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运动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反馈数据的运动监测装备。
背景技术:
2.人们在健身时为了监测运动效果往往会佩戴运动手表,运动监测手表不仅可以满足使用者运动监测的需要,还可以监测心率、血压、睡眠状态等等,而且还可以满足通话、查看时间、记录待办事项等需求,同时现有的运动监测手表还可以通过蓝牙与手机连接,进而将运动数据直接反馈至客户端的手机上便于查看,进而给用户带来了方便,由于运动手表的多功能性,运动手表在儿童以及老人中使用也较为广泛。
3.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运动手表多为一个整体,手表和腕带为固定连接,且同时运动手表不能做到完全防水,进而当运动过后需要冲凉时,需要将手表取下,取下时需要单手解开腕带,十分麻烦,且生活中当需要洗菜、洗衣服等时均需要将手腕浸入水中,这时都需要将手表解下防止手表因进水而损坏,进而如果每次都需通过解开腕带将其取下显然十分的麻烦,尤其对于喜欢玩水、且单手操作能力较差的儿童而言,将会更加的麻烦。
4.因此,发明一种可反馈数据的运动监测装备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反馈数据的运动监测装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反馈数据的运动监测装备,包括手表本体、收纳壳体和腕带,所述收纳壳体为槽体结构,手表本体嵌设在收纳壳体的内部,收纳壳体的外侧面边缘固定设有腕带,所述手表本体的外侧面边缘靠近顶端的位置固定设有限位杆,所述收纳壳体的顶部边缘开设有与限位杆相匹配的开槽体,所述收纳壳体的顶部转动设有与收纳壳体同轴的转动挡环,转动挡环上固定设有向收纳壳体的外侧延伸的u形弯折部,u形弯折部与限位杆呈一一对应的关系,所述转动挡环面向收纳壳体的一面固定设有t形滑块,t形滑块与收纳壳体表面开设的t形滑轨相互滑动连接;
7.所述收纳壳体的底部内壁自中心向外边缘倾斜向下,且开槽体的底部与收纳壳体底部内壁的外边缘齐平,所述收纳壳体的内部设有将手表本体向上顶起的顶起机构。
8.工作时,手表本体嵌设在收纳壳体内部的凹槽内,且手表本体边缘的限位杆位于收纳壳体边缘的开槽体内,当转动挡环上的u形弯折部转动至偏离开槽体端口的位置时,此时转动挡环将会对限位杆进行限位,使得限位杆位于开槽体的内部,进而将手表本体的位置固定,而当需要将手表本体从收纳壳体的内部取出时,只需将转动挡环进行转动,使得转动挡环上的u形弯折部转动至与开槽体相对应的位置,此时手表本体边缘的限位杆可以从开槽体的内部脱离,进而手表本体可以从收纳壳体的内部取出,本发明直接通过转动挡环的转动即可实现手表本体的拆卸和安装,这跟通过腕带将手表本体取下相比更加的方便、快捷,且即使儿童和老人也能轻松的操作;
9.将手表本体拆下以后,可以直接佩戴着腕带与水接触,且由于收纳壳体的底部内壁自中心向外边缘倾斜向下,且开槽体的底部与收纳壳体底部内壁的外边缘齐平,进而防止水在收纳壳体的内部积存,而顶起机构则可以在u形弯折部转动至与开槽体对应的位置时,将手表本体向上顶起,进而便于将手表本体从收纳壳体的内部取出。
10.优选的,所述顶起机构包括顶起滑块和限位滑槽,所述限位滑槽位于收纳壳体的内壁,限位滑槽设有若干组,若干组限位滑槽位于开槽体之间的间隙,所述限位滑槽的内部滑动设有顶起滑块,顶起滑块伸出限位滑槽的外端口并支撑在手表本体的底部,所述顶起滑块的顶部通过拉伸弹簧与限位滑槽的顶部固定连接,且与所述顶起滑块固连的拉伸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手表本体的顶端伸出收纳壳体的顶部边缘。
11.工作时,当进行手表本体的安装时,直接将手表本体置于收纳壳体的内部,此时手表本体的底部将会逐渐将顶起滑块向下挤压,而顶起滑块则给手表本体相应的反作用力,也就是顶起滑块有将手表本体向上顶起的作用力,当手表本体边缘的限位杆位于开槽体的内部,且转动挡环将限位杆限位在开槽体的内部时,此时手表本体相当于受到转动挡环和顶起滑块的挤压,进而使得手表本体在收纳壳体内部的安装更加的牢固;
