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产广告标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广告标识的压印装置。
背景技术:
2.压件生产标识,是由一连串字母和数字组成,包含了零件号、班次号、变更级别号、年份、批次号等信息,是冲压件的身份证,当冲压件在生产中出现质量问题,生产标识是质量排查追踪的重要信息,在生产中必不可少。
3.现有技术中,提出了公开号为cn212944716u,公开日为2021年04月13日的中国专利文件:一种生产标识的压印装置,其中,安装在冲压件生产线的模具空工位上,所述生产标识的压印装置包括:支架,安装在所述模具空工位上,用于下模符形支撑的下模镶件,安装在所述支架的顶端,并与所述模具空工位上的托盘高度一致,气缸,通过气缸安装座安装在所述支架的顶端,并对应于所述下模镶件设置,生产标识安装件,与所述气缸连接并设置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
4.为了解决在冲压件生产制造过程中,受到模具各工序工作内容、冲压方向,模具结构等约束,生产标识通常是由模具压出,在生产中发现,模具压印生产标识产生的料屑,会导致零件频繁硌伤,会产生大量设备停机和零件返修,严重影响生产效率和零件质量的问题,现有技术是采用通过由模具压印生产标识产生的料屑容易导致零件硌伤的问题,且稳定可靠,改善效果明显,经济效益突出,完全达到了预期效果,零件返修率明显降低,同时减少了设备停机,提高了设备利用率的方式进行处理,但是还会出现装置无法根据工件的大小进行调整的情况,进而导致装置对工件的适用性不够高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产广告标识的压印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生产广告标识的压印装置,包括压印装置主体,所述压印装置主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压印主体,所述压印主体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印驱动,且所述压印主体的下方活动安装有更换主体,所述压印装置主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主体底座,所述主体底座的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工件放置台。
8.所述压印主体包括推伸单元、支撑单元。
9.所述更换主体包括更换单元。
10.所述工件放置台包括夹持单元。
11.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推伸单元包括推伸控制器、推升机构,所述推伸控制器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压印主体的内壁上,且所述推伸控制器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压印主体的内壁上,所述推升机构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推伸控制器的底部,且所
述推升机构的表面活动安装在压印主体的内壁上,所述推升机构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更换主体的顶部。
1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撑内柱、压印支撑台,所述支撑内柱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推伸控制器的底部,且所述支撑内柱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压印主体的内壁上,所述压印支撑台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支撑内柱的底部。
13.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印主体内部的推伸控制器控制推升机构对更换主体进行推伸,使更换主体内侧的压印元件按压在工件上,从而达到压印的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更换单元包括压印元件、固定卡槽、安装螺栓,所述压印元件的表面四周活动安装在更换主体的内壁上,且所述压印元件的顶部搭接在压印支撑台的底部。
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抽出更换主体内部的安装螺栓,然后对压印元件与固定卡槽进行更换,然后放回更换主体的内侧,再将安装螺栓插接到更换主体与固定卡槽的内槽中。
1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卡槽的内侧固定安装在压印元件的表面四周,且所述固定卡槽的表面卡接在更换主体的内壁上,所述安装螺栓的表面插接在固定卡槽的内壁上。
17.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夹持单元包括移动横杆、支撑横柱、工件夹持板、位移控制器、位移机构,所述移动横杆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在工件放置台的内壁上,所述支撑横柱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在工件放置台的内壁上,所述工件夹持板的底部固定安装在位移控制器的顶部,且所述位移控制器的表面活动安装在工件放置台的内壁上。
18.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工件放置台内部的位移控制器控制位移机构在移动横杆与位移机构上进行位移。
19.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位移控制器的内侧活动安装在支撑横柱的表面上,所述位移机构的表面固定安装在位移控制器的内侧,且所述位移机构的内侧活动安装在移动横杆的表面上。
2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支撑横柱带动工件夹持板将工件进行固定。
21.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2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产广告标识的压印装置,为了具备工件夹持板、位移控制器、位移机构,解决现有的压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装置无法根据工件的大小进行调整,导致装置对工件的适用性不够高效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压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适用机构使装置可以根据工件的大小进行调整,提高装置对工件的适用性。
