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编制品用破竹装置的制作方法-j9九游会真人

文档序号:35729855发布日期:2023-10-14 18:21阅读:20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属于破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竹编制品用破竹装置。


背景技术:

2.竹子是森林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第二森林之称,我国正处世界竹子分布的中心,竹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其主要分布在南方十七省;
3.随着竹制品多样化的发展,对竹子加工的设备要求越来越高,在对竹子进行加工时,需要把竹子加工成条状。因此,需要使用到破竹装置。
4.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破竹装置使用链轮链条驱动的形式作为动力源,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020630861.9公开的一种竹编安全帽制造用破竹装置,其在实际应用时,容易出现链条断裂,影响加工进度,增加维修维护成本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竹编制品用破竹装置,具有驱动力稳定,故障率低的特点。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竹编制品用破竹装置,包括工作台,工作台上方的一端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的内部连接有破竹刀,工作台的上方滑动有移动座,工作台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移动座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丝杆,工作台的上方设有安装槽,丝杆安装在安装槽内,驱动电机安装在工作台的端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杆的一端连接,移动座的底部连接有与丝杆啮合的螺纹块,移动座的上方安装有推板,且移动座的上方位于推板的一侧安装有限位架。
7.为了使竹子的内口先与刀片接触,更加有力与破竹加工,进一步地,破竹刀包括刀座,刀座上连接有若干个刀片,若干个刀片呈锥形设置。
8.为了对竹子的端部进行支撑,并且在竹子移动时,还可以对竹子进行导向,确保破竹的准确性,进一步地,若干个刀片的另一端连接有支撑杆。
9.为了对竹子的另一端进行限位,确保在破竹时,竹子不会两侧晃动,并且可以一定范围内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竹子,进一步地,移动座为v字形结构,且移动座的中轴线与支撑杆的中轴线重合。
10.为了对移动座的移动进行导向,进一步地,移动座包括横板,横板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侧板,侧板的内侧连接有导向轮。
11.为了增加移动座移动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工作台的两侧分别设有导向槽,导向轮嵌入在导向槽内。
12.为了保证支撑座安装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支撑座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座体,座体的侧面连接有加强筋。
13.为了便于破竹刀与支撑座之间的快速拆装,从而便于更换不同个数刀片的破竹刀,进一步地,刀座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卡块,且卡块为楔形结构,座体上设有与卡块相对应
的卡槽。
14.为了使支撑杆与推板之间可以柔性接触,进一步地,支撑杆的端部连接有橡胶头。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机带动丝杆转动,通过丝杆与螺纹块的啮合配合实现带动移动座动作,从而推动竹子作用在破竹刀上,实现破竹加工,具有驱动力稳定性好,故障率低的特点;
17.2、本实用新型刀座上连接有若干个刀片,若干个刀片呈锥形设置,竹子的内口先与刀片接触,更加有力与破竹加工,并且若干个刀片呈锥形设置,
18.3、本实用新型若干个刀片的另一端连接有支撑杆,通过支撑杆对竹子的端部进行支撑,并且在竹子移动时,还可以对竹子进行导向,确保破竹的准确性;
19.4、本实用新型移动座为v字形结构,且移动座的中轴线与支撑杆的中轴线重合,用于对竹子的另一端进行限位,确保在破竹时,竹子不会两侧晃动,并且v字形结构可以一定范围内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竹子;
20.5、本实用新型工作台的两侧分别设有导向槽,导向轮嵌入在导向槽内,增加移动座移动的稳定性;
21.6、本实用新型刀座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卡块,且卡块为楔形结构,座体上设有与卡块相对应的卡槽,便于破竹刀与支撑座之间的快速拆装,从而便于更换不同个数刀片的破竹刀;
22.7、本实用新型支撑杆的端部连接有橡胶头,通过支撑杆还可以对移动座的行程进行限位,避免限位架碰撞至刀片上,导致刀口卷口,橡胶头使支撑杆与推板之间可以柔性接触。
附图说明
2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座与工作台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破竹刀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破竹刀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29.图中:1、工作台;11、安装槽;12、导向槽;2、驱动组件;21、驱动电机;22、螺纹块;23、丝杆;3、移动座;31、横板;32、侧板;33、导向轮;4、推板;5、限位架;6、破竹刀;61、刀座;62、刀片;63、支撑杆;64、卡块;65、橡胶头;7、支撑座;71、座体;72、加强筋;73、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实施例1
