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纸质文物的生物清洗修复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纸质文物的修复,特别涉及一种采用生物技术对纸质文物进行清理、加固的生物清洗修复法。属文物的清洗与修复领域。
背景技术:
纸质文物直接记载了人类长期以来在生产、生活及其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信息,是研究我国历史、文化艺术和科学技术发展史极其重要的珍贵史料,它是不可再生的历史资源。纸质文物一般为有机质材料,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的使用、自然界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污染与氧化等,都会降解纸的物理性能,使纸老化、劣化,加之它们大多历经沧桑,因此都有不同程度的发黄、脆化、发霉、破裂现象。自从纸张发明后,人们就在不断探索它的保护方法,史历上如魏晋北朝的黄檗染纸法、雌黄染纸法、香气驱避法等;宋元时期的“以椒染纸”的染纸防蠹法;还有明清时期的红丹防蠹纸法、药物驱避法、晾晒法和皂角防鼠及炭屑、石灰、锅锈配成三合土防蚁法。现在,为了对这种不可再生的历史资源进行修复和保护,文物保护工作者对纸质文物的保护也研究出了很多方法,归纳起来主要为化学和物理的处理方法。毋宁质疑,这些方法对保护纸质文物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无法克服的弊端,如存在材料老化、化学物质残留和色泽变异等难点。虽然上述的修复方法存在着缺陷,但文物工作者苦于没有更好的修复办法,也只能沿用这些存在缺陷的方法对纸质文物进行修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生物新陈代谢过程中的生化反应,用生物及其衍生物作为材料清洗古旧纸张污渍,填充纸张内部损失的物质,粘接断裂的纤维,恢复古旧纸的物理性能,来清洗和修复加固纸质文物的生物清洗修复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的该纸质文物的生物清洗修复法的具体操作过程如下(1)清洗修复材料的制备①生物清洗液的制备将生物表面活性剂14%、蛋白酶0.2%、脂肪酶0.1%、淀粉酶0.1%、白硫细菌3%、菌胶团5%、去离子水余量均匀混合即成。
②修复材料的制备将密环菌20%(每毫升不低于5万个)、淀粉65%、葡萄糖8%、木浆6%、b族维生素余量均匀混合即成。
(2)清洗修复步骤①将欲处理的纸质文物平放在胎垫上,胎垫用丝绸撑平固定在滤湿架上;②用生物清洗液将纸质文物浸透,盖上丝网,放入清洗机或清洗槽内后,沿壁加入去离子水将文物淹没;③2天后加清洗机或清洗槽内水量15%的生物清洗液用空气泵将水匀速缓慢搅动;④目测无污渍后,排出槽内的生物清洗液,用去离子水清除残留的生物清洗液;⑤待清洗的文物上无明显水滴掉下时,将修复材料均匀洒上,4小时后检查效果,如有遗漏应立即补上;⑥在70-90%的湿度条件下保持5天,待出现白色丝状物即可用玻璃板加盖;⑦7-10天后见丝状物变为与纸近似的板状物质时,取掉玻璃板换上丝网;⑧保持70-90%的湿度,待纤维老化后,加温至50℃干燥进行整形。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剂、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白硫细菌、菌胶团的共同作用进行纸的污渍清洗,利用密环菌及其衍生物渗入到纸纤维中进行修复加固,恢复古旧纸的物理性能,因此,它具有如下优点1.遵循文物法“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采用全新的生物方法对纸质文物进行保护处理,技术路线合理。
2.可逆性好,经处理后的纸质文物以后还可以再处理。
3.方法简单科学,效果好,无污染。
