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管材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测量液体流量的水管结构。
背景技术:
2.工业上常采用大口径管段来运输液体,在运输过程中需要对液体的流量进行测量以得到液体的输送量。现有的测量方法常通过在管段里设置换能器来进行测量。但是由于液体运输时采用的管段通常为大口径管段,因而液体在管段内流通时,管段内会存在乱流以及各处流量速度不均匀的问题。液体流态的不稳定导致计量误差变化大,结果不稳定,重复性差。现有技术常通过将换能器呈“x”状设置,来提高计量的精度。但是该方法存在量程比较低的问题,从而导致最终的测量结果不够准确,重复性较差。
3.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测量液体流量的水管结构,其能够准确测量液体的流量,提高流量计量的准确性。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测量液体流量的水管结构,该水管结构包括:主管段、多个换能器插口和多个换能器。主管段包括管壁及由所述管壁围成的空腔,所述空腔供液体流通。多个换能器插口对称设置在所述主管段的管壁的两侧,且所述换能器插口与所述空腔连通。多个换能器分别插设在每个换能器插口中,分别设置在所述主管段两侧且呈对角线布置的两个所述换能器配合使用以对流经所述空腔的液体进行流量测量。其中,所述换能器插口与所述主管段垂直设置,沿所述主管段轴向对称的两个所述换能器插口的中心线重合。
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空腔沿液体流通的方向依次设置有渐缩段、恒径段和渐扩段,所述渐缩段和渐扩段的最小直径与所述恒径段的直径相同。
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换能器插口设置有第一容置段和第二容置段,所述第一容置段与所述空腔连通,所述第一容置段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容置段的直径。
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换能器包括测量段和固定段,所述测量段的直径小于所述固定段的直径,所述测量段插设在所述第一容置段中,所述固定段插设在所述第二容置段中。
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换能器的测量段的端部设置有测量斜面,用于液体流量的测量。
1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换能器的测量段的端部凸出于所述主管段的管壁,并伸入到所述空腔内。
11.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两个交叉插设在所述主管段两侧的所述换能器的测量
斜面相对设置。
1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管段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换能器插口。
1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管段上开设有容置腔,用于安装水表表头。
1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主管段的两端设置有法兰片,所述法兰片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用于所述主管段与其他管段之间连接。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测量液体流量的水管结构,该水管结构的换能器插口垂直设置在主管段上,增加了换能器的测量距离,提高了流量测量的量程比,从而提高了流量测量的准确性。其次,换能器设置有测量斜面,并伸入空腔内,保证了换能器测量的准确率。此外,空腔内设置有渐缩段、恒径段和渐扩段,能够稳定液体的流态,进一步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16.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用于测量液体流量的水管结构的立体图。
17.图2是图1中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用于测量液体流量的水管结构的主视图。
18.图3是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用于测量液体流量的水管结构沿a-a轴的剖面图。
19.图4是图2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用于测量液体流量的水管结构插设有换能器时沿a-a轴的剖面图。
20.图5是图1中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用于测量液体流量的水管结构的侧视图。
21.图6是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用于测量液体流量的水管结构沿b-b轴的剖面图。
22.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换能器的立体图。
23.图8是现有技术的换能器设置方式的示意图。
