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走线防水结构及照明灯具的制作方法-j9九游会真人

文档序号:35600310发布日期:2023-09-27 21:30阅读:15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属于灯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走线防水结构及照明灯具。


背景技术:

2.户外照明灯具例如路灯等均要求具有防水功能,路灯的防水一般通过密封圈等方式实现,但在路灯外部的接线口以及内部腔体之间的走线通道的防水结构防水性能较差,
3.申请号为202121608172.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水连接机构及防水灯具,包括主体、线缆、防水塞、中空螺栓;防水塞为弹性材料制成的中空管套,且防水塞的内径小于线缆的直径,防水塞密封套接在线缆上;主体上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上设有螺纹部及环形台阶部;中空螺栓套接于线缆外侧并螺纹连接于安装孔上;防水塞的外侧壁设有环形凸起,环形凸起密封连接于环形台阶部上。这种防水连接机构,通过过盈密封套接于线缆上的防水塞,实现了径向上的密封防水,同时通过防水塞外侧设置的环形凸起与安装孔上的环形台阶部相密封连接,避免了轴向方向上的漏水,机构通过中空螺栓进行固定,并对防水塞进行挤压,保障了连接的稳固及防水性能。
4.现有技术中仅仅通过防水塞的弹性变形力来实现密封防水,一旦防水塞疲劳老化,极易导致防水失效,使得使用寿命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走线防水结构,包括走线通道和防水塞,所述防水塞设于所述走线通道内;
6.所述走线通道依次包括第一走线部、径缩部和第二走线部,所述径缩部的截面小于所述第一走线部和所述第二走线部;
7.所述防水塞的形状与所述走线通道相匹配,所述防水塞穿设于所述径缩部且其两端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走线部和所述第二走线部,所述防水塞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供线缆穿过的走线通孔;
8.所述防水塞与所述径缩部过盈配合,所述防水塞位于所述第一走线部和所述第二走线部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设有防水填充材料。
9.较佳的,所述防水塞一端的外壁与所述第一走线部的内壁之间和/或所述防水塞另一端的外壁与所述第二走线部的内壁之间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内设有所述防水填充材料。
10.较佳的,所述防水塞沿长度方向依次包括第一防水部和第二防水部,所述第一防水部的截面大于所述第二防水部;
11.所述第一防水部设于所述第一走线部内,所述第二防水部穿设于所述径缩部并穿设至所述第二走线部,所述第二防水部与所述径缩部过盈配合,所述第二防水部位于所述第二走线部一端的外壁与所述第二走线部的内壁之间形成所述环形槽。
12.较佳的,所述防水塞和所述走线通道至少部分的截面形状均为相匹配的非圆形。
13.较佳的,所述防水塞和所述走线通道的截面形状均为腰圆形。
14.较佳的,所述防水填充材料为密封胶。
15.较佳的,所述防水塞由橡胶材料制成。
16.较佳的,所述走线通孔设有两个。
17.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照明灯具,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走线防水结构。
18.较佳的,包括照明灯具本体,所述照明灯具本体内设有第一腔和第二腔,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之间设有所述走线通道,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之间的线缆穿设于所述走线通孔。
19.较佳的,所述第一腔和所述第二腔之间的线缆与所述走线通孔过盈配合。
20.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21.1、本实用新型防水塞一端的外壁与第一走线部的内壁之间和/或防水塞另一端的外壁与第二走线部的内壁之间设有环形槽,且环形槽内设有防水填充材料,使得大大提高了防水性能,防水效果好。
22.2、本实用新型第一防水部的截面大于第二防水部,通过径缩部与第一走线部之间形成的台阶对第一防水部形成安装限位,方便防水塞的安装固定。
