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冷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组件的制作方法-j9九游会真人

文档序号:34875989发布日期:2023-07-24 04:20阅读:12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空冷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组件。


背景技术:

2.汽轮机也称蒸汽透平发动机,是一种旋转式蒸汽动力装置,高温高压蒸汽穿过固定喷嘴成为加速的气流后喷射到叶片上,使装有叶片排的转子旋转,同时对外做功。汽轮机是现代火力发电厂的主要设备,也用于冶金工业、化学工业、舰船动力装置中。
3.目前,现有的汽轮机在使用过程中常会在锅炉底部残留有水垢,若不及时清理将会导致传热受阻,为了保持锅炉一定的出力,就必须提高火侧的温度,大大增加了燃料的消耗;为此,我们提供了一种空冷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组件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空冷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组件。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冷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组件,包括锅炉,所述锅炉的上方设有加水口,所述锅炉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所述锅炉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蒸汽管,所述锅炉的内部设有除垢机构,两个所述蒸汽管远离锅炉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汽轮机本体,所述汽轮机本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所述锅炉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锅炉的外部设有回收机构,所述回收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抽汽机,所述第二安装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凝汽机。
6.进一步的,所述除垢机构包括旋转块、两个皮带和两个第一转轮,所述旋转块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旋转块远离把手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转轴。
7.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外表面与锅炉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转轮,两个所述第一转轮的外表面均与锅炉的内侧壁转动连接,且第一转轮和第二转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锅炉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限位杆,两个所述皮带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两个所述移动块均套设于限位杆的外表面,两个所述移动块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双向刮板。
9.进一步的,所述回收机构包括抽汽管和出汽管,所述第一安装板的外表面与汽轮机本体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安装板的外表面与锅炉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抽汽管的一端与抽汽机的外表面固定连通。
10.进一步的,所述抽汽管远离抽汽机的一端与汽轮机本体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所述出汽管的一端与抽汽机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所述出汽管远离抽汽机的一端与凝汽机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所述凝汽机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抽水管。
11.进一步的,所述抽水管的远离凝汽机的一端与水泵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所述水泵
远离抽水管的一侧面固定连通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贯穿锅炉的外表面并延伸至锅炉的内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空冷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组件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锅炉和除垢机构,在需要对锅炉底部的水垢进行清理时,利用设置的除垢机构可以对锅炉底部的水垢进行清理,解决了因受热面结垢而影响传热的问题,达到了对锅炉底部的水垢进行清理的目的,实现了降低燃料损耗的效果。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抽汽管、出汽管、抽水管、出水管、抽汽机、凝汽机和水泵,启动抽汽机,在抽汽机的吸力作用下,使汽轮机本体内的湿蒸汽进入抽汽管,途经出汽管进入凝汽机内,在凝汽机的作用下,使湿蒸汽凝结成水,同时启动水泵,在水泵的吸力作用下,使凝汽机内的水进入抽水管内,途经出水管进入锅炉内,达到了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正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除垢机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回收机构示意图。
