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木材刨削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板材刨削装置。
背景技术:
2.包装箱主要是为了便于运输装卸和仓贮,一般用木箱和瓦楞实木托盘,木质包装箱的木板经由刨削装置加工后,成为木板,在现有技术专利中cn216139078u公开了一种木制包装箱生产用板材刨削装置,通过第一传送带送料,光电传感器检测到木材到位,气动伸缩杆推动木材至顶板顶端,位于安装架内,升降装置将木材送至刨削装置本体下方,驱动电机工作通过丝杠和安装块带动刨削装置本体运动,进而对木材进行刨削作业,木材刨削完成后,升降装置下降,气动伸缩杆通过推板将木材送至第二传送带上,被送走。
3.但是在上述结构中,在对木材进行刨削时,没有对木材进行固定,木材会在安装架内松动,会影响对木材的刨削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板材刨削装置,解决了在对木材进行刨削时,没有对木材进行固定,木材会在安装架内松动,会影响对木材的刨削质量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板材刨削装置,包括底座、安装架、驱动电机、两根丝杆、两个安装块、刨刀、顶板、气缸和多组限位组件,所述安装架设置于所述底座的上方,两根所述丝杆对称设置于所述安装架内,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分别与两根所述丝杆连接,两个所述安装块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丝杆螺纹配合,所述刨刀设置于两个所述安装块之间,所述气缸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顶板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螺纹杆、螺纹套、伺服电机、连接杆、下压块、圆轴和两块支撑板,两块所述支撑板对称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螺纹杆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螺纹套套设于所述螺纹杆的外部,并与所述螺纹杆螺纹配合,所述伺服电机与对应的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且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螺纹杆固定连接,所述底座具有开口,所述圆轴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开口内,所述连接杆的中部与所述圆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螺纹套转动连接,所述下压块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6.其中,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橡胶垫,所述橡胶垫与所述下压块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压块的外壁。
7.其中,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护罩,所述护罩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伺服电机的外部。
8.其中,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盖板、提手和密封块,所述密封块与所述开口相适配,所述盖板与所述密封块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密封块的外壁,所述提手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盖板的上方。
9.其中,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软套,所述软套与所述提手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提手的外壁。
10.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板材刨削装置,对木材进行刨销时,通过将木材从所述安装架的孔口放入所述顶板上,启动所述气缸使木材与所述刨刀接触,然后启动所述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控制所述螺纹杆在两块所述支撑板内转动,所述螺纹套会在所述螺纹杆上移动,此时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分别在所述螺纹套和所述圆轴进行角度转动,所述下压块逐渐向所述木材靠近,所述下压块将所述木材压紧,然后启动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安装块在所述丝杆上移动,所述刨刀对木材往复进行刨削,实现了能够对木材进行固定,保证对木材的刨削质量。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侧视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整体内部结构剖视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16.101-底座、102-安装架、103-驱动电机、104-丝杆、105-安装块、106-刨刀、107-顶板、108-气缸、109-螺纹杆、110-螺纹套、111-伺服电机、112-连接杆、113-下压块、114-圆轴、115-支撑板、116-橡胶垫、117-护罩、118-开口、201-盖板、202-提手、203-密封块、204-软套。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8.第一实施例
19.请参阅图1~图3,其中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第一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侧视图,图3是第一实施例的整体内部结构剖视图。