23.3、本实用新型防水塞和走线通道的截面形状均为非圆形,相对于圆形结构在安装时可以防止防水塞任意转动,保证了每次安装时走线通孔相对走线通道的位置和方位不变,保证了其装配一致性,也防止了走线通孔位置和方位变化时对线缆装配带来的困难。
附图说明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照明灯具整体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照明灯具隐去第二壳后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案中卡扣组件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照明灯具截面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案中卡扣组件截面图;
30.图6为本实用新型防水塞示意图;
31.图7为本实用新型防水塞截面图;
32.图8为本实用新型防水塞与走线通道截面图;
33.图9为本实用新型卡扣示意图;
34.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一方案弹性件示意图;
35.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三方案弹性件与卡扣装配示意图;
36.图12为本实用新型第三方案弹性件示意图;
37.图1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案弹性件与卡扣装配示意图;
38.图1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方案弹性件示意图;
39.图15为本实用新型第四方案弹性件与卡扣装配示意图;
40.图16为本实用新型电源为非隔离电源示意图。
41.附图标记说明:
42.1:第一壳;11:第一腔;12:第二腔;13:走线通道;131:第一走线部;132:径缩部;133:第二走线部;134:环形槽;14:环形凸起;15:安装凸耳;2:第二壳;21:环形密封槽;3:卡扣组件;31:滑动槽;32:卡扣;321:扣合部;322:限位通道;323:凹槽;324:按压部;33:限位件;331:加强折弯;34:卡槽;35:弹性件;351:弹性板;352:第一连接板;353:第一弹性臂;354:第二连接板;355:第二弹性臂;356:弹簧;36:避让槽;37:容置槽;38:推动部;4:防水塞;41:第一防水部;42:第二防水部;43:走线通孔;5:密封圈;6:电缆防水接头;7:防水呼吸器;81:电源;82:非隔离电源;9:发光模组;10:灯杆转接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43.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根据下面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
44.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45.实施例1
46.参看图2至8,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走线防水结构,包括走线通道13和防水塞4,防水塞4设于走线通道13内。
47.防水塞4由橡胶材料制成,防水塞4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供线缆穿过的至少一个走线通孔43,本实施例中走线通孔43设有两个,具体数量此处不作限制。
48.防水塞4和走线通道13至少部分的截面形状均为相匹配的非圆形,相对于圆形结构在安装时可以防止防水塞4任意转动,保证了每次安装时走线通孔43相对走线通道13的位置和方位不变,保证了其装配一致性,也防止了走线通孔43位置和方位变化时对线缆装配带来的困难。本实施例中防水塞4和走线通道13的截面形状均为腰圆形,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为其它可防止防水塞4转动的形状。
49.走线通道13依次包括第一走线部131、径缩部132和第二走线部133,径缩部132的截面小于第一走线部131和第二走线部133。防水塞4的形状与走线通道13相匹配,防水塞4穿设于径缩部132且其两端分别位于第一走线部131和第二走线部133,防水塞4与径缩部132过盈配合,防水塞4位于第一走线部131和第二走线部133的两端中的至少一端设有防水填充材料,且本实施例中防水塞4一端的外壁与第一走线部131的内壁之间和/或防水塞4另一端的外壁与第二走线部133的内壁之间设有环形槽134,环形槽134内设有防水填充材料,本实施例中防水填充材料为密封胶。
