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静电装置及防静电套装的制作方法-j9九游会真人

文档序号:35693433发布日期:2023-10-11 14:20阅读:6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薄膜式感测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去静电装置及防静电套装。


背景技术:

2.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薄膜式感测片(如压力感测片、温度感测片、湿度感测片等等)由于其轻薄且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及延展性的优点被广泛的运用于工业设备的检测中,例如可穿戴电子设备领域、机器人领域、工业检测领域、科研领域等方面。
3.薄膜式感测片通常采用柔性薄膜材料制成,柔性薄膜材料在加工和运输过程中往往会因为摩擦而产生静电,这些静电通常会存储于薄膜式感测片中。当使用者在使用薄膜式压力感测片的过程中,存储在薄膜式感测片中的静电会被释放,释放的静电会对薄膜式感测片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严重时甚至还会对薄膜式感测片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去静电装置及防静电套装,用于解决薄膜式感测片中存储的静电在使用时影响检测结果的技术问题。
5.为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去静电装置,该去静电装置包括:
6.连接器,用于连接薄膜式感测片的排线;以及
7.接地端口,电连接于所述连接器,所述接地端口用于接地。
8.可选地,所述连接器包括:
9.绝缘座;
10.若干个导电端子,并排设置于所述绝缘座上,并均电连接于所述接地端口;以及
11.盖板,设置于所述绝缘座上,且所述盖板能够相对于所述绝缘座翻转,以将对接于所述导电端子的薄膜式感测片的排线锁固于所述盖板与所述导电端子之间。
12.可选地,所述导电端子的数量大于或等于薄膜式感测片的排线的引脚数量。
13.可选地,所述绝缘座包括基部以及连接于所述基部相对两端的端部,所述若干个导电端子并排设置于所述基部上,所述端部朝向所述基部的一面设有枢接孔;所述盖板包括主板体、连接于所述主板体朝向所述基部一侧的旋转部以及连接于所述旋转部相对两端的枢轴部,所述枢轴部转动设置于所述枢接孔内。
14.可选地,所述基部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侧壁的长度;
15.所述基部均匀且间隔设有若干用于安装所述导电端子的插接孔,所述第一侧壁朝向所述第二侧壁的一面均匀且间隔设有若干连通所述插接孔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二侧壁朝向所述第一侧壁的一面均匀且间隔设有若干连通所述插接孔的第二凹槽。
16.可选地,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基片、连接于所述基片一侧的焊接脚以及连接于所述基片另一侧的第一抵接脚和第二抵接脚,所述第一抵接脚与所述第二抵接脚间隔设置,所
述第一抵接脚穿过所述插接孔后置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二抵接脚穿过所述插接孔后置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17.可选地,所述去静电装置还包括:
18.载座,所述连接器和所述接地端口均安装于所述载座上。
19.可选地,所述连接器设置有多个,所述接地端口设置有一个,多个所述连接器分别电连接于一个所述接地端口。
20.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防静电套装,该防静电套装包括:
21.防静电袋,用于包装薄膜式感测片;以及
22.如上所述的去静电装置。
23.可选地,所述去静电装置设置于所述防静电袋上。
2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去静电装置及防静电套装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去静电装置包括相互电连接的连接器和接地端口,连接器用于连接薄膜式感测片的排线,接地端口用于接地。在使用薄膜式感测片前,将薄膜式感测片的排线与连接器相对接,将接地端口与接地线相对接以使薄膜式感测片接地,从而将存储在薄膜式感测片寄生电容中的电荷释放,避免薄膜式感测片内存储的静电在使用时影响检测结果。该防静电套装包括防静电袋和去静电装置,通过防静电袋对薄膜式感测片进行防护,以减少或避免薄膜式感测片在运输过程中产生并存储静电;在薄膜式感测片使用前,通过去静电装置对薄膜式感测片内存储的静电进行释放,以避免薄膜式感测片中存储的静电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其中:
27.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的去静电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的去静电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2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的去静电装置的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30.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的连接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31.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的连接器中导电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32.图6是图3中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33.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的连接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34.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示出的防静电套装的结构示意图。
