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打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墨盒、硒鼓、粉盒等耗材是打印机的重要组成部件,且耗材的好坏直接影响打印机的打印效果。耗材上设有芯片,芯片上存储有对应于耗材的序列号信息、墨量信息以及其他信息。因此,为了保证耗材的正常使用,需要对耗材上的芯片进行检测。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头,检测头用于与芯片对接并检测芯片上存储的信息。现有的检测装置存在检测头与芯片难以精准定位、定位后耗材易相对检测头晃动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打印装置,该打印装置用于解决定位精度差的技术问题。
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本体、第一定位部和检测部,所述本体具有底壁,所述底壁设置有承托面,所述承托面用于承托打印耗材,所述第一定位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用于与打印耗材的进气孔配合,所述检测部设置于所述本体,用于与打印耗材的芯片电连接。
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本体设置有导向通道,所述导向通道用于在打印耗材向所述第一定位部移动时对打印耗材限位。
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底壁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用于与打印耗材的侧部抵接或用于与打印耗材的底部插接,以对所述打印耗材进行限位。
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导向通道包括第一导向通道和第二导向通道;所述本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和所述第二侧壁相对设置于所述底壁的两侧,所述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底壁之间具有第一导向通道;所述第一侧壁、所述底壁和所述凸起部之间具有第二导向通道。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侧壁和/或所述第二侧壁的高度小于打印耗材的高度。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沿打印耗材的安装方向的反方向,所述第一侧壁和/或所述第二侧壁的至少部分的高度逐渐减小。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侧壁在靠近所述第二侧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面,和/或,所述第二侧壁在靠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向面。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本体包括安装台,所述安装台与所述底壁连接,所述第一定位部和/或所述检测部安装于所述安装台;所述第一侧壁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台对应的凹陷部。
1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底壁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凸起部的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安装槽;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槽的底面抵接,另一端与所述凸起部抵接,所述安装槽的深度大于所述凸起部的高度。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定位部具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用于与打印耗材的进气孔插接定位;沿打印耗材的安装方向的反方向,所述定位柱的端部的直径逐渐减小。
14.在本技术中,打印耗材能够放置在底壁上,打印耗材的底面与承托面接触,然后沿第一方向移动打印耗材,使部分第一定位部伸入打印耗材的进气孔中,继续沿第一方向移动打印耗材使得检测部与打印耗材的前表面抵接,此时检测部能够与打印耗材的芯片电连接,使得检测部能够对打印耗材的芯片进行检测。
15.其中,底壁限制了打印耗材相对本体沿第三方向的移动、绕第一方向的转动和绕第二方向的转动,第一定位部限制了打印耗材相对本体沿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的移动以及绕第三方向的转动,检测部限制了打印耗材相对本体沿第一方向的移动,从而提高了打印耗材和检测装置配合时的精确度。同时,打印耗材的底面与承托面面接触,使得打印耗材不易相对检测装置晃动。
16.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技术。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检测装置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图1中本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图1中第一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图1中检测部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图1中检测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
24.1-本体;
25.11-第一侧壁;
26.111-第一导向面;
27.112-凹陷部;
28.12-第二侧壁;
29.121-第二导向面;
30.13-底壁;
31.131-承托面;
32.14-安装台;