50.具体的,防水塞4沿长度方向依次包括第一防水部41和第二防水部42,第一防水部41的截面大于第二防水部42。第一防水部41设于第一走线部131内,第二防水部42穿设于径缩部132并穿设至第二走线部133,第二防水部42与径缩部132过盈配合,第二防水部42位于第二走线部133一端的外壁与第二走线部133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槽134。
51.第一防水部41的截面大于第二防水部42,通过径缩部132与第一走线部131之间形成的台阶对第一防水部41形成安装限位,方便防水塞4的安装固定。且在环形槽134内设有
密封胶,使得大大提高了防水性能,防水效果好。
52.实施例2
53.参看图1至1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核心是提供一种照明灯具,包括实施例1的走线防水结构。包括照明灯具本体,照明灯具本体内设有第一腔11和第二腔12,第一腔11和第二腔12之间设有走线通道13,第一腔11和第二腔12之间的线缆穿设于走线通孔43,第一腔11和第二腔12之间的线缆与走线通孔43过盈配合。
54.具体的,照明灯具本体包括相互盖合的第一壳1和第二壳2,第一壳1上设有第一腔11和第二腔12,第二壳2通过固定组件固定并盖合在第一腔11上,第一腔11设有电源81,第二腔12设有发光模组9。
55.固定组件包括转轴组件和卡扣组件3,第二壳2的一端通过转轴组件与第一壳1转动连接、相对的另一端通过卡扣组件3与第一壳1卡合固定,且转轴组件和卡扣组件3均位于环形凸起14和环形密封槽21的外侧,使得转轴组件和卡扣组件3不会破坏环形凸起14和环形密封槽21之间的密封。
56.具体的,转轴组件包括转轴和两个安装凸耳15,两个安装凸耳15设于第一腔11一端的外侧,转轴连接于两个安装凸耳15之间,且转轴穿设并转动连接于第二壳2的一端。
57.卡扣组件3包括卡槽34和卡扣32,卡扣32设于第一腔11另一端的外侧,卡槽34设于第二壳2的另一端,通过卡槽34与卡扣32的配合使得第二壳2固定并盖合在第一腔11上。
58.第一腔11和第二壳2中的其中一个设有一圈环形凸起14、另一个设有一圈与环形凸起14相对应的环形密封槽21,环形密封槽21内设有密封圈5,环形凸起14伸入环形密封槽21内并通过固定组件的固定力挤压密封圈5,以此实现第一腔11的密封。具体的,第一腔11和第二壳2中的其中一个设有两圈环形筋条,环形密封槽21设于两圈环形筋条之间。
59.本实施例中,第二壳2设于第一壳1的上方,第一腔11开口朝上,第二腔12的开口朝下,环形凸起14设于第一腔11中,环形密封槽21设于第二壳2的下端面,也就是说第二壳2的下端面设有两圈环形筋条。环形密封槽21设于第二壳2的下端面,使得水不易进入环形密封槽21内,且不会在环形密封槽21内积聚,大大提高了防水效果。
60.第一腔11和第二腔12之间设有走线通道13,走线通道13内设有防水塞4,第一腔11和第二腔12之间的线缆穿设于防水塞4,防水塞4与走线通道13过盈配合,第一腔11和第二腔12之间的线缆与防水塞4过盈配合,以此实现走线通道13的密封。
61.具体的,防水塞4由橡胶材料制成,防水塞4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供线缆穿过的至少一个走线通孔43,本实施例中走线通孔43设有两个,具体数量此处不作限制。
62.防水塞4和走线通道13的截面形状均为非圆形,相对于圆形结构在安装时可以防止防水塞4任意转动,保证了每次安装时走线通孔43相对走线通道13的位置和方位不变,保证了其装配一致性,也防止了走线通孔43位置和方位变化时对线缆装配带来的困难。本实施例中防水塞4和走线通道13的截面形状均为腰圆形,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为其它可防止防水塞4转动的形状。
63.走线通道13依次包括第一走线部131、径缩部132和第二走线部133,径缩部132的截面小于第一走线部131和第二走线部133。防水塞4的形状与走线通道13相匹配,防水塞4穿设于径缩部132且其两端分别位于第一走线部131和第二走线部133,防水塞4与径缩部132过盈配合,防水塞4一端的外壁与第一走线部131的内壁之间和/或防水塞4另一端的外
壁与第二走线部133的内壁之间设有环形槽134,环形槽134内设有防水填充材料,本实施例中防水填充材料为密封胶。
64.具体的,第一走线部131朝向第二腔12、第二走线部133朝向第一腔11。防水塞4沿长度方向依次包括第一防水部41和第二防水部42,第一防水部41的截面大于第二防水部42。第一防水部41设于第一走线部131内,第二防水部42穿设于径缩部132并穿设至第二走线部133,第二防水部42与径缩部132过盈配合,第二防水部42位于第二走线部133一端的外壁与第二走线部133的内壁之间形成环形槽134。
