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头切换装置。
背景技术:
2.光学检测是一种基于光学原理的新型测试技术,例如在晶圆制作与检测过程中经常通过光学检测设备进行缺陷检测。光学检测通过摄像头扫描与图像识别处理,实现对目标的高精度缺陷检测。在光学检测过程中,通常需要在不同的观测倍率以及不同的观测模式下进行调整,因此需要利用多种不同的光学元件,来组建光学系统实现检测。而现有技术中,在应对不同的观测倍率以及不同的观测模式时,通常需要对光学元件如镜头进行多次的切换,从而影响影像检测设备的检测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镜头切换装置,通过设置支撑架主体并在支撑架主体中设置转动轴带动转盘转动,在转盘上连接多个光学调整镜组件,从而便于切换不同光学镜头,提高光学检测系统的使用效率。
4.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镜头切换装置,包括:支撑架主体,所述支撑架主体的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转盘,设置在容置空间内,所述转盘上设置有转轴过孔;转动轴,穿设于所述转轴过孔内、且连接所述转盘,所述转动轴的相对两端还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主体上所述容置空间的两侧,所述转动轴可以带动所述转盘以所述转动轴的轴线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以及多个光学调整镜组件,沿周向间隔地设置在所述转盘上,所述多个光学调整镜组件在所述转盘的带动下共同转动。
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主体包括顶板、底板、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设置,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底板、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顶板的端部依次连接并形成所述容置空间;所述转动轴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上。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光学调整镜组件设置在所述转盘远离所述顶板的一侧,所述镜头切换装置还包括卡位结构,所述卡位结构设置在所述转盘和所述顶板之间,以对所述转盘的转动进行卡位。
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位结构包括卡位件和限位凸起,所述卡位件设置在所述顶板邻近所述转盘的一侧且所述卡位件上设置有卡位槽,所述限位凸起设置在所述转盘上且向所述顶板延伸,所述限位凸起可以在所述转盘转动时卡入所述卡位槽内以对所述转盘进行卡位。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起的数量有多个,所述多个限位凸起与所述多个光学调整镜组件一一对应,所述多个限位凸起以所述转盘的轴线为中心呈圆周分布。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板邻近所述转盘的一侧上设置有环形避让
槽,所述环形避让槽的中心与所述转动轴的转动中心重合,所述限位凸起可以在所述转盘转动时延伸至所述环形避让槽内、并卡入所述卡位槽内以对所述转盘进行卡位。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板上设置有透光孔,所述转盘上设有多个通光孔,所述多个通光孔与所述多个光学调整镜组件一一对应,所述透光孔可以与所述多个通光孔中的目标通光孔对准以使得光束能通过所述透光孔和所述目标通光孔传输到与所述目标通光孔对应的光学调整镜组件内。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盘为圆形转盘,所述圆形转盘的中心与所述转动轴的转动中心方向相同;所述圆形转盘的圆周面上设有防滑结构。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滑结构包括多个防滑槽,所述多个防滑槽相互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圆形转盘的圆周面上。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板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所述转动轴包括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和转动轴主体,所述第一轴承和所述第二轴承各自的内圈分别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主体上,所述第一轴承的外圈嵌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第二轴承的外圈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
14.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具有如下一个或多个优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例如通过设置门框形结构的支撑架主体,在支撑架主体中设置转动轴带动转盘转动,并在转盘上连接多个光学调整镜组件,使光路透过支撑架主体一侧进入光学调整镜组件并照射出,通过转盘转动切换不同光学调整镜组件从而使光路进入不同光学调整镜组件内,达到切换不同光学镜头应对不同观察需求的效果,提高光学检测系统的使用效率;另外,所述镜头切换装置在转盘上还设有多个限位凸起,并在顶板上邻近转盘侧设置卡位件与所述限位凸起相对应,其中每一限位凸起分别与不同的光学调整镜组件一一对应,从而当转盘转动切换至光学调整镜组件时,所述限位凸起滑动至卡位件内,从而限制转盘转动,使光路准确穿过不同的光学调整镜组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镜头切换装置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且便于用户使用。