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医疗器械的自控给液装置。
背景技术:
2.自控给液装置是一种通过手动操控以控制药液输送过程中药液流量的装置,可用于pca(patient conteolled analgesia)病人自控镇痛等领域,在药液输注过程中,由于设置的流速有时仅仅刚好满足用药需求,部分患者偶尔会感觉短时内用止疼剂等药剂量不足,通过挤压自控给液装置中微型储液囊,将该微型储液囊中的药液挤出,实现附加剂量的输注,实现pca的效果。
3.现有的自控给液装置的结构多为储液囊和输液管多为和壳体一体设置,装配与拆卸较为不便,为此,中国专利cn211675683u公开了一种一次性输注泵自控给液装置,包括壳体、按键组件、储液囊以及管路组件;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扣合固定;所述按键组件安装在所述上壳体上;所述一次性输注泵自控给液装置还包括储液囊管路组件安装件;所述储液囊和管路组件安装在所述储液囊管路组件安装件上,通过所述储液囊管路组件安装件安装在所述壳体内部,且与所述下壳体可拆卸的连接;所述储液囊设置在所述储液囊管路组件安装件朝向上壳体的一侧;其通过储液囊管路组件安装件将储液囊和管路组件安装在壳体内部,储液囊和管路组件安装件与下壳体可拆卸地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然而,上述方案中其管路组件还包括一额外的安装板,管路组件中的管路与储液囊分别设置在安装板的两侧,在装置的垂直方向上厚度较大,体积较大,便携性较低且使用便利性较低,同时安装板上设有两支柱,并使管道绕过支柱与出液口或入液口连接,虽然能避免按钮挤压管道,但是结构较为复杂,管道之间在垂直投影上互相重叠,不方便观察管道情况或维护,结构较为复杂,为此,需要一种兼顾拆卸便利性和避免挤压管道的同时结构较为简单的应用于医疗器械的自控给液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医疗器械的自控给液装置,具有结构简单轻薄的同时实现拆卸便利性和避免挤压管道的特点。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6.一种应用于医疗器械的自控给液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输液组件和按钮组件,所述壳体包括互相可拆卸连接的上壳体与下壳体,所述输液组件与下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按钮组件伸出上壳体并与输液组件相抵接触。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液组件包括输液管和储液囊,所述输液管包括入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输液管在入液口和出液口之间设有两相互并联的支路,所述储液囊接入其中一支路,所述下壳体内表面设有容纳腔,所述储液囊可拆卸地设置于容纳腔中,所述储液囊上表面与按钮组件相抵接触,所述入液口与出液口均伸出壳体表面,
所述按钮组件设置于容纳腔中。
8.通过设置容纳腔,使储液囊设置在容纳腔底部,同时挤压板和按钮设置为在容纳腔内滑动,并使输液管设置在容纳腔外,使得自控给液装置实现按压系统和输液系统的互相独立运作的同时无需设置分隔板等额外结构,结构较为简单。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按钮组件包括弹簧、按钮和挤压板,所述按钮与下壳体铰接并穿设于上壳体中,所述挤压板一侧与储液囊抵接,另一侧与按钮抵接,所述按钮与壳体通过压缩状态的弹簧连接。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内表面均设有加强筋。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由硬度为42~44hrc的高密度聚乙烯构成。