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储液笔的容纳盒-j9九游会真人

文档序号:35691819发布日期:2023-10-11 13:21阅读:6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文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储液笔的容纳盒。


背景技术:

2.传统的彩笔使用固定的笔墨单一,一支笔芯只能画出单一的颜色,所以想要其他颜色就必须有对应颜色的彩笔,笔墨用完就要更换新的笔芯,因此,针对此情况,能储存墨体或带色液体的笔应运而生。
3.在现有的储液笔技术中,通常是在使用时才将墨体或带色液体通入储液笔内,在不需要使用时会将储液笔内的墨体或带色液体清空,以防止出现漏液的问题,但在使用的间歇,譬如将带液体的储液笔放置在容纳装置内时,储液笔内的液体容易从储液笔的笔头或进液端溢出或漏出,漏出的液体可在容纳装置内无限制的移动,会导致容纳装置内的其他笔均被污染,即现有容纳装置容纳带储液的储液笔时无法针对其漏液进行有效收集。
4.因此,研究一种能有效收集储液笔漏液的容纳装置具有实用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储液笔的容纳盒,以解决现有容纳装置容纳储液后的储液笔时无法收集漏液的问题。
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储液笔的容纳盒,包括外壳和内体;所述外壳的壁面上设有过笔通孔,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内体外,所述外壳与所述内体转动连接;所述内体设有容笔仓,所述容笔仓的进笔口设于所述内体的壁面上,所述容笔仓的轴线朝着所述内体的内底面倾斜布置;所述进笔口与所述过笔通孔可选择性地转动连通,所述进笔口与所述过笔通孔相互连通用于将储液笔移入或移出所述容笔仓。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容笔仓绕所述内体的轴线周向布置。
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进笔方向,所述容笔仓远离所述进笔口的一端的径向长度收窄。
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笔仓包括第一槽体和第二槽体;所述第一槽体的进笔口设于所述内体的壁面上,所述第一槽体与所述第二槽体接通,所述第二槽体线性收窄。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槽体内设有摁压锁定件,所述摁压锁定件用于摁压储液笔使其弹出所述容笔仓。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容笔仓包括第一空心筒和第二空心筒;所述第一空心筒的进笔口设于所述内体的壁面上,所述第一空心筒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空心筒接通,所述第二空心筒线性收窄。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空心筒内设有摁压锁定件,所述摁压锁定件用于摁压储液笔使其弹出所述容笔仓。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过笔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进笔口的口径;或所述过笔通孔的孔径等于所述进笔口的口径。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内壁设有第一凸壁,所述第一凸壁绕所述外壳的轴线周向布置;所述内体的外壁设有第二凸壁,所述第二凸壁绕所述内体的轴线周向布置;所述第一凸壁滑动布置于所述第二凸壁上。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的顶部设有凸体。
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7.由于所述内体设有容笔仓,所述容笔仓的进笔口设于所述内体的壁面上,所述容笔仓的轴线朝着所述内体的内底面倾斜布置;所以在进行应用时,使用者通过进笔口可将储液笔移入和移出所述容笔仓,储液笔移入容笔仓后整个储液笔为倾斜朝下布置,即储液笔的笔杆倾斜朝上布置以及笔头倾斜朝下布置的时候,笔杆内的液体亦会因为重力作用下,积蓄在笔头处,而储液笔的笔头由于所述容笔仓的限制无法任意位移,笔头无法滑动至纸张上导致漏液的情况,因此可有效收集储液笔漏出的液体以防污染纸张。
18.并且由于所述内体外转动连接有所述外壳,所述外壳上亦设有所述过笔通孔,在进行应用时,转动所述外壳与所述内体的相对位置,使得所述过笔通孔和所述金币口连通,随后将储液笔移入所述容笔仓,通过所述外壳可有效防止内体中收集的漏液从内体溢出,避免纸张被污染。
19.综上所述,所述外壳配合所述内体的设置,可收集储液笔可能的漏液,避免漏液对纸张造成污染的情况。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内体结构示意图;