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镜头切换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图1所示的镜头切换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图1所示的镜头切换装置的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图1所示的镜头切换装置的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图1所示的镜头切换装置中的所述顶板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图1所示的镜头切换装置中的所述转盘和所述光学调整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7为图1所示的镜头切换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这里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仅仅是代表性的,并且是用于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替换形式来具体实现,并且不应当被解释成仅仅受限于这里所阐述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头切换装置1。所述镜头切换装置1例如包括转动轴10、支撑架主体20、转盘30和多个光学调整镜组件40,其中所述支撑架主体20例如为门框形结构框体。所述支撑架主体20的框体内部形成有容置空间,所述支撑架主体20的容置空间用于容置所述转动轴10、所述转盘30和所述多个光学调整镜组件40。
25.其中,所述转盘30例如为圆形转盘,呈圆盘状。转盘30上设置有转轴过孔31。所述转动轴10例如为轴类零部件,其穿设于所述转轴过孔31内、且连接所述转盘30。转轴过孔31例如设置在所述转盘30的圆心位置。所述转动轴10的相对两端还分别连接在所述支撑架主体20上所述容置空间的两侧,所述转动轴10可以相对于所述支撑架主体20转动。转动轴10连接转盘30,并可以带动带动所述转盘30以所述转动轴10的轴线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相对于支撑架主体20进行转动。所述多个光学调整镜组件40例如为四个光学调整镜组件40,均连接在所述转盘30上。四个所述光学调整镜组件40例如均匀排布在所述转盘30上,并可以跟随所述转盘30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切换不同光学镜头元件。从而使光路可以进入不同的所述光学调整镜组件40内,达到切换不同光学镜头应对不同观察需求的效果。
26.具体地,如图2、图3所示,所述支撑架主体20例如包括顶板21、底板22、第一支撑件23和第二支撑件24,所述顶板21和所述底板22例如均为矩形板,且所述顶板21和所述底板22相对设置。优选地,顶板21和底板2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支撑件23与所述第二支撑件24相对设置,优选地,第一支撑件23和第二支撑件24平行设置。所述第一支撑件23、所述底板22、所述第二支撑件24和所述顶板21的端部依次连接并形成所述容置空间。因此,所述顶板21、所述底板22、所述第一支撑件23和所述第二支撑架24共同形成门框形结构的支撑架主体20。所述转动轴10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在所述顶板21和所述底板22上。优选地,转动轴10的转动中心垂直于顶板21和底板22,且与所述第一支撑件23相对平行。所述顶板21上设有透光孔211用于透光。所述多个光学调整镜组件40设置在所述转盘30离所述顶板21的一侧。
27.进一步地,所述镜头切换装置1还包括卡位结构,所述卡位结构设置在所述转盘30和所述顶板21之间,以对所述转盘30的转动进行卡位。具体地,如图4、图5所示,所述卡位结构包括卡位件51和限位凸起52,所述卡位件51设置在所述顶板21邻近所述转盘30的一侧且所述卡位件51上设置有卡位槽511,所述卡位件51例如为金属弹片,截面呈w状,所述卡位槽511设于所述卡位件51上,比如位于卡位件51的中部位置。所述限位凸起52设置在所述转盘30上且向所述顶板21延伸。所述卡位槽511对应所述转盘30上的所述限位凸起52,以限制所述转盘30转动。所述限位凸起52可以在所述转盘30转动时卡入所述卡位槽511内以对所述转盘30进行卡位。
28.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顶板21邻近所述转盘30的一侧上设置有环形避让槽212,所述环形避让槽212的中心与所述转动轴10的转动中心重合,所述限位凸起52可以在
所述转盘30转动时延伸至所述环形避让槽212内、并卡入所述卡位槽511内以对所述转盘30进行卡位,以便于所述转盘30上设置的所述限位凸起52可以随所述转盘30同时转动,且不会被所述卡位件51以外的结构限制其运动。
29.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图7所示,所述转盘30为圆形转盘,所述圆形转盘30的中心与所述转动轴10的转动中心方向相同,所述转盘30上设置有转轴过孔31;所述转动轴10穿设于所述转轴过孔31内、且连接所述转盘30,使所述转盘30可以跟随所述转动轴10进行转动。所述转盘30相对平行于所述顶板21和所述底板22设置,所述转盘30设置在所述顶板21和所述底板22之间。具体地,所述转盘上设有多个通光孔32,所述多个通光孔32与所述多个光学调整镜组件件40一一对应。优选地,所述多个通光孔32均匀排布在所述转盘30上,且每一所述通光孔32至所述转盘30的转轴过孔31的中心的距离相同。如图6所示,所述转盘30例如设有四个相同大小的通光孔32通光孔,且四个通光孔32分别至所述转盘30的转轴过孔31的中心的距离相同。所述透光孔211可以与所述多个通光孔32中的目标通光孔32对准以使得光束能通过所述透光孔211和所述目标通光孔32传输到与所述目标通光孔32对应的光学调整镜组件40内,也即所述转盘30转动时,多个所述通光孔32可以随所述转盘30转动,所述多个通光孔32均可以随着所述转盘30的转动而对准所述透光孔211。
