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膜包。
背景技术:
2.过滤膜包通常由进液单元层和滤液单元层交替堆叠后在其外围封胶后形成,其中,进液单元层和滤液单元层通常会进行单独封胶,进液单元层通常包括进液筛网;滤液单元层通常包括滤液筛网和位于滤液筛网两侧的过滤膜。在滤液单元进行封胶时,通常需要将过滤膜通过粘结的方式结合于滤液筛网处形成滤液单元层,例如将粘合剂如硅胶、聚氨酯等注入滤液筛网封胶处后将过滤膜贴合于滤液筛网,在硅胶、聚氨酯等粘合剂固化的过程中实现过滤膜在滤液筛网上的粘结。
3.但是如硅胶、聚氨酯等粘合剂固化的过程通常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硅胶、聚氨酯等粘合剂固化过程中硅胶、聚氨酯中可能带有部分有机溶剂等杂质可能会进入过滤膜,进而可能对过滤膜产生一定损伤,进而过滤时引入有机溶剂等杂质,从而影响膜包过滤效果。为缩短硅胶、聚氨酯等粘合剂固化的时间,通常会采用外加环境条件,如将单元层放至烘箱以加快硅胶固化、施加射线加速硅胶交联等。而过滤膜在硅胶、聚氨酯等粘合剂固化的过程中会有一定概率上产生收缩,而由于硅胶、聚氨酯等粘合剂对过滤膜具有一定粘接力,因而可能导致过滤膜收缩时局部开裂。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膜包。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膜包,包括,筛网和过滤层;其中,筛网包括沿膜包厚度方向交替堆叠的进液筛网和滤液筛网,所述进液筛网上开设有第一进液孔和第一出液孔,所述滤液筛网上开设有第二进液孔和第二出液孔;所述过滤层设置于相邻的进液筛网和滤液筛网之间,并开设有滤膜进液孔和滤膜出液孔;所述第一进液孔、第二进液孔和滤膜进液孔沿膜包厚度方向对齐且连通,所述第一出液孔、第二出液孔和滤膜出液孔沿膜包厚度方向对齐且连通;所述进液筛网相邻的两侧过滤层的进液面之间形成有进液流道,所述滤液筛网相邻的两侧过滤层的出液面之间形成有滤液流道;还包括封装区,至少围设于所述第一出液孔周边、所述第二进液孔周边;所述过滤层包括至少一层挤压密封膜,所述挤压密封膜包括设于滤膜进液孔或滤膜出液孔周边的挤压密封区,所述挤压密封膜两侧进行挤压密封,以防止液体从挤压密封区渗入进液流道或滤液流道;所述挤压密封区的至少一侧与所述筛网挤压密封。
7.通过过滤层至少一层设置为挤压密封膜的方式,相较于(过滤层的)过滤膜通过粘结的方式密封于进液筛网或滤液筛网而言,挤压密封膜的设置,能够避免硅胶、聚氨酯等粘合剂固化过程中对过滤膜的作用力,进而降低过滤膜沿平面方向发生收缩后导致过滤膜局部开裂的几率;当过滤层设置有多层过滤膜时,挤压密封膜能够降低通过粘结的方式密封于筛网的过滤膜的比例,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过滤膜沿平面方向发生收缩后导致过滤膜局部
开裂的几率。此外,粘合剂和过滤膜之间可能会存在粘合不牢的问题,如粘合剂和过滤膜之间的相容性问题、又如过滤膜膜孔通常较小而粘合剂的粘度较大导致粘合剂较难进入并结合于筛网处;进而导致粘合剂与过滤膜之间粘结不牢甚至出现粘结失效的问题,严重可能导致该部分的密封失效。而本方案通过至少一层挤压密封膜,使得过滤膜与相邻筛网或过滤膜间存在挤压力,一定程度上提高过滤膜与相邻筛网或过滤膜的密封性,较好地缓解了过滤膜出现粘结失效导致密封失效的问题,同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过滤膜沿平面方向发生收缩后导致过滤膜局部开裂的几率。
8.优选地,所述过滤层为单层挤压密封膜,其挤压密封区两侧均与所述筛网挤压密封。
9.挤压密封膜的两侧均与筛网间发生挤压并形成挤压密封区以进一步密封挤压密封膜和筛网;过滤层的单层膜采用挤压密封区以形成挤压密封膜的方式,既能够保证过滤层与筛网之间的密封效果,又可避免采用粘接的方式时过滤膜粘结不牢或过滤膜因粘合剂固化而发生收缩后导致过滤膜局部开裂。
10.优选地,所述过滤层至少包括与所述筛网相邻的上层过滤膜和下层过滤膜;所述上层过滤膜和下层过滤膜均为挤压密封膜;或,所述上层过滤膜和下层过滤膜中其中之一为挤压密封膜,另一层为粘结过滤膜,其滤膜进液孔或滤膜出液孔相邻筛网一侧周边设有粘结密封区,所述粘结密封区与筛网粘结密封。