24.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25.1-主管段,11-管壁,12-空腔,121-渐缩段,122-恒径段,123-渐扩段,14-容置腔,2-换能器插口,21-第一容置段,22-第二容置段,3-换能器,31-测量段,32-固定段,33-测量斜面,4-法兰片,41-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27.除非另有其它明确表示,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术语“包括”或其变换如“包含”或“包括有”等等将被理解为包括所陈述的元件或组成部分,而并未排除其它元件或其它组成部分。
28.如图1至图7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一种用于测量液体流量的水管结构,用于安装水表。该水表管段包括:主管段1、多个换能器插口2和多个换能器3。主管段1包括管壁11及由管壁11围成的空腔12,空腔12供液体流通。多个换能器插口2对称设置在主管
段1的管壁11的的两侧,且换能器插口2与空腔12连通。多个换能器3分别插设在每个换能器插口2中,分别设置在主管段1两侧且呈对角线布置的两个换能器3配合使用以对流经空腔12的液体进行流量测量。其中,换能器插口2与主管段1垂直设置,沿主管段1轴向对称的两个换能器插口2的中心线重合。
29.如图3和图4所示,该用于测量液体流量的水管结构的换能器插口2与主管段1的管壁11垂直设置,换能器3沿换能器插口2设置的方向插设在换能器插口2内。如此设置,使得换能器3垂直设置在主管段1上,如图8所示,相对于之前呈“x”型设置的换能器插口2,换能器3之间的测量距离d2;垂直设置的换能器插口2使得相互配合使用的两个换能器3之间留有更长的测量距离d1,从而可以带来更高的量程比,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30.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换能器插口2设置有第一容置段21和第二容置段22。其中,第一容置段21和空腔12连通。第一容置段21的直径小于第二容置段22的直径,从而换能器插口2内部形成一个阶梯状。如图7所示,换能器3包括测量段31和固定段32。测量段31的直径小于固定段32的直径。具体的,如图4所示,测量段31插设在第一容置段21中,固定段32插设在第二容置段22中。测量段31的直径与第一容置段21的直径接近,固定段32的直径与第二容置段22的直径接近。换能器插口2与换能器3采用此种设置,方便了换能器3的安装,也保证了安装后换能器3和换能器插口2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有液体从连接处泄露。
31.进一步的,测量段31的端部设置有测量斜面33。测量斜面33用于液体流量的测量。为了得到准确的计量结果,保证换能器3的正常工作,换能器3测量段31的端部凸出于主管段1的管壁11,伸入到空腔12内,且分别设置在主管段1两侧且呈对角线布置的两个换能器3的测量斜面33相对设置。测量斜面33伸入到空腔12内,且测量斜面33相对设置,可以保证协同使用的两个换能器3能够稳定接收互相发出的信号。且相对设置的两个换能器3的测量斜面33之间有更长的测量距离,提高了测量的精度。
32.在一实施方式中,多个换能器插口2对称设置在主管段1的两侧。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使用要求设置相应数量的换能器插口2。如图4所示,主管段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换能器插口2。主管段1上总共设置有四个换能器插口2,对应能够插设四个换能器3。换能器3两两配合使用,当一组出现问题时。另一组仍然能够进行计量。两组换能器3同时工作,计算两组换能器3得到的平均值能够提高最终结果的准确性。
33.在一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主管段1内的空腔12沿液体流通的方向依次设置有渐缩段121、恒径段122和渐扩段123。其中,液体流通方向为箭头a所示方向。此处,渐缩段121指的是空腔12的直径沿液体流通的方向逐渐缩小。渐扩段123指的是空腔12的直径沿液体流通的方向逐渐扩大。恒径段122则是空腔12内直径恒定不变的一段。渐缩段121的设置可以让从其他管道流入用于测量液体流量的水管结构的液体的流速逐渐降低,避免了大量液体涌入用于测量液体流量的水管结构而影响了流量的测量。恒径段122则可以将液体的流态进一步进行稳定,以便换能器3进行测量,保证测量的精度。渐扩段123则可以将液体尽快地输送出去,避免液体在局部堆积过多,造成局部压力过大。
34.在一实施方式中,主管段1上还开设有容置腔14,用于安装水表表头。此外,主管段1的两端还设置有法兰片4,法兰片4上开设有多个固定孔41,用于将该水管结构和其他管段连接,以便将该用于测量液体流量的水管结构安装至需要增设该水管结构的其他管段上。
35.前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是为了说明和例证的目的。这些
描述并非想将本实用新型限定为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并且很显然,根据上述教导,可以进行很多改变和变化。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选择和描述的目的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并利用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以及各种不同的选择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意在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形式所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