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燃气烤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燃烧器、烤箱和烤箱灶。
背景技术:
2.燃气式烤箱具有上燃烧器,上燃烧器实现对食材的自上而下地加热,一般而言,上燃烧器具有顶板和底板,顶板和底板之间形成进气腔,在上燃烧器刚开始燃烧时,上燃烧器的温度低于稳定燃烧状态下的温度,火焰的部分热量被上燃烧器本身带走,在上燃烧器升温过程中,火焰传播速度相对于气流速度发生变化,导致燃烧状态变得不稳定,火焰存在周期性摆动,从而形成振动燃烧,振动通过进气腔传递至顶板继而会引发顶板的共振,产生噪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上燃烧器。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上燃烧器,所述上燃烧器包括:
5.底板,设有出火孔;以及
6.顶板,与所述底板叠合且相互连接,设有第一区域和环绕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所述第二区域相对于所述顶板的外表面凸设,所述第一区域相对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外表面凹设,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底板之间形成与所述出火孔连通的进气腔。
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的周边设有环壁,所述环壁自所述第二区域朝向所述第一区域的中心倾斜设置。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冲压而成。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叠合形成引射结构,所述引射结构包括转角流道,所述转角流道适于改变气流方向,与所述进气腔连通。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角流道与所述第二区域相接。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角流道设有外流道壁和内流道壁,所述外流道壁呈弧形。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相对于所述内流道壁所在的方位朝向所述外流道壁所在的方位偏移。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外轮廓呈圆角矩形,所述转角流道设于所述第二区域的长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一区域于所述第二区域的宽度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二区域非居中设置。
1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板还设有环绕所述第二区域的第三区域,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三区域和所述底板中的一者设有翻边以夹紧另一者。
15.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烤箱,所述烤箱包括上述上燃烧器。
16.本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烤箱灶,所述烤箱灶包括上述烤箱。
17.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与底板之间形成进气腔,燃气通入进气腔后从出火孔喷出继而被点燃形成火焰,将第一区域相对于第二区域的外表面凹设,不仅增加了整个顶板的结构强度,还改变了整个顶板的固有振动频率,抑制顶板共振的发生,减弱燃烧过程的振动噪声。
18.本技术的其它优点将在下文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设计。
20.图1为一些实施例中烤箱灶示意图;
21.图2为一些实施例中烤箱灶示意图;
22.图3为一些实施例中烤箱示意图;
23.图4为一些实施例中烤箱分解图;
24.图5为一些实施例中上燃烧器示意图;
25.图6为一些实施例中上燃烧器分解图;
26.图7为一些实施例中上燃烧器俯视图;
27.图8为一些实施例中上燃烧器剖视图。
28.附图标号说明:
29.烤箱灶100;
30.烤箱1000;
31.第一腔室1100,容置腔1110,敞口1111;
32.上燃烧器1200;
33.底板1210,出火孔1211;
34.顶板1220,第一区域1221,第二区域1222,第三区域1223,环壁1224,翻边1225;
35.引射结构1230,第一流道1231,进气口1232,转角流道1233,外流道壁1234,内流道壁1235;
36.进气腔1240;