11.通过上层过滤膜和下层过滤膜的设置,增加了过滤膜的数量进而提高料液的过滤效果;其中,当上层过滤膜和下层过滤膜均设置为挤压密封膜时,上层过滤膜与进液筛网、下层过滤膜与滤液筛网间均不存在粘接力,此时能够尽可能降低过滤膜(上层过滤膜和下层过滤膜)因收缩导致局部开裂的几率。采用挤压密封膜和粘结过滤膜相配合的方式,相较于采用纯挤压密封膜的方式而言,由于粘结过滤膜的存在,粘结过滤膜在进行封装单元层时更容易密封且密封性更好(粘合剂和粘结过滤膜之间的粘结强度等相对较好的前提下),同时由于挤压密封膜的存在,即便粘结过滤膜发生开裂,挤压密封膜也能够对过滤单元层的过滤效率具有一定的保障,但是粘结过滤膜的存在,也使得过滤膜会有因收缩而局部开裂的几率。
12.优选地,所述挤压密封区通过封装区与挤压密封膜挤压形成。
13.优选地,所述封装区相较于所述进液筛网与所述过滤层贴合的一侧端面突出以形成突出部,和/或,所述封装区相较于所述滤液筛网与所述过滤层贴合的一侧端面突出以形成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厚度为所进液筛网或所述滤液筛网厚度的1-10%。
14.突出部的设置能够对挤压密封膜的挤压密封区施加进一步的挤压力,有利于将挤压密封膜进一步抵紧相邻筛网或过滤膜,能够增加过滤层与相邻筛网和过滤膜之间的密封性。此外,突出部具有一定厚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进液流道和滤液流道的厚度,有利于流体(料液和滤液)的流动,同时突出部的设置能够防止过滤膜在压力作用下嵌入筛网而造成过滤膜的破坏;而突出部所占厚度不过高,尽可能避免因突出部的设置而增加过滤膜包整体的厚度,进而可在保证膜包厚度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保证过滤层和筛网堆叠的数量,提升膜包的过滤效果。
15.优选地,所述挤压密封区通过挤压密封层挤压形成;所述挤压密封层至少设置于所述过滤层与所述进液筛网间,所述挤压密封层至少包括围设于所述第一出液孔周边的第
一进液密封部;和/或,所述挤压密封层至少设置于所述过滤层与所述滤液筛网间,所述挤压密封层至少包括围设于所述第二进液孔周边的第一滤液密封部。
16.过滤膜包制作时,通常是将进液筛网、过滤层和滤液筛网依次交替堆叠在一起,当通过挤压密封的方式对过滤层进行密封时,相较于传统的粘结方式而言,需要施加更大的压力以使得过滤层与滤液筛网和进液筛网间充分挤压并密封。然而,又由于进液筛网和滤液筛网通常是由经纬编织形成的,进液筛网和滤液筛网表面通常会有经纬线交叉重叠凸起和凹陷的部分,当施加更大的压力后,过滤层与进液筛网和滤液筛网间虽然挤压密封性更好,但是正是由于更大的压力,进液筛网和滤液筛网表面交叉重叠凸起或凹陷部分可能对过滤层产生一定的损伤。本方案中挤压密封区通过挤压密封层挤压形成,当膜包进行受力时,由于挤压密封层的存在,挤压密封层所在区域在挤压时会最先进行受力,挤压密封层进一步施力于挤压密封区并提高过滤层与进液筛网和滤液筛网之间的密封性;同时挤压密封层在挤压密封层设置位置能够起到缓冲作用,进而可避免过滤层直接与进液筛网或滤液筛网表面交叉重叠凸起或凹陷部分直接产生挤压,对过滤层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通过设置于进液筛网和过滤层之间的挤压密封层至少包括第一进液密封部,能够提高过滤层与进液筛网之间的密封性;通过设置于滤液筛网和过滤层之间的挤压密封层至少包括第一滤液密封部,能够提高过滤层与滤液筛网之间的密封性。
17.优选地,所述封装区还包括围设于所述进液筛网周边的周围进液封装区,所述挤压密封层还包括与所述周围进液封装区部分重叠的周围进液密封部;和/或,所述封装区还包括围设于所述滤液筛网周边的周围滤液封装区,所述挤压密封层还包括与所述周围滤液封装区部分重叠的周围滤液密封部。
18.周围进液封装区与周围进液密封部对应设置,且周围进液密封部沿过滤膜包厚度方向上的投影还与周围进液封装区部分重叠,以使两者能够相互贴合,进而增加过滤层与进液筛网周围的密封性,同时,也起到了支撑进液流道的作用;同理,周围滤液封装区与周围滤液密封部对应设置,且周围滤液密封部沿过滤膜包厚度方向上的投影还与周围滤液封装区部分重叠,以使两者能够相互贴合,进而增加过滤层与滤液筛网周围的密封性,同时,也起到了支撑滤液流道的作用。