35.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36.10、去静电装置;
37.20、防静电袋;
38.100、连接器;
39.110、绝缘座;111、基部;1111、第一侧壁;1112、第二侧壁;112、端部;1121、凸起;
40.120、导电端子;121、基片;122、焊接脚;123、第一抵接脚;124、第二抵接脚;
41.130、盖板;131、主板体;132、旋转部;1321、对接孔;133、枢轴部;1322、卡块;
42.200、接地端口;
43.300、载座;310、基板;320、护盖;330、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许多其他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45.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46.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47.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49.还需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以同一附图标记表示同一组成部分或同一零部件,对于本技术实施例中相同的零部件,图中可能仅以其中一个零件或部件为例标注了附图标记,应理解的是,对于其他相同的零件或部件,附图标记同样适用。
50.以薄膜式压力感测片为例进行说明,作为一种薄膜式压力感测片,其包括相对设置的柔性感测材料层和柔性阵列电极层,柔性感测材料层和柔性阵列电极层之间往往会形成寄生电容,这些寄生电容具有存储电荷的能力。而在对薄膜式压力感测片加工及运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静电,这些静电产生的电荷往往会存储于寄生电容当中。
5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去静电装置,如图1和图2所述,该去静电装置10包括连接器100和接地端口200,连接器100用于连接薄膜式感测片的排线,接地端口200电连接于连接器100,接地端口200用于接地。
52.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去静电装置10包括相互电连接的连接器100和接地端口200,在使用薄膜式感测片前,将薄膜式感测片的排线与连接器100相对接,将接地端口200与接地线相对接以使薄膜式感测片接地,从而将存储在薄膜式感测片寄生电容中的电荷释放,避免薄膜式感测片内存储的静电在使用时影响检测结果。
53.需要说明的是,该去静电装置10并不局限于对薄膜式感测片进行去静电,还能够
适用于其他具有排线的电路板等产品。
54.此外,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该去静电装置10包括相互电连接的连接器100和接地端口200,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制造,成本低廉。其中,连接器100可采用下述实施例中结构,也可采用现有的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器,接地端口200的类型不做限定,只要能够与接地线缆连接即可。
55.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图5所示,连接器100包括绝缘座110、导电端子120以及盖板130,若干个导电端子120并排设置于绝缘座110上,并均电连接于接地端口200,盖板130设置于绝缘座110上,且盖板130能够相对于绝缘座110翻转,以将对接于导电端子120的薄膜式感测片的排线锁固于盖板130与导电端子120之间。
56.通过设置能够活动翻转的盖板130,当薄膜式感测片的排线上的引脚与导电端子120一一对接后,盖上盖板130,通过盖板130将排线紧紧压在导电端子120上,可避免排线发生脱落或与导电端子120接触不良,保证排线与连接器100连接的可靠性。
57.具体来说,绝缘座110上相邻导电端子120之间的间距与薄膜式感测片的排线上的相邻引脚之间的间距适配,以保证排线与连接器100连接后,排线上的每个端子都能有一个导电端子120与其对接。
58.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导电端子120的数量大于或等于薄膜式感测片的排线的引脚数量。
59.可以理解的,导电端子120的数量是根据对应的薄膜式感测片的排线上引脚数量来确定的,将对接端口上导电端子120的数量设计为不少于薄膜式感测片的引脚数量,即可保证排线与连接器100连接后,排线上的每个端子都能有一个导电端子120与其对接。
60.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绝缘座110包括基部111以及连接于基部111相对两端的端部112,若干个导电端子120并排设置于基部111上,端部112朝向基部111的一面设有枢接孔(图中未示出);盖板130包括主板体131、连接于主板体131朝向基部111一侧的旋转部132以及连接于旋转部132相对两端的枢轴部133,枢轴部133转动设置于枢接孔内。