37.下燃烧器1300;
38.烤架1600;
39.门体1700;
40.灶具2000。
41.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4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3.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44.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45.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46.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上燃烧器,本技术的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烤箱。
47.烤箱是一种在相对封闭的空间内利用热量对食材进行烘烤的家用电器,一般来说,烤箱包括有燃气式烤箱和电热式烤箱,燃气式烤箱利用燃气的燃烧作为热源,而电热式烤箱利用发热管通电发热作为热源,本文将以燃气式烤箱(下称烤箱)对上燃烧器进行详细说明。
48.结合图3和图4所示,烤箱1000具有第一腔室1100和第二腔室,第一腔室1100在空间上占据一定的体积,从而围设形成有容置腔1110,构成中空的结构,容置腔1110用于供烤架1600放置,烤架1600可以被用户推入和拉出容置腔1110,食材放置在烤架1600上,利用高温在容置腔1110中实现对食材的烘烤。容置腔1110的前方形成敞口1111,烤架1600通过该敞口1111进出容置腔1110,烤箱1000具有门体1700,门体1700可以封闭和开启该敞口1111。第一腔室1100设置有上燃烧器1200和下燃烧器1300,上燃烧器1200呈扁平结构的板状,设置在第一腔室1100的顶部,实现对食材的自上而下的加热,而下燃烧器1300呈管状,设置在第一腔室1100的底部,实现对食材的自下而上的加热,从而实现对食材的均匀烘烤。所谓的上燃烧器1200和下燃烧器1300包括有进气腔1240和出火孔1211,燃气通入到进气腔1240继而从出火孔1211喷出随即被点燃而形成火焰,如此形成高温以实现对食材的烘烤。一般而言,下燃烧器1300包括有两个,分别位于容置腔1110的左侧和右侧,位于左侧的下燃烧器1300自下而上且自左而右地实现对食材的烘烤,位于右侧的下燃烧器1300自下而上且自右而左地实现对食材的烘烤。在烘烤食材的过程中,容置腔1110内会产生烟气,烟气需要及时排走,具体地,第二腔室构成中空的结构,围设形成有排烟道,容置腔1110与排烟道连通,烟气可以排入到排烟道中,继而通过排烟道排走。
49.如上文提及到的,上燃烧器1200呈扁平结构,例如,结合图5至图8所示,上燃烧器1200包括有底板1210和顶板1220,底板1210位于顶板1220的下方,两者相互叠合以连接在
一起,底板1210设置有出火孔1211,当将上燃烧器1200安装到烤箱1000的预定位置时,即第一腔室1100的顶部时,底板1210朝向容置腔1110,而顶板1220背离容置腔1110,因此开设在底板1210上的出火孔1211就朝向容置腔1110敞开,当燃气从出火孔1211喷出时,即可朝向容置腔1110生成火焰。
50.结合图8所示,当顶板1220和底板1210连接后,顶板1220和底板1210之间形成进气腔1240,所谓的进气腔1240即为具有一定的容积,燃气携带空气进入到进气腔1240中进行混合后继而从出火孔1211喷出。烤箱1000设置有点火针,点火针靠近一部分上燃烧器1200的出火孔1211,点火针尖端放电产生电火花从而引燃燃气形成火焰,火焰传火实现全部出火孔1211的燃烧。在上燃烧器1200刚开始工作时,上燃烧器1200的温度低于稳定燃烧状态下的温度,火焰的部分热量被上燃烧器1200本身带走,在上燃烧器1200升温过程中,火焰传播速度相对于气流速度发生变化,平衡被打破,从而导致上燃烧器1200的燃烧状态变得不稳定,使得火焰存在周期性摆动而形成振动燃烧,振动会通过进气腔1240传递至顶板1220,容易引发顶板1220的共振,继而产生噪音,特别是顶板1220用于配合底板1210以形成进气腔1240的部位形成一定的跨度,共振更为明显。
51.为了避免顶板1220共振的发生,在顶板1220上设置有两个区域,分别为第一区域1221和第二区域1222,第二区域1222相对于顶板1220的外表面呈凸设设置,如图5和图8所示,第二区域1222朝向上方凸设,而第一区域1221设计成被第二区域1222环绕,由于第二区域1222呈凸设,因此使得第一区域1221也和底板1210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继而通过第二区域1222和第一区域1221配合底板1210形成进气腔1240。此外,第一区域1221还相对于第二区域1222的外表面呈凹设,第一区域1221朝向下方凹设,通过第二区域1222和第一区域1221的凹凸设置,增强了顶板1220尤其是第二区域1222和第一区域1221的结构强度,使得顶板1220固有的振动频率发生改变,相对于通过进气腔1240传递的振动频率,顶板1220的振动频率发生偏移,因此顶板1220不容易发生共振,如此可以降低上燃烧器1200刚开始工作时的噪声。此外,通过对第二区域1222和第一区域1221相对于底板1210的抬升来形成进气腔1240,避免底板1210朝向下方变形或降低底板1210朝向下方变形的程度以避免对容置腔1110的空间的占用,从而可以确保容置腔1110的装载能力。