33.2-第一定位部;
34.21-定位柱;
35.22-第一连接部;
36.3-检测部;
37.31-检测区;
38.32-第二连接部;
39.4-凸起部。
40.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技术的实施
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41.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42.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3.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44.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45.需要注意的是,本技术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46.打印耗材包括墨盒、硒鼓、粉盒等。打印耗材的前表面设置有芯片和进气孔等。
47.本技术提供一种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检测装置包括:本体1、第一定位部2和检测部3,本体1具有底壁13,底壁13设置有承托面131,承托面131用于承托打印耗材,第一定位部2设置于本体1,用于与打印耗材的进气孔配合,检测部3设置于本体1,用于与打印耗材的芯片电连接。
48.定义检测装置的长度方向为第一方向x,检测装置的宽度方向为第二方向y,检测装置的高度方向为第三方向z。此外,本技术以打印耗材的安装方向与第一方向x平行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打印耗材的安装方向还可以与第二方向y或第三方向z平行或均不平行。
49.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打印耗材能够放置在底壁13上,打印耗材的底面与承托面131接触,然后沿第一方向x移动打印耗材,使部分第一定位部2伸入打印耗材的进气孔中,继续沿第一方向x移动打印耗材使得检测部3与打印耗材的前表面抵接,此时检测部3能够与打印耗材的芯片电连接,使得检测部3能够对打印耗材的芯片进行检测。
50.其中,底壁13限制了打印耗材相对本体1沿第三方向z的移动、绕第一方向x的转动和绕第二方向y的转动,第一定位部2限制了打印耗材相对本体1沿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的移动以及绕第三方向z的转动,检测部3限制了打印耗材相对本体1沿第一方向x的移动,使得打印耗材相对本体1的位置确定,从而提高了打印耗材和检测装置配合时的精确度。同时,打印耗材的底面与承托面131面接触,使得打印耗材不易相对检测装置晃动。
51.可以理解的,检测部3为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2、第二定位部和底壁13的配合限位保证了打印耗材和检测装置配合时的精确度,且打印耗材部易相对检测装置晃动。
52.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底壁13设置有凸起部4,凸起部4用于与打印耗材的侧部抵接或用于与打印耗材的底部插接。
53.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和图2所示,对于小容量的打印耗材,其放置在底壁13上时,凸起部4面向检测部3的侧面能够与打印耗材的侧部抵接,限制打印耗材相对本体1沿第二方向y的运动和绕第三方向z的转动,进一步提高打印耗材和检测装置配合时的精确度。同时,打印耗材沿第一方向x移动时,凸起部4能够起到导向的作用。
54.在一个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大容量的打印耗材底部设置有凹槽,其放置在底壁13上时,凸起部4能够伸入凹槽,因此凸起部4能够为打印耗材沿第一方向x的移动导向,还能够限制打印耗材沿第二方向y的移动,进一步提高打印耗材和检测装置配合时的精确度。
55.因此,凸起部4既能够与小容量的打印耗材配合,也能够和大容量的打印耗材配合,使得检测装置能够对多种型号的打印耗材的芯片进行检测,提高了检测装置的通用性。
56.具体的,凸起部4可以为沿第一方向x延伸的凸块。凸起部4为第三定位部,第一定位部2、第二定位部(检测部3)和第三定位部的配合限位保证了打印耗材和检测装置配合时的精确度。
5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底壁13设置有安装槽,凸起部4的至少部分容纳于安装槽;检测装置还包括弹性件,弹性件的一端与安装槽的底面抵接,另一端与凸起部4抵接,安装槽的深度大于凸起部4的高度。
58.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有外包装的打印耗材,大容量的打印耗材底部的凹槽可能被外包装覆盖,导致凹槽无法与凸起部4配合;小容量的打印耗材的宽度增加,其侧部与凸起部4抵接时,第一定位部2无法伸入进气孔中,检测部3无法与芯片电连接,因此无法对芯片进行检测。
59.通过设置安装槽和弹性件,使得凸起部4具有凸出状态和隐藏状态。对不具有外包装或去除外包装的打印耗材,凸起部4能够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凸出承托面131,与打印耗材的侧部抵接或与打印耗材的底部插接,起到限位或导向的作用。对于具有外包装的打印耗材,凸起部4能够在打印耗材的作用下被压入凹槽中,弹性件被压缩,凸起部4转变为隐藏状态,从而使得检测装置能够对设有外包装的打印耗材进行检测,进一步提高检测装置的通用性。同时,在检测完成后,凸起部4能够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回复至凸出状态。具体的,弹性件可以为弹簧等。
60.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凸起部4在凸出状态和隐藏状态之间的转换能够通过按键或手动卡位控制,从而提高检测装置的可控性。
61.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大容量的打印耗材底部不设置有凹槽结构时,也可以通过设置弹性的凸起部进行实现。