19.图中:1锅炉、2加水口、3第一支撑架、4蒸汽管、5除垢机构、501旋转块、502把手、503转轴、504第二转轮、505皮带、506第一转轮、507移动块、508限位杆、509连接板、510双向刮板、6汽轮机本体、7第二支撑架、8回收机构、801第一安装板、802抽汽管、803出汽管、804第二安装板、805抽水管、806出水管、9抽汽机、10凝汽机、11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2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冷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组件,通过设置锅炉1和除垢机构5,在需要对锅炉1底部的水垢进行清理时,利用设置的除垢机构5可以对锅炉1底部的水垢进行清理,解决了因受热面结垢而影响传热的问题,达到了对锅炉1底部的水垢进行清理的目的,实现了降低燃料损耗的效果。
22.参见图1~图4,一种空冷抽汽凝汽式汽轮机组件,包括锅炉1。
23.在这里,锅炉1的底面开设有排水口。
24.锅炉1的上方设有加水口2,锅炉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架3。
25.在这里,设置第一支撑架3是为了防止锅炉1与地面直接接触造成磨损。
26.锅炉1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蒸汽管4。
27.在这里,蒸汽管4可采用耐高温不锈钢管。
28.锅炉1的内部设有除垢机构5。
29.除垢机构5包括旋转块501、两个皮带505。
30.在这里,为提高皮带505的耐用性,可采用不锈钢带。
31.和两个第一转轮506,旋转块50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502。
32.在这里,把手502的外表面应设有一层硬性橡胶材料。
33.旋转块501远离把手502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转轴503。
34.转轴503的外表面与锅炉1的内部转动连接,转轴5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第二转轮504,两个第一转轮506的外表面均与锅炉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且第一转轮506和第二转轮504通过皮带505传动连接。
35.在这里,第一转轮506和第二转轮504可采用大小一致的皮带轮。
36.锅炉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相对称的限位杆508,两个皮带505的外表面均固定连接有移动块507,两个移动块507均套设于限位杆508的外表面,两个移动块507的底面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09,连接板509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双向刮板510。
37.在这里,双向刮板510的两端可安装不锈钢刀片,可更好的对锅炉1底的水垢进行刮除。
38.在需要对锅炉1底部的水垢进行清理时,通过转动把手502,使旋转块501进行转动,带动转轴503转动,同时带动第一转轮506转动,在皮带505的作用下,使第二转轮504同步转动,在限位杆508的限位作用下,带动移动块507移动,随着移动块507的移动,带动双向刮板510移动,即可对锅炉1底部的水垢进行清理,在清理完毕后,通过加水口2向锅炉1内加水,水垢将随着水流从锅炉1底部的排水口排出,解决了因受热面结垢而影响传热的问题,达到了对锅炉1底部的水垢进行清理的目的,实现了降低燃料损耗的效果。
39.两个蒸汽管4远离锅炉1的一端固定连通有汽轮机本体6,汽轮机本体6的底面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架7。
40.在这里,设置第二支撑架7是为了防止汽轮机本体6与地面直接接触造成磨损。
41.锅炉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泵11。
42.在这里,设置水泵11是为了将凝汽机10内凝结的水抽出。
43.锅炉1的外部设有回收机构8,回收机构8包括第一安装板801和第二安装板804。
44.回收机构8包括抽汽管802和出汽管803,第一安装板801的外表面与汽轮机本体6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板804的外表面与锅炉1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抽汽管802的一端与抽汽机9的外表面固定连通。
45.抽汽管802远离抽汽机9的一端与汽轮机本体6的外表面固定连通,出汽管803的一端与抽汽机9的外表面固定连通,出汽管803远离抽汽机9的一端与凝汽机10的外表面固定连通,凝汽机10的上表面固定连通有抽水管805。
46.在这里,回收机构8内的所有管道均采用耐高温不锈钢管。
47.抽水管805的远离凝汽机10的一端与水泵11的外表面固定连通,水泵11远离抽水管805的一侧面固定连通有出水管806,出水管806远离水泵11的一端贯穿锅炉1的外表面并延伸至锅炉1的内部。
48.启动抽汽机9,在抽汽机9的吸力作用下,使汽轮机本体6内的湿蒸汽进入抽汽管802,途经出汽管803进入凝汽机10内,在凝汽机10的作用下,使湿蒸汽凝结成水,同时启动水泵11,在水泵11的吸力作用下,使凝汽机10内的水进入抽水管805内,途经出水管806进入锅炉1内,达到了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49.第一安装板80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抽汽机9。
50.在这里,抽汽机9可以将汽轮机本体6内的湿蒸汽抽出。
51.第二安装板80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凝汽机10。
52.在这里,凝汽机10可以将湿蒸汽凝结成水。
53.工作原理:在需要对锅炉1底部的水垢进行清理时,通过转动把手502,使旋转块501进行转动,带动转轴503转动,同时带动第一转轮506转动,在皮带505的作用下,使第二转轮504同步转动,在限位杆508的限位作用下,带动移动块507移动,随着移动块507的移动,带动双向刮板510移动,即可对锅炉1底部的水垢进行清理,在清理完毕后,通过加水口2向锅炉1内加水,水垢将随着水流从锅炉1底部的排水口排出,解决了因受热面结垢而影响传热的问题,达到了对锅炉1底部的水垢进行清理的目的,实现了降低燃料损耗的效果;启动抽汽机9,在抽汽机9的吸力作用下,使汽轮机本体6内的湿蒸汽进入抽汽管802,途经出汽管803进入凝汽机10内,在凝汽机10的作用下,使湿蒸汽凝结成水,同时启动水泵11,在水泵11的吸力作用下,使凝汽机10内的水进入抽水管805内,途经出水管806进入锅炉1内,达到了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5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