32.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竹编制品用破竹装置,包括工作台1,工作台1上方的一端安装有支撑座7,支撑座7的内部连接有破竹刀6,工作台1的上方滑动有移动座3,工作台1上还设有用于驱动移动座3的驱动组件2,驱动组件2包括驱动电机21和丝杆23,工作台1的上方设有安装槽11,丝杆23安装在安装槽11内,驱动电机21安装在工作台1的端部,驱动电机21的输出端与丝杆23的一端连接,移动座3的底部连接有丝杆23啮合的螺纹块22,移动座3的上方安装有推板4,且移动座3的上方位于推板4的一侧安装有限位架5。
3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机21带动丝杆23转动,通过丝杆23与螺纹块22的啮合配合实现带动移动座3动作,从而推动竹子作用在破竹刀6上,实现破竹加工,具有驱动力稳定性好,故障率低的特点。
34.具体的,破竹刀6包括刀座61,刀座61上连接有若干个刀片62,若干个刀片62呈锥形设置。
3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竹子的内口先与刀片62接触,更加有力与破竹加工,并且若干个刀片62呈锥形设置,稳定性更好。
36.具体的,若干个刀片62的另一端连接有支撑杆63。
3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杆63对竹子的端部进行支撑,并且在竹子移动时,还可以对竹子进行导向,确保破竹的准确性。
38.具体的,移动座3包括横板31,横板3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侧板32,侧板32的内侧连接有导向轮33。
3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移动座3的移动进行导向。
40.具体的,支撑座7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座体71,座体71的侧面连接有加强筋72。
4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证支撑座7安装的稳定性。
42.实施例2
4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具体的,移动座3为v字形结构,且移动座3的中轴线与支撑杆63的中轴线重合。
4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用于对竹子的另一端进行限位,确保在破竹时,竹子不会两侧晃动,并且v字形结构可以一定范围内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竹子。
45.实施例3
4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具体的,工作台1的两侧分别设有导向槽12,导向轮33嵌入在导向槽12内。
4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移动座3移动的稳定性。
48.实施例4
49.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具体的,刀座6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卡块64,且卡块64为楔形结构,座体71上设有与卡块64相对应的卡槽73。
5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破竹刀6与支撑座7之间的快速拆装,从而便于更换不同个数刀片62的破竹刀6。
51.实施例5
5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具体的,支撑杆63的端部连接有橡胶头65。
5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支撑杆63还可以对移动座3的行程进行限位,避免限位架5碰撞至刀片62上,导致刀口卷口,橡胶头65使支撑杆63与推板4之间可以柔性接触。
5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电机21带动丝杆23转动,通过丝杆23与螺纹块22的啮合配合实现带动移动座3动作,从而推动竹子作用在破竹刀6上,实现破竹加工,具有驱动力稳定性好,故障率低的特点;本实用新型刀座61上连接有若干个刀片62,若干个刀片62呈锥形设置,竹子的内口先与刀片62接触,更加有力与破竹加工,并且若干个刀片62呈锥形设置,稳定性更好;本实用新型若干个刀片62的另一端连接有支撑杆63,通过支撑杆63对竹子的端部进行支撑,并且在竹子移动时,还可以对竹子进行导向,确保破竹的准确性;本实用新型移动座3为v字形结构,且移动座3的中轴线与支撑杆63的中轴线重合,用于对竹子的另一端进行限位,确保在破竹时,竹子不会两侧晃动,并且v字形结构可以一定范围内适用于不同直径的竹子;本实用新型工作台1的两侧分别设有导向槽12,导向轮33嵌入在导向槽12内,增加移动座3移动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刀座61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卡块64,且卡块64为楔形结构,座体71上设有与卡块64相对应的卡槽73,便于破竹刀6与支撑座7之间的快速拆装,从而便于更换不同个数刀片62的破竹刀6;本实用新型支撑杆63的端部连接有橡胶头65,通过支撑杆63还可以对移动座3的行程进行限位,避免限位架5碰撞至刀片62上,导致刀口卷口,橡胶头65使支撑杆63与推板4之间可以柔性接触。
55.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