62.因此,通过凸起部的设置方式,可以适配各种耗材的检测,增加检测装置的通用性。
6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体1设置有导向通道,导向通道用于在打印耗材向第一定位部2移动时对打印耗材限位。
64.在本实施方式中,打印耗材放置在底壁13上后,打印耗材部分进入导向通道,推动打印耗材,打印耗材能够在导向通道的导向和限位作用下移动,从而便于打印耗材与第一定位部2和第二定位部的配合。
65.具体的,如图2所示,导向通道包括第一导向通道和第二导向通道,本体1包括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相对设置于底壁13的两侧,第一侧壁11、第
二侧壁12和底壁13之间具有第一导向通道;第一侧壁11、底壁13和凸起部4之间具有第二导向通道。
66.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第一导向通道适用于大容量的打印耗材,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和底壁13能够共同限制大容量打印耗材的运动范围;第二导向通道适用于小容量打印耗材,第一侧壁11、底壁13和凸起部4朝向第一侧壁11的表面能够共同限制小容量打印耗材的运动范围,从而防止打印耗材在芯片检测过程中位置偏移过大,进而保证芯片检测的正常进行,提高检测装置的工作可靠度。
67.可以理解地,第一侧壁11为第四定位部,第一定位部2、第二定位部(检测部3)、第三定位部(凸起部4)和第四定位部的共同配合,保证了检测装置对打印耗材的精确定位。
68.具体的,第一侧壁11、第二侧壁12和底壁13可以一体成型、可拆卸连接或固定连接。
69.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11和/或第二侧壁12的高度小于打印耗材的高度。
7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壁11和/或第二侧壁12的高度小于打印耗材的高度,一方面操作者能够手持打印耗材至检测部3与芯片电连接,另一方面操作者能够抓住打印耗材,将打印耗材从检测装置上取下,从而便于操作者操作,减少检测打印耗材所需的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7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沿打印耗材的安装方向的反方向,第一侧壁11和/或第二侧壁11的至少部分的高度逐渐减小。
72.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沿打印耗材的安装方向的反方向,第一侧壁11和/或第二侧壁11的至少部分的高度逐渐减小,使得芯片与检测部3电连接时,打印耗材远离芯片的一端未被第一侧壁11和第二侧壁12遮挡,操作者能够抓取的范围较大,从而便于操作者从检测装置上将打印耗材取下。
73.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第一侧壁11在靠近第二侧壁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导向面111,和/或,第二侧壁12在靠近第一侧壁1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导向面121。
74.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在打印耗材进入导向通道时,第一导向面111和第二导向面121能够为打印耗材导向,使打印耗材更容易与第一定位部2配合。同时,第一导向面111和第二导向面112无尖锐凸出,能够防止打印耗材不小心撞上检测装置时损坏。
75.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第一定位部2具有定位柱21,定位柱21用于与打印耗材的进气孔插接定位;沿打印耗材的安装方向的反方向,定位柱21的端部的直径逐渐减小。
76.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定位柱21能够便捷地插入进气孔中,与进气孔配合定位。定位柱21为圆柱形,能够防止定位柱21损坏进气孔。沿打印耗材的安装方向的反方向,定位柱21的端部的直径逐渐减小,使得定位柱21的端部能够为打印耗材导向,使定位柱21能够顺利插入进气孔中。
77.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2~图5所示,本体1包括安装台14,安装台14与底壁13连接,第一定位部2和/或检测部3安装于安装台14。
78.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4所示,第一定位部2还包括与定位柱21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2,第一连接部22上设置有通孔,连接件能够穿过第一连接部22上的通孔与安装台14
连接,从而将第一定位部2固定在安装台14上。
79.此外,在定位柱21伸入打印耗材的进气孔并继续沿第一方向x移动时,第一连接部22能够与打印耗材的前表面抵接,限制打印耗材沿第一方向x的移动,进一步提高检测装置对打印耗材的定位精度。
80.如图3和图5所示,检测部3包括检测区31和第二连接部32,检测区31能够与打印耗材的芯片接触并电连接,第二连接部32设置有通孔,连接件能够穿过第二连接部32的通孔与安装台14连接,从而将检测部3固定在安装台14上。其中,连接件可以为螺钉等。
81.进一步地,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侧壁11设置有与安装台14对应的凹陷部112。
82.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6所示,对检测装置进行组装或维修的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凹陷部112将检测部3装到安装台14上或者将检测部3从安装台14上拆下,从而便于检测装置的组装或维修。
83.综上,本技术所提供的检测装置具有定位精度高、便于打印耗材安装和拆下以及结构简单、便于生产的优点。
84.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