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结构。
背景技术:
2.建筑地基分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无需经过处理可以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地基称为天然地基,反之,需通过地基处理技术处理的地基称为人工地基。传统房屋基础一般是用砖砌或水泥混凝土浇灌,砖砌的房屋基础操作繁琐,且结构不坚固;采用水泥混凝土浇灌,需要先用木板或钢模板把地基浇灌槽制作出来,然后放入铁笼架再浇灌,混凝土凝固后再把木板或钢模板拆除掉才能砌砖垒墙,工期长又浪费木材、钢材等,而且水泥混凝土浇筑基础受气候、地理、地质、建筑材料等客观条件影响比较大,不良环境会使房屋基础下沉、变形,进而影响房屋的承载能力及安全使用;
3.但现有装配式建筑地基结构不便于与墙板稳定连接,不利于地基结构与墙板快速连接,降低地基结构的使用效果;因此,发明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结构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结构,包括底板、组装板、组装槽、安装孔和组装孔,所述组装板安装在底板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组装槽开设在组装板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安装孔采用多个,且安装孔开设在底板上方的前后两侧;所述组装孔采用多个,且组装孔开设在组装板的前后两侧;使用时,将墙板的下端卡设在组装槽内,将螺栓伸入组装孔和墙板的固定孔内,便于地基结构与墙板的稳定连接,有利于地基结构与墙板的快速连接,提高地基结构的使用效果。
5.优选的,装配式建筑地基结构还包括加固杆和稳定板,所述加固杆采用多个,且加固杆安装在底板下方的中间位置;所述稳定板采用多个,且稳定板安装在加固杆的两侧;将加固杆伸入浇注槽内,往浇注槽内浇注混凝土,使混凝土和加固杆混为一体,实现地基结构与混凝土地基连接的牢靠性,保证地基结构正常运行。
6.优选的,所述底板采用长方体结构;所述组装板采用长方体结构,且组装板的长度等于底板的长度,该组装板两端的边沿与底板两端的边沿对齐;所述组装槽采用长方体结构;所述安装孔等间距设置,且安装孔的深度等于底板的厚度;所述组装孔等间距设置,且组装孔与组装槽的内部相通。
7.优选的,所述加固杆采用圆柱形结构,且加固杆等间距设置,该加固杆的下端采用锥柱形结构;所述稳定板采用长方体结构,且稳定板等间距设置,该稳定板采用倾斜设置,其中稳定板背离加固杆的一端向上倾斜;稳定板位于加固杆的两侧,增加加固杆和稳定板与混凝土地基的接触面积,避免使用时加固杆出现松动的现象,保证加固杆与混凝土地基的稳固连接。
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1.本实用新型的组装板、组装槽和组装孔的设置,使用时,将墙板的下端卡设在组
装槽内,将螺栓伸入组装孔和墙板的固定孔内,便于地基结构与墙板的稳定连接,有利于地基结构与墙板的快速连接,提高地基结构的使用效果。
10.2.本实用新型的加固杆的设置,将加固杆伸入浇注槽内,往浇注槽内浇注混凝土,使混凝土和加固杆混为一体,实现地基结构与混凝土地基连接的牢靠性,保证地基结构正常运行。
11.3.本实用新型的稳定板的设置,稳定板位于加固杆的两侧,增加加固杆和稳定板与混凝土地基的接触面积,避免使用时加固杆出现松动的现象,保证加固杆与混凝土地基的稳固连接。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14.图中:
15.1-底板,2-组装板,3-组装槽,4-安装孔,5-组装孔,6-加固杆,7-稳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17.实施例:
18.如附图1至附图2所示
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结构,包括底板1、组装板2、组装槽3、安装孔4和组装孔5,组装板2安装在底板1上方的中间位置;组装槽3开设在组装板2上方的中间位置;安装孔4采用多个,且安装孔4开设在底板1上方的前后两侧;组装孔5采用多个,且组装孔5开设在组装板2的前后两侧;使用时,将墙板的下端卡设在组装槽3内,将螺栓伸入组装孔5和墙板的固定孔内,便于地基结构与墙板的稳定连接,有利于地基结构与墙板的快速连接,提高地基结构的使用效果。
