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吊具装置的制作方法-j9九游会真人

文档序号:35687549发布日期:2023-10-11 10:44阅读:6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吊具装置。


背景技术:

2.现今对电池的依赖越来越高,电池的体积和重量越来越大,需要通过集装箱内部的吊具装置来对电池进行移动,吊具装置一般安装在集装箱承轨梁上方,现有集装箱内部的吊具装置整体竖向所占用的高度较高,同时由于集装箱承轨梁上方较为狭窄,拆装不便,空间利用率低,电池在吊起后上下两侧的空间较为狭窄,容易发生磕碰,造成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吊具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下吊具装置竖向空间占用较多的问题。
4.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具装置,包括大车组件、小车组件和吊具组件,所述大车组件包括大车主体,所述大车主体滑动安装在集装箱的承轨梁上,所述大车主体呈框型并围有安装区,所述小车组件包括小车主体,所述小车主体设置在所述安装区内,所述小车主体搭接在所述大车主体上,所述小车主体相对于所述大车主体移动,所述小车主体上可拆卸连接有卷筒组件,所述卷筒组件连接有所述吊具组件,所述卷筒组件带动所述吊具组件上下移动,所述吊具组件与电池连接。
5.作为优选地,所述大车主体呈矩形,所述大车组件还包括第一运行电机和导轮,所述第一运行电机与所述导轮转动连接,所述导轮搭接在所述承轨梁上,所述导轮安装在固定板上,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大车主体上。
6.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运行电机包括两组,所述大车主体包括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相对设置,所述第一运行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横梁两侧,所述第一运行电机的轴线与所述第一横梁平行,所述第二横梁两侧通过固定板安装有导轮。
7.作为优选地,所述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上安装有齿条,所述小车主体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穿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两端形成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齿条啮合,所述小车主体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上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机轴线与所述齿条平行。
8.作为优选地,所述小车主体包括连接梁,所述连接梁通过螺栓连接围成矩形,所述小车主体内侧形成固定区,所述卷筒组件包括起升电机、卷筒和钢丝绳,所述起升电机和所述卷筒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连接梁连接并设置在所述固定区内,所述起升电机与所述卷筒的轴线平行,所述起升电机轴线与所述齿条平行,所述起升电机通过齿组带动所述卷筒旋转;
9.所述小车主体上安装有定滑轮,所述吊具组件包括吊具主体,所述吊具主体上安装对应安装有两组动滑轮,所述钢丝绳绕所述定滑轮两侧后分别与所述动滑轮绕接,最终
所述钢丝绳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卷筒上。
10.作为优选地,所述定滑轮包括两组,所述动滑轮包括四组,所述定滑轮设置在所述小车主体移动方向的两端。
11.作为优选地,所述卷筒包括两组,所述起升电机上设置有第二齿轮,所述卷筒前端分别设置有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五齿轮啮合,所述第五齿轮直接与所述第三齿轮啮合,所述第五齿轮通过第六齿轮与所述第四齿轮啮合。
12.作为优选地,所述吊具主体上安装有导向柱,所述小车主体底部安装有导向管,所述导向柱插接在所述导向管内,并沿所述导向管的轴向滑动。