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输液管表面设有缓冲条,所述缓冲条由柔性聚合物材料构成。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液囊与入液口通过止回阀连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储液囊由透明柔性材料构成,所述壳体内设有液面传感器,所述壳体表面设有提示器,所述液面传感器与提示器通过一控制模块电连接。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6.(1)通过设置容纳腔,使储液囊设置在容纳腔底部,同时挤压板和按钮设置为在容纳腔内滑动,并使输液管设置在容纳腔外,使得自控给液装置无需设置分隔板即可实现按压系统和输液系统的互相独立运作,结构较为简单;
17.(2)通过在储液囊内设置若干液面传感器,并使若干液面传感器通过一控制电路与提示器连接,使得患者可通过提示器得知储液囊内液体含量,避免了按下按钮后无法及时地流出足够的额外药液。
附图说明
18.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输液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控制回路框图。
25.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26.图中:1、上壳体;11、下壳体;12、加强筋;13、容纳腔;14、弹簧;2、按钮;21、挤压板;3、储液囊;31、输液管;32、入液口;33、出液口;4、控制电路;41、感光元件;42、提示器。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28.请参阅图1-6,一种应用于医疗器械的自控给液装置,包括壳体和输液组件,输液组件设置于壳体内,输液组件包括输液管31,输液管31两端分别为入液口32和出液口33,使用时,壳体保护输液组件,点滴瓶或其他出药装置的输出端与入液口32连接,出液口33与针头等向人体给药的装置连接,使用时,出药装置中的药物经入液口32,出液口33向人体内给药,完成正常状态下的不断给药。
29.在临床实际治疗中,有时出药装置的持续给药速度刚刚满足最低需求,而给药需求有概率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如在术后恢复过程中出药装置持续向患者体内注射止痛药,当痛觉向高出波动时,需要增大止痛药的给药量,为此,本实施例中,入液口32和出液口33均为一三通管件,两三通管件均为t字形结构,两t字形三通管件中垂直于另外两个管的部分伸出壳体,入液口32和出液口33之间设有两个相互并联的支路,药液路径从入液口32分离成两支路,并在出液口33交汇,作为入液口32的三通管件的另外两管与两支路的入口连接,作为出液口33的三通管件的另外两管与两支路的出口连接,其中一个支路中设有储液囊3,储液囊3设有入口和出口,此支路的管道连接储液囊3的入口和入液口32,此支路另有一管道连接储液囊3的出口与出液口33,储液囊3为可压缩结构,储液囊3的出口设有带有一定阻尼的截留阀,另一个支路包含一根连通入液口32和出液口33的管道,使用时,入液口32持续从给药装置中接受药液,药液进入入液口32后,其中一部分从未设有储液囊3的支路正常流到出液口33处,完成上述正常状态下的不断给药,另一部分经过另一支路流入储液囊3中,储液囊3出口的截留阀阻止药液继续流到出液口33处,使药液留在储液囊3内,患者判定自己需要临时输送额外的药物时,可根据自身判断按压储液囊3,储液囊3体积变小,此时药液挤压储液囊3壁和出口的截止阀,当挤压压力大于截止阀阻尼时,药物从截止阀流出并运动至出液口33处,实现额外药液的输送。