12.而当需要将手表本体从收纳壳体的内部取出时,可以将转动挡环上的u形弯折部转动至与开槽体相对应的位置,此时开槽体的顶部被打开,顶起滑块对手表本体的推力将会带动手表本体上移并伸出收纳壳体的端口,进而便于将手表本体从收纳壳体的内部取出。
13.优选的,所述顶起滑块的底部与弹簧压缩管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压缩管的另一端与限位滑槽的底部固连,所述收纳壳体的内壁靠近顶端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设有弧形气囊条,所述弹簧压缩管的底端通过收纳壳体内部的输气通道与弧形气囊条的内部相互连通。
14.工作时,当手表本体逐渐嵌入收纳壳体的内部时,手表本体的底部将会逐渐的推动顶起滑块下移,顶起滑块将会逐渐的挤压位于其底部的弹簧压缩管,弹簧压缩管内部的空气将会通过收纳壳体内部的输气通道进入弧形气囊条的内部,进而使得弧形气囊条发生膨胀并伸出安装槽的外端口,随着手表本体的逐渐嵌入,弧形气囊条的体积逐渐增大,当手表本体完全嵌入收纳壳体的内部时,弧形气囊条将会紧密的挤压在手表本体的侧面边缘,起到密封手表本体和收纳壳体之间间隙的作用,防止外界灰尘进入手表本体和收纳壳体之间的间隙,同时也对手表本体起到限位和缓冲的作用。
15.优选的,所述手表本体上的限位杆位于收纳壳体上的开槽体内部时,弧形气囊条伸出安装槽的外端口,且弧形气囊条的边缘与手表本体的外边缘接触。
16.优选的,所述手表本体的外侧面底部边缘转动设有滚柱,滚柱位于限位杆的正下方,所述滚柱沿手表本体的径向分布,滚柱与限位杆相互平行,且滚柱的边缘均匀设有刷毛。
17.具体的,在手表本体逐渐的嵌入收纳壳体的内部时,滚柱始终在开槽体的内部滑动,滚柱起到对手表本体的移动进行导向的作用,同时由于滚柱的边缘固定设有刷毛,因此在滚柱进入开槽体的内部以及从开槽体的内部滑出时,刷毛可以起到对开槽体的内壁进行清理的作用,防止开槽体的内壁积灰。
18.优选的,所述滚柱的外边缘套设有与之同轴的圆齿轮环,圆齿轮环的内壁与滚柱
的外边缘固定连接,所述开槽体的侧壁均匀设有与圆齿轮环相互啮合的啮合齿牙。
19.工作时,当滚柱在开槽体的内部移动时,滚柱边缘的圆齿轮环将会与开槽体内壁的啮合齿牙相互啮合,进而将会带动圆齿轮环和滚柱的转动,滚柱转动时其边缘的刷毛对开槽体内壁的清洁效果更佳。
20.优选的,所述t形滑块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收纳槽,第二收纳槽的底部通过压缩弹簧与插接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t形滑轨的底部设有与插接柱相互插接的插接槽,所述转动挡环上设有将插接柱从插接槽内部拔出的拔出机构。
21.工作时,当t形滑块底部的插接柱与t形滑轨底部的插接槽相互插接时,可以起到对转动挡环进行定位的作用,而拔出机构可以将插接柱从插接槽的内部脱离,进而使得转动挡环再次可以转动,转动挡环转动至合适的位置可以控制手表本体的拆卸和安装。
22.优选的,所述拔出机构包括按压柱和第一收纳槽,所述第一收纳槽位于转动挡环背离收纳壳体的一面,第一收纳槽的底部通过压缩弹簧与按压柱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插接柱面向t形滑块的一端与拉绳的一端固连,拉绳的另一端穿出第二收纳槽的底部并进入第一收纳槽的内部与与按压柱的底部边缘固连,拉绳从第一收纳槽靠近上端口的位置穿入第一收纳槽的内部。
23.实际操作时,当按压按压柱时,按压柱将会拉扯与插接柱固连的拉绳的另一端,进而拉绳靠近插接柱的一端将会拉扯插接柱使其收纳在第二收纳槽的内部,且插接柱将会从t形滑轨底部的插接槽中脱离,此时可以随意转动转动挡环,当转动挡环转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将按压柱松开,按压柱在与之固连的压缩弹簧的作用下逐渐的伸出第一收纳槽的外端口,同时拉绳也将逐渐变松,插接柱将会在与之固连的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伸出第二收纳槽的外端口并与插接槽插接。