20.本实施例中,装配式建筑地基结构还包括加固杆6和稳定板7,加固杆6采用多个,且加固杆6安装在底板1下方的中间位置;稳定板7采用多个,且稳定板7安装在加固杆6的两侧;加固杆6采用圆柱形结构,且加固杆6等间距设置,该加固杆6的下端采用锥柱形结构;稳定板7采用长方体结构,且稳定板7等间距设置,该稳定板7采用倾斜设置,其中稳定板7背离加固杆6的一端向上倾斜;将加固杆6伸入浇注槽内,往浇注槽内浇注混凝土,使混凝土和加固杆6混为一体,实现地基结构与混凝土地基连接的牢靠性,保证地基结构正常运行;稳定板7位于加固杆6的两侧,增加加固杆6和稳定板7与混凝土地基的接触面积,避免使用时加固杆6出现松动的现象,保证加固杆6与混凝土地基的稳固连接。
21.本实施例中,底板1采用长方体结构;组装板2采用长方体结构,且组装板2的长度等于底板1的长度,该组装板2两端的边沿与底板1两端的边沿对齐;组装槽3采用长方体结构;安装孔4等间距设置,且安装孔4的深度等于底板1的厚度;组装孔5等间距设置,且组装孔5与组装槽3的内部相通。
22.工作原理
23.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将加固杆6伸入浇注槽内,往浇注槽内浇注混凝土,使混凝
土和加固杆6混为一体,实现地基结构与混凝土地基连接的牢靠性,保证地基结构正常运行;稳定板7位于加固杆6的两侧,增加加固杆6和稳定板7与混凝土地基的接触面积,避免使用时加固杆6出现松动的现象,保证加固杆6与混凝土地基的稳固连接;将墙板的下端卡设在组装槽3内,将螺栓伸入组装孔5和墙板的固定孔内,便于地基结构与墙板的稳定连接,有利于地基结构与墙板的快速连接,提高地基结构的使用效果。
24.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组装板(2)、组装槽(3)、安装孔(4)和组装孔(5),所述组装板(2)安装在底板(1)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组装槽(3)开设在组装板(2)上方的中间位置;所述安装孔(4)采用多个,且安装孔(4)开设在底板(1)上方的前后两侧;所述组装孔(5)采用多个,且组装孔(5)开设在组装板(2)的前后两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固杆(6)和稳定板(7),所述加固杆(6)采用多个,且加固杆(6)安装在底板(1)下方的中间位置;所述稳定板(7)采用多个,且稳定板(7)安装在加固杆(6)的两侧。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采用长方体结构;所述组装板(2)采用长方体结构,且组装板(2)的长度等于底板(1)的长度,该组装板(2)两端的边沿与底板(1)两端的边沿对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槽(3)采用长方体结构;所述安装孔(4)等间距设置,且安装孔(4)的深度等于底板(1)的厚度;所述组装孔(5)等间距设置,且组装孔(5)与组装槽(3)的内部相通。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地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杆(6)采用圆柱形结构,且加固杆(6)等间距设置,该加固杆(6)的下端采用锥柱形结构;所述稳定板(7)采用长方体结构,且稳定板(7)等间距设置,该稳定板(7)采用倾斜设置,其中稳定板(7)背离加固杆(6)的一端向上倾斜。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配式建筑地基结构,包括底板、组装板、组装槽、安装孔和组装孔;本实用新型中,组装板、组装槽和组装孔的设置,使用时,将墙板的下端卡设在组装槽内,将螺栓伸入组装孔和墙板的固定孔内,便于地基结构与墙板的稳定连接,有利于地基结构与墙板的快速连接,提高地基结构的使用效果;加固杆的设置,将加固杆伸入浇注槽内,往浇注槽内浇注混凝土,使混凝土和加固杆混为一体,实现地基结构与混凝土地基连接的牢靠性,保证地基结构正常运行;稳定板的设置,稳定板位于加固杆的两侧,增加加固杆和稳定板与混凝土地基的接触面积,避免使用时加固杆出现松动的现象,保证加固杆与混凝土地基的稳固连接。混凝土地基的稳固连接。混凝土地基的稳固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胡继华 万显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长沙鼎盛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9
技术公布日:2023/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