30.上述过程中,通过操作者自身按压储液囊3可能出现按压地点不对或者无法覆盖整个储液囊3,导致没有足够的药液对截止阀挤压且挤压力度不足,无法使额外的药液流出储液囊3完成额外药液输送的情况,为此,储液囊3上还设有一按钮2组件,按钮2组件包括挤压板21和按钮2,挤压板21设置在储液囊3上方且底面和储液囊3抵接,按钮2设置在挤压板21上方,并与挤压板21可接触连接,本实施例中,储液囊3整体呈高度较矮的圆柱形,其入口和出口均设置在圆柱形结构的侧面,储液囊3其中一底面设置在壳体内表面,另一底面和挤压板21抵接,同时挤压板21整体呈圆柱形且底面积和储液囊3底面积相等,挤压板21其中一底面和储液囊3抵接,另一面和按钮2可接触连接,壳体配合按钮2的形状开有一口,按钮2通过开口伸出壳体并可在口中贴着开口壁滑动,需要额外给药时,患者按压按钮2,按钮2向储液囊3方向顶压挤压板21,与储液囊3底面积相近的挤压板21可直接作用于整个储液囊3,使得整个储液囊3中的药液挤压储液囊3壁和出口的截止阀,使得有足够的药液挤压截止阀,避免了额外药液无法流出的情况发生。
31.实际使用时,有可能需要检查输液组件有无破损,或检查储液囊3功能是否正常,而壳体会阻碍观察者检查的视线,为了更好地观察,需要将输液组件拆下以全方位地检视,为此,壳体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11,上壳体1和下壳体11互相配合设置且可拆卸链接,储液囊3设置在下壳体11内表面上且与下壳体11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上壳体1与下壳体11
的连接处设有互相配合的卡扣组件,同时,储液囊3与下壳体11连接面设有胶板,当储液囊3通过胶板粘贴于下壳体11内表面时,与储液囊3连接的输液组件的其余部分随着储液囊3固定于壳体内,当需要拆下输液组件进行检查等操作时,先顺着卡扣掰开上壳体1,使其与下壳体11解除连接,随后通过使胶板与下壳体11的分离将储液囊3从下壳体11表面摘下,完成输液组件的拆下,当需要重新组合时,将储液囊3的搅拌与下壳体11内表面对应位置对齐并粘贴到对应位置处,随后将上壳体1与下壳体11的卡扣互相对齐并卡紧,完成自控给液装置的重新组合。
32.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按钮2有可能出于按钮2与周围部件配合不紧密或变形等原因出现移位的情况,当按钮2移位且被按下后有概率导致按钮2带动挤压板21挤压除了储液囊3以外还挤压两支路的情况,导致药液流动受阻,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下壳体11内表面设有容纳腔13,按钮2组件与储液囊3均设置于容纳腔13中,容纳腔13壁配合储液囊3的入口和出口设有开口,储液囊3的入口和出口经开口伸出容纳腔13壁,输液组件的两支路的其余部分均绕过容纳腔13设置,本实施例中,由于储液囊3和挤压板21均整体呈圆柱形,因此容纳腔13为整体呈圆柱形的空腔,容纳腔13底面积与储液囊3或挤压板21的底面积一致,储液囊3与容纳腔13内底部可拆卸连接,挤压板21设置在容纳腔13内储液囊3的上方,同时,为配合容纳腔13的形状,按钮2也为圆柱形结构,且底面积和挤压板21底面积一致,此时按钮2侧壁与容纳腔13内壁抵接并沿圆柱形容纳腔13的轴向滑动,使用时,容纳腔13的设置使得挤压板21和按钮2与容纳腔13壁抵接,当挤压板21或按钮2有离开容纳腔13的趋势时,容纳腔13壁通过与其抵接阻止离开的趋势,而由于输液组件的两支路的其余部分均绕过容纳腔13设置,因此无法离开容纳腔13的按钮2或挤压板21无法与容纳腔13外的两支路其余部分相接触,阻止了挤压输液管31路的情况出现。
33.在通过按钮2和挤压板21使储液囊3变形出液的过程中,如果按钮2不能回到原位,则会一直搭在储液囊3上方,当自控给液装置转动到按钮2的自身重力方向与储液囊3重合时,按钮2的自重对储液囊3有挤压作用,使得药液进入储液囊3的阻力增大,在二次按下后,能流出的额外药液较少,影响医疗效果,为此,按钮2与下壳体11内表面铰接,同时按钮2与下壳体11内表面之间设有一出于压缩状态的弹簧14,本实施例中,圆柱形的按钮2侧面设有一延长杆,延长杆另一端与下壳体11上的轴铰接,延长杆的中部与下壳体11之间设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14,同时,容纳腔13配合容纳杆设有一延长腔,延长腔与容纳腔13连通,下壳体11上的轴与弹簧14均设置在延长腔覆盖范围内的下壳体11内表面,患者需要额外的药液时,按下按钮2,此时按钮2沿轴接点旋转并挤压弹簧14,直至驱动挤压板21压缩储液囊3,使储液囊3流出额外的药液,额外给药停止后,患者松开按钮2,此时按钮2弹簧14的回弹趋势驱动按钮2沿铰接点反向转动至原位,防止按钮2搭在储液囊3上。