19.优选地,所述挤压密封区通过能够渗透流体的挤压密封层挤压形成。
20.当挤压密封区由通过能够渗透流体的挤压密封层挤压形成时,挤压密封层上与筛网上的密封区能够相互粘连,起到对于挤压密封层的更好的固定作用,进而使得筛网与挤压密封层、过滤层之间的密封效果更好,同时,挤压密封层上胶液固化后形成的胶区具有一定的弹性,一方面能够提升筛网与过滤层之间的密封效果,另一方面,对筛网的缓冲效果更好,在施加更大的力进行挤压时也能避免筛网压破过滤层。
21.优选地,所述挤压密封层包括基部与延伸部;所述基部在所述筛网上的投影完全覆盖所述周围进液封装区或周围滤液封装区,所述基部边缘向远离所述周围进液封装区或周围滤液封装区方向延伸以形成所述延伸部。
22.基部在所述筛网上的投影完全覆盖所述周围进液封装区或周围滤液封装区,有利于增加密封效果以及缓冲效果,此处不会有流体(料液和滤液流过),而延伸部的设置可对流体(料液和滤液流过)起到引导作用,引导流体流向过滤层的有效过滤区域或筛网有效流动区域,进而增加流体在膜包内的流动效率,避免流体在基部周边滞留;位于周围进液/滤
液封装区的胶固化后可能会突出于筛网表面,进而在膜包挤压封装过程中于该处形成边缘应力集中点,而位于周围进液/滤液封装区附近的过滤层区域可能会受到边缘集中应力的作用从而发生破坏,延伸部的设置起到进一步缓冲边缘集中应力和保护过滤层的作用。
23.优选地,所述挤压密封层在所述膜包厚度方向上的投影覆盖所述过滤层。
24.挤压密封层设置为整层结构,能够对过滤层的整个端面起到缓冲效果,避免进液筛网和滤液筛网在挤压过程中,压破过滤层,起到对过滤膜表面的保护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在挤压后保证整个膜包的平整。
25.综上所述,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以下几点:
26.1、通过过滤层至少一层设置为挤压密封膜的方式,相较于(过滤层的)过滤膜通过粘结的方式密封于进液筛网或滤液筛网而言,本方案避免了硅胶、聚氨酯等粘合剂固化过程中粘合剂对过滤膜的作用力,进而尽可能降低了过滤膜沿平面方向发生收缩后导致过滤膜局部开裂的几率。
27.2、通过上层过滤膜和下层过滤膜的设置,增加了过滤膜的数量从而提高了对料液的过滤效果;其中,当上层过滤膜和下层过滤膜均设置为挤压密封膜时,上层过滤膜与进液筛网、下层过滤膜与滤液筛网间均不存在粘接力,此时能够尽可能降低过滤膜(上层过滤膜和下层过滤膜)因收缩导致局部开裂的几率。
28.3、本方案中挤压密封区通过挤压密封层挤压形成,在挤压密封层设置位置能够起到缓冲作用,进而可避免过滤层直接与进液筛网或滤液筛网表面交叉重叠凸起或凹陷部分直接产生挤压,对过滤层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突出部的设置能够防止过滤膜在压力作用下嵌入筛网而造成过滤膜的破坏;通过设置于进液筛网和过滤层之间的挤压密封层包括第一进液密封部和周围进液密封部、设置于滤液筛网和过滤层之间的挤压密封层包括第一滤液密封部和周围滤液密封部,能够提高过滤层与滤液筛网之间的密封性,起到支撑起滤液流道的作用。
附图说明
2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膜包提供的大膜包整体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实用新型膜包提供的小膜包整体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实用新型膜包提供的大膜包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实用新型膜包提供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本实用新型膜包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5.图6为本实用新型膜包提供的第二种实施例中包含中间过滤层的结构示意图。
36.图7为本实用新型膜包提供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7.图8为本实用新型膜包提供的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8.图9为本实用新型中进液筛网侧的挤压密封的结构示意图。