65.第一防水部41的截面大于第二防水部42,通过径缩部132与第一走线部131之间形成的台阶对第一防水部41形成安装限位,方便防水塞4的安装固定。且在环形槽134内设有密封胶,使得大大提高了防水性能,防水效果好。
66.电源腔11腔壁上还设有用于走线以连接外部线缆的走线部,走线部设置有防水走线结构,本实施例中走线部为通孔,防水走线结构为连通外部的电缆防水接头6,且电源腔11腔壁上还设有连通外部的防水呼吸器7,电缆防水接头6用于连接外部线缆,防水呼吸器7用于平衡电源腔11内外气压,从而避免电源腔11内部变成负压导致水从环形密封槽21等部位被吸入电源腔11。
67.还包括灯杆转接套筒10,与第一壳1在第一腔11处的外壁连接,电缆防水接头6和防水呼吸器7均设于第一腔11在灯杆转接套筒10处的腔壁上,且电缆防水接头6和防水呼吸器7在第一腔11外的部分均被灯杆转接套筒10遮挡,具体的第一腔11在灯杆转接套筒10处的外壁内凹,电缆防水接头6和防水呼吸器7在第一腔11外的部分位于第一腔11外壁内凹处。通过灯杆转接套筒10的遮挡,不但使得整体更加美观,还可以避免防水呼吸器7的外表面被灰尘或雨水覆盖影响呼吸效果。
68.本实用新型通过环形凸起14挤压密封圈5、防水塞4、电缆防水接头6和防水呼吸器7,实现了第一腔11的全面密封,提高了第一腔11的防水效果,使得第一腔11内可以放置非隔离电源82,大大降低了成本。参看图16,非隔离电源82为直接放置的裸露电路板并覆盖有防护胶体的电路板。参看图2、4,电源81也可为模块化的带有外壳的电路板,便于后期的更换维护。
69.卡扣组件3设于第一壳1和第二壳2之间,第一壳1和第二壳2通过卡扣组件3相互扣合。
70.卡扣组件3包括滑动槽31、卡扣32、限位件33、卡槽34和弹性件35,滑动槽31设于第一壳1上,卡扣32设于滑动槽31内且与其滑动连接,卡扣32远离滑动槽31的外侧上部设有凸出的扣合部321,限位件33固设于第一壳1上,用于阻挡卡扣32离开滑动槽31,卡槽34设于第二壳2上,第二壳2与第一壳1盖合时,扣合部321位于卡槽34内,弹性件35设于第一壳1上且抵接于卡扣32。
71.第二壳2与第一壳1盖合时,第二壳2接触扣合部321以推动卡扣32克服弹性件35的弹力向远离卡槽34滑动,弹性件35发生弹性形变,当卡槽34移动至与卡扣32相对时,第二壳2与扣合部321失去接触,第二壳2不再对卡扣32产生力的作用,卡扣32通过弹性件35的弹力复位反向滑动以使扣合部321进入卡槽34,使得第二壳2与第一壳1盖合锁定。
72.第一壳1和第二壳2通过卡扣组件3卡合固定时,卡扣32和卡槽34本身不发生形变,而通过弹性件35的弹性形变来驱动卡扣32上的扣合部321进入卡槽34以实现卡合固定,而
弹性件35可选用金属材质,使得卡扣组件3的使用寿命高。
73.且卡扣32设于滑动槽31内,通过滑动槽31实现卡扣32的左右限位、通过限位件33实现卡扣32的上下限位防止卡扣32离开滑动槽31,使得卡扣32仅可沿滑动槽31滑动,且限位件33固设于第一壳1上,也就是说限位件33限位时不会随着卡扣32移动,使得不会出现限位件33移动错位导致卡扣32无法推动或复位的问题,若限位件33固设在卡扣32上,则限位件33随着卡扣32移动极易导致卡死。
74.优选的,扣合部321与第二壳2接触的部分为斜面,以方便第二壳2推动卡扣32移动。
75.具体的,限位件33为长条形金属板材,卡扣32中空形成贯穿其两侧的限位通道322,限位件33穿设于限位通道322且位于限位通道322靠近滑动槽31一端的内壁上,限位件33长度方向的两端穿出限位通道322与第一壳1通过紧固件固连。且在卡扣32的滑动方向上,限位件33的宽度小于限位通道322的宽度,使得卡扣32可具有一定的滑动行程,通过限位件33配合限位通道322也限制了卡扣32在滑动槽31中的滑动行程,使其不会滑出滑动槽31,配合滑动槽31对卡扣32的左右限位以及限位件33对卡扣32的上下限位,实现了卡扣32被限制在滑动槽31中。
76.优选的,限位件33在卡扣32滑动方向上的一端设有加强折弯331,从而提高其结构强度。
77.优选的,在卡扣32的滑动方向上,卡扣32远离卡槽34的一端与滑动槽31滑动连接处设有圆弧倒角,圆弧倒角减少了卡扣32底端面与滑动槽31的接触面积,减少了两者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卡扣32的移动更加顺畅,且可避免与滑动槽31发生干涉卡死。容易理解的是,当卡扣32上的扣合部321与第二壳2接触,第二壳2推动卡扣32移动时,由于卡扣32上部一侧受力,卡扣32整体有向后倾斜的趋势,若卡扣32远离卡槽34的一端与滑动槽31滑动连接处为直角,则会与滑动槽31发生干涉不便于移动。
