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护梁和冠梁组件的制作方法-j9九游会真人

文档序号:35600137发布日期:2023-09-27 21:24阅读:16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基坑加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支护梁和冠梁组件。


背景技术:

2.冠梁是设置在基坑周边支护结构(多为桩和墙)顶部的梁,其作用是把所有的桩基(如钻孔灌注桩,旋挖桩等)连到一起,防止基坑顶部边缘产生坍塌。
3.现有的冠梁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以支护桩为例,在对支护桩的顶部进行处理后,先进行钢筋的绑扎,然后立模浇筑成型,其中常采用的模板是土模或者竹胶板木模,土模成本低廉,但浇筑时易脱落,影响冠梁质量,木模施工质量较高,但操作繁琐,成本较高。现有一种预制的叠合冠梁,其底部具有通槽,其顶部具有与通槽相连通的浇筑孔,若干支护桩均匀分布在叠合冠梁的通槽内,支护桩与叠合冠梁之间形成现浇区域,叠合冠梁与支护桩通过现浇方式连接,多个叠合冠梁沿着支护桩依次首尾相连形成整体冠梁,相邻的叠合冠梁之间通过后浇带式连接,使得冠梁的绝大部分不需要在施工现场立模,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
4.但此种冠梁存在着相邻的两个梁之间连接强度较弱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支护梁,旨在解决两个支护梁在连接时连接处强度较弱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支护梁,包括:
7.第一侧板,沿第一方向延伸;
8.第二侧板,平行于所述第一侧板设置;
9.端板,相对设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端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一端,其中另一个所述端板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侧板的第二端,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以及两个所述端板共同包围形成一浇筑空间,所述浇筑空间用于收容支护桩的端头,所述支护桩的端头通过现浇方式固定在所述浇筑空间内部;
10.其中,所述第一侧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侧板的长度。
11.可选地,所述端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夹角为45度。
12.可选地,所述端板设有吊装口,所述吊装口与所述浇筑空间连通。
13.可选地,所述端板背离所述浇筑空间的面为粗糙面。
14.可选地,所述支护梁还包括第一支撑筋,所述第一支撑筋设置在所述浇筑空间内部,所述第一支撑筋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一支撑筋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二侧板。
15.可选地,所述第一支撑筋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所述支护梁还包括第二支撑筋,所述第二支撑筋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连接多个所述第一支撑筋。
16.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筋和多个所述第一支撑筋形成一支撑筋组,所述支撑筋组
沿第二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所述支护梁还包括第三支撑筋,所述第三支撑筋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以连接多个所述支撑筋组。
17.可选地,所述第二支撑筋的两端穿过所述端板延伸至所述浇筑空间外部。
18.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冠梁组件,包括:
19.支护梁,所述支护梁为上述的支护梁,所述支护梁设有多个,相邻两个所述支护梁的所述端板相对设置,相邻两个所述支护梁通过现浇方式连接。
20.可选地,所述冠梁组件包括第一梁组,所述第一梁组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支护梁,其中一个所述支护梁的所述第一侧板连接其中另一个所述支护梁的所述第一侧板,且其中一个所述支护梁的所述第二侧板连接其中另一个所述支护梁的所述第二侧板;和/或,
21.所述冠梁组件包括第二梁组,所述第二梁组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所述支护梁,其中一个所述支护梁的所述第一侧板连接其中另一个所述支护梁的所述第二侧板,且其中一个所述支护梁的所述第二侧板连接其中另一个所述支护梁的所述第一侧板。
2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的支护梁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两个端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两个端板均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成型,其中一个端板连接第一侧板的第一端和第二侧板的第一端,其中另一个端板连接第一侧板的第二端和第二侧板的第二端,从而包围形成一浇筑空间,在进行冠梁制作时,将支护梁移动至支护桩上方,使得支护桩的端头伸入浇筑空间内部,然后现场浇筑混凝土,使得支护桩与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端板连接为一个整体,减少现场立模操作,加快现场施工效率。由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平行且两个端板长度相等,而第一侧板的长度大于第二侧板的长度,使得端板倾斜于第一侧板,冠梁组件中的多个支护梁在通过后浇带连接时,后浇带的混凝土与端板接触,相较于平的端面,倾斜的端板增大了与后浇带的连接面积,从而可以提高相邻两个支护梁在连接时的强度。另一方面,现浇区域的底部收容支护桩的桩头,现浇区域的上部敞开,可以自现浇区域的上部将混凝土均匀地浇筑进入现浇区域,减少因混凝土流动不到位导致出现空隙的情况。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护梁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护梁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二;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冠梁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附图标号说明:
[0028][0029]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31]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2]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33]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4]
现有的冠梁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以支护桩为例,在对支护桩的顶部进行处理后,先进行钢筋的绑扎,然后立模浇筑成型,其中常采用的模板是土模或者竹胶板木模,土模成本低廉,但浇筑时易脱落,影响冠梁质量,木模施工质量较高,但操作繁琐,成本较高。现有一种预制的叠合冠梁,其底部具有通槽,其顶部具有与通槽相连通的浇筑孔,若干支护桩均匀分布在叠合冠梁的通槽内,支护桩与叠合冠梁之间形成现浇区域,叠合冠梁与支护桩通过现浇方式连接,多个叠合冠梁沿着支护桩依次首尾相连形成整体冠梁。相邻的叠合冠梁在端面处留有一定的间隔,通过后浇带的方式,立模浇筑混凝土,实现两个叠合冠梁的连接,后浇带的混凝土连接前后两个冠梁的端面,容易出现连接强度较弱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浇筑孔向现浇区域内浇筑混凝土,在远离浇筑孔的位置容易出现混凝土流动不到位的情况,导致冠梁内混凝土浇筑不均匀而出现空隙。
[0035]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支护梁。
[0036]
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支护梁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一。
[0037]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支护梁100,包括:
[0038]
第一侧板110,沿第一方向延伸;
[0039]
第二侧板120,平行于第一侧板110设置;
[0040]
端板130,相对设有两个,其中一个端板130连接第一侧板110的第一端和第二侧板120的第一端,其中另一个端板130连接第一侧板110的第二端和第二侧板120的第二端,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20以及两个端板130共同包围形成一浇筑空间,浇筑空间用于收容支护桩的端头,支护桩的端头通过现浇方式固定在浇筑空间内部;
[0041]
其中,第一侧板110的长度大于第二侧板120的长度。
[0042]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技术方案中的支护梁100包括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20以及两个端板130,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20以及两个端板130均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成型,其中一个端板130连接第一侧板110的第一端和第二侧板120的第一端,其中另一个端板130连接第一侧板110的第二端和第二侧板120的第二端,从而包围形成一浇筑空间,在进行冠梁制作时,将支护梁100移动至支护桩上方,使得支护桩的端头伸入浇筑空间内部,然后现场浇筑混凝土,使得支护桩与第一侧板110、第二侧板120以及端板130连接为一个整体,减少现场立模操作,加快现场施工效率。由于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20平行且两个端板130长度相等,而第一侧板110的长度大于第二侧板120的长度,使得端板130倾斜于第一侧板110,冠梁组件中的多个支护梁100在通过后浇带连接时,后浇带的混凝土与端板130接触,相较于平的端面,倾斜的端板130增大了与后浇带的连接面积,从而可以提高相邻两个支护梁100在连接时的强度。另一方面,现浇区域的底部收容支护桩的桩头,现浇区域的上部敞开,可以自现浇区域的上部将混凝土均匀地浇筑进入现浇区域,减少因混凝土流动不到位导致出现空隙的情况。
[0043]
进一步地,端板130与第一侧板110的夹角为45度。
[0044]
请结合图1和图3,本实施例中,由于支护桩形成的围护结构的截面一般呈矩形,即冠梁组件也对应呈矩形,因此在冠梁组件的90度拐角处,现有的叠合冠梁在进行组合连接时比较困难,而本实施例中,端板130与第一侧板110的夹角为45度,使得相邻的两个支护梁100在连接时,很容易拼合形成90度的直角,降低施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
[0045]
可选地,端板130设有吊装口131,吊装口131与浇筑空间连通。
[0046]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端板130设有与浇筑空间连通的吊装口131,从而便于对单个支护梁100进行移动。在向现浇区域内浇筑混凝土连接支护梁100和支护桩时,可以在吊装口131处立模,防止现浇区域内的混凝土从吊装口131流出。也可以在所有的支护梁100摆放到位后,对相邻两个支护梁100之间的后浇带立模,然后现浇区域和后浇带一起浇筑混凝土,这样吊装口131两侧均进行混凝土浇筑,无需考虑吊装口131流出混凝土的问题。吊装口131的具体形状和数量可以根据需要调整设计,满足功能要求即可,在此不做限定。
[0047]
可选地,端板130背离浇筑空间的面为粗糙面。
[0048]
本实施例中,端板130背离浇筑空间的面为粗糙面,相邻的两个支护梁100通过后浇带的方式连接,粗糙面可以增加端板130和后浇的混凝土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相邻两个支护梁100之间的连接强度。
[0049]
可选地,支护梁100还包括第一支撑筋140,第一支撑筋140设置在浇筑空间内部,第一支撑筋140的一端固定于第一侧板110,第一支撑筋140的另一端固定于第二侧板120。
[0050]