具体实施例方式(1)清洗修复材料的制备①生物清洗液的制备将生物表面活性剂14%、蛋白酶0.2%、脂肪酶0.1%、淀粉酶0.1%、白硫细菌3%、菌胶团5%、去离子水余量均匀混合即成。
上述各原料的功能是白硫细菌能分解含硫化合物;硫丝细菌是一种常见丝状细菌,大量繁殖时引起含硫化合物膨胀,使粘接的纸层松散分离而达到揭开的目的。菌胶团是细菌及其分泌的胶质物质组成的细小颗粒,是生物清洗液的主体,菌胶团有吸附性能、氧化分解能力及凝聚沉降等性能。
②修复材料的制备将密环菌20%(每毫升不低于5万个)、淀粉65%、葡萄糖8%、木浆6%、b族维生素余量均匀混合即成。
(2)清洗修复步骤①将欲处理的纸质文物平放在胎垫上,胎垫用丝绸撑平固定在滤湿架上。
②用生物清洗液将纸质文物浸透,盖上丝网,放入清洗机或清洗槽内后,沿壁加入去离子水将文物淹没。
③2天后加清洗机或清洗槽内水量15%的生物清洗液用空气泵将水匀速缓慢搅动,使生物从古旧纸上氧化分解与吸附的污物、凝聚物快速溶入和沉降于生物清洗液中。
④目测无污渍后,排出槽内的生物清洗液,用去离子水清除残留的清洗液。
⑤待清洗的文物上无明显水滴掉下时,才可将修复材料均匀洒上。4小时后检查效果,如有遗漏应立即补上。
⑥在70-90%的湿度条件下保持5天,密环菌及其衍生物逐步渗入到纸纤维内部,填充损失的物质,粘接断裂的纤维,与纸纤维联接成一体,待出现白色丝状物即可用玻璃板加盖。
⑦7-10天后可见丝状物变为与纸近似的板状物质,此时,取掉玻璃板换上丝网。
⑧保持70-90%的湿度,待纤维老化后,加温至50℃干燥进行整形。
权利要求
1.一种纸质文物的生物清洗修复法,其特征在于(1)清洗修复材料的制备①生物清洗液的制备将生物表面活性剂14%、蛋白酶0.2%、脂肪酶0.1%、淀粉酶0.1%、白硫细菌3%、菌胶团5%、去离子水余量均匀混合即成;②修复材料的制备将密环菌20%、淀粉65%、葡萄糖8%、木浆6%、b族维生素余量均匀混合即成;(2)清洗修复步骤①将欲处理的纸质文物平放在胎垫上,胎垫用丝绸撑平固定在滤湿架上;②用生物清洗液将纸质文物浸透,盖上丝网,放入清洗机或清洗槽内后,沿壁加入去离子水将文物淹没;③2天后加清洗机或清洗槽内水量15%的生物清洗液的用空气泵将水匀速缓慢搅动;④目测无污渍后,排出槽内生物清洗液,用去离子水清除残留的清洗液;⑤待清洗的文物上无明显水滴掉下时,将修复材料均匀洒上,4小时后检查效果,如有遗漏应立即补上;⑥在70-90%的湿度条件下保持5天,待出现白色丝状物即可用玻璃板加盖;⑦7-10天后见丝状物变为与纸近似的板状物质时,取掉玻璃板换上丝网;⑧保持70-90%的湿度,待纤维老化后,加温至50℃干燥进行整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质文物的生物清洗修复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环菌每毫升不低于5万个。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采用生物技术对纸质文物进行清洗、加固的生物清洗修复法,属文物的清洗与修复领域。它是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剂、复配型生物酶的功能,用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变形链球菌、密环菌制成清洗剂,生物表面活性剂作为材料,来清洗和修复加固纸质文物。清除纸质文物上的有害结晶体、各种菌斑以及脂肪类污渍。并采用密环菌的代谢物改善纸质文物的酸化、脆化、破裂问题,使纸质文物的各项性能指标得到提高,且经处理后的纸质文物可任意折卷。解决了现行化学和物理的处理方法不能很好地解决酸化、脆化、破裂及处理时污染环境的问题。本发明技术路线合理,可逆性好,适用于各种纸质文物的清洗修复。
文档编号b08b11/00gk1683171sq20041006109
公开日2005年10月1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9日
发明者吴昊, 陈子繁 申请人:吴昊, 陈子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