52.所谓的外表面即为背离进气腔1240的一侧的表面,相对应地,朝向进气腔1240的一侧的表面视为内表面,第二区域1222相对于顶板1220的外表面凸设设置,也就是说第二区域1222相对于顶板1220的内表面凹设设置,使得第二区域1222形成有朝向底板1210敞开的凹腔,该凹腔构成了进气腔1240的一部分。对于第一区域1221也是如此,第一区域1221相对于第二区域1222的外表面凹设设置,从而形成朝向背离底板1210敞开的凹腔,那么第一区域1221则相对于第二区域1222的内表面凸设设置,相当于,第一区域1221整体呈突入进气腔1240的结构。例如,针对第二区域1222和第一区域1221,先自下而上冲压,使得第二区域1222和第一区域1221均呈隆起状,然后再对第一区域1221自上而下冲压,使得第一区域1221呈内凹状,周边形成环壁1224。
53.由于第一区域1221在顶板1220的外表面看来是内凹的,也就是说,第一区域1221内凹会占用进气腔1240的空间,当燃气流动时遇到第一区域1221会被阻挡而造成压降,为了降低气流阻力,将环壁1224设计成倾斜的,结合图8所示,环壁1224自第二区域1222朝向第一区域1221的中心呈倾斜的,如此,燃气在进气腔1240内流动时会即使遇到第一区域
1221的阻挡,也由于环壁1224的倾斜设计能更好的对燃气进行导流,降低气流阻力。此外,也正是将环壁1224设计成倾斜的,当对第一区域1221进行冲压时,更容易脱模。
54.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区域1222和第一区域1221通过冲压而成,降低制造难度。具体地,顶板1220为金属板,例如为钣金件,钣金件具有较高的延展性,冲压成型时,不仅有利于造型的设计,而且还不容易受到破坏。如上文所说的,对第二区域1222自下而上地冲压而成,在此基础上,对第一区域1221自上而下冲压而成。还可以是,采用模具同时夹紧顶板1220的外表面和内表面,同时冲压第二区域1222和第一区域1221。
55.一般而言,上燃烧器1200需要基于引射结构1230来实现进气,所谓的引射结构采用文丘里原理,当喷嘴(烤箱1000内的一个部件)喷出的燃气射向引射结构1230时,会带动外界的空气同步进入,使得燃气和空气在进气腔1240进行混合,更有利燃烧。结合图6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顶板1220和底板1210相互叠合并且连接,以构成引射结构1230,也就是说,不需要单独设置引射结构1230,通过在顶板1220和底板1210上形成相应的结构,在顶板1220和底板1210叠合后即可构成引射结构1230,更为简单便捷。引射结构1230包括有转角流道1233,将转角流道1233与进气腔1240进行连接,所谓的转角流道1233即为可以实现对气流方向的改变,如此避免燃气和空气冲入进气腔1240而产生较大的压降。
56.具体地,结合图5和图6所示,引射结构1230包括有两个流道,分别为第一流道1231和转角流道1233,第一流道1231和转角流道1233连通,第一流道1231设置有进气口1232,而转角流道1233则和进气腔1240连通,喷嘴对准进气口1232喷出燃气,燃气通过进气口1232进入第一流道1231,在文丘里原理的作用下,外界空气也通过进气口1232进入到第一流道1231,从第一流道1231排出的混合气体具有较高的流速,若直接进入到进气腔1240中,会遇到第一区域1221的阻挡,以及直接朝向局部的出火孔1211而喷出,产生较大的压降,不利于气流(燃气、空气)的均匀流动。因此通过设置转角流道1233,转角流道1233将第一流道1231的流速方向进行更改,通过转角流道1233的作用,降低了气流的流速,对气流起到缓冲,避免气流进入到进气腔1240后产生较大的压降。
57.可选地,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继续结合图5和图6所,将转角流道1233设计成和第二区域1222相接,如此从转角流道1233流出的气流直接进入到进气腔1240中。由于第二区域1222设计成将第一区域1221环绕,进气腔1240是第二区域1222和第一区域1221配合底板1210而形成的,将转角流道1233设计成和第二区域1222相接,更有利于引射结构1230的位置布置,避免对进气腔1240空间的占用。
58.通过设置转角流道1233,能降低气流的速度,在此基础上,为了避免对气流形成过大的阻碍,结合图6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转角流道1233具有相对的两个流道壁,分别为内流道壁1235和外流道壁1234,所谓的内外,是相对于转角而言,靠近于转角流道1233的转角的为内流道壁1235,而远离转角流道1233的转角的为外流道壁1234,将外流道壁1234设计成弧形,气流(燃气、空气)的大部分会在第一流道1231的作用下具有一个朝向,在进入到转角流道1233时会冲撞外流道壁1234而发生方向的改变,因此将外流道壁1234设计成呈弧形的,如此不仅有利于气流方向的改变,能减少对气流的阻力,使得气流更容易导向进气腔1240。