13.作为优选地,所述小车主体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三固定架,所述第三固定架上转动连接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在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上滚动。
14.作为优选地,所述导向轮接触面上形成有凹槽,所述齿条穿设在所述凹槽内。
15.有益效果:通过将小车主体放置在大车主体所构成的安装区内,使小车主体的高度和大车主体的高度相互重合,节省吊具装置的整体高度,便于使吊具装置在狭小的集装箱承轨梁上方进行移动,同时小车主体搭接在大车主体上,便于分离进行拆卸,卷筒组件与小车主体可拆卸连接,便于后期对吊具装置拆卸的组装。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吊具装置主体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导向轮放大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大车主体截面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导向管位置截面图。
20.图中:1-大车主体;101-第一横梁;102-第二横梁;2-小车主体;201-第一固定架;202-连接梁;3-第一运行电机;4-导轮;5-固定板;6-导向轮;601-凹槽;7-齿条;8-驱动轴;801-第一齿轮;9-第二驱动电机;11-起升电机;12-卷筒;13-钢丝绳;14-定滑轮;15-吊具主体;16-动滑轮;17-第二齿轮;18-第三齿轮;19-第四齿轮;20-第五齿轮;21-第六齿轮;22-导向管;23-导向柱;24-第三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3.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
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4.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25.现有技术下集装箱的承轨梁上方空间较为狭窄,吊具装置高度较高,占用安装空间,容易出现限位的现象,并且由于空间狭窄,不便于后期的拆卸与检修。
2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吊具装置,包括大车组件、小车组件和吊具组件,大车组件包括大车主体1,大车主体1滑动安装在集装箱的承轨梁上,大车主体1呈框型并围有安装区,小车组件包括小车主体2,小车主体2设置在安装区内,小车主体2搭接在大车主体1上,小车主体2相对于大车主体1移动,小车主体2上可拆卸连接有卷筒组件,卷筒组件连接有吊具组件,卷筒组件带动吊具上下移动,吊具组件与电池连接,并带动电池进行移动。
27.大车主体1为矩形框体,将小车主体2的部分零件放置在安装区内,使小车主体2上安装的零件与大车主体1的框体高度方向上相互重合,实现对吊具装置整体高度的降低,便于工作人员在高度狭小的空间内对吊具装置进行安装,同时小车主体2搭接在大车主体1上,小车主体2上可拆卸连接有卷筒组件,便于拆卸与分离。
28.本实用新型的大车主体1呈矩形,大车组件还包括第一运行电机3和导轮4,第一运行电机3与导轮4转动连接,导轮4搭接在承轨梁上,第一运行电机3卡接在固定板5上,固定板5通过螺栓连接在大车主体1上,同时导轮4的转轴设置在第一横梁101与第二横梁102的两端,部分导轮4所在位置的高度与大车主体1高度重合,减少导轮4占用的高度方向的空间。
29.大车通过框体四周的四组导轮4搭接在承轨梁上,并且其中两组导轮4通过第一运行电机3进行滚动,从而带动大车主体1在承轨梁上进行移动,第一运行电机3和导轮4都通过固定板5与大车主体1框架螺栓连接,便于后期工人在进行拆卸时,将螺栓拧下,便可以将第一运行电机3和导轮4与大车主体1进行分离,便于工人进行拆卸。
30.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运行电机3包括两组,大车主体1包括第一横梁101和第二横梁102,第一横梁101和第二横梁102相对设置,第一运行电机3设置在第一横梁101两侧,第二横梁102两侧通过固定板5安装有导轮4。
31.本实用新型的大车主体1垂直于第一横梁101进行往复滑动,同时第一运行电机3与第一横梁101呈平行的方式安装,减少第一运行电机3在高度方向上占用的空间,缩小吊具装置在高度方向上占用的空间。