39.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中滤液筛网侧的挤压密封的结构示意图。
40.图11为图9、图10中所示的膜包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41.附图标记说明:
42.1、筛网;11、进液筛网;111、第一进液孔;112、第一出液孔;12、滤液筛网;121、第二进液孔;122、第二出液孔;2、过滤层;21、滤膜进液孔;22、滤膜出液孔;23、挤压密封膜;231、挤压密封区;24、上层过滤膜;25、下层过滤膜;3、进液流道;4、滤液流道;5、封装区;51、第一封装区;52、第二封装区;53、周围进液封装区;54、周围滤液封装区;6、突出部;61、第一突出部;62、第二突出部;7、挤压密封层;71、第一进液密封部;72、第一滤液密封部;73、周围进液密封部;74、周围滤液密封部;75、基部;76、延伸部;77、第二进液密封部;78、第二滤液密封部。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6.如图1至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膜包,包括,筛网1和过滤层2;其中,筛网1包括沿膜包厚度方向交替堆叠的进液筛网11和滤液筛网12,进液筛网11上开设有第一进液孔111和第一出液孔112,滤液筛网12上开设有第二进液孔121和第二出液孔122;过滤层2设置于相邻的进液筛网11和滤液筛网12之间,并开设有滤膜进液孔21和滤膜出液孔22;第一进液孔111、第二进液孔121和滤膜进液孔21沿膜包厚度方向对齐且连通,第一出液孔112、第二出液孔122和滤膜出液孔22沿膜包厚度方向对齐且连通;进液筛网11相邻的两侧过滤层2的进液面之间形成有进液流道3,滤液筛网12相邻的两侧过滤层2的出液面之间形成有滤液流道4;膜包还包括封装区5,封装区5至少围设于第一出液孔112周边、第二进液孔121周边,以阻止第一出液孔112与滤液流道4连通,阻止第二进液孔121与进液流道3连通,进而避免料液(待过滤流体)与滤液混合。其中膜包根据过滤面积的不同分为大膜包和小膜包,大膜包的结构如图1所示,进液筛网11两侧的第一进液孔111和第一出液孔112呈左右对称设置,同时位于同侧的第一进液孔111和第一出液孔112间隔交替开设,且第一进液孔111的孔径通常大于第一出液孔112的孔径,其中第一出液孔112周侧封胶处理且为封装孔,滤液筛网12的结构与进液筛网11的结构分布类似,不同之处在于第二进液孔121为封装
孔(即周侧封胶);小膜包与大膜包不同之处在于,如图2所示,位于小膜包同侧仅包含第一进液孔111和第一出液孔112,且两个第一进液孔111呈斜对角设置,第一出液孔112周侧封胶且为封装孔;小膜包的滤液筛网12的结构与进液筛网11的结构分布类似,不同之处在于第二进液孔121周侧封胶且为封装孔。
47.具体地,过滤层2包括一层、两层或多层过滤膜,其中至少有一层设置为挤压密封膜23,以防止液体从挤压密封区231渗入进液流道3或滤液流道4, 至少一层过滤膜设置为挤压密封膜23,以使其通过挤压密封的方式密封于进液筛网11或滤液筛网12,相较于过滤膜通过粘结的方式密封于进液筛网11或滤液筛网12而言,前者避免了硅胶、聚氨酯等粘合剂固化过程中粘合剂对过滤膜的作用力,进而尽可能降低了过滤膜沿平面方向(如图3所示的收缩方向,需注意的是并非图3中的过滤层一定会发生图示方向的收缩,图3仅用于展示过滤膜若发生收缩时的方向)发生收缩后导致过滤膜局部开裂的几率。此外,粘合剂和过滤膜之间可能会存在粘合不牢的问题,如粘合剂和过滤膜之间的相容性问题、又如过滤膜膜孔通常较小而粘合剂的粘度较大导致粘合剂较难进入并结合于筛网1处;进而导致粘合剂与过滤膜之间粘结不牢甚至出现粘结失效的问题,严重可能导致该部分的密封失效。而本方案通过至少一层挤压密封膜23,使得过滤膜与相邻筛网1或过滤膜间存在挤压力,一定程度上提高过滤膜与相邻筛网1或过滤膜的密封性,较好地缓解了过滤膜出现粘结失效导致密封失效的问题,同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过滤膜沿平面方向发生收缩后导致过滤膜局部开裂的几率。
