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井下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是指基于电磁波无线短接系统用的多槽密封柱。
背景技术:2.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钻进工具、钻孔弯曲测量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微电子学、微型计算机和航空航天技术的引用,下钻探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随钻测量定向钻进技术的研发实现了对钻孔轨迹的实时测量和控制。随钻测量系统是随钻测量定向钻进技术得以实现的关键。目前以有线随钻测量方式为主,通过特制的中心通缆式钻杆作为信号传输通道,实现了双向通讯和信息实时上传。但随着井下定向钻进技术的推广,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逐渐暴露出来,有线随钻测量系统信号长距离传输可靠性差、传输距离受到限制,此外对钻杆等钻具要求较高。无线传输技术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好办法,该技术目前在石油钻探领域应用较多,且主要采用泥浆脉冲作为信号传输方式,传统的随钻测量系统的芯体表面的外套、锥套润滑油道连接处容易漏油,严重影响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电磁波无线短接系统用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的多槽密封柱。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基于电磁波无线短接系统用的多槽密封柱,它包括有柱体,柱体中心处沿长度方向设有贯穿的柱体导线通道,柱体导线通道端部逐渐扩大形成汇流口,柱体其中一端收缩形成阶梯状的定位段,定位段端部两侧设有定位面,柱体另一端收缩形成阶梯状的抵触端,柱体外周面上设有数量大于2的柱体密封槽。
5.所述的抵触端方向的柱体端部逐渐收缩形成锥形的导油面。
6.所述的柱体密封槽为四条,分别位于柱体两端。
7.所述的定位面由定位段端部两侧车削形成。
8.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将本密封柱安装在外套、锥套连接处的润滑油道内,定位段嵌在短接器的主芯与锥套之间,并通过定位面定位,用于对柱体进行定位,防止柱体转动,抵触端与外套抵触,其中两条柱体密封槽密封在锥套与主芯之间,另一端的两条柱体密封槽密封在外套与主芯之间,柱体使外套、锥套、主芯的润滑油道形成错位的榫式机构,采用喇叭状的汇流口对导线进行导向,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1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定位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至附图3,本实施例所述的基于电磁波无线短接系统用的多槽密封柱包括有柱体201,柱体201中心处沿长度方向设有贯穿的柱体导线通道202,柱体导线通道202端部逐渐扩大形成汇流口,柱体201其中一端收缩形成阶梯状的定位段203,定位段203端部两侧设有定位面204,定位面204由定位段203端部两侧车削形成。柱体201另一端收缩形成阶梯状的抵触端205,抵触端205方向的柱体201端部逐渐收缩形成锥形的导油面。柱体201外周面上设有数量大于2的柱体密封槽206,柱体密封槽206为四条,分别位于柱体201两端。
13.本实施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将本密封柱安装在外套、锥套连接处的润滑油道内,定位段嵌在短接器的主芯与锥套之间,并通过定位面定位,用于对柱体进行定位,防止柱体转动,抵触端与外套抵触,其中两条柱体密封槽密封在锥套与主芯之间,另一端的两条柱体密封槽密封在外套与主芯之间,柱体使外套、锥套、主芯的润滑油道形成错位的榫式机构,采用喇叭状的汇流口对导线进行导向,采用本实施例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
14.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1.基于电磁波无线短接系统用的多槽密封柱,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柱体(201),柱体(201)中心处沿长度方向设有贯穿的柱体导线通道(202),柱体导线通道(202)端部逐渐扩大形成汇流口,柱体(201)其中一端收缩形成阶梯状的定位段(203),定位段(203)端部两侧设有定位面(204),柱体(201)另一端收缩形成阶梯状的抵触端(205),柱体(201)外周面上设有数量大于2的柱体密封槽(20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磁波无线短接系统用的多槽密封柱,其特征在于:抵触端(205)方向的柱体(201)端部逐渐收缩形成锥形的导油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磁波无线短接系统用的多槽密封柱,其特征在于:柱体密封槽(206)为四条,分别位于柱体(201)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电磁波无线短接系统用的多槽密封柱,其特征在于:定位面(204)由定位段(203)端部两侧车削形成。
技术总结本实用新型提供基于电磁波无线短接系统用的多槽密封柱,它包括有柱体,柱体中心处沿长度方向设有贯穿的柱体导线通道,柱体导线通道端部逐渐扩大形成汇流口,柱体其中一端收缩形成阶梯状的定位段,定位段端部两侧设有定位面,柱体另一端收缩形成阶梯状的抵触端,柱体外周面上设有数量大于2的柱体密封槽。采用本方案后的结构合理、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使用效果好。
技术研发人员:王钧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嘉阳讯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3/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