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绒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绒机的退绒结构。
背景技术:
2.充绒机是生产羽绒制品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主要由搅拌箱和称重箱以及充绒箱组成,其中搅拌箱和称重箱分别负责将羽绒搅拌均匀和称羽绒的重量,使每件制品的羽绒含量相等,搅拌箱内的羽绒被喷气嘴吹入称重箱后进行称重,如果重量未达标则由喷气嘴再吹入羽绒,如果重量超过标准则由退绒管退回一部分羽绒,从而保证每次的充绒量相同。目前的退绒管普遍连通在搅拌箱与称重箱的管道连接处(也就是连接管的喇叭口处),当称重箱需要退绒时,羽绒通过退绒管回到连接管的喇叭口内,再从喇叭口回入搅拌箱内,即使喇叭口内有羽绒残留,也能在下次喷气嘴供绒时重新进入称重箱,但是这种结构存在的弊端是:当大量退绒时很容易在连接管的喇叭口处堵塞,如果不清堵将无法进行正常的称重,这会严重影响到充绒机的充绒效率。
3.鉴于上述情况,有必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够有效防止堵塞并可快速实现疏通的充绒机的退绒结构。为此,本技术人作了有益的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绒机的退绒结构,有助于改进搅拌箱与称重箱的连接结构使退绒管内的羽绒能单向回入搅拌箱内,避免了已有技术中因大量退绒而使通向称重箱的连接管被堵塞进而影响称重,有效地提高了充绒机的稳定性和充绒效率,有利于改进搅拌箱与称重箱之间的连接管结构使连接管内的堵塞能够快速疏通,进一步提高充绒机的充绒效率。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来达到的,一种充绒机的退绒结构,所述的充绒机包括一搅拌箱和一称重箱,所述的搅拌箱上沿前后方向间隔构成有一排出绒口,所述的称重箱内沿前后方向间隔构成有一排与出绒口位置相对应的称重装置,所述的称重装置与对应的出绒口之间分别通过一连接管连通,每一称重装置的下端在朝向搅拌箱一侧分别构成有一退绒口,特点是:所述的搅拌箱位于每一出绒口的下方在与对应的称重装置之间分别设置有一退绒装置,所述退绒装置包括一位于在出绒口下方并与搅拌箱固定的回绒管、一连接在回绒管与退绒口之间的退绒管和一设置在退绒口上的气压放大器,所述的退绒管上安装有一阀体;在所述连接管上设置有一清堵口。
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阀体为单向阀、电磁阀中的一种。
7.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搅拌箱包括一上腔体和一下腔体,所述的上腔体内旋转地设置有一上搅拌桨,所述的下腔体的底部旋转地设置有一对下搅拌桨,所述的出绒口和回绒管分别位于下腔体一侧的侧面上。
8.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出绒口的开口处分别构成有一圈
出绒口法兰边,所述的连接管在朝向出绒口的一侧构成有一喇叭口,所述的喇叭口的开口处分别构成有一圈喇叭口法兰边,所述的出绒口法兰边与对应的喇叭口法兰边相互对接并分别通过一抱箍相互锁定。
9.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清堵口开设在所述连接管的对应于喇叭口一侧的位置上。
10.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回绒管的一端构成有一回绒管法兰边、而另一端朝向称重箱并斜向下穿出搅拌箱,所述的回绒管法兰边与搅拌箱的内壁相固定。
11.在本实用新型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称重箱内构成有一称重箱腔,一排所述的称重装置分别间隔固定在称重箱腔的底部。
12.在本实用新型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称重装置下端朝向远离搅拌箱的一侧构成有一穿出称重箱的充绒管。
13.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退绒管为钢丝管并且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卡箍,所述的退绒管的两端分别通过卡箍与对应的回绒管和气压放大器构为固定连接。
14.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具有的有益效果:首先,由于采用了在出绒口下方分别设置回绒管并通过单向退绒管与称重装置连接的结构,称重装置内退出的羽绒能够通过带单向阀的退绒管快速且直接地进入搅拌箱内,因而避免了已有技术中大量退绒使通向称重箱的连接管堵塞而影响到称重,并且退出的羽绒也都能够经过再次搅拌后重新进入称重装置,有效地提高了充绒机稳定性和充绒效率;其次,由于采用了在连接管喇叭口处设置清堵口的结构,因而当连接管发生堵塞时通过对清堵口通入气源的方式能够实现快速疏通,进一步提高了充绒机的充绒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搅拌箱、11.上腔体、111.上搅拌桨、12.下腔体、121.下搅拌桨、13.出绒口、131.