48.进一步地说,挤压密封膜23包括设于滤膜进液孔21或滤膜出液孔22周边的挤压密封区231,挤压密封区231的至少一侧与筛网1挤压密封,以增加挤压密封膜23的密封效果。
49.更进一步地说,过滤层2可设置为多种结构,能够实现料液的过滤以及避免料液在过滤过程中与滤液混合即可。
50.本技术的膜包用于切向流过滤时,参考图1-3,待过滤液体从膜包进液筛网11一端的第一进液孔111进入膜包,待过滤流体在进液筛网11上进行切向流动并沿过膜包厚度方向经过滤层2过滤流动至滤液筛网12,滤液在滤液筛网12上切向流动并流动至另一侧的第二出液孔122并于该孔处流出并收集滤液;进液筛网11切向流动未过滤完的渗余液进入进液筛网11另一端的第一进液孔111内进行收集。
51.本技术的膜包用于垂直过滤时,如图2所示,待过滤液体从膜包进液筛网11一端的第一进液孔111进入膜包,充满整个膜包的过程中,原本膜包中的气体或液体从另一侧的第一进液孔111排出,随后堵住另一侧的第一进液孔111,使得从第一进液孔111流入的待过滤流体均透过过滤层2形成滤液,形成死端过滤,滤液于第一出液孔112进行收集。
实施例一
52.以小膜包的截面图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过滤层2为单层挤压密封膜23,其挤压密封区231两侧均与筛网1挤压密封,此时过滤层2的单层膜采用两侧挤压密封结合于筛网1的方式,既能够保证过滤层2的密封效果,又可避免采用粘接的方式时过滤膜粘结不牢或过滤膜因粘合剂固化而发生收缩后导致过滤膜局部开裂。
53.进一步地说,在本实施例中,挤压密封膜23的滤膜进液孔21周边位置以及滤膜出液孔22周边位置均可具有挤压密封区231。挤压密封区231通过封装区5与挤压密封膜23挤
压形成。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封装区5包括设置于进液筛网11的第一出液孔112周边的第一封装区51,滤膜出液孔22周边位置的挤压密封区231由第一封装区51挤压形成。封装区5还包括设置于滤液筛网12的第二进液孔121周边的第二封装区52,滤膜进液孔21周边位置的挤压密封区231由第二封装区52挤压形成。
实施例二
54.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过滤层2包括与筛网1相邻的上层过滤膜24和下层过滤膜25,此方案使得料液能够经过上层过滤膜24和下层过滤膜25过滤,对料液进行两次过滤,使得对料液的过滤效果更好。
55.进一步地说,上层过滤膜24和下层过滤膜25均设置为挤压密封膜23,即上层过滤膜24和下层过滤膜25均通过挤压密封的方式与筛网1贴合,其中,上层过滤膜24与进液筛网11相邻,下层过滤膜25与滤液筛网12相邻;此时,上层过滤膜24的滤膜出液孔22周边位置具有挤压密封区231,下层过滤膜25的滤膜进液孔21周边位置具有挤压密封区231,此方案中,上层过滤膜24与进液筛网11、下层过滤膜25与滤液筛网12间均不存在粘接力,此时能够尽可能降低过滤膜(上层过滤膜24和下层过滤膜25)因收缩导致局部开裂的几率。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上层过滤膜24和下层过滤膜25中其中之一为挤压密封膜23,另一层为粘结过滤膜,其滤膜进液孔21或滤膜出液孔22相邻筛网1一侧周边设有粘结密封区,粘结密封区与筛网1粘结密封,由于相对于挤压密封而言,较于采用纯挤压密封膜23的方式而言,由于粘结过滤膜的存在,粘结过滤膜在进行封装单元层时更容易密封且密封性更好(粘合剂和粘结过滤膜之间的粘结强度等相对较好的前提下),同时由于挤压密封膜23的存在,使得对于单元层的过滤效率具有一定的保障,但是过滤膜会有因收缩而局部开裂的几率。
56.更进一步地说,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图6,为了增加过滤效果,过滤层2还可包括设置于上层过滤膜24和下层过滤膜25之间的中间过滤膜,若上层过滤膜24和下层过滤膜25均为挤压密封膜23,则中间过滤膜也通过挤压密封的方式密封于膜包内;若上层过滤膜24和下层过滤膜25中其中之一为挤压密封膜23,另一层为粘结过滤膜,则中间过滤膜可与设置为粘结过滤膜的上层过滤膜24或下层过滤膜25相互粘连或挤压密封。
实施例三