3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横梁101和第二横梁102上安装有齿条7,小车主体2内的连接梁202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架201,第一固定架201穿设有驱动轴8,驱动轴8两端形成有第一齿轮801,第一齿轮801与齿条7啮合,小车主体2上设置有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上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二驱动电机9,第二驱动电机9与驱动轴8传动连接,第二驱动电机9轴线与齿条7平行。
33.第二驱动电机9通过齿轮啮合的方式使前端的驱动轴8进行自转,驱动轴8的轴线与第二驱动电机9的轴线相互垂直,驱动轴8两端的第一齿轮801进行转动,通过第一齿轮801与齿条7的啮合带动小车主体2沿着第一横梁101和第二横梁102的长度方向上往复移动,实现对吊具组件上电池的移动,其中第二驱动电机9与齿条7平行,减少在高度方向上占用的空间,降低整体吊具装置的高度,齿条7通过螺栓固定的方式安装在第一横梁101与第二横梁102上,第二驱动电机9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固定架上,便于后期拆卸。
34.现有技术下一般通过两组电机带动两侧的第一齿轮801进行旋转,而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轴8带动两端的第一齿轮801进行转动,通过一组第二驱动电机9同时带动两组第一齿轮801进行转动,减少了第二驱动电机9的使用数量,节省空间,降低成本。
35.本实用新型的小车主体2呈矩形,小车主体2内围成固定区,卷筒组件包括起升电机11、卷筒12和钢丝绳13,起升电机11和卷筒12通过螺栓与小车主体2连接并设置在固定区内,起升电机11与卷筒12的轴线平行,起升电机11轴线与齿条7平行,起升电机11通过齿组带动卷筒12旋转;
36.小车主体2上安装有定滑轮14,吊具组件包括吊具主体15,吊具主体15上安装对应安装有两组动滑轮16,钢丝绳13绕定滑轮14两侧后分别与动滑轮16绕接,最终钢丝绳13两端分别固定在卷筒12上。
37.固定区内安装有起升电机11和卷筒12,同时起升电机11与卷筒12与小车主体2一侧的连接梁202平行,可以节省吊具装置高度方向上的空间。
38.通过起升电机11带动卷筒12进行旋转,将钢丝绳13进行缠绕或者放出,就可以使动滑轮16所在的吊具主体15进行上升或者下降,实现对吊具主体15上电池连接的电池进行高度方向上的移动。
39.同时连接梁202包括四组通过并通过螺栓围成框体,其中卷筒12通过导绳杆设置在固定区内,导绳杆两端拆卸连接在连接梁202上,便于后续工人进行拆卸与检修,同样的起升电机11直接通过螺栓安装在连接梁202上,便于后续工人进行拆卸。
40.定滑轮14包括两组,动滑轮16包括四组,定滑轮14设置在小车主体2移动方向的两端。吊具主体15呈矩形,分别在四角处设置有动滑轮16,这样可以使得吊具主体15在进行升降的时候,更为稳定,不会出现晃动。
41.本实用新型的卷筒12包括两组,起升电机11上设置有第二齿轮17,卷筒12前端分别设置有第三齿轮18和第四齿轮19,第二齿轮17与第五齿轮20啮合,第五齿轮20直接与第三齿轮18啮合,第五齿轮20通过第六齿轮21与第四齿轮19啮合。
42.通过上述齿轮啮合,可以通过一组起升电机11的旋转带动两组卷筒12进行同步的转动,使吊具主体15在上下移动时更为稳定,同时卷筒12分别设置在起升电机11的两侧,节省吊具装置高度方向的空间。
43.吊具主体15上安装有导向柱23,小车主体2底部安装有导向管22,导向柱23插接在导向管22内沿轴向相对滑动。
44.通过设置导向柱23,导向柱23插接在导向管22内进行往复的滑动,通过上述配合,可以使吊具主体15在进行上下沿着z轴的移动时,减少x轴和y轴的左右晃动,通过导向柱23与导向管22的配合实。
45.小车主体2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三固定架24,第三固定架24上转动连接有导向轮6,
导向轮6在第一横梁101和第二横梁102上滚动,导向轮6设置在小车车体的边角处,这样可以在第一齿轮801转动带动小车主体2移动时,跟随小车主体2进行转动,使小车主体2在大车主体1的横梁上移动时保持稳定。
46.导向轮6接触面上形成有凹槽601,齿条7穿设在凹槽601内,凹槽601套接在齿条7的两侧,凹槽601的两侧与齿条7的两侧实现限位,使小车主体2在移动的时候,减少垂直于小车主体2移动方向上的晃动,使小车主体2移动的更为稳定。本实用新型的电控箱、电阻箱及小车运行拖链都是通过螺栓固定在小车主体2连接梁202的侧面,节省高度空间,安装拆卸比较方便。
47.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