出绒口法兰边、132.抱箍、14.喷气嘴;2.称重箱、21.称重箱腔;3.称重装置、31.连接管、311.喇叭口、3111.喇叭口法兰边、3112.清堵口、32.退绒口、33.充绒管;4.退绒装置、41.回绒管、411.回绒管法兰边、42.退绒管、421.阀体、422.卡箍、43.气压放大器。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对实施例的描述不是对技术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作形式而非实质的变化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8.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示的位置为基准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19.实施例一:
20.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充绒机的退绒结构,前述的充绒机包括一搅拌箱
1和一称重箱2,前述的搅拌箱1上沿前后方向间隔构成有一排出绒口13,前述的称重箱2内沿前后方向间隔构成有一排与出绒口13位置相对应的称重装置3,每一称重装置3与对应的出绒口13之间分别通过一连接管31连通,前述的称重装置3的下端朝向搅拌箱1一侧分别构成有一退绒口32,前述的搅拌箱1位于每一出绒口13的下方与对应的称重装置3之间分别设置有一退绒装置4,前述退绒装置4包括一位于在出绒口13下方并与搅拌箱1固定的回绒管41、一连接在回绒管41与退绒口32之间的退绒管42和一设置在退绒口32上的气压放大器43,前述的退绒管42上安装有一阀体421;在前述连接管31上设置有一清堵口3112。前述的阀体421为单向阀、电磁阀中的一种,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阀体421优选为单向阀,单向阀的内部为单向阀片结构,为公知技术,可以从市场上直接购买得到,该阀片的单向开关使羽绒只能从一端通过、而阻隔另一端的羽绒倒流。具体地,单向阀的阀体421使称重装置3通向搅拌箱1的羽绒能通过、而又阻隔住搅拌箱1通向称重装置3的羽绒。前述的退绒管42为钢丝管并且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卡箍422,前述的退绒管42的两端分别通过卡箍422与对应的回绒管41和气压放大器43固定。前述的气压放大器43连通有气源,当气源通气时,气压放大器43内产生负压,将称重装置3内的部分羽绒吸出并吹入回绒管42内,该气压放大器43同样为公知技术,能直接从市场上购买得到。
21.前述的搅拌箱1包括一上腔体11和一下腔体12,前述的上腔体11内旋转地设置有一上搅拌桨111,前述的下腔体12的底部旋转地设置有一对下搅拌桨121,前述的出绒口13和回绒管41分别位于下腔体12一侧的侧面上。
22.前述的出绒口13的开口处分别构成有一圈出绒口法兰边131,前述的连接管31在朝向出绒口13的一侧构成有一喇叭口311,前述的喇叭口311的开口处分别构成有一圈喇叭口法兰边3111,前述的出绒口法兰边131与对应的喇叭口法兰边3111相互对接并分别通过一抱箍132相互锁定。前述清堵口311开设的位置不受任何限制,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开设在前述连接管31的对应于喇叭口311一侧的位置上。
23.前述的回绒管41的一端构成有一回绒管法兰边411、而另一端朝向称重箱2并斜向下穿出搅拌箱1,前述的回绒管法兰边411与搅拌箱1的内壁通过紧固件连接固定。
24.前述的称重箱2内构成有一称重箱腔21,一排前述的称重装置3分别间隔固定在称重箱腔21的底部。前述的称重装置3下端朝向远离搅拌箱1的一侧构成有一穿出称重箱2的充绒管33。
25.前述的退绒管42为钢丝管并且两端分别设置有一卡箍422,前述的退绒管42的两端分别通过卡箍422与对应的回绒管41和气压放大器43构为固定连接。
26.请继续参阅图1,羽绒先进入前述的搅拌箱1的上腔体11内通过上搅拌桨111初搅拌,经过搅拌的羽绒进入下腔体12通过下搅拌桨121进一步搅拌,需要充绒时,喷气嘴14向前述出绒口13吹气使喇叭口311内产生负压,羽绒依次通过出绒口13、喇叭口311进入连接管31,最后进入前述的称重装置3。当前述称重装置3内的羽绒过多时,前述的气压放大器43打开将称重装置3内的多余羽绒吸出并导入退绒管42内,退出的羽绒依次经过退绒管42、阀体421和回绒管41后直接回入搅拌箱1的下腔体12内,有效地避免了退绒使前述连接管31堵塞的情况发生,即使前述的连接管31在供绒过程中发生堵塞,也可以向清堵口3112内通气使连接管31导通,从而达到提高充绒机稳定性和充绒效率的目的。前述的称重装置3在完成称重后,通过充绒管33将定量的羽绒通入充绒箱内完成最后的充绒工作。
27.实施例二:
28.本实施例的结构和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前述的阀体321优选为电磁阀,电磁阀在前述气压放大器43工作时通电打开使称重装置3通向搅拌箱1的羽绒通过,电磁阀在一般情况下断电关闭从而阻碍搅拌箱1通向称重装置3的羽绒。上述电磁阀的应用较为广泛,属于公知技术,可以从市场上直接购买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