57.基于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膜包还包括突出部6,突出部6包括第一突出部61和第二突出部62。具体地,第一封装区51相较于进液筛网11与过滤层2贴合的一侧端面突出以形成第一突出部61,第二封装区52相较于滤液筛网12与过滤层2贴合的一侧端面突出以形成第二突出部62。第一突出部61和第二突出部62的设置能够在膜包挤压封装的过程中,抵紧设置于其一侧的过滤层2,进而增加过滤层2与进液筛网11和滤液筛网12之间的密封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只设置第一突出部61,也可只设置第二突出部62。
58.进一步地说,第一突出部61厚度为进液筛网11厚度的1-10%,第二突出部62厚度为滤液筛网12厚度的1-10%。第一突出部61具有一定厚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进液流道3的厚度,有利于料液的流动;第二突出部62具有一定厚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滤液流道4的厚度,有利于滤液的流动;而第一突出部61和第二突出部62的厚度不设置过高,尽可能
避免第一突出部61和第二突出部62的设置而增加膜包整体的厚度,进而可在保证膜包厚度一定的情况下尽可能多地堆叠筛网1和过滤层2,提升膜包的过滤效果。
59.更进一步地说,其中过滤层2可设置为一层(如实施例一),也可设置为两层(如实施例二),当然也可设置为多层,图中未示出。
实施例四
60.基于上述实施例一、实施例二,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挤压密封区231通过挤压密封层7挤压形成。如图8至图11所示,挤压密封层7具有多种结构及设置位置,能够实现对上层过滤膜24、下层过滤膜25的压紧以及密封即可。
61.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挤压密封层7设置于过滤层2与进液筛网11间,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挤压密封层7还可设置于进液筛网11的两侧,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中,挤压密封层7包括围设于第一出液孔112周边的第一进液密封部71;第一进液密封部71沿膜包厚度方向上的投影至少与第一封装区51部分重叠,以使第一进液密封部71能够与第一封装区51相互粘连或相互压紧,进而能够提高过滤层2与进液筛网11之间的密封性,同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进液流道3起到支撑作用,便于料液流动。
62.进一步地说,如图8、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位于进液筛网11侧的挤压密封层7还可设置为中空框形层状结构,第一进液密封部71设置于一体成型的中空框形结构上,且第一进液密封部71对应第一出液孔112周侧进行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挤压密封层7还可设置为分离的片状结构,且挤压密封层7可只包括针对第一出液孔112周侧设置的第一进液密封部71,未在图中示出。在其他实施例中,位于进液筛网11侧的挤压密封层7还可设置为完整矩形结构,以提升挤压密封层7与膜包的平整度;挤压密封层7沿膜包厚度方向上的投影覆盖过滤层2,相对于设置成为中空的框形结构或片状结构而言,此时挤压密封层7还能够起到对上层过滤膜24与进液筛网11之间缓冲的效果,避免膜包挤压的过程中,进液筛网11上(因经纬编织成型)凸起的纹路会压破上层过滤膜24,未在图中示出。
63.优选地,本实施例的挤压密封层7还可设置于过滤层2与滤液筛网12间,如附图8所示的膜包部分剖面,挤压密封层7位于滤液筛网12的两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挤压密封层7也可设置于滤液筛网12的一侧,图中未示出。在本实施例中,挤压密封层7包括围设于第二进液孔121周边的第一滤液密封部72。第一滤液密封部72沿膜包厚度方向上的投影至少与第二封装区52部分重叠,以使第一滤液密封部72能够与第二封装区52相互粘连或相互压紧,能够提高过滤层2与滤液筛网12之间的密封性。