24.优选的,所述转动挡环的表面靠近按压柱的位置固定设有防滑纹,防滑纹沿转动挡环的径向均匀分布。
25.具体的,防滑纹的设置增加了人手与转动挡环之间的摩擦阻力,进而便于将转动挡环进行转动,防止人手转动转动挡环时发生打滑。
26.优选的,与所述按压柱固连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按压柱伸出第一收纳槽的外端口,而当按压柱受到按压收缩至第一收纳槽的内部时,插接柱收纳至第二收纳槽的内部并从插接槽的内部脱离。
27.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28.1、本发明直接通过转动挡环的转动即可实现手表本体的拆卸和安装,这跟通过腕带将手表本体取下相比更加的方便、快捷,且即使儿童和老人也能轻松的操作;
29.2、收纳壳体的底部内壁自中心向外边缘倾斜向下,且开槽体的底部与收纳壳体底部内壁的外边缘齐平,进而防止水在收纳壳体的内部积存,而顶起机构则可以在u形弯折部转动至与开槽体对应的位置时,将手表本体向上顶起,进而便于将手表本体从收纳壳体的内部取出;
30.3、本发明中当手表本体完全嵌入收纳壳体的内部时,弧形气囊条将会紧密的挤压在手表本体的侧面边缘,起到密封手表本体和收纳壳体之间间隙的作用,防止外界灰尘进入手表本体和收纳壳体之间的间隙,同时也对手表本体起到限位和缓冲的作用;
31.4、在手表本体逐渐的嵌入收纳壳体的内部时,滚柱始终在开槽体的内部滑动,滚
柱起到对手表本体的移动进行导向的作用,同时由于滚柱的边缘固定设有刷毛,因此在滚柱进入开槽体的内部以及从开槽体的内部滑出时,刷毛可以起到对开槽体的内壁进行清理的作用,防止开槽体的内壁积灰。
附图说明
32.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33.图2为本发明的表面结构示意图。
34.图3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5.图4为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6.图5为图2中e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7.图6为图2中c-c的剖视图。
38.图7为图2中d-d的剖视图。
39.图8为图7中f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40.图9为拔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41.图中:1、手表本体;2、收纳壳体;3、开槽体;4、滚柱;5、转动挡环;6、u形弯折部;7、腕带;8、刷毛;9、圆齿轮环;10、啮合齿牙;11、按压柱;12、第一收纳槽;13、t形滑块;14、t形滑轨;15、第二收纳槽;16、插接柱;17、插接槽;18、顶起滑块;19、限位滑槽;20、弹簧压缩管;21、输气通道;22、安装槽;23、弧形气囊条;24、限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43.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9所示的一种可反馈数据的运动监测装备,包括手表本体1、收纳壳体2和腕带7,收纳壳体2为槽体结构,手表本体1嵌设在收纳壳体2的内部,收纳壳体2的外侧面边缘固定设有腕带7,手表本体1的外侧面边缘靠近顶端的位置固定设有限位杆24,收纳壳体2的顶部边缘开设有与限位杆24相匹配的开槽体3,收纳壳体2的顶部转动设有与收纳壳体2同轴的转动挡环5,转动挡环5上固定设有向收纳壳体2的外侧延伸的u形弯折部6,u形弯折部6与限位杆24呈一一对应的关系,转动挡环5面向收纳壳体2的一面固定设有t形滑块13,t形滑块13与收纳壳体2表面开设的t形滑轨14相互滑动连接;
