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管道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增强管壁传热的装置。
背景技术:
2.省煤器是安装于锅炉尾部烟道下部用于回收所排烟的余热的一种装置,将锅炉给水加热成汽包压力下的饱和水的受热面,由于它吸收高温烟气的热量,降低了烟气的排烟温度,节省了能源,提高了效率,所以称之为省煤器。
3.省煤器在工作过程中,烟气在其管道内是紊流状态流动,管道内壁易于积留灰垢,进而影响传热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增强管壁传热效果且使得管道内壁不易积留灰垢的装置。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增强管壁传热的装置,包括管屏及传热组件,管屏包括直管和u型弯头,传热组件包括置于直管内的第一传热件及置于u型弯头内的第二传热件,
7.第一传热件包括呈螺旋叶片、均流片及扰动环,均流板和扰动环分别固定于螺旋叶片两端,均流片由一体成型的密封环体及均流板体构成,均流板体上开有若干均匀排布的通孔,密封环体的侧壁与直管的内壁抵触,所述扰动环由限位环体和若干分割板构成,若干分割板环绕螺旋叶片均匀排布,且分割板连接限位环体和螺旋叶片;
8.第二传热件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为圆管状,第一管体的侧壁与u型弯头的内壁抵触,第二管体的管径于第一管体至第二管体的方向上逐渐减小。
9.进一步的,u型弯头的端头插入直管内,u型弯头的外壁上设有与直管端部抵触的定位环,限位环体与u型弯头的端部对应。
10.进一步的,螺旋叶片和直管的轴向相同,螺旋叶片上开有若干孔组。
11.进一步的,分割板均呈竖直状。
12.进一步的,第二管体的管口朝向u型弯头底部,且第二管体的管口朝向烟气的流动方向。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4.1、第一传热件置于直管内,使得流经直管的烟气产生涡旋运动,从而增强烟气的径向混合,从而使得烟气的运动速度和温度均匀分布,从而大大加强直管的传热效果;同时,烟气带动其内附带的悬浮颗粒进行强制性旋转运动,继而大大减少了与直管内壁的接触,进而使得直管内壁不易积留灰垢;
15.2、第二传热件置于管屏的底部u型弯管内,烟气经过第二传热件时,由于第二管体的直径逐渐减小,从而在压差的作用下,由第二传热器吹出的烟气速度更快,从而实现对于u型弯管底部的冲洗,进而确保u型弯管内不易积留灰垢。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第一传热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1.增强管壁传热的装置包括管屏及传热组件,管屏包括直管1和u型弯头2,传热组件包括置于直管1内的第一传热件3及置于u型弯头2内的第二传热件4。
22.第一传热件3包括呈螺旋叶片31、均流片32及扰动环33,螺旋叶片31和直管1的轴向相同,螺旋叶片31上开有若干孔组301;均流板和扰动环33分别固定于螺旋叶片31两端,均流片32由一体成型的密封环体32a及均流板体32b构成,均流板体32b上开有若干均匀排布的通孔,扰动环33由限位环体33a和若干呈竖直状的分割板33b构成,若干分割板33b环绕螺旋叶片31均匀排布,且分割板33b连接限位环体33a和螺旋叶片31;密封环体32a的侧壁与直管1的内壁抵触,u型弯头2的端头插入直管1内,u型弯头2的外壁上设有与直管1端部抵触的定位环21,限位环体33a/密封环体32a与u型弯头2的端部对应。
23.烟气于管屏的直管1内流动时,总是依次经过均流片32、螺旋叶片31及扰动环33,均流片32上均匀排布的通孔将流经烟气进行导流,并将烟气导向螺旋叶片31;烟气流经螺旋叶片31后,烟气产生涡旋运动,从而增强烟气的径向混合,从而使得烟气的运动速度和温度均匀分布,而且烟气带动其内附带的悬浮颗粒进行强制性旋转运动,继而大大减少了与直管1内壁的接触;烟气最后经过扰动环33,若干均匀排布的分割板33b对流经的烟气于横向方向上进行分割,实现对于烟气的扰动,进一步强化了管屏的传热效果;螺旋叶片31上孔组301的开设,确保烟气携带的悬浮颗粒通过,不易粘附于其上,同时进一步实现对烟气的扰动;
24.第一传热件3置于直管1内时,其在重力的作用下置于u型弯头2的端部上,即限位环体33a或密封环体32a与u型弯头2的端部抵触;管屏底部的u型弯头2与直管1插接后,可以通过焊接等方式将两者进行连接,进而确保管屏的密封性。
25.第二传热件4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管体41和第二管体42,第一管体41为圆管状,第一管体41的侧壁与u型弯头2的内壁抵触,第二管体42的管径于第一管体41至第二管体42的方向上逐渐减小,第二管体42的管口朝向u型弯头2底部,且第二管体42的管口朝向烟气的流动方向。
26.烟气经过第二传热件4时,由于第二管体42的直径逐渐减小,从而在压差的作用
下,由第二传热器吹出的烟气速度更快,从而实现对于u型弯管底部的冲洗,进而确保u型弯管内不易积留灰垢。
2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增强管壁传热的装置,包括管屏及传热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屏包括直管(1)和u型弯头(2),所述传热组件包括置于直管(1)内的第一传热件(3)及置于u型弯头(2)内的第二传热件(4),所述第一传热件(3)包括呈螺旋叶片(31)、均流片(32)及扰动环(33),均流片(32)和扰动环(33)分别固定于螺旋叶片(31)两端,均流片(32)由一体成型的密封环体(32a)及均流板体(32b)构成,均流板体(32b)上开有若干均匀排布的通孔,密封环体(32a)的侧壁与直管(1)的内壁抵触,所述扰动环(33)由限位环体(33a)和若干分割板(33b)构成,若干分割板(33b)环绕螺旋叶片(31)均匀排布,且分割板(33b)连接限位环体(33a)和螺旋叶片(31);所述第二传热件(4)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管体(41)和第二管体(42),第一管体(41)为圆管状,第一管体(41)的侧壁与u型弯头(2)的内壁抵触,第二管体(42)的管径于第一管体(41)至第二管体(42)的方向上逐渐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管壁传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弯头(2)的端头插入直管(1)内,u型弯头(2)的外壁上设有与直管(1)端部抵触的定位环(21),限位环体(33a)与u型弯头(2)的端部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强管壁传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叶片(31)和直管(1)的轴向相同,螺旋叶片(31)上开有若干孔组(30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强管壁传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割板(33b)均呈竖直状。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增强管壁传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体(42)的管口朝向u型弯头(2)底部,且第二管体(42)的管口朝向烟气的流动方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强管壁传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环体(32a)与u型弯头(2)的端部对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锅炉管道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强管壁传热的装置,包括管屏及传热组件,管屏包括直管和u型弯头,传热组件包括置于直管内的第一传热件及置于u型弯头内的第二传热件,第一传热件包括呈螺旋叶片、均流片及扰动环,均流片由一体成型的密封环体及均流板体构成,扰动环由限位环体和若干分割板构成,第二传热件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为圆管状,第一管体的侧壁与u型弯头的内壁抵触,第二管体的管径于第一管体至第二管体的方向上逐渐减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使得流经直管的烟气产生涡旋运动,从而增强烟气的径向混合,从而使得烟气的运动速度和温度均匀分布,从而大大加强管道的传热效果。果。果。
技术研发人员:丘敏 蔡炯 胡翠卫 张华锋 渠涛涛 徐利军 金文权 叶奇峰 唐志勇 王建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嘉兴市绿色能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0
技术公布日:2023/7/23