸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弹性连接部22回弹的稳定性,弹性限位件20可采用具有高弹性的不锈钢类材质制成。
39.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工控机,包括机箱结构,在该机箱结构上设置有如上所述的硬盘固定结构。本技术支撑板10可以是与机箱相独立的零件,支撑板10固定在机箱结构内,例如,机箱结构的侧壁上。当然,支撑板10还可以是机箱结构中的部分结构,例如支撑板10为机箱结构的一个侧壁,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在支撑板10上设置多个硬盘支架30。每个硬盘支架30中安装有一个硬盘40,并且每个硬盘支架30都对应有设置在支撑板10上的一个弹性限位件20和与硬盘支架30上的限位部相对应的定位部。从而可以根据需要配置工控机的存储量。
40.本技术的硬盘固定结构及工控机具有以下效果:
41.本技术技术方案将用于安装硬盘40的硬盘支架30通过限位部和定位部的插接配合实现与支撑板10可拆卸连接,具体地通过弹性限位件20实现对硬盘支架30进行限位,以避免硬盘支架30出现松脱。由此,在使用过程中,安装有硬盘40的硬盘支架30可以通过滑插的形式快速安装到支撑板10上;在拆卸时,可以作用于弹性限位件20,使得其释放硬盘支架30,这样又可以将硬盘支架30快速从支撑板10上拆卸下来。整个硬盘支架30的安装和拆卸过程非常简单、省力,且不需要任何工具,便于操作,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体验感。使用该硬盘固定结构的工控机可以根据需要配置工控机所包含的硬盘支架30的数量,可以灵活地配置工控机的存储量,同时,该硬盘固定结构所包含的部件少,结构简单,成本低,性价比高。
42.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条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43.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