61.通过盖板130上的枢轴部133与绝缘座110的端部112的枢接孔配合实现盖板130相对于绝缘座110的翻转,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62.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端部112朝向基部111的一面还凸设有凸起1121,主板体131朝向端部112的一面凸设有卡块1322,盖上盖板130后,主板体131上的卡块1322越过凸起1121实现锁定效果,可避免盖板130发生脱落,保证连接器100的结构稳定性。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在端部112朝向基部111的一面设置定位凸起,在主板体131上设置与定位凸起对应的定位槽,盖上盖板130后,定位凸起与定位槽配合,同样能够保证连接器100的结构稳定性。
63.在一种更加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基部111具有间隔设置的第一侧壁1111和第二侧壁1112,第一侧壁1111的长度小于第二侧壁1112的长度;基部111均匀且间隔设有若干用于安装导电端子120的插接孔(图中未示出),第一侧壁1111朝向第二侧壁1112的一面均匀且间隔设有若干连通插接孔的第一凹槽(图中未示出),第二侧壁1112朝向第一侧壁1111的一面均匀且间隔设有若干连通插接孔的第二凹槽(图中未示出)。
64.如图4-图6所示,导电端子120包括基片121、连接于基片121一侧的焊接脚122以及
连接于基片121另一侧的第一抵接脚123和第二抵接脚124,焊接脚122通过导线电连接于接地端口200,第一抵接脚123与第二抵接脚124间隔设置,第一抵接脚123穿过插接孔后置于第一凹槽内,第二抵接脚124穿过插接孔后置于第二凹槽内。
65.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抵接脚123远离基片121的一端还具有折弯部,旋转部132靠近绝缘座110的一侧均匀间隔设有若干对接孔1321,折弯部穿设对接孔1321后勾住旋转部132,以实现折弯部与盖板130的枢接功能。第二抵接脚124远离基片121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棘齿及第二棘齿,第一棘齿与第二棘齿间隔设置,且第一棘齿和第二棘齿均凸出第二凹槽设置。
66.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所示,去静电装置10还包括载座300,连接器100和接地端口200均安装于载座300上。
67.通过设置载座300,为连接器100和接地端口200的安装提供载体,使得整个去静电装置10成为一个整个,便于携带和适用。
68.可以理解的是,载座300的具体结构形式不做限定,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载座300包括基板310、护盖320和连接件330,连接器100和接地端口200均安装在基板310上,护盖320通过连接件330(如螺钉)固定在基板310上,通过护盖320可为连接器100和接地端口200提供一定的保护。
69.在一种实施例中,连接器100设置有多个,接地端口200设置有一个,多个连接器100分别电连接于一个接地端口200。
70.通过设置多个连接器100,可同时对多个薄膜式感测片进行去静电,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多个连接器100分别电连接于一个接地端口200,如此,可降低成本,方便接地操作。
71.如图1和图2所示,去静电装置10上设置有两个连接器100,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实际需要,去静电装置10上的连接器100还可以设置为三个、四个、五个,甚至更多。
7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防静电套装,如图8所示,该防静电套装包括防静电袋20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去静电装置10,防静电袋20用于包装薄膜式感测片。
73.由于该防静电套装包括防静电袋20和去静电装置10,通过防静电袋20包装薄膜式感测片,可以减少或避免薄膜式感测片在运输过程中产生并存储静电;在薄膜式感测片使用前,通过去静电装置10对薄膜式感测片内存储的静电进行释放,可以避免薄膜式感测片中存储的静电对检测结果造成的影响,提高检测的准确性。
74.其中,防静电袋20可采用现有的各种类型的防静电包装袋。
75.需要说明的是,防静电袋20与去静电装置10的连接方式不做具体限制,防静电袋20与去静电装置10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将去静电装置10设置在防静电袋20上。
76.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去静电装置10设置于防静电袋20上。
77.如此设置,能够避免去静电装置10的丢失,同时也便于使用者的使用。
78.具体来说,去静电装置10可通过粘接的方式粘贴在防静电袋20上。
79.在一种实施例中,防静电袋20由多层材料经复合涂布而成,内层为热封口层,中间层为高强度力学层,具有优良的力学功能,外层为导电层,如此设计,在实现防静电并屏蔽静电的同时,不会与薄膜式感测片发生化学反应,可直接用于薄膜式感测片的接触包装。
80.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
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81.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