64.同理,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滤液筛网12侧的挤压密封层7可设置完整矩形结构,以提升挤压密封层7与膜包的平整度,第一滤液密封部72对应第二进液孔121周侧进行设置。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位于滤液筛网12侧的挤压密封层7可设置为中空框形层状结构,第一进液密封部71设置于一体成型的中空框形结构上,且第一滤液密封部72对应第二进液孔121周侧进行设置,未在图中示出。在其他实施例中,挤压密封层7还可设置为分离的片状结构,且挤压密封层7可只包括针对第二进液孔121周侧设置的第一滤液密封部72,未在图中示出。
65.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挤压密封层7还可包括设置于进液筛网11上的第一进液孔111周侧的第二进液密封部77,挤压密封层7还包括设置于滤液筛网12上的第二出液孔122
周侧的第二滤液密封部78,如图9、图10所示。
66.当然,挤压密封层7可仅设置于进液筛网11侧、也可仅设置于滤液筛网12侧,也可在滤液筛网12侧和进液筛网11侧均设置。
67.进一步地说,在本实施例中,挤压密封层7可利用能够渗透流体和粘合剂的材料进行制作,如无纺布,此时,挤压密封区231由挤压密封层7挤压形成。
68.由于膜结构无法透胶,而挤压密封层7设置为能够渗透流体和粘合剂时,使得进液筛网11能够通过挤压密封层7与上层过滤膜24表面粘连、滤液筛网12通过挤压密封层7与下层过滤膜25表面粘连,进而使得粘连效果更好,与此同时,此时的挤压密封层7上透过的胶液形成透胶区,进而可起到缓冲作用,避免膜包压紧的过程中,进液筛网11或滤液筛网12上的凸起纹路压破过滤层2(上层过滤膜24、下层过滤膜25)。
69.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挤压密封层7也可设置为薄膜垫片等结构。
实施例五
70.基于上述实施例四,如图9、11所示,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封装区5还包括围设于进液筛网11周边的周围进液封装区53,对应的,挤压密封层7还包括与周围进液封装区53部分重叠的周围进液密封部73;在本实施例中,周围进液封装区53与周围进液密封部73对应设置,且周围进液密封部73沿过滤膜包厚度方向上的投影还与周围进液封装区53部分重叠,以使两者能够相互贴合,进而增加过滤层2与进液筛网11周围的密封性,同时,也起到了支撑进液流道3的作用。
71.同理,为了增加滤液筛网12周边区域的密封性,作为优选,封装区5还包括围设于滤液筛网12周边的周围滤液封装区54,挤压密封层7还包括与周围滤液封装区54部分重叠的周围滤液密封部74,在本实施例中,周围滤液封装区54与周围滤液密封部74对应设置,且周围滤液密封部74沿过滤膜包厚度方向上的投影还与周围滤液封装区54部分重叠,以使两者能够相互贴合,进而增加过滤层2与滤液筛网12周围的密封性,同时,也起到了支撑滤液流道4的作用。
72.更进一步地说,挤压密封层7包括基部75与延伸部76;其中,设置于进液筛网11侧的基部75与延伸部76可完全包括周围进液密封部73,设置于滤液筛网12侧的基部75与延伸部76可完全包括周围滤液密封部74。且设置于进液筛网11侧的挤压密封层7的基部75在进液筛网11上的投影完全覆盖周围进液封装区53,设置于进液筛网11侧的挤压密封层7的基部75边缘向远离周围进液封装区53方向延伸以形成进液筛网11侧的挤压密封层7的延伸部76;同理,设置于滤液筛网12侧的挤压密封层7的基部75在滤液筛网12上的投影完全覆盖周围滤液封装区54,此时,设置于滤液筛网12侧的挤压密封层7的基部75可包括第一滤液密封部72,设置于滤液筛网12侧的挤压密封层7的基部75边缘向远离周围滤液封装区54方向延伸以形成滤液筛网12侧的挤压密封层7的延伸部76。由于基部75与周围进液封装区53或周围滤液封装区54贴合,不会有流体流过,而延伸部76的设置可对流体起导向作用,引导流体流向过滤层2的有效过滤区域或筛网有效流动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