78.进一步的,卡扣32上在扣合部321远离第二壳2的一侧设有按压部324,且按压部324位于卡扣32远离滑动槽31的一端。第二壳2上在卡槽34靠近第一壳1的一侧设有避让槽36,且避让槽36靠近第一壳1的一侧开放,第二壳2与第一壳1盖合后,按压部324位于避让槽36内,通过推动按压部324使卡扣32远离卡槽34滑动,以使扣合部321离开卡槽34。卡扣32在扣合部321和按压部324之间形成凹槽323,第二壳2在卡槽34和避让槽36之间形成推动部38,推动部38用于在盖合时接触扣合部321以推动卡扣32滑动;盖合后,推动部38位于凹槽323内。
79.通过推动按压部324使所述卡扣32远离卡槽34滑动,以使扣合部321离开卡槽34,且避让槽36靠近第一壳1的一侧开放,使得第二壳2解锁打开时不会出现划手的问题。
80.参看图3、5、10至14,在第一、第二、第三方案中,弹性件35设于限位通道322中,且弹性件35的一端连接于限位件33、另一端抵接于限位通道322靠近卡槽34一端的内壁上。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5与限位件33一体折弯成形。
81.此时,由于弹性件35设置在限位件33上,弹性件35形变时其作用力会传递到限位件33上,限位件33上的加强折弯331可以防止限位件33发生形变或断裂。
82.优选的,弹性件35与限位通道322靠近卡槽34一端的内壁相接触的部分为朝向其凸起的弧形面。使得卡扣32移动推动弹性件35形变以及弹性件35复位推动卡扣32移动时更
加顺畅。
83.弹性件35与限位通道322靠近卡槽34一端的内壁相抵接的一端朝向限位通道322靠近卡槽34一端的内壁倾斜延伸设置,使得可以大幅缩小限位通道322的大小,也就可以缩小卡扣32的整体体积。容易理解的是,当卡扣32移动带动弹性件35发生形变时,弹性件35会向后弯曲,就需要在限位通道322内于弹性件35后方留有空间,而通过弹性件35向前倾斜延伸,由于限位通道322在弹性件35前方本身具有卡扣32因为设置扣合部321和按压部324留下的空间,使得可以大幅缩小限位通道322的大小,也就可以缩小卡扣32件的整体体积。
84.参看图3、5、10,在第一方案中,弹性件35为弹性板351,弹性件35与限位件33一体折弯成形,弹性件35与限位通道322靠近卡槽34一端的内壁相接触的部分为朝向其凸起的弧形面。且弹性板351在限位件33长度方向上的宽度小于限位件33的长度,限位件33由于要横跨限位通道322并与第一壳1连接,使得限位件33的长度相对较长,但是弹性板351是要弯曲发生形变的,若弹性板351的宽度等于限位件33的长度,弹性板351就较难变形,按压第一壳1扣合时就很费力,而将弹性板351在限位件33长度方向上的宽度设置为小于限位件33的长度,扣合时就比较省力。
85.参看图13、14,在第二方案中,弹性件35包括第一连接板352和两个第一弹性臂353,第一连接板352与限位件33远离卡槽34的一端连接;两个第一弹性臂353设于第一连接板352远离限位件33的一端且分别位于第一连接板352的两侧;两个第一弹性臂353远离第一连接板352的一端均朝向限位通道322靠近卡槽34一端的内壁倾斜延伸并与其抵接,且两个第一弹性臂353与限位通道322靠近卡槽34一端的内壁抵接的部分为朝向其凸起的弧形面。第二壳2推动卡扣32移动时,卡扣32带动两个第一弹性臂353和第一连接板352均发生弹性形变。
86.弹性件35包括第一连接板352和两个第一弹性臂353,使得卡扣32推动弹性件35时第一连接板352和两个第一弹性臂353均发生弹性形变,使得形变量分散,第一连接板352和两个第一弹性臂353都发生轻微形变,不会造成形变量过大导致疲劳失效的问题,使得更容易进行复位,避免形变后无法复位的问题。
87.参看图11、12,在第二方案中,弹性件35包括两个第二连接板354和两个第二弹性臂355,两个第二连接板354分别连接于限位件33长度方向的两端,两个第二弹性臂355分别设于两个第二连接板354上。两个第二弹性臂355相向延伸并均伸入限位通道322内,第二弹性臂355远离第二连接板354的一端朝向限位通道322靠近卡槽34一端的内壁倾斜延伸并与其抵接,通过将第二弹性臂355连接在限位通道322外部的第二连接板354上,使得第二弹性臂355的力臂可以更长,更容易实现弹性形变。
88.参看图15,在第四方案中,第一壳1上设有容置槽37,且容置槽37朝向卡扣32的一端开放,弹性件35设于容置槽37中,且弹性件35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容置槽37的槽底面和卡扣32。本实施中弹性件35为弹簧356,使得结构更加稳定可靠,卡扣32的移动相对顺畅,且通过容置槽37对弹簧356进行限位,避免弹簧356偏移导致卡扣32无法复位的问题。
89.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变化,倘若这些变化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仍落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