24.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5.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内体结构示意图一;
26.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提供的内体结构示意图二。
27.附图标记如下:
28.1、外壳;10、过笔通孔;11、第一凸壁;12、凸体;
29.2、内体;20、容笔仓;200、第一槽体;201、第二槽体;202、摁压锁定件;203、第一空心筒;204、第二空心筒;205、进笔口;21、第二凸壁。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31.在现有技术中,若将带液体的储液笔放置在容纳装置内时,储液笔内的液体容易从储液笔中溢出或漏出,导致整个容纳装置内的笔均被污染;并且现有的笔架更无法实现
储液笔液体的收集,譬如,带液体的储液笔置于一旁笔架时,储液笔为倾斜放置,即储液笔的笔头朝上放置,储液笔的笔杆朝下放置,储液笔笔杆在倒置状态下,其内部储存的墨体或带色液体容易从进液口漏出;又或者储液笔的笔头朝下放置,储液笔的笔杆朝上放置,储液笔的笔头容易滑动至纸张上导致漏液的情况,即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可以收集储液笔漏液的容纳装置。
3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提供了一种用于储液笔的容纳盒,如图1至图6所示,包括外壳1和内体2;外壳1的壁面上设有过笔通孔10,外壳1套设于内体2外,外壳1与内体2转动连接;内体2设有容笔仓20,容笔仓20的进笔口205设于内体2的壁面上,容笔仓20的轴线朝着内体2的内底面倾斜布置;进笔口205与过笔通孔10可选择性地转动连通,进笔口205与过笔通孔10相互连通用于将储液笔移入或移出容笔仓20。
33.其中,转动连接即为外壳1的壁体在内体2上周向转动,外壳1可与内体2的转动连接,为过笔通孔10和进笔口205的转动连通提供转动的结构基础。
34.另外,进笔口205与过笔通孔10可选择性地转动连通指外壳1在转动的情况下,带动过笔通孔10进行周向转动,过笔通孔10在周向转动的过程中会移至进笔口205外,此时进笔口205与过笔通孔10连通,当过笔通孔10周向转动离开进笔口205外时,进笔口205与过笔通孔10不再连通,即实现进笔口205与过笔通孔10可选择性地转动连通。
35.需要指出的是,容笔仓20的轴线朝着内体2的内底面倾斜布置,即整个容笔仓20相对于水平直线倾斜,容笔仓20的进笔端朝上布置,容笔仓20的另一端朝下布置,使储液笔在进入容笔仓20后,可在重力的作用下滑落至容笔仓20底部,若储液笔有漏液,漏液亦会被收集在容笔仓20的底部。
36.在进行应用时,使用者需要将储液后的储液笔进行存放容纳时,转动外壳1,使得外壳1上的过笔通孔10连通内体2的容笔仓20的进笔口205,随后将储液笔穿过过笔通孔10和进笔口205,使其置于容笔仓20内,由于容笔仓20的进笔口205为倾斜向上布置,容笔仓20的另一端倾斜向下布置,储液笔中可能的漏液均会在重力的作用下滑落至容笔仓20的底部,实现储液笔漏液的有效收集;存放好后,转动外壳1使外壳1上的过笔通孔10与内体2的容笔仓20的进笔口205不再连通,防止储液笔从容笔仓20内掉出。
37.上文介绍了本方案的基本结构,下文将以多个实施例进行阐述。
38.实施例一
39.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储液笔的容纳盒,其第一个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外壳1和内体2。
40.有关上述的外壳1,如图1所示,外壳1的侧壁上设有过笔通孔10,外壳1的内部设有第一凸壁11,第一凸壁11绕外壳1的轴线周向布置,第一凸壁11滑动连接于内体2上,通过这样的设置,外壳1转动连接在内体2外,通过转动外壳1可改变过笔通孔10与进笔口205的相对位置。
41.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储液笔移入移出容纳仓,如图1和图2所示,过笔通孔10的孔径大于或等于进笔口205的口径,通过这样的设置,使用者发现储液笔适用进笔口205的大小后,储液笔穿入过笔通孔10后,必然移至容纳仓内,在移出储液笔时,过笔通孔10比进笔口205大的设置亦便于储液笔的顺畅移出,避免储液笔出现卡住的情况。
42.进一步,为了便于外壳1的转动,如图1和图2所示,外壳1的顶部设有凸体12,通过
这样的设置,使用者可通过拧动凸体12,使整个外壳1进行转动,便于使用者进行转动操作。
43.在进行应用时,外壳1套接于内体2上,外壳1覆盖整个内体2,当储液笔需要容纳时,转动外壳1使外壳1上的过笔通孔10连通内体2的容纳仓进笔口205,将储液笔穿过笔通孔10使其置于容纳仓内;当储液笔容纳在容纳仓内后,转动外壳1使外壳1上的过笔通孔10与内体2的容纳仓进笔口205不再连通,防止储液笔从容纳仓内掉出,实现储液笔的有效容纳。
44.有关上述的内体2,如图3所示,内体2的外壁上设有第二凸壁21,第二凸壁21绕内体2的轴线周向布置;内体2设有多个容笔仓20,多个容笔仓20绕内体2的轴线周向布置,多个容笔仓20的进笔口205均设于内体2的壁面上,通过这样的设置,容笔仓20可在内体2上布置多个,使用者可方便地实现储液笔的存储容纳。
45.其中,第一凸壁11滑动布置于第二凸壁21上,通过这样的设置,外壳1和内体2可通过第一凸壁11和第二凸壁21实现转动连接。