59.可选地,为了使得气流在进气腔1240中更加均匀地分布,结合图7所示,第一区域1221朝向外流道壁1234所在的方位,相对于内流道壁1235所在的方向,呈偏移设置,也就是
说,第一区域1221更加靠近外流道壁1234所在的方位。
60.结合图7所示,外流道壁1234设置在左方,内流道壁1235设置在右方,第一区域1221左右方向的中心更加靠近外流道壁1234所在的左方设置。如此,由于外流道壁1234呈弧形,更多的气流从靠近外流道壁1234所在的位置射出,射出的气流进入到第一区域1221对应的进气腔1240中,由于第一区域1221相对于进气腔1240突入设计,也就是说,第一区域1221和底板1210之间的高度,小于第二区域1222和底板1210之间的高度,如此气流进入到第一区域1221对应的进气腔1240时,能加快气流的流动,使得气流更快地充满进气腔1240,提高出火孔1211出流的均匀性,从而有利于形成均匀燃烧。
61.可选地,一般来说,容置腔1110大致呈矩形,为了使得上燃烧器1200具有较大面积的覆盖,上燃烧器1200也设计成大致与容置腔1110匹配的矩形,基于此,将第一区域1221的外轮廓和第二区域1222的外轮廓设计成呈圆角矩形能充分利用顶板1220。此外,前述的圆角矩形具有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可以理解的是,这里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仅供参考说明,不代表长度方向的尺寸和宽度方向的尺寸之间的大小,可以是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宽度方向的尺寸,也可以是长度方向的尺寸小于宽度方向的尺寸,还可以是长度方向的尺寸等于宽度方向的尺寸。将转角流道1233设置在长度方向的一侧与进气腔1240连通,将第一区域1221设计成相对于第二区域1222的宽度方向呈非居中设计,也就是说第一区域1221偏向于第二区域1222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当气流从转角流道1233流出而进入到第一区域1221所对应的进气腔1240时,能使得气流呈顺时针或逆时针环绕转动,从而进一步夹块气流在进气腔1240中的均匀分布,更有利于上燃烧器1200的稳定燃烧。
62.结合图8所示,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顶板1220还设置有第三区域1223,第三区域1223环绕着第二区域1222,第三区域1223和底板1210抵接并且相互连接,如此实现顶板1220和底板1210的固定。第三区域1223中底板1210中的一者设置有翻边1225,而第三区域1223和底板1210中的另一者被前述翻边1225夹紧,如此不仅实现了顶板1220和底板1210之间的连接,也方便在顶板1220和底板1210之间实现密封,防止进入到进气腔1240的气体(燃气、空气)发生泄漏。
63.例如,顶板1220(第三区域1223)的边缘弯折而形成翻边1225,从而可以夹紧底板1210的周边,相当于,底板1210的周边插入到顶板1220的翻边1225所形成的空间中。当安装上燃烧器1200后,翻边1225压于上燃烧器1200的下方。还可以是,翻边1225的设置实现了顶板1220和底板1210的初步安装定位,顶板1220(第三区域1223)和底板1210之间还可以采用螺钉连接的方式实现进一步的紧固,由于有翻边1225的存在,使得顶板1220和底板1210在螺接时更加方便。
64.本技术的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烤箱灶100,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烤箱灶100包括上述实施例的烤箱1000。所谓的烤箱灶100,即将烤箱1000和灶具2000集成在一起的集成式厨房电器,例如灶具2000位于烤箱1000的上方,而烤箱1000位于灶具2000的下方,烤箱1000使用燃气实现加热时,相对应地,灶具2000也使用燃气实现加热。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烤箱灶100的烤箱1000采用了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重复赘述。
6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技术的构思下,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
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