20.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板材刨削装置:包括底座101、安装架102、驱动电机103、两根丝杆104、两个安装块105、刨刀106、顶板107、气缸108和多组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螺纹杆109、螺纹套110、伺服电机111、连接杆112、下压块113、圆轴114、两块支撑板115、橡胶垫116和护罩117。通过前述方案解决了在对木材进行刨削时,没有对木材进行固定,木材会在安装架内松动,会影响对木材的刨削质量的问题,可以理解的是,前述方案可以在对木材进行刨削的场景。
21.针对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架102设置于所述底座101的上方,两根所述丝杆104对称设置于所述安装架102内,所述驱动电机103的输出端分别与两根所述丝杆104连接,两个所述安装块105分别与对应的所述丝杆104螺纹配合,所述刨刀106设置于两个所述
安装块105之间,所述气缸108与所述底座101固定连接,所述顶板107与所述气缸10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对木材进行刨销时,通过将木材从所述安装架102的孔口放入所述顶板107上,启动所述气缸108使木材与所述刨刀106接触,启动所述驱动电机103,所述安装块105在所述丝杆104上移动,使所述刨刀106对木材往复进行刨削。
22.其中,两块所述支撑板115对称设置于所述底座101上,所述螺纹杆109两端分别与两块所述支撑板115转动连接,所述螺纹套110套设于所述螺纹杆109的外部,并与所述螺纹杆109螺纹配合,所述伺服电机111与对应的所述支撑板115固定连接,且所述伺服电机111的输出端与所述螺纹杆109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01具有开口118,所述圆轴114与所述底座1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开口118内,所述连接杆112的中部与所述圆轴114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112的一端与所述螺纹套110转动连接,所述下压块113与所述连接杆1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对木材进行刨销时,通过将木材从所述安装架102的孔口放入所述顶板107上,启动所述气缸108使木材与所述刨刀106接触,然后启动所述伺服电机111,所述伺服电机111控制所述螺纹杆109在两块所述支撑板115内转动,所述螺纹套110会在所述螺纹杆109上移动,此时所述连接杆112的两端分别在所述螺纹套110和所述圆轴114进行角度转动,所述下压块113逐渐向所述木材靠近,所述下压块113将所述木材压紧,然后启动所述驱动电机103,所述安装块105在所述丝杆104上移动,所述刨刀106对木材往复进行刨削,实现了能够对木材进行固定,保证对木材的刨削质量。
23.其次,所述橡胶垫116与所述下压块113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下压块113的外壁,所述橡胶垫116能够增加所述下压块113与木材的摩擦,使得将木材固定更稳。
24.同时,所述护罩117与所述支撑板115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伺服电机111的外部,所述护罩117能够对所述伺服电机111进行防护,避免所述伺服电机111外露。
25.在使用本实用新型对木材进行刨销时,通过将木材从所述安装架102的孔口放入所述顶板107上,启动所述气缸108使木材与所述刨刀106接触,然后启动所述护罩117内的所述伺服电机111,所述伺服电机111控制所述螺纹杆109在两块所述支撑板115内转动,所述螺纹套110会在所述螺纹杆109上移动,此时所述连接杆112的两端分别在所述螺纹套110和所述圆轴114进行角度转动,所述下压块113逐渐向所述木材靠近,所述下压块113将所述木材压紧,然后启动所述驱动电机103,所述安装块105在所述丝杆104上移动,所述刨刀106对木材往复进行刨削;所述橡胶垫116能够增加所述下压块113与木材的摩擦,使得将木材固定更稳,实现了能够对木材进行固定,保证对木材的刨削质量。
26.第二实施例
27.请参阅图4,其中图4是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在第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材刨削装置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还包括盖板201、提手202、密封块203和软套204。
28.所述密封块203与所述开口118相适配,所述盖板201与所述密封块203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密封块203的外壁,所述提手202与所述盖板201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盖板201的上方,当不对木材进行刨销时,启动所述伺服电机111反转,将所述下压块113在所述底座101中进行收纳,通过手提所述提手202,将所述盖板201进行拿取,然后将所述盖板201上的所述密封块203与所述底座101上的开口118相嵌合,避免所述开口118外露。
29.所述软套204与所述提手202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提手202的外壁,所述软套204
能够增加所述提手202的舒适度。
30.当不对木材进行刨销时,启动所述伺服电机111反转,将所述下压块113在所述底座101中进行收纳,通过手提所述提手202,将所述盖板201进行拿取,所述软套204能够增加所述提手202的舒适度,然后将所述盖板201上的所述密封块203与所述底座101上的开口118相嵌合,避免所述开口118外露。
31.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