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动元件接头的气密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j9九游会真人

文档序号:34955407发布日期:2023-07-29 13:31阅读:13来源:国知局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动元件的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动元件接头的气密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2.气动元件通过气体的压强或膨胀产生的力来做功,即将压缩空气的弹性能量转换为动能的机件,如气缸,气动元件是一种动力传动形式,亦为能量转换装置,利用气体压力来传递能量,气动元件接头是各种气动自动控制领域中作为气动元件之间的连接而设计的一种快捷方便更换的接头,气动元件接头作为连接件其气密性是一项重要指标,气动元件接头生产过程中需要对其气密性进行检测。
3.但目前气动元件接头气密性检测的方法是将气动元件接头与压缩空气连通后并封堵别的气口然后放到水中最后通气观察气动元件接头本身是否漏气,在此过程中压缩空气的连通与气动元件接头的上水下水都是人工手动完成导致检测效率低,且气密性检测的过程与气动元件接头安装封堵的过程不能同时进行导致检测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动元件接头的气密性检测装置,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气动元件接头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台板,所述台板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轴承座,轴承座的中间转动连接有转轴,转轴的底端往下穿过台板且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台板靠近从动齿轮的下方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上设置有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转轴的上端安装有与转轴同步转动的转盘,转盘的周边固定连接有铜套,铜套的中间孔内上下滑动连接有不锈钢气管,不锈钢气管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密封限位套,密封限位套的上方粘接有密封圈,铜套与密封限位套之间的不锈钢气管的外表面套接有压缩弹簧,铜套下方不锈钢气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台板靠近转盘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气缸支撑光轴,气缸支撑光轴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气缸安装板,气缸安装板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下压气缸,下压气缸活塞杆的端部螺纹连接有通气密封套,气缸支撑光轴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直线轴承,直线轴承与通气密封套之间设置有稳固连接板,稳固连接板靠近通气密封套的下方设置有接近开关,下压气缸下方的台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明水桶。
8.优选的,不锈钢气管的数量若干均匀的分布在转盘的周边,不锈钢气管的底端设置有外螺钉。
9.优选的,所有不锈钢气管底端的高度一样且与透明水桶之间设置有间距,所有密封限位套顶部的高度一样且与通气密封套之间设置有间距。
10.优选的,通气密封套的下方设置有台阶孔,下部分台阶孔的内径尺寸稍大于密封限位套的外径尺寸,上部分台阶孔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气管接头。
11.优选的,接近开关通过l型的金属板与稳固连接板固定连接,接近开关与密封限位套之间设置有小间距。
12.优选的,气缸支撑光轴靠近直线轴承的下方设置有光轴固定环,光轴固定环与直线轴承之间的间距小于下压气缸的行程。
13.(三)有益效果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动元件接头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5.1、该气动元件接头的气密性检测装置,通过密封限位套、通气密封套、压缩弹簧和下压气缸的配合设置,使该气动元件接头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具备了压缩空气的连通与气动元件接头的上水下水都是自动完成进而可提高检测效率的效果,下压气缸的活塞杆往下运动时驱动密封限位套与通气密封套套接进而实现自动连通压缩空气,下压气缸的活塞杆往下运动的同时也推动气动元件接头往下运动进入水中,下压气缸的活塞杆往上运动时压缩弹簧将密封限位套往上顶起进而气动元件接头往上运动离开水面,以上过程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完成使得检测人员此时可操作其他检测事项进而提高效率。