30.进一步地,如图5、图6所示,所述转盘30邻近所述顶板21一侧上设有多个限位凸起52,所述多个限位凸起52例如为设有弧形凸部的圆柱形结构。所述限位凸起52设置在所述转盘30上且向所述顶板21延伸,且所述多个限位凸起52与所述多个光学调整镜组件40一一对应,所述多个限位凸起52以所述转动轴10的转动中心为圆心呈圆周分布,在本实施例中,例如设有四个所述限位凸起52,且四个所述限位凸起52分别对应所述四个所述通光孔32。所述限位凸起52可以在所述转盘30转动时延伸至所述环形避让槽212内,且所述限位凸起52可以在所述转盘30转动时卡入所述卡位槽511内以对所述转盘30进行卡位,以便于转盘30转动时,当每一所述通光孔32转动到与所述透光孔211的相对位置时,所述限位凸起52均可以滑动至所述卡位件51内并限制所述转盘30继续转动,从而使得用户可以精准定位镜头。
31.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图7所示,所述圆形转盘30的圆周面上设有防滑结构33,所述防滑结构33包括多个防滑槽,所述多个防滑槽相互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圆周面上,以便于用户手动转动所述转盘30。可选地,多个防滑槽均匀分别在圆形转盘30的圆周面上。
3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顶板21上设置有第一安装孔213,所述底板22上设置有第二安装孔221。所述转动轴10例如包括第一轴承11、第二轴承12和转动轴主体13,所述第一轴承11和所述第二轴承12各自的内圈分别套设在所述转动轴主体13上,所述第一轴承11的外圈嵌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213内,所述第二轴承12的外圈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孔221内。其中,所述第一轴承11和所述第二轴承12例如为定位轴承或非定位轴承,所述转动轴主体13通过连接所述第一轴承11和所述第二轴承12,从而实现所述转动轴主体13在驱动下进行转动,即所述转动轴10在所述顶板21和所述底板22之间进行转动。此外,所述转动轴10与所述顶板21连接处略微邻近所述顶板21的板面一侧边缘,从而所述转盘30连接所述转动轴10时,所述转盘30在所述底板22上的投影中的一侧圆弧延伸至所述底板22之外,即所述转盘30的一侧便于用户进行手动操作。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
述镜头切换装置1可以活动连接其他驱动机构或装置,此时所述转盘30例如活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并由所述驱动机构带动所述转盘30进行转动,从而自动切换不同镜头而无需用户手动进行调节。
33.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光学调整镜组件40例如为直角光学调整架,即可以相对于光轴以45
°
角安装光学元件的笼式直角光学调整架。所述光学调整镜组件40均例如通过螺纹连接至所述转盘30,以便于用户进行拆卸和更换不同的光学调整镜组件40。所述多个光学调整架40分别对应多个所述通光孔32设置,且所述多个光学调整架40的45
°
角斜面均朝向远离所述转盘30的圆心方向。所述光学调整架40在邻近所述转盘30一侧设有光学镜头元件,以及所述光学调整镜组件40在相对于水平45
°
角位置也设有光学镜头元件,同时,所述多个光学调整镜组件40分别邻近所述通光孔32,并可以跟随所述转盘30转动,从而切换不同的所述光学调整镜组件40,并使光路可以穿过所述透光孔221和对应的所述通光孔32照射进所述光学调整镜组件40的光学镜头元件内,以达到切换不同镜头来实现不同的光学检测系统设置。
3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设置例如为门框形结构的支撑架主体,在支撑架主体中设置转动轴带动转盘转动,并在转盘上连接多个光学调整镜组件,再通过转盘转动切换不同光学调整镜组件从而使光路可以进入不同的光学调整镜组件内,达到切换不同光学镜头应对不同观察需求的效果,提高光学检测系统的检测效率;另外,所述镜头切换装置在转盘上还设有多个限位凸起,并在支撑架主体上邻近转盘侧设置卡位件与所述限位凸起相对应,其中每一限位凸起邻近不同的光学调整镜组件设置,从而当转盘转动切换至光学调整镜组件时,所述限位凸起滑动至卡位件内,从而限制转盘转动,使光路准确穿过不同的光学调整镜组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镜头切换装置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且可以安装在不同的光学检测系统或光学检测设备中,从而便于用户使用。
35.另外,可以理解的是,前述各个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说明,在技术特征冲突、结构不矛盾、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前提下,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任意组合、搭配使用。
36.在本技术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路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37.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路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38.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3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