34.除了按钮2有可能挤压输液管31路,壳体本身在受到外力使也有概率发生形变并挤压输液管31路,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11内表面均设有加强筋12,同时上壳体1和下壳体11由硬度为42~44hrc的高密度聚乙烯构成,本实施例中,加强筋12为铺设与上壳体1与下壳体11内表面的若干条状凸起,在壳体受到外力有发生形变的趋势时,加强筋12承受一部分外力并阻碍壳体的形变趋势,同时,42~44hrc的高密度聚乙烯可进一步减小壳体受外力时的形变,减小壳体挤压输液管31的情况发生。
35.为进一步减小壳体挤压对输液管31的影响,输液管31表面设有缓冲条,缓冲条由
硅胶材料制成,当壳体运动至输液管31表面时,首先与缓冲条发生接触,缓冲条形变吸收壳体的动能,减小壳体挤压对输液管31的影响。
36.为防止按钮2通过挤压板21挤压储液囊3的过程中使得液体不从截止阀流至出液口33,而从储液囊3入口流至入液口32,导致整个自控给液装置的入液受影响的情况发生,储液囊3的入口处设有止回阀,止回阀的设置方向为仅能允许液体进入储液囊3,而阻挡液体从入口流出,当储液囊3受到挤压时使得液体向四周扩散时,向入口运动的液体顶压止回阀,止回阀阻挡液体从入口流出,使得液体仅有储液囊3出口一条通路,防止了液体回流的情况发生。
37.实际使用时,有概率因为自控给液装置放置角度等原因导致药液无法足额及时地进入储液囊3中,导致按下按钮2后没有足够的额外药液流出储液囊3,影响治疗效果,为提示患者储液囊3内的当前液体含量,壳体内表面设有液面传感器,同时壳体表面设有提示器42,同时储液囊3由透明柔性材质构成,本实施例中,储液囊3由有机硅透明材料构成,控制模块为一控制电路4,液面传感器包括一发光板与一感光元件41阵列,发光板设置在胶板与储液囊3之间,接收器包括若干感光元件41并设置在挤压板21靠近储液囊3一侧表面,发光板和接收器都与控制电路4电连接,提示器42为一与控制电路4连接的彩色led灯珠,使用时,若干个发光板发出亮光,光线穿过储液囊3及储液囊3中的药液到达若干感光元件41处,若干个感光元件41接收到的分析光线的折射率并上传至控制电路4处,由于经过储液囊3与同时经过储液囊3及药液的光线折射率不同,因此感光元件41接收到的光线的折射率也不同,控制电路4可比对多少感光元件41接收到经过药液折射的光线判断药液在储液囊3内对光线的覆盖面积,大致判断储液囊3内的药液体积,当控制电路4接收到经药液折射的光线的感光元件41数量与总感光元件41数量的比率60~100%时,证明储液囊3内液体足够,此时控制电路4控制提示器42发出绿光,当比率为40~60%时,证明液体储量不多,刚好满足需求,此时控制电路4控制提示器42发出黄光,当比率为0~40%时,证明液体不够,此时控制电路4控制提示器42发出红光,完成对患者的提示。
38.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39.使用时,入液口32持续从给药装置中接受药液,药液进入入液口32后,其中一部分从未设有储液囊3的支路正常流到出液口33处,完成上述正常状态下的不断给药,另一部分经过另一支路流入储液囊3中,储液囊3出口的截留阀阻止药液继续流到出液口33处,使药液留在储液囊3内,患者判定自己需要临时输送额外的药物时,可根据自身判断按压储液囊3,患者需要额外的药液时,按下按钮2,此时按钮2沿轴接点旋转并挤压弹簧14,直至驱动与挤压板21压缩整个储液囊3,使液体在压缩和止回阀的共同作用下挤压截止阀,当挤压压力大于截止阀阻尼时,药物从截止阀流出并运动至出液口33处,实现额外药液的输送,额外给药停止后,患者松开按钮2,此时按钮2弹簧14的回弹趋势驱动按钮2沿铰接点反向转动至原位,在此过程中,感光元件41接收发光板发出的光线,控制电路4可比对多少感光元件41接收到经过药液折射的光线判断药液在储液囊3内对光线的覆盖面积。
4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