44.收纳壳体2的底部内壁自中心向外边缘倾斜向下,且开槽体3的底部与收纳壳体2底部内壁的外边缘齐平,收纳壳体2的内部设有将手表本体1向上顶起的顶起机构。
45.工作时,手表本体1嵌设在收纳壳体2内部的凹槽内,且手表本体1边缘的限位杆24位于收纳壳体2边缘的开槽体3内,当转动挡环5上的u形弯折部6转动至偏离开槽体3端口的位置时,此时转动挡环5将会对限位杆24进行限位,使得限位杆24位于开槽体3的内部,进而将手表本体1的位置固定,而当需要将手表本体1从收纳壳体2的内部取出时,只需将转动挡环5进行转动,使得转动挡环5上的u形弯折部6转动至与开槽体3相对应的位置,此时手表本体1边缘的限位杆24可以从开槽体3的内部脱离,进而手表本体1可以从收纳壳体2的内部取
出,本发明直接通过转动挡环5的转动即可实现手表本体1的拆卸和安装,这跟通过腕带7将手表本体1取下相比更加的方便、快捷,且即使儿童和老人也能轻松的操作;
46.将手表本体1拆下以后,可以直接佩戴着腕带7与水接触,且由于收纳壳体2的底部内壁自中心向外边缘倾斜向下,且开槽体3的底部与收纳壳体2底部内壁的外边缘齐平,进而防止水在收纳壳体2的内部积存,而顶起机构则可以在u形弯折部6转动至与开槽体3对应的位置时,将手表本体1向上顶起,进而便于将手表本体1从收纳壳体2的内部取出。
47.顶起机构包括顶起滑块18和限位滑槽19,限位滑槽19位于收纳壳体2的内壁,限位滑槽19设有若干组,若干组限位滑槽19位于开槽体3之间的间隙,限位滑槽19的内部滑动设有顶起滑块18,顶起滑块18伸出限位滑槽19的外端口并支撑在手表本体1的底部,顶起滑块18的顶部通过拉伸弹簧与限位滑槽19的顶部固定连接,且与顶起滑块18固连的拉伸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手表本体1的顶端伸出收纳壳体2的顶部边缘。
48.工作时,当进行手表本体1的安装时,直接将手表本体1置于收纳壳体2的内部,此时手表本体1的底部将会逐渐将顶起滑块18向下挤压,而顶起滑块18则给手表本体1相应的反作用力,也就是顶起滑块18有将手表本体1向上顶起的作用力,当手表本体1边缘的限位杆24位于开槽体3的内部,且转动挡环5将限位杆24限位在开槽体3的内部时,此时手表本体1相当于受到转动挡环5和顶起滑块18的挤压,进而使得手表本体1在收纳壳体2内部的安装更加的牢固;
49.而当需要将手表本体1从收纳壳体2的内部取出时,可以将转动挡环5上的u形弯折部6转动至与开槽体3相对应的位置,此时开槽体3的顶部被打开,顶起滑块18对手表本体1的推力将会带动手表本体1上移并伸出收纳壳体2的端口,进而便于将手表本体1从收纳壳体2的内部取出。
50.顶起滑块18的底部与弹簧压缩管20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压缩管20的另一端与限位滑槽19的底部固连,收纳壳体2的内壁靠近顶端的位置开设有安装槽22,安装槽22的内壁固定设有弧形气囊条23,弹簧压缩管20的底端通过收纳壳体2内部的输气通道21与弧形气囊条23的内部相互连通。
51.工作时,当手表本体1逐渐嵌入收纳壳体2的内部时,手表本体1的底部将会逐渐的推动顶起滑块18下移,顶起滑块18将会逐渐的挤压位于其底部的弹簧压缩管20,弹簧压缩管20内部的空气将会通过收纳壳体2内部的输气通道21进入弧形气囊条23的内部,进而使得弧形气囊条23发生膨胀并伸出安装槽22的外端口,随着手表本体1的逐渐嵌入,弧形气囊条23的体积逐渐增大,当手表本体1完全嵌入收纳壳体2的内部时,弧形气囊条23将会紧密的挤压在手表本体1的侧面边缘,起到密封手表本体1和收纳壳体2之间间隙的作用,防止外界灰尘进入手表本体1和收纳壳体2之间的间隙,同时也对手表本体1起到限位和缓冲的作用。
52.手表本体1上的限位杆24位于收纳壳体2上的开槽体3内部时,弧形气囊条23伸出安装槽22的外端口,且弧形气囊条23的边缘与手表本体1的外边缘接触。
53.手表本体1的外侧面底部边缘转动设有滚柱4,滚柱4位于限位杆24的正下方,滚柱4沿手表本体1的径向分布,滚柱4与限位杆24相互平行,且滚柱4的边缘均匀设有刷毛8。
54.具体的,在手表本体1逐渐的嵌入收纳壳体2的内部时,滚柱4始终在开槽体3的内部滑动,滚柱4起到对手表本体1的移动进行导向的作用,同时由于滚柱4的边缘固定设有刷