23.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产广告标识的压印装置,为了具备压印元件、固定卡槽、安装螺栓,解决现有的压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装置无法对压印件进行更换,导致按压件的标识使用单一,影响装置的实用性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压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更换机构使装置能够对压印件进行拆卸,从而对压印件进行更换,提高装置的实用性。
24.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产广告标识的压印装置,为了具备支撑内柱、压印支撑台,解决现有的压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装置在更换压印件之后,顶部无法得到支撑,导致
压印件容易从顶部凸起,影响压印的问题,通过以上结构结合以达到使压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支撑机构使装置能够在内部对压印件进行支撑,避免压印件发生凸起,有利于通过压印效果。
附图说明
2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印主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2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更换主体剖视结构示意图;
2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件放置台剖视结构示意图;
29.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压印装置主体;2、压印主体;21、推伸控制器;22、支撑内柱;23、推升机构;24、压印支撑台;3、压印驱动;4、更换主体;41、压印元件;42、固定卡槽;43、安装螺栓;5、工件放置台;51、移动横杆;52、支撑横柱;53、工件夹持板;54、位移控制器;55、位移机构;6、主体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32.实施例1
33.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产广告标识的压印装置,包括压印装置主体1,压印装置主体1的左侧固定安装有压印主体2,压印主体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压印驱动3,且压印主体2的下方活动安装有更换主体4,压印装置主体1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主体底座6,主体底座6的顶部左侧固定安装有工件放置台5,压印主体2包括推伸单元、支撑单元,更换主体4包括更换单元,工件放置台5包括夹持单元,推伸单元包括推伸控制器21、推升机构23,推伸控制器21的顶部固定安装在压印主体2的内壁上,且推伸控制器21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压印主体2的内壁上,推升机构23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推伸控制器21的底部,且推升机构23的表面活动安装在压印主体2的内壁上,推升机构23的底部固定安装在更换主体4的顶部,支撑单元包括支撑内柱22、压印支撑台24,支撑内柱22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推伸控制器21的底部,压印主体2内部的推伸控制器21控制推升机构23对更换主体4进行推伸,使更换主体4内侧的压印元件41按压在工件上,从而达到压印的效果,且支撑内柱22的表面四周固定安装在压印主体2的内壁上,压印支撑台24的顶部固定安装在支撑内柱22的底部。
34.实施例2
35.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更换单元包括压印元件41、固定卡槽42、安装螺栓43,压印元件41的表面四周活动安装在更换主体4的内壁上,且压印元件41的顶部搭接在压印支撑台24的底部,固定卡槽42的内侧固定安装在压印元件41的表面四周,通过抽出更换主体4内部的安装螺栓43,然后对压印元件41与固定卡槽42进行更换,然后放回更换主体4的内侧,再将安装螺栓43插接到更换主体4与固定卡槽42的内槽中,且固定卡槽42的表面卡接在更换主体4的内壁上,安装螺栓43的表面插接在固定卡槽42的内壁上。
36.实施例3
37.如图1-5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夹持单元包括移动横杆51、支撑横柱52、工件夹持板53、位移控制器54、位移机构55,移动横杆51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在工件放置台5的内壁上,支撑横柱52的左右两侧固定安装在工件放置台5的内壁上,工件夹持板53的底部固定安装在位移控制器54的顶部,利用支撑横柱52带动工件夹持板53将工件进行固定,且位移控制器54的表面活动安装在工件放置台5的内壁上,位移控制器54的内侧活动安装在支撑横柱52的表面上,利用工件放置台5内部的位移控制器54控制位移机构55在移动横杆51与位移机构55上进行位移,位移机构55的表面固定安装在位移控制器54的内侧,且位移机构55的内侧活动安装在移动横杆51的表面上。
38.下面具体说一下该生产广告标识的压印装置的工作原理。
39.如图1-5所示,将工件放置在工件放置台5的上方,利用工件放置台5内部的位移控制器54控制位移机构55在移动横杆51与位移机构55上进行位移,带动工件夹持板53将工件进行固定,随后通过压印驱动3对压印主体2进行驱动,使压印主体2内部的推伸控制器21控制推升机构23对更换主体4进行推伸,使更换主体4内侧的压印元件41按压在工件上,从而达到压印的效果,通过抽出更换主体4内部的安装螺栓43,然后对压印元件41与固定卡槽42进行更换,然后放回更换主体4的内侧,再将安装螺栓43插接到更换主体4与固定卡槽42的内槽中。
40.上文一般性地对本实用新型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于技术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思想精神的修改或改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