46.需要说明的是,内体2中除了容笔仓20外,其余结构均为实心结构。
47.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对储液笔的保护功能,如图3所示,沿进笔方向,容笔仓20远离进笔口205的一端的径向长度收窄,通过这样的设置,储液笔的笔尖可容纳在容笔仓20收窄处,收窄的两壁面抵接并固定储液笔笔头,一方面可避免储液笔的笔尖在容笔仓20内损坏,另一方面可收集储液笔笔尖中可能溢出的带色液体。
48.具体的,容笔仓20包括第一槽体200和第二槽体201;第一槽体200的进笔口205设于内体2的壁面上,第一槽体200与第二槽体201接通,第二槽体201线性收窄,通过这样的设置,储液笔从容笔仓20的进笔口205后,储液笔的笔尖部分置于第二槽体201的收窄结构内,储液笔的笔杆部分置于第一槽体200内,实现储液笔的容纳,并且储液笔可能溢出的墨体或带色液体均通过第二槽体201进行收集,避免漏液对纸张的污染。
49.其中,第一槽体200的表面和第二槽体201的表面过度,第一槽体200和第二槽体201均朝着容笔仓20的内底面倾斜布置,第二槽体201的倾斜坡度与第一槽体200的倾斜坡度相同,由于容笔仓20倾斜的结构,储液笔进入容笔仓20后,会随着坡度下滑直至储液笔的笔尖抵接容笔仓20底部壁面,可能的溢出液体均会收集在容笔仓20内,在实际使用时,槽体内还可同时放置多根储液笔,实现多储液笔储存的目的。
50.需要指出的是,容笔仓20的数量包括但不限于四个,四个仅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自身实际需求进行数量选择。
51.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储液笔弹性移入和移出的功能,如图3所示,第二槽体201内设有摁压锁定件202,摁压锁定件202固定在第二槽体201的端部壁面上,摁压锁定件202用于摁压储液笔使其弹出容笔仓20,通过这样的设置,进入容纳仓后,摁压储液笔,使摁压锁定件202的弹簧压缩并将其锁定,当需要将储液笔弹出容笔仓20时,摁压储液笔,使摁压锁定件202解锁并将弹簧弹性复位,带动储液笔从容纳仓内弹出,实现储液笔的弹性移入和移出。
52.其中,摁压锁定件202包括容笔座体和按压促动部件,容笔座体的截面与第二槽体201的壁面相同,并且容笔座体上设有海绵体,海绵体用于放置储液笔的笔尖,按压促动部件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具体采用一种按压旋转冗余锁定机构(申请号cn201911241356.3)内的按压促动部件,以此实现弹性摁压的锁定和解锁。
53.特别说明的是,容笔仓20的作用是为了更好的收纳,放置,保护画笔,且每一个容笔仓20外的内壳壁面处都有相应的编号,只需要使用者记录每个编号对应加入的自制的颜料,每次用过的画笔及时放回填笔仓再切换另一个画笔使用,这样就不会弄混储液笔。
54.实施例二
5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储液笔的容纳盒,其第二个实施例如图1、图4至图6所示,其与第一个实施例基本一致,区别在于,容笔仓20并非包括第一槽体200和第二槽体201,而是包括第一空心筒203和第二空心筒204。
56.具体的,第一空心筒203的进笔口205设于内体2的壁面上,第一空心筒203的另一端与第二空心筒204接通,第二空心筒204线性收窄,通过这样的设置,储液笔从容笔仓20的进笔口205后,储液笔的笔尖部分置于第二空心筒204的收窄结构内,储液笔的笔杆部分置于第一空心筒203,有效实现储液笔的容纳,并且储液笔可能溢出的墨体或带色液体均通过第二槽体201进行收集,避免漏液对纸张的污染。
57.本例与第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槽体201的设置类似,在第二空心筒204内设有摁压锁定件202,摁压锁定件202固定在第二空心筒204端部壁面上,其具体结构和功能均与第一个实施例相同,在此不过多赘述。
58.上文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和原理,下文将以具体储液笔应用于容纳盒内进行说明。
59.储液笔内可放置不同颜色的液体,将液体通入储液笔内,可进行书写;当不需要使用储液笔时,储液笔可保留液体,并转动容纳盒的外壳1,使外壳1上的进笔通孔与内体2的进笔口205连通,并将储液笔置于容纳仓内;当需要再使用时,摁压储液笔,储液笔会因摁压锁定件202的解锁弹出,以此实现储液笔的容纳,重要的是实现储液笔可能漏液的收集。
60.需要说明的是,多个储液笔内可装的液体包括但不限于显色剂和变色剂,显色剂包括但不限于紫甘蓝提取液、百香果提取液、洋葱提取液和蝶豆花提取液,变色剂包括但不限于柠檬酸、醋酸、肥皂水和过氧化氢,通过显色剂和变色剂的相互作用,可实现多种颜色的显色和变色。
61.具体的,多种颜色的显色和变色包括变红色、变黄绿色以及消除颜色,当需要变红色时,可采用紫甘蓝提取液混合柠檬酸或醋酸、百香果提取液混合柠檬酸或醋酸以及蝶豆花提取液混合柠檬酸或醋酸;当需要变黄绿色时,可采用紫甘蓝提取液混合肥皂水、百香果提取液混合肥皂水以及蝶豆花提取液混合肥皂水的设置;当需要消除颜色时,可将过氧化氢涂抹于需要消除颜色的地方。
62.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