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跑步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跑步机的跑台边框结构。
背景技术:
2.跑步机是家庭及健身房常备的健身器材,而且是当今家庭健身器材中最简单的一种,是家庭健身器的最佳选择;根据授权公告号为:cn109157800a,名称为“一种跑步机”的专利文件,其在说明书中记载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跑步机,跑步机包括:跑台组件,包括驱动部、控制部和运动组件,控制部与驱动部电连接,驱动部与运动组件驱动连接;立柱,设置在跑台组件上;操控台,设置在立柱上,操控台具有旋钮,旋钮可转动地设置在操控台上,旋钮与控制部电连接;但仍存在以下缺陷:
3.其边框位于运动组件的两侧,用于防止杂质或者其他物体进入运动组件内,而当在对运动组件内部进行清洁或者维修时,需要打开边框,而现有的边框与底架不便于拆卸,导致维修或者清理时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跑步机的跑台边框结构,有效的解决了目前不便将边框拆卸来对运动组件内部进行清洁或者维修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跑步机的跑台边框结构,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正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底架,两个底架之间安装有运动组件,两个底架的外侧均套设防护框,防护框与底架之间安装有固定机构;
6.固定机构包括对称固定于底架内侧的两个竖杆,两个竖杆的外侧活动安装有升降板,升降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杆,防护框的顶部设有定位孔,定位杆的顶端延伸至定位孔的内侧。
7.优选的,所述底架的顶部设有通孔,通孔位于定位孔的正下方,且通孔的内径值等于定位孔的内径值,定位杆贯穿通孔并与底架活动连接。
8.优选的,所述底架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升降板位于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之间,固定板一和固定板二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横杆位于两个竖杆之间,横杆的外侧活动安装有滑板,滑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的顶部与升降板转动连接。
9.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一和滑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弹簧与横杆活动套接。
10.优选的,所述滑板的正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的一端均贯穿固定板二并固定安装有把手,把手位于底架的内侧,两个连接杆均与固定板二活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防护框的内侧设有t型槽,底架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与t型槽相匹配的t型杆,且t型杆位于t型槽的内侧。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通过把手和连接杆以及滑板和横杆之间的配合,继而能够使得滑板沿着横杆移动,并通过滑板和转动杆以及竖杆之间的配合,继而能够使得升降板带动
定位杆向下移动,继而能够使得定位杆与定位孔分离,继而解除底架与防护框的固定,从而便于防护框从底架上拆卸来对运动组件进行清洁或者维修;
14.(2)、该新型通过t型槽和t型杆之间的配合,继而能够对防护框进行定位,继而能够使得防护框完全套在底架的外侧,并使得定位孔能够位于通孔的正上方,从而便于定位杆的顶端插接于定位孔内。
附图说明
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6.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跑步机的跑台边框结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防护框与底架分解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控制箱;2、防护框;3、运动组件;4、固定机构;401、竖杆;402、升降板;403、固定板一;404、定位杆;405、转动杆;406、滑板;407、固定板二;408、把手;409、连接杆;4010、横杆;4011、弹簧;5、底架;6、通孔;7、定位孔;8、t型槽;9、t型杆。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3.实施例一,由图1-图4给出,本实用新型包括控制箱1,控制箱1的正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底架5,两个底架5之间安装有运动组件3,两个底架5的外侧均套设防护框2,防护框2与底架5之间安装有固定机构4。
24.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固定机构4包括对称固定于底架5内侧的两个竖杆401,两个竖杆401的外侧活动安装有升降板402,升降板40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杆404,防护框2的顶部设有定位孔7,定位杆404的顶端延伸至定位孔7的内侧,底架5的顶部设有通孔6,通孔6位于定位孔7的正下方,且通孔6的内径值等于定位孔7的内径值,定位杆404贯穿通孔6并与底架5活动连接,底架5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板一403和固定板二407,升降板402位于固定板一403和固定板二407之间,固定板一403和固定板二407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4010,横杆4010位于两个竖杆401之间,横杆4010的外侧活动安装有滑板406,滑板406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405,转动杆405的顶部与升降板402转动连接,固定板一403和滑板406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4011,弹簧4011与横杆4010活动套接,滑板406的正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409,两个连接杆409的一端均贯穿固定板二407并固定安装有把手408,把手408位于底架5的内侧,两个连接杆409均与固定板二407活动连接;
25.首先拉动把手408,通过两个连接杆409带动滑板406沿着横杆4010移动,同时弹簧4011拉伸,然后通过转动杆405带动升降板402沿着两个竖杆401向下移动,并带动定位杆
404向下移动,直到定位杆404的顶端与定位孔7分离,此时解除防护框2与底架5的固定,然后将防护框2沿着底架5滑出并完成对防护框2的拆卸,最后对运动组件3进行清洁或者维修。
26.实施例三,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防护框2的内侧设有t型槽8,底架5的外侧固定安装有与t型槽8相匹配的t型杆9,且t型杆9位于t型槽8的内侧;
27.通过t型槽8和t型杆9的配合对防护框2进行定位,使得防护框2完全套在底架5的外侧,同时定位孔7位于通孔6的正上方,便于定位杆404的插接。
28.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拉动把手408,通过两个连接杆409带动滑板406沿着横杆4010移动,同时弹簧4011拉伸,然后通过转动杆405带动升降板402沿着两个竖杆401向下移动,并带动定位杆404向下移动,直到定位杆404的顶端与定位孔7分离,此时解除防护框2与底架5的固定,然后将防护框2沿着底架5滑出并完成对防护框2的拆卸,然后解除对把手408的控制,此时弹簧4011复位带动滑板406移动,并通过转动杆405和升降板402带动定位杆404复位,最后对运动组件3进行清洁或者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