请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支护梁100设有第一支撑筋140,第一支撑筋140连接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20,使得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20不只是通过端板130连接,提高支护梁100的结构稳定性,减少支护梁100在运输或装配等过程中的变形,另一方面,在支护梁100与支护桩的桩头浇筑为一体后,第一支撑筋140的设置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进而提高整体冠梁组件的强度。
[0051]
可选地,第一支撑筋140沿第一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支护梁100还包括第二支撑筋150,第二支撑筋150沿第一方向延伸且连接多个第一支撑筋140。
[0052]
请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撑筋140沿着第一方向间隔设有多个,即沿着支护梁100的延伸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支护梁100还包括第二支撑筋150,第二支撑筋150自身沿着支护梁100的延伸方向延伸,并且第二支撑筋150与多个第一支撑筋140连接,可以通过焊接或钢筋绑扎等形式固定。第二支撑筋150和多个第一支撑筋140形成框架结构,使得多个第一支撑筋140之间连接为一体而提高结构强度,进而提高整个支护梁100自身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在支护梁100与支护桩的桩头浇筑为一体后,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进而提高整体冠梁组件的强度。
[0053]
可选地,第二支撑筋150和多个第一支撑筋140形成一支撑筋组,支撑筋组沿第二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支护梁100还包括第三支撑筋160,第三支撑筋160沿第二方向延伸以连接多个支撑筋组。
[0054]
请结合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筋150和多个第一支撑筋140形成了支撑筋组,支撑筋组沿着支护桩插入现浇区域的方向设置了多个,可以进一步提高第一侧板110和第二侧板120之间的连接强度,减少支护梁100在运输或装配过程中的变形。支护梁100还设有第三支撑筋160,第三支撑筋160自身沿支护桩插入现浇区域的方向延伸,使得第三支撑筋160可以连接多个支撑筋组,与多个支撑筋组形成框架结构,从而提高整个支护梁100自身结构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在支护梁100与支护桩的桩头浇筑为一体后,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强度,进而提高整体冠梁组件的强度。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在第三支撑筋160连接多个支撑筋组时,第三支撑筋160是连接在第一支撑筋140与第二支撑筋150的连接处,可以通过焊接或钢筋绑扎等方式固定,使得第一支撑筋140、第二支撑筋150以及第三支撑筋160连接为一体,进一步提高第一支撑筋140、第二支撑筋150以及第三支撑筋160共同形成的框架结构的稳定性。
[0055]
可选地,第二支撑筋150的两端穿过端板130延伸至浇筑空间外部。
[0056]
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筋150的两端穿过端板130延伸至浇筑空间外部,当相邻的两个支护梁100在通过后浇带的形式固定时,第二支撑筋150伸出浇筑空间的部分可以作为后浇带的混凝土骨架,一方面使后浇带自身强度更高,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后浇带和支护梁100的连接强度。
[0057]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冠梁组件,该冠梁组件包括支护梁100,该支护梁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冠梁组件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支护梁100设有多个,相邻两个支护梁100的端板130相对设置,相邻两个支护梁100通过现浇方式
连接。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支护梁100的端板130与第一侧板110倾斜,使得冠梁组件在组合拼接后减少出现连接处强度较低的问题,同时,在冠梁组件拐角处,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不同的支护梁100,使得端板130与第一侧板110之间的角度可以满足冠梁拐角拼合的需要,更方便地在施工现场进行组合,然后浇筑连接成一体。
[0058]
可选地,冠梁组件包括第一梁组,第一梁组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支护梁100,其中一个支护梁100的第一侧板110连接其中另一个支护梁100的第一侧板110,且其中一个支护梁100的第二侧板120连接其中另一个支护梁100的第二侧板120;和/或,
[0059]
冠梁组件包括第二梁组,第二梁组包括两个相邻设置的支护梁100,其中一个支护梁100的第一侧板110连接其中另一个支护梁100的第二侧板120,且其中一个支护梁100的第二侧板120连接其中另一个支护梁100的第一侧板110。
[0060]
请参照图3,本实施例中,冠梁组件中的相邻两个支护梁100,端板130与端板130相对且平行地设置,使得相邻的两个支护梁100可以形成第一梁组的形式,也可以形成第二梁组的形式。第一梁组中的两个支护梁100,其中一个支护梁100的第一侧板110连接其中另一个支护梁100的第一侧板110,且其中一个支护梁100的第二侧板120连接其中另一个支护梁100的第二侧板120,使得两个支护梁100形成一定的夹角,可以作为冠梁组件的拐角处。第二梁组中的两个支护梁100,其中一个支护梁100的第一侧板110连接其中另一个支护梁100的第二侧板120,且其中一个支护梁100的第二侧板120连接其中另一个支护梁100的第一侧板110,使得两个支护梁100仍旧呈线性延伸,可以作为冠梁组件的边。
[006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