16.2、该气动元件接头的气密性检测装置,通过转盘、压缩弹簧和下压气缸的配合设置,使该气动元件接头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具备了气密性检测的过程与气动元件接头安装封堵的过程可同时进行进而可提高检测效率的效果,转盘的周边设置有多个检测通道且安装好的气动元件接头通过压缩弹簧和下压气缸的配合可自动下水检测并自动出水,同时检测人员可在非检测通道处安装与卸下气动元件接头,进而可实现气密性检测的过程与气动元件接头安装封堵的过程可同时进行进而可提高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左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21.图中:1、台板;2、轴承座;3、转轴;4、从动齿轮;5、伺服电机;6、主动齿轮;7、转盘;8、铜套;9、不锈钢气管;10、密封限位套;11、密封圈;12、压缩弹簧;13、把手;14、气缸支撑光轴;15、气缸安装板;16、下压气缸;17、通气密封套;18、直线轴承;19、稳固连接板;20、接近开关;21、透明水桶;22、气管接头;23、光轴固定环。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3.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气动元件接头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包括台板1,台板1上表面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有轴承座2,轴承座2的中间转动连接有转轴3,转轴3的底端往下穿过台板1且固定连接有从动齿轮4,台板1靠近从动齿轮4的下
方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5,伺服电机5的电机轴上设置有与从动齿轮4啮合的主动齿轮6,转轴3的上端安装有与转轴3同步转动的转盘7,转盘7的周边固定连接有铜套8,铜套8的中间孔内上下滑动连接有不锈钢气管9,不锈钢气管9的数量若干均匀的分布在转盘7的周边,不锈钢气管9的底端设置有外螺钉,不锈钢气管9的上端螺纹连接有密封限位套10,密封限位套10的中间开设有与不锈钢气管9中间孔径一样尺寸的通孔,密封限位套10的上方粘接有密封圈11,铜套8与密封限位套10之间的不锈钢气管9的外表面套接有压缩弹簧12,铜套8下方不锈钢气管9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把手13,台板1靠近转盘7的上方固定连接有气缸支撑光轴14,气缸支撑光轴14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气缸安装板15,气缸安装板15的上方固定连接有下压气缸16,下压气缸16活塞杆的端部螺纹连接有通气密封套17,所有密封限位套10顶部的高度一样且与通气密封套17之间设置有间距,通气密封套17的下方设置有台阶孔,下部分台阶孔的内径尺寸稍大于密封限位套10的外径尺寸,上部分台阶孔的一侧螺纹连接有气管接头22,气缸支撑光轴14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直线轴承18,气缸支撑光轴14靠近直线轴承18的下方设置有光轴固定环23,光轴固定环23与直线轴承18之间的间距小于下压气缸16的行程,直线轴承18与通气密封套17之间设置有稳固连接板19,稳固连接板19靠近通气密封套17的下方设置有接近开关20,接近开关20通过l型的金属板与稳固连接板19固定连接,接近开关20与密封限位套10之间设置有小间距,下压气缸16下方的台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透明水桶21,所有不锈钢气管9底端的高度一样且与透明水桶21之间设置有间距。
24.使用时首先根据被检测气动元件接头的类型选择不同的过渡接头安装到不锈钢气管9的下方,如被检测气动元件接头只有气管接口则在不锈钢气管9的下方安装锁母接头并用气管连通,如被检测气动元件接头有螺纹则在不锈钢气管9的下方安装两端都是螺纹的过渡接头进行连接,不管是哪种被检测气动元件接头与不锈钢气管9连接后其他接口也都封死,进一步伺服电机5工作将被检测气动元件接头转送到透明水桶21的上方,进一步下压气缸16工作活塞杆往下运动,在此过程中通气密封套17先与密封限位套10套接然后克服压缩弹簧12继续往下运动,然后被检测气动元件接头完全没入透明水桶21的水中同时直线轴承18被光轴固定环23挡停,其中光轴固定环23与直线轴承18的间距决定被检测气动元件接头下降的距离,进而光轴固定环23的安装位置需要根据被检测气动元件接头的情况来定,要求被检测气动元件接头必须玩没入水中,此时密封圈11在压缩弹簧12的弹力作用下挤压变形进而密封通气密封套17与密封限位套10的配合面,进一步压缩空气从气管接头22通入被检测气动元件接头内,此时观察被检测气动元件接头的周边是否有气泡产生可判断是否漏气,由于转盘7的周边安装有多根不锈钢气管9进而有多个检测通道,进而被检测气动元件接头可同时安装几个,且检测与安装互不影响进而可以同时进行可提高检测效率。
25.综上所述,该气动元件接头的气密性检测装置,通过密封限位套10、通气密封套17、压缩弹簧12和下压气缸16的配合设置,使该气动元件接头的气密性检测装置具备了压缩空气的连通与气动元件接头的上水下水都是自动完成进而可提高检测效率的效果,下压气缸16的活塞杆往下运动时驱动密封限位套10与通气密封套17套接进而实现自动连通压缩空气,下压气缸16的活塞杆往下运动的同时也推动气动元件接头往下运动进入水中,下压气缸16的活塞杆往上运动时压缩弹簧12将密封限位套10往上顶起进而气动元件接头往上运动离开水面,以上过程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完成使得检测人员此时可操作其他检测事项进而提高效率,通过转盘7、压缩弹簧12和下压气缸16的配合设置,使该气动元件接头的气
密性检测装置具备了气密性检测的过程与气动元件接头安装封堵的过程可同时进行进而可提高检测效率的效果,转盘7的周边设置有多个检测通道且安装好的气动元件接头通过压缩弹簧12和下压气缸16的配合可自动下水检测并自动出水,同时检测人员可在非检测通道处安装与卸下气动元件接头,进而可实现气密性检测的过程与气动元件接头安装封堵的过程可同时进行进而可提高检测效率。
2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