毛8,因此在滚柱4进入开槽体3的内部以及从开槽体3的内部滑出时,刷毛8可以起到对开槽体3的内壁进行清理的作用,防止开槽体3的内壁积灰。
55.滚柱4的外边缘套设有与之同轴的圆齿轮环9,圆齿轮环9的内壁与滚柱4的外边缘固定连接,开槽体3的侧壁均匀设有与圆齿轮环9相互啮合的啮合齿牙10。
56.工作时,当滚柱4在开槽体3的内部移动时,滚柱4边缘的圆齿轮环9将会与开槽体3内壁的啮合齿牙10相互啮合,进而将会带动圆齿轮环9和滚柱4的转动,滚柱4转动时其边缘的刷毛8对开槽体3内壁的清洁效果更佳。
57.t形滑块13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收纳槽15,第二收纳槽15的底部通过压缩弹簧与插接柱16的一端固定连接,t形滑轨14的底部设有与插接柱16相互插接的插接槽17,转动挡环5上设有将插接柱16从插接槽17内部拔出的拔出机构。
58.工作时,当t形滑块13底部的插接柱16与t形滑轨14底部的插接槽17相互插接时,可以起到对转动挡环5进行定位的作用,而拔出机构可以将插接柱16从插接槽17的内部脱离,进而使得转动挡环5再次可以转动,转动挡环5转动至合适的位置可以控制手表本体1的拆卸和安装。
59.拔出机构包括按压柱11和第一收纳槽12,第一收纳槽12位于转动挡环5背离收纳壳体2的一面,第一收纳槽12的底部通过压缩弹簧与按压柱11的一端固定连接,插接柱16面向t形滑块13的一端与拉绳的一端固连,拉绳的另一端穿出第二收纳槽15的底部并进入第一收纳槽12的内部与与按压柱11的底部边缘固连,拉绳从第一收纳槽12靠近上端口的位置穿入第一收纳槽12的内部。
60.实际操作时,当按压按压柱11时,按压柱11将会拉扯与插接柱16固连的拉绳的另一端,进而拉绳靠近插接柱16的一端将会拉扯插接柱16使其收纳在第二收纳槽15的内部,且插接柱16将会从t形滑轨14底部的插接槽17中脱离,此时可以随意转动转动挡环5,当转动挡环5转动至合适的位置时将按压柱11松开,按压柱11在与之固连的压缩弹簧的作用下逐渐的伸出第一收纳槽12的外端口,同时拉绳也将逐渐变松,插接柱16将会在与之固连的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伸出第二收纳槽15的外端口并与插接槽17插接。
61.转动挡环5的表面靠近按压柱11的位置固定设有防滑纹,防滑纹沿转动挡环5的径向均匀分布。
62.具体的,防滑纹的设置增加了人手与转动挡环5之间的摩擦阻力,进而便于将转动挡环5进行转动,防止人手转动转动挡环5时发生打滑。
63.与按压柱11固连的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按压柱11伸出第一收纳槽12的外端口,而当按压柱11受到按压收缩至第一收纳槽12的内部时,插接柱16收纳至第二收纳槽15的内部并从插接槽17的内部脱离。
64.工作原理:工作时,手表本体1嵌设在收纳壳体2内部的凹槽内,且手表本体1边缘的限位杆24位于收纳壳体2边缘的开槽体3内,当转动挡环5上的u形弯折部6转动至偏离开槽体3端口的位置时,此时转动挡环5将会对限位杆24进行限位,使得限位杆24位于开槽体3的内部,进而将手表本体1的位置固定,而当需要将手表本体1从收纳壳体2的内部取出时,只需将转动挡环5进行转动,使得转动挡环5上的u形弯折部6转动至与开槽体3相对应的位置,此时手表本体1边缘的限位杆24可以从开槽体3的内部脱离,进而手表本体1可以从收纳壳体2的内部取出,本发明直接通过转动挡环5的转动即可实现手表本体1的拆卸和安装,这
跟通过腕带7将手表本体1取下相比更加的方便、快捷,且即使儿童和老人也能轻松的操作;
65.将手表本体1拆下以后,可以直接佩戴着腕带7与水接触,且由于收纳壳体2的底部内壁自中心向外边缘倾斜向下,且开槽体3的底部与收纳壳体2底部内壁的外边缘齐平,进而防止水在收纳壳体2的内部积存,而顶起机构则可以在u形弯折部6转动至与开槽体3对应的位置时,将手表本体1向上顶起,进而便于